A. 基礎防雷接地焊接做法
水平接地極由地梁的主筋構成,垂直接地極由每樁內2根鋼筋構成。接地極施工時,樁內的鋼筋與地梁的鋼筋採用不小於∮10園鋼搭接,宜採用雙面焊,焊縫長度≥6d,單面焊接焊接長度≥12d。柱與梁、梁與梁、柱與擋土牆地梁之間應用圓鋼焊接連接,焊接必須採用雙面焊,以保證總等電位連接地可靠性和安全性。
(地梁鋼筋採用螺紋連接時,螺紋連接處必須用Φ10圓鋼作跨接焊)鋼筋彎曲半徑不小於10d、特殊情況不小於6d。引下線應躲開人較易接觸到的地點,引下線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鍍鋅扁鋼截面不得小於48mm,鍍鋅圓鋼直徑不得小於10mm,明裝引下線在地面以上2m段套上保護管,並卡固及刷紅白油漆。
(1)接地柱焊接屬於什麼接頭擴展閱讀
技術要求:
接地裝置頂面埋設深度不應小於0.7M,埋設長度不小於2.5M,垂直接地極間距間距不應小於5m(根據當地防雷辦要求)
1)扁鋼與扁鋼水平搭接為扁鋼寬度的2倍,不少於三面施焊;
3)圓鋼與扁鋼搭接為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施焊;
2)圓鋼與圓鋼搭接為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施焊;
4)扁鋼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緊貼角鋼外側兩面,或緊貼3/4鋼管表面,上下兩側施焊。
5)除埋設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頭外,有防腐措施。
6)所有焊點表面必須去掉焊接處殘留的焊葯。
B. 接地焊接規范
接地焊接規范
1、建築結構內防雷鋼筋的焊接必須對鋼筋大小、焊接長度、焊縫的密實等嚴格實施,並密切配合土建施工。鋼筋用圓鋼雙面焊接,焊接長度不得小於6倍D
2、防雷帶、支架、避雷針等焊接處做好防腐,遇到伸縮縫的做煨彎處理。
3、屋面防雷帶(女兒牆上防雷帶必須做在抹灰層內)施工與土建密切配合,不得影響防水等其它項施工,做好屋頂引下線及測試點。
4、等電位聯結線纜的大小:最小截面積必須滿足主幹線16mm2,支線6mm2。
5、等電位盒安裝位置准確,平直穩固,盒內接線端牢固可靠,盒體清潔無污物。
6、接地電阻測試隱蔽記錄、試驗記錄、施工記錄、自檢記錄,記錄及時。
(2)接地柱焊接屬於什麼接頭擴展閱讀:
基礎接地焊接要求
基礎接地進行焊接時,按照圖要求,焊接所需要焊接的軸線基礎梁或筏板內兩根不小於16的主筋,環閉焊接成電氣通路並與防雷引下線焊接。
不需要所有梁和梁連接的地方鋼筋都要焊接到一起,按圖紙要求就可以了只要接地電阻小於設計值就可以。
一般是沿著建築物基礎四周外圍主軸線環狀焊接並焊通其他防雷和接地引下線所在的柱子。
C. 焊接接頭的設計
一、焊接接頭
焊接結構是由許多部件、元件、零件用焊接方法連接而成的,因此焊接接頭的性能質量好壞直接與焊接結構的性能和安全性、可靠性有關。多年來焊接工程界對焊接接頭進行了廣泛的試驗研究,這對於提高焊接結構的性能和可靠性,擴大焊接結構的應用范圍起了很大作用。
(1)焊接接頭的基本類型
用主要的焊接方法如熔焊、壓焊和釺焊都可製成焊接結構,用這些焊接方法連接金屬結構形成不可拆的連接接頭—焊接接頭,分別形成熔焊接頭、壓焊接頭和釺焊接頭,從而構成焊接結構。但應用最廣泛的是熔焊,這里重點介紹熔焊接頭。
1)熔焊接頭:熔焊接頭由焊縫金屬、熔合線、熱影響區和母材所組成。而焊縫金屬是填充材料和部分母材熔化後凝固而成的鑄造組織。熔焊接頭各部分的組織是不均勻的,性能上也存在差異。這是由於以上四個區域化學成分和金相組織不同,並且接頭處往往改變了構件原來的截面和形狀,出現不連續,甚至有缺陷,形成不同程度的應力集中,還有焊接殘余應力和變形,大的剛度等都對接頭的性能有影響,結果使接頭不僅力學性能不均勻,而且物理化學性能也存在差異。為保證焊接結構可靠地工作,希望焊接接頭具有與母材相同的力學性能,有些情況下還希望獲得相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如導電、導磁、抗腐蝕性能和相同的光澤和顏色等。
就焊縫金屬而言銀山,往往形成柱狀晶鑄造組織,一般較母材的強度高且硬,而韌性下降。對於高強度鋼,採用適當的工藝措施,如預熱、緩冷或採用合適的熱輸人也可獲得要求性能的焊縫金屬。一般來說,焊縫金屬強度相對母材強度可能要高或低,前者稱為高匹配,後者稱為低匹配。
寬度不大的熱影響區,由於焊接溫度場梯度大,各點的熱循環大不相同,造成了組織和性能的不同。這種差別和被焊金屬的組織成分、焊接熱輸人有關。特別要指出的是經過焊接熱循環後發生的「動應變時效」(熱應變時效)會使接頭性能惡化。將鋼材、鋁材等經預應變後,會產生變脆的「時效」現象,這種預應變及時效都是在低溫(室溫)下發生的,通常稱為「靜應變時效」。而焊接熱影響區經焊接熱循環後會產生熱應變,焊接的高溫加速了時效脆化,所以「動應變時效」大大降低了接頭的性能,要注意防止。
熔焊的焊縫主要有對接焊縫和角焊縫,以這兩種焊縫為主體構成的焊接接頭有對接接頭、角接接頭、T形(十字)接頭、搭接接頭和塞焊接頭等。根據GB/T 985-1988《氣焊、焊條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和GB/T 986-1988《埋弧焊焊縫坡口的基本形式與尺寸》常用的焊縫坡口基本形式與所構成的上述接頭形式如圖5 -1所示。圖5 -1中給出了對接接頭(見圖5-1 a~n)、角接接頭(見圖5 -1o~u) 、T形和十字接頭(見圖5 -1 v~Y及z、a')及搭接接頭(見圖5 -1 b' 、c')的坡口形式、尺寸、熔化形成的焊縫金屬(圖中用細實線表示)。由符號字母代表的有關尺寸見表5-6。表5-6是參照GB/T 985-1988 , GB/T 986-1988標准規定列出的。選擇哪一種坡口形式除按照上述兩標准外,也可按行業和企業標准由焊件厚度確定,並且有一個合適的區間。例如厚度為30mm的板對接,既可以選擇圖5 -1 i所示的雙Y形坡口(由表5-6可查得:用焊條電弧焊時,該坡口適於12~ 60mm厚的板;用埋弧焊時,適於24~60mm厚的板),也可以選擇圖5 -1 m所示帶鈍邊的雙U形坡口。無論選擇哪一種坡口形式,都首先模櫻要保證接頭質量,同時還要考慮經濟性。
電渣焊接頭是熔焊接頭中重要的一種接頭。當焊件厚度大於30mm時即可以考慮採用電渣焊接頭,特別是大斷面的焊縫,例如焊件厚度大於60 mm,則電渣焊比電弧焊接頭效率要高。常用電渣焊接頭的基本形式如圖5 -2所示,各種形式電渣焊接頭尺寸見表5 -7。當工件採用電渣焊時要使工件位置做到焊縫由下至上,即適於垂直位置焊接的焊縫。電渣焊焊縫由焊接材料和母材邊緣被高溫的渣池熔化堆積而成,因而焊縫的內外側應該有擋塊,電渣焊適於大和特大焊接截面的焊件,如厚壁壓力容器、大直徑的軸、大厚度的管道、大機器件的拼焊等。電渣焊旦搏叢的焊件焊後通常要經正火——回火或高溫退火熱處理,以消除大焊接熱輸人造成的寬熱影響區、粗晶粒、高殘余應力的不良影響。
電子束焊接接頭是熔焊接頭中一種特殊的接頭。它是利用聚焦的高速電子流轟擊焊件,使電子動能轉化為熱能而熔化焊接接頭的焊縫區而進行的熔焊。其特點是可焊接各種特殊的金屬,大厚度,焊縫的深寬比大(可達25 :1)。按其特點應用於核反應堆元件,航空、航天設備中的某些特殊金屬、超高強度鋼及耐熱合金零件的焊接。由於電子束直徑細、焊接能量集中,焊接時不加填充金屬,形成了電子束焊接頭的一些特點。這種接頭也有對接、角接、T形接和搭接形式,還有一種類似於電渣焊的疊接的端接形式,只是焊件是貼緊的。
2)壓焊接頭:除了上述熔焊接頭外,電阻焊、摩擦焊、擴散焊、超聲波焊、冷壓焊和爆炸焊統稱為壓焊,其中電阻焊和摩擦焊由於其具有高效率的特點,在許多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汽車工業中,電阻焊和摩擦焊應用很普遍,電阻焊中的點焊(包括滾點焊)和縫焊多是採用搭接接頭,凸焊是點焊的一種變異,但接頭形式有多種多樣,需要根據焊件形狀尺寸,設計出適用和巧妙的接頭來。高頻電阻焊一般為對接,也有採用搭接接頭的。電阻對焊顯然是採用對接接頭,應當指出的是,由於電阻對焊工藝的發展,目前其已經可以焊接100000mm2以上的截面,所以在鍋爐壓力容器的製造中,特別是鋼管道的環縫中,例如石油、天然氣的長輸管線建設中(包括陸地和海洋),電阻對焊獲得了應用。摩擦焊接頭通常也是採用對接接頭。其他的阻焊接頭形式和應用可參考有關資料。
3)釺焊接頭:釺焊接頭也有多種類型,但基本類型只有對接接頭和搭接接頭兩種。
(2)熔焊坡口形式的選擇
熔焊坡口形式根據其形狀,可分三類,即基本型,如圖5-1b, 1等即I形、V形和單V形、U形和單U形等;還有就是特殊型,如卷邊的、帶墊板的、鎖邊的和塞焊、開槽焊等;組合型,顧名思義這是上述各型組合而成,圖5 -1中絕大多數都是這種組合型的坡口。坡口形式通常根據工廠條件、工藝要求等考慮以下問題來決定。
1)工廠的加工條件。例如採用雙V形、Y形、單邊V形、雙單邊V形、V形、I形等坡口可用氣割、等離子弧切割,當然也可用金屬切削方法加工。但雙U形、帶鈍邊U形、帶鈍邊J形、U形、Y形坡口一般需用刨邊機加工(最近也有採用氣割加工U形坡口的報道),效率較熱切割低。
2)可達性的好壞。採用Y形、帶墊板Y形(見圖5-1e、f)、帶墊板V形、VY形(見圖5-1g)、帶鈍邊的U形(見圖5-1h)等坡口的接頭,施焊時,一般可不需翻轉,對內徑較小的容器或管道,以及不便翻轉的結構,為避免仰焊及不能從內側施焊,則可採用這種坡口和焊縫形式。
3)減小焊接材料的消耗量,一般熔敷金屬量小,焊接材料(焊條、焊絲和焊劑、保護氣體)消耗也小,也節省加工時間。同樣板厚:Y形比雙Y形坡口的熔敷金屬量增加最大可達50%,雙U形或UY形則更加節省熔敷金屬,因此對於大厚度的焊接接頭,多採用這種較經濟的坡口。
對於不適於電渣焊、電子束焊的特厚件焊縫還採用窄間隙焊。電渣焊的坡口。
4)考慮焊接變形與應力。例如單面焊可能引起角變形和焊縫根部的嚴重焊接殘余應力,此時要考慮材料(母材)特點,採用適當的工藝和坡口形式,以便獲得合格的接頭。
應該指出,無論是對接焊縫還是角焊縫,其焊縫表面都可以是凹陷的、凸起的或是平齊的,後者有時通過加工來達到。而角焊縫除了上述三種等邊角焊縫外,還有三種不等邊角焊縫,圖5 -3所示直角焊縫的四種形式,除三種等邊平的、凹的和凸的直角焊縫外(見圖5-3a~c),還有平的不等邊直角焊縫(見圖5-3d) 。焊腳尺寸K為角焊縫的特徵尺寸,角焊縫的焊腳尺寸為焊縫內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如圖5 -3所示。
(3)工作接頭、聯系接頭和密封接頭
前述焊接接頭的基本類型主要是根據採用的焊接工藝來區分的。實際上也是根據焊接結構焊縫的承載狀況來分的。焊接結構的焊縫又可以按直接承受載荷與否分為承載焊縫和非承載焊縫,習慣上又稱為工作焊縫和聯系焊縫,如圖5-4所示。前者將結構中的作用力由一個零件傳至另一個零件,焊縫和零(構)件串聯在一起,這種焊縫必須進行強度計算。後者的焊縫和零(構)件並聯在一起,與零(構)件一起同時受力和變形,焊縫即使破壞,一般也不會影響整個結構的安全工作,傳遞作用力不是焊縫的主要任務,通常可不進行強度計算。但嚴格講,應該認為是整個接頭,除焊縫外,還有熔合線、熱影響區等承擔(串聯或並聯)直接作用載荷或不直接承受載荷(並聯),所以有資料提出了工作接頭、聯系接頭和密封接頭。後者的主要任務是防止泄漏,故多屬於工作接頭。
(4)焊接接頭工作應力的分布
圖5 -1所示的熔焊接頭,如前述主要有對接接頭、角接接頭、T形接頭(十字接頭)和搭接接頭,塞焊接頭實際上也是一種搭接接頭。在焊接接頭中工作應力的分布不是均勻的,也就是存在應力集中,而各種接頭應力集中的情形亦不相同。其中對接接頭應力集中最小,形式最簡單,力的傳遞也較少轉折,故是最合理的、典型的焊接接頭形式。即使如此,對接接頭如果出現較大的余高和過渡處圓弧半徑較小,則應力集中將增大,圖5 -5是對接接頭中應力分布的情形。圖5-6則是應力集中系數Kσ隨余高h和過渡圓弧半徑r變化而變化的情形。
T形(十字)接頭由母材向焊縫過渡急劇,力的傳遞轉折大,力線扭曲,應力分布不均,易出現較大的應力集中,其應力分布如圖5 -7所示。由圖5-7a可見,由不開坡口角焊縫構成的T形(十字)接頭,即圖5 -1a所示T形接頭,其最大應力在角焊縫的根部,如Ⅰ - Ⅰ、 Ⅱ - Ⅱ截面的A點和Ⅲ - Ⅲ截面的B點。如開坡口焊透,則應力分布大為改善,如圖5-7b所示。T形(十字)接頭也是典型的熔焊接頭,應用亦很廣,該接頭在造船業中占所有接頭的70%,所以改善其應力分布十分重要。對於Ⅰ形坡口的角焊縫構成的T形(十字)接頭,隨著焊腳尺寸的增大和θ角的減小(圖5-7a),應力集中下降,當θ角小於或大於45°,即屬圖5-3d的不等邊角焊縫時,只有長邊順著力線方向(即θ<45°),才會改善應力分布不均的狀況。
由角焊縫構成的搭接接頭,其應力分布很不均勻,它不是理想的結構接頭形式,在動載和低溫時尤其應避免採用。但由於採用搭接接頭,裝配工作十分簡便,焊前准備工作簡單,構件收縮量小,故在一些受靜載的建築結構中和用薄板製造的儲罐結構中仍被採用。應該指出:搭接接頭又可分為正面搭接和側面搭接,搭接接頭中不僅存在角焊縫橫截面上應力分布不均的情形(和T形接頭角焊縫類似),而且正面和側面搭接焊縫中的應力分布也不同,側面搭接焊縫沿焊縫長度的應力分布不均,如圖5-8所示。該圖是僅有側面搭接焊縫的情況,A1、A2表示搭接板的截面積,曲線為切應力Tx的分布。由圖5-8c可見,當焊縫長度增加,應力分布不均加劇,中段幾乎不受力,故一些標准規定了承載搭接焊縫(側面搭接)的長度。
二、焊接接頭的設計
(1)焊接接頭的設計特點 優良的接頭設計是防止結構破壞的條件之一。實際受力十分復雜的接頭,進行設計應考慮以下問題:
1)焊接結構應該優先採用接頭(焊縫)形式簡單、應力集中小、不破壞結構連續性的,即不使或很少使力線密集或出現轉折的接頭和焊縫形式。
上述熔焊接頭中,對接接頭是最符合上述條件的,因此應優先考慮採用,其次應考慮採用T形(十字)接頭,而搭接接頭則應避免採用,但如上述在一些靜載的,不是很重要的結構中為了施工方便仍有採用。
2)在有可能的條件下,盡量將焊接接頭布置在工作載荷較小處,以及構件幾何尺寸和形狀不變的地方。
3)角焊縫的焊腳尺寸不宜過大,搭接角焊縫不宜過長。如前所述,應力分布沿角焊縫截面是不均勻的,截面越大,應力分布不均勻的程度越大,故大截面的角焊縫承載能力低。而焊接材料與工時消耗卻隨焊腳尺寸成平方地增加。在搭接接頭中,正面角焊縫的剛度大於側面角焊縫,實際強度也大,所以具有正側面角焊縫的聯合搭接角焊縫中的應力分布不均,側面角焊縫沿焊縫長度方向的應力分布亦不均,故對重要的結構、變形能力差的接頭,尤其要注意。
4)鋼板在厚度方向上(Z向)性能差,因此組成T形(十字)接頭,如要在厚度方向上傳遞外力,應選用Z向鋼。
5)焊接接頭剛度大,焊縫未達屈服前變形量很小,故對於作為鉸接點的接頭(如桁架的節點)可能產生高的附加應力,此時應採取諸如減小焊接截面、改變焊縫位置等措施來增加接頭的柔性。
6)充分考慮製造廠的條件,提高設計接頭的工藝性。如使焊接結構的接頭種類少,採用的焊接方法種類少,接頭尺寸單一;施工時的可達性好,包括焊接時的可達性和焊接完成後的可檢驗性(如射線探傷便於布片,超聲探傷有合適的探頭移動范圍等);施焊性好等等。
7)計算接頭時不考慮應力分布不均及焊接殘余應力,下面還要介紹到這種計算是作了一些假定和簡化的。而對於工作條件苛刻,如在低溫或動載下或接頭剛度大的場合,則要適當考慮這些因素。而對於在腐蝕環境下工作的焊接結構的接頭,接頭的細節設計也需要特殊考慮。
(2)焊接接頭靜載強度的計算
1)以許用應力法為基礎的計算
①對接接頭強度的計算:圖5 -9為典型對接接頭及其受力情況,可按表5-8的公式進行計算。由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計算不考慮接頭中的應力集中(應力分布不均),也不考慮焊接殘余應力,並認為工作應力沿焊縫是均勻分布的。從圖5-9a可以看出,當不同厚度的兩板對接,厚度差(δ一δ1)超過規定值時(按GB 985標准,允許厚度差1~4mm),需在厚板上削出斜面,斜面長L>3(δ一δ1),也可兩面削出斜面。
②搭接接頭強度的計算:圖5-10為典型的搭接接頭及受力情況,這里還列出了塞焊和電鉚焊搭接接頭(見圖5-10g、h),除此以外,搭接接頭都是角焊縫組成的,和對接接頭強度計算主要是驗算對接焊縫的強度一樣,搭接接頭強度計算則主要是計算角焊縫的強度。在搭接角焊縫的計算中進行了下述假定:
第一,對於此種角焊縫的形狀(見圖5 -3)都將內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即
K0,作為計算厚度,不計及焊縫的凸凹度,也不考慮熔深的差別,這樣
K0≈0. 7K,K為焊腳尺寸。當熔深較大,如埋弧焊時,可考慮K0≈0. 8K,甚至等於K。
第二,角焊縫一律按計算截面,即計算厚度(習慣稱喉厚)截面處受切應力破壞來計算,即使接頭承受彎矩,抵抗彎矩產生的應力亦假定為切應力,見表5-8中,式(5-12 )、式(5-15 )、式(5-17 )等等。
第三,不考慮正、側面角焊縫上應力的差別和焊縫上應力分布的不均,這給計算帶來了方便。由於側面搭接焊縫隨焊縫長度的增加,應力不均勻程度增大,上述計算規定限制了計算焊縫的長度。
第四,限制角焊縫的最小焊腳尺寸,一般不應小於4mm,當板厚小於4mm,則焊腳尺寸可與板厚相同。圖5 -10各種搭接接頭強度的計算見表5-8的相關部分。
③T形接頭強度的計算:如圖5-7所示,T形接頭和十字接頭可以由角焊縫構成(見圖5 -7a),這種接頭會產生應力集中,也可以由對接焊縫,如K形坡口(見圖5-7b)焊縫構成,後者應力集中要小得多。表5-8所列包括了兩種焊縫的強度計算。可以看出,角焊縫的強度計算與搭接角焊縫的強度計算是一樣的,而後者又和對接焊縫強度的計算相同。應該指出,T形接頭承受壓力(見圖5 -11a)時,由於立板可與蓋板抵緊,承受壓力能力大為提高,可用式(5 -20 )進行強度計算。很多情況下,集中力既不平行、又不垂直於焊縫,可以將作用力分解成兩部分,分別進行強度計算,如圖5 -11 d及表5-8中式(5 -26 )。
2)極限狀態設計法焊縫連接的計算。根據GB 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採用焊接連接時,對於對接接頭、T形接頭、角接頭和搭接接頭上的焊縫,採用了對接焊縫、直角角焊縫(圖5 -3 )、斜角角焊縫(圖5 -13)和對接與角接的組合焊縫(圖5-12)等形式。焊縫則應根據結構的重要性、載荷特性、焊縫形式、工作環境以及應力狀態等情況選用是否熔透和不同質量等級,如承受疲勞構件的對接焊縫均應焊透且焊縫質量為I 、II級;雖不計疲勞,但要求與母材等強的,也要求焊透,並應不低於II級的焊縫質量;重級工作制的吊車梁、起重量>50t的中級工作制的吊車梁,腹板與蓋板間的角焊縫,要求開坡口焊透等。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D. 接地採用扁鐵焊接有什麼規范要求
接地採用扁鐵焊接規范要求:鍍鋅扁鋼不小於其寬度的2倍,不少於三面施焊。(當扁鋼寬度不同時,搭接長度以寬的為准)。敷設前扁鋼需調直,煨彎不得過死,直線段上不應有明顯彎曲,並應立放。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不小於其直徑的6倍並應雙面施焊(當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以直徑大的為准)。
鍍鋅圓鋼與鍍鋅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不小於圓鋼直徑的6倍,必要時採用輔助圓鋼或扁鋼彎成直角焊接。 鍍鋅扁鋼與鍍鋅鋼管(或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還應直接將扁鋼本彎成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與鋼管焊接時,在鋼管上的包繞焊接長度不小於扁鋼寬度的2倍。
(4)接地柱焊接屬於什麼接頭擴展閱讀
接地扁鐵焊接常見問題:焊接處防腐處理長度不足;焊接長度不夠,焊接面未做防腐處理。鋼質接地裝置應採用焊接連接。材質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連接可靠,防腐措施到位,接地系統暢通、完整。
利用建築物基礎鋼筋做接地體和引下線連接規范,資料齊全;避雷帶、接地線安裝順直、美觀,固定牢固;屋面及外露金屬構件接地完整;設備金屬外殼及設備基礎接地無遺漏。接地點標識清楚,防雷接地測試點齊全。接地線搭接符合要求。扁鋼與扁鋼搭接為扁鋼寬度的2 倍,不少於三面施焊。
接地扁鐵的焊接方法 - .接地母線(扁鋼)與避雷帶、網(扁鋼)扁鋼需要支架固定 2.接地體還應埋設在土層電阻率較低和人們不常到達的地方。
E. 防雷接地焊接規范
1、防雷接地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組成。
2、建築物內的設備、管道構架等主要金屬物和防側擊雷的門窗、欄桿以及屋面的金屬物體必須接地焊接。
3、防雷接地體應採取焊接方法:①使用金屬管作接地體時應在其串接部位焊接角形金屬跨接線;②鋼筋與鋼筋交叉要用一條短圓鋼進行跨接焊接,焊接長度不小於圓鋼直徑的6倍,圓鋼同扁鋼的焊接必須進行三面焊接;③焊接處焊縫應飽滿,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不得有灰渣,咬肉裂紋虛焊氣孔等缺陷,焊接處的葯皮應敲凈。 接地體採取搭焊接時。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以下要求:①扁鋼為其寬的2倍以上;(三個棱邊焊接)②圓鋼為其直徑的6倍以上;(雙面焊接)③圓鋼和扁鋼連接,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三面焊接)
4、人工接地體應採用圓鋼、扁鋼、角鋼、鋼管等金屬材料,必須符合以下要求:①圓鋼直徑不小於10mm;②扁鋼截面不小於100平方毫米,厚度不小於4毫米;③角鋼厚度不小於4毫米;④鋼管壁厚不小於3.5毫米。
5、利用建築物鋼筋做防雷引下線時:①上部與接閃器焊接,下部與基礎防雷地線焊接,不能綁接;②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處焊一根直徑12mm或-40×4鍍鋅導體伸向室外牆邊的距離不小於1m,以備室外人工接地體使用(按圖紙設計確定)。③下部在室外地坪上不低於0.3m處焊接一接地體連接板,供防雷接地電阻測量和以備室外防跨步電壓工程用(按圖紙設計確定)。④接地電阻值應小於設計要求,當利用柱基作接地體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埋沒人工接地體。⑤建築物鋼筋柱內,鋼筋直徑16mm以上的可用二根作為一組引下線,鋼筋直徑10mm以上的應用四根為一組作引下線。具體做法按設計要求。⑥防雷專用的引下線暗敷時,引下線扁鋼截面不得小於25×4mm圓鋼直徑不得小於12mm,引下線必須在距地面1.5~1.8m處做斷接卡子(一條引下線除外)斷接線卡子所用鍍鋅螺栓的直徑不得小於10mm,並需加鍍鋅彈簧墊圈,並安裝一個有標識的接地電阻檢測盒。⑦施工操作時應按圖紙設計要求截出柱、樁、位置和柱、樁內所用鋼筋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標志,按照施工進度層都要在相同的鋼筋上作好油漆標志,以免錯接。
6、建築物內的電氣設備和建築物天面的設備管道,突出構架以及需防鍘擊雷的門窗必須做好接地,需防雷的金屬門窗應有兩處與接地線相連,天面的金屬管道應有兩處接地。
7、進出建築物的金屬管道和電源穿線鋼管均應與接地裝置相聯。
8、接地干線的接線柱應該明敷在外,與絕緣導線PE線應緊密聯接,聯接處應有明顯的接地標記。
9、電氣設備上的接地線應採用專用的接地線,並用鍍鋅螺栓將接地線牢固地接在電氣設備的金屬體上。
F. 鋼結構基礎接地怎麼焊接
1、 接地極利用樁、承台及底板內主鋼筋相互焊通。接地連接線採用40*4熱鍍鋅扁鋼沿各基礎外圈作環形敷設,與所經過的承台內兩主筋可靠焊接,形成環網接地體---利用樁內主筋(不少於2根)與承台底筋焊接,承台及底筋分別和其麵筋焊接,然後承檯麵筋再與所經過的接地扁鋼及底板麵筋焊接,接地扁鋼須全程焊通,所有焊接長度須大於6D。聯合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大於1歐姆。
2、 防雷引下線利用柱內兩根大於直徑16MM的主筋與所經過接地熱鍍鋅扁鋼焊接連通。
3、 在防雷引下線相對應的室外埋深-0.8M處由被利用作為引下線的鋼筋上焊出一根40MM*4MM熱鍍鋅扁鋼,此扁鋼伸向室外,距外牆的距離不小於1.0M。供連接等電位帶和加打人工接地體用。
4、 接地引上線IN-C-S系統的接地線用40*4熱鍍鋅扁鋼直接引至物的PE干線、電氣裝置接地極的接地干線、進出建築物的各種金屬管道、建築物的金屬構件、預埋件等導體作等電位聯結。車間內設LEB端子板,所有正常不帶電的金屬物體,金屬構件均用導線LEB端子聯結。 5、 在總進線配電櫃處設MEB箱,應將總配電箱內PE母排、建築低壓配電櫃。利用柱內2根主豎筋作等到電位接地引上線,然後再用40*4的熱鍍鋅扁鋼引至各LEB端子箱。在電梯井內離電梯地坑0.2米,及電梯井端下邊各預埋100*100*8熱鍍鋅扁鋼一塊,扁鋼與柱內2根作為接地引上線主豎筋骨焊接。
G. 基礎接地如何焊接圖
接地裝置的焊接應採用搭接焊,除埋設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頭外,應採取防腐措施,焊接搭接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扁鋼與扁鋼搭接不應小於扁鋼寬度的2倍,且應至少三面施焊。
2、圓鋼與圓鋼搭接不應小於圓鋼直徑的6倍,且應雙面施焊。
3、圓鋼與扁鋼搭接不應小於圓鋼直徑的6倍,且應雙面施焊。
4、扁鋼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應緊貼角鋼外側兩面,或緊貼3/4鋼管表面,上下兩側施焊。
「設計對基礎接地的要求是接地裝置利用建築物樁基及其基礎底板內的鋼筋,並將四周地梁內的鋼筋連成環形接地裝置。」設計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將樁基、基礎底板、四周地梁三者的鋼筋通過焊接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導體,達到接地電阻的要求為目的,因此,「基礎底板內的鋼筋」是廣義的,不是專指某一處某一層鋼筋。
「標准圖03D501-3第19頁樁基鋼筋體與承台鋼筋體的連接中焊接的是麵筋。」僅是表達焊接的操作要求,圖集圖示部位僅是為了表述方便、交待問題,同樣不能狹意地理解其定義。
基礎必須考慮上部結構和地基的共同工作,既適當加強上部剛度,又提高結構的抗裂性,以達到地基變形在容許范圍內,使建築達到安全又經濟。地基處理可採用人工地基,以達到增強地基強度和穩定性,以減少地基的變形。
常用方法有換土墊層法(如台安賓館住宅樓基礎施工,先將雜填土挖出,然後撼砂在上面再下基礎)、機械壓實法(如黃沙鎮人民政府辦公樓地基處理,先用拖拉機反復碾壓,達到一定承載力後再下基礎)、堆載預壓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