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塔建築結構原理
廣州塔建築結構原理是:
廣州塔整個塔身是鏤空的鋼結構框架,24根鋼柱自下而上呈逆時針扭轉,每一個構件截面都在變化。鋼結構外框筒的立柱、橫梁和斜撐都處於三維傾斜狀態,再加上扭轉的鋼結構外框筒上下粗、中間細,這對鋼結構件加工、製作、安裝以及施工測量、變形控制都帶來了挑戰。
僅鋼結構外框筒就有24根鋼柱、46組環梁、1104根斜撐各不一樣。由於廣州塔中間混凝土核心筒與鋼結構外框筒材料上的差異,形成樓層梁和外框筒的沉降不一致。為了調整鋼構件與主體結構的相對位置的正確性,許多節點都通過三維坐標來控制鋼柱本體相對位置的精確度。
廣州塔的異型鋼結構預變形技術:
由於廣州塔具有偏、扭的結構特徵,因此結構在施工過程中,不僅會產生壓縮變形,不均勻沉降,也會發生較大的水平變形,因此必須進行預變形控制。
否則,即使初始安裝位置精確,但在後續荷載的作用下,會發生較大的累積變形,使得節點偏離原設計位置。制定了以階段調整、逐環復位為特點的預變形方案,進行鋼結構在恆載作業下的變形補償。
❷ 廣州市小蠻腰是用什麼材料購造呢
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 ,昵稱小蠻腰 ,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交匯處, 與海心 沙島 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江相望。2010年9月28日,廣州市城投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廣州新電視塔的名字為廣州塔,海拔600米,為國內第一高塔,而「小蠻腰」的最細處在66層。從2010年10月1日起,廣州塔正式公開售票接待遊客。 廣州塔塔身設計的最終方案為橢圓形的漸變網格鋼結構,其造型、空間和結構由兩個向上旋轉的橢圓形鋼外殼變化生成,一個在基礎平面,一個在假想的450米高的平面上,兩個橢圓彼此扭轉135度,兩個橢圓扭轉在腰部收縮變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