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硬質合金面積較大怎麼焊接

硬質合金面積較大怎麼焊接

發布時間:2024-01-30 12:47:38

『壹』 求解:誰知道在刀具和銑刀上焊接硬質合金,需要哪些設備和工具。跪求,知道的前輩,解釋一下

硬質合金常用的焊接方法和設備有如下幾種:

釺焊是一種傳統且廣泛應用的硬質合金焊接方法,它的工藝成熟可靠,依據加熱方式的不同分以下一些工藝方法:

1)火焰釺焊

火焰釺焊是用可燃氣體(乙炔、丙烷等)與氧氣或壓縮空氣混合燃燒的火焰作為熱源進行焊接的一種方法。火焰釺焊設備簡單、操作靈活方便,根據工件形狀可用多火焰同時加熱焊接。釺料多採用絲狀或片狀的銅基、銀基釺料,其中HL105錳黃銅釺料應用最為廣泛;釺劑一般採用脫水硼砂。火焰釺焊主要適用於中小尺寸硬質合金刀具、模具和量具的小批量生產,對於大型的硬質合金工具,由於火焰加熱的溫度和速度難以控制,加熱時會產生較大的溫度梯度,容易引發裂紋的產生,因此一般不採用此方法【2,6】。

2)電阻釺焊

電阻釺焊一般可分為直接加熱法和間接加熱法。直接加熱法是將電極置於接頭兩側,使電流經過釺縫面的接觸電阻而發熱,從而完成焊接過程;間接加熱法是將電極置於接頭一側的鋼質母材上,電流通過釺縫一側的母材電阻發熱(或通過發熱元件發熱)來實現釺焊。採用間接加熱法可避免電極與硬質合金接觸,防止硬質合金的過熱和燒損,避免其硬度的降低和開裂。可配用銅基或銀基釺料,常用的有H68、HL105釺料等,其中HL105釺料的抗剪強度較高,對於YT5刀具的焊接,抗剪強度可達28.5GPa,對於YG8可達到29.7GPa。釺劑一般採用脫水硼砂【7】。

加熱電壓是電阻釺焊的重要參數,要選擇合適的數值以保證合理的發熱升溫速度;其次要保證電極與工件接觸處於良好狀態。加熱過程中要及時排渣,防止釺縫夾雜和氣孔形成而降低強度。使用硼砂釺劑時一定要先經過脫水處理,否則由於結晶水的存在,在焊接過程中結晶水蒸發,在焊接區域內產生大量氣體,既影響了正常排渣,又易在焊縫中產生氣孔【7】。

電阻釺焊的操作較為簡單方便,效率比火焰釺焊高,工件表面的氧化較少,但是在加熱過程中易造成工件局部過熱燒損。此外對於復雜形狀的工件、多刃刀具及尺寸很小的工件也不便操作【2】。

3)感應釺焊

感應加熱釺焊的優點是加熱迅速,釺料液化過程短,並可以在各種氣氛(空氣、保護氣體、真空)下進行,能減輕硬質合金過熱和氧化,有利於提高焊接質量;該方法的缺點是設備較復雜、一次性投資較大,其次是感應電流的趨表效應,當釺焊大厚工件時,加熱溫度不均勻,難於保證釺焊質量,且效率也低,故一般只適用於釺焊結構型式簡單(最好是軸類細長型)的小尺寸焊件【2】。

感應釺焊的工藝參數一般包括釺縫間隙、加熱速度、冷卻速度、感應圈形狀尺寸、釺料釺劑的加入方式等因素。這些因素必須有一個合適的組配范圍,因素的波動會對焊縫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在硬質合金中產生較大的焊接應力。

釺縫間隙值是確保釺焊質量的重要參數。通常認為釺縫越小,焊接應力越大,反之亦然。釺縫間隙過小時,會發生「擠死」和「釺不透」,使接頭強度下降和焊接應力增加;而間隙過大,毛細作用減弱,也會導致「釺不透」,使接頭強度下降。因而大小適中的釺縫間隙對減小焊接應力和增強焊縫牢度有很大的作用【8】。

加熱和冷卻速度對釺頭焊接質量有很大影響。加熱速度太快,合金中會產生較大的應力;加熱太慢,則高溫停留時間長,這雖然能使液態釺料的潤濕和擴散更完善,但會造成合金的氧化燒損。通常加熱以不超過100℃/s為宜。冷卻速度太快,合金中會產生很大的收縮應力;冷卻速度太慢,雖然能減小焊接應力,但對鋼體材質的淬火不利,故一般以60℃/s為宜【8】。

感應圈是感應加熱設備的重要元件,交流電源的能量是通過它傳遞給焊件而實現加熱的,因此,感應圈的結構是否合理對於釺焊質量和生產率有很大影響。正確設計和選用感應圈的原則是:感應圈應有與焊件相適應的外形, 盡量減少感應圈本身和焊件之間的無用間隙,間隙最好不大於2~3mm,以便提高加熱效率。為了使焊件加熱平穩、均勻,防止焊件尖角處發生局部過熱,應當合理選擇感應圈的匝數和感應電流的交變頻率等參數。

4)爐中釺焊

將裝配好的工件放在電阻絲發熱的加熱爐中進行加熱釺焊的方法稱之為爐中釺焊,其特點是工件整體加熱,加熱均勻、工件變形小。不足之處是加熱速度慢、效率低。但對於批量生產,一爐可以同時釺焊多個接頭及焊件,以此可以彌補加效率低的不足【9】。爐中釺焊的加熱氣氛有以下幾種:

a)空氣爐

由於焊件在空氣中加熱時工件容易氧化,且升溫速度較慢,不利於釺劑去除氧化膜,故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已逐漸被保護氣氛爐中釺焊和真空爐中釺焊所代替【9】。

b)保護氣氛爐

根據保護氣氛的不同,可以分為還原氣體和惰性氣體爐中釺焊【9】。還原性氣體一般用H2或CO,不僅能避免工件在加熱過程的氧化,還能還原工件表面的氧化膜,有助於釺料的潤濕;惰性氣體一般用Ar、N2和He等,對氣體純度的要求較高,一般要在99.99%以上,在氣體入爐前還要經過脫水(硅膠、濃硫酸)脫氧(海綿鈦)裝置。工件通常應放在容器內,在流動的氣體中進行加熱釺焊。用惰性氣體比用還原性氣體的安全性要高。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及冷卻速度是主要的工藝參數。加熱溫度高於900℃時,硬質合金的硬度會有明顯降低。保溫時間過長時也會引起硬質合金的硬度降低。焊後應緩慢冷卻,以防止開裂【10-12】。

c)真空爐

真空釺焊是基於在真空中加熱時金屬及其氧化物產生蒸發,破壞其表面氧化膜,從而達到去膜效果的。在真空條件下,有一些金屬可在低於熔點的溫度下便發生顯著蒸發,也有一些金屬氧化物會發生揮發。金屬,特別是金屬氧化物的蒸發能有效地破壞表面氧化膜,使真空條件下的無釺劑釺焊成為可能。對於以TiC為硬質相的YW類硬質合金來說,採用Ag-Cu-Zn系合金作為釺料,在真空爐中釺焊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因為焊接過程中Zn的揮發能使Cu的擴散能力增強,從而使焊縫強度升高【13】。

真空釺焊的優點是可防止被焊金屬、硬質合金及釺料與氧、氫、氮等氣體介質發生反應而產生不良影響,並且由於釺焊組裝件在真空爐中升溫、降溫緩慢,從而可大大降低溫度梯度,有利於減少釺焊應力,獲得高質量的釺焊質量,在焊接大件及形狀較復雜的硬質合金時採用真空釺焊技術尤為有利。由於金屬及其氧化物的蒸發是隨著周圍氣壓的降低及溫度升高而加劇的【14】,因此真空釺焊的爐內真空度、加熱溫度及保溫時間是影響釺焊質量的主要因素,正確選擇這些參數對釺焊質量至關重要。

加熱溫度的選擇應參照所用釺料的實際熔點,在空氣中加熱一般比熔點高10~30℃。而在真空釺焊時,由於傳熱的滯後效應,也為了提高釺料的流動性,加熱溫度應比空氣中略高一些【14】;對於同樣尺寸的焊件,真空釺焊時的保溫時間應比空氣爐中的適當延長。如果時間太短,則釺料與被焊母材之間來不及形成足夠的冶金結合,還可能由於加熱不均勻而造成「虛焊」。相反,如果保溫時間過長,則有可能導致釺料嚴重燒損蒸發,從而導致焊縫強度降低【14】。

真空度的選擇與被焊件材質及所用釺料的成分、性質有關,同時也與釺焊溫度有關,一般應在10-3Mpa以上,以便獲得良好的去膜效果。釺料中的Zn、Ag在真空狀態下顯著蒸發的溫度較低,為避免釺料中的這類元素蒸發,在接近焊料熔化溫度時,可停止抽真空。此外,對於一定材質的焊件及所用釺料,可由確定的加熱溫度來反推所需的爐內真空度【14】。

5)激光釺焊

激光作為一種新型的焊接熱源,具有加熱速度快、熱影響區窄、焊後變形及殘余應力小等特點,特別是在減弱接頭熔合區脆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點。這使其有可能應用於硬質合金的焊接【15】。據相關文獻報道,可採取激光的「深熔焊」和「熱導焊」模式進行硬質合金的釺焊,用純Cu、Ag-Cu合金作為釺料。相關的工藝參數主要有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焦點位置、填充層厚度等【15-17】。由於硬質合金與釺料之間的熔點相差很大,在焊接中要嚴格控制工藝參數, 既使釺料在瞬時內充分熔化, 以浸潤硬質合金, 又能將硬質合金基體加熱到較高的溫度而不致熔化,使其能夠更好地被液態釺料所潤濕, 形成理想的釺焊接頭【16】。

在激光「深熔焊」過程中, 激光功率密度很高,在激光直接作用的區域, 硬質合金瞬間可達很高溫度,並與釺料中的Cu發生劇烈的「親合」作用,還容易發生釺料的蒸發和過度燒損,使表面出現嚴重的凹陷現象【15】,因此必須通過適當調整工藝參數來減少釺料的燒損。另外由於硬質合金中Co的含量一般都很低,在激光「深熔焊」的高溫作用下極易逸失, 而使WC以疏鬆的狀態存在, 此時的硬質合金將不能保持原有的緻密燒結組織和性能,導致接頭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裂紋、氣孔等缺陷【17】。

在「熱導焊」過程中,激光束直接作用在釺料上,需採用表面塗料來提高釺料對激光的吸收率。另外,為了使釺料在瞬間盡量多地吸收激光能而熔化,應採用小直徑光斑【15】。焊接時,激光束的大部分能量被釺料吸收,吸收的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向下傳導,使其完全熔化,從而浸潤硬質合金。這種方式較易獲得沒有凹陷的完整釺焊接頭【15】。

在激光釺焊過程中,由於熱過程極短,一般只存在硬質合金中的Co向液態釺料的溶解和短距離擴散,而釺料中的Cu則基本上未向硬質合金擴散,因而兩者之間的冶金結合不夠充分,這會直接降低接頭的剪切強度。由於Ni與硬質合金中的Co物理化學性質相似,能夠與硬質合金很好地親和, 同時又能夠與Cu無限互溶, 因而為了改善釺料與硬質合金的冶金結合, 提高接頭質量,可採用預先在硬質合金釺焊面上電鍍Ni的方法加以改善【17】。

『貳』 合金用什麼焊接

正確的安放方法是:將釺料放在刀槽上,撒上釺劑,再放硬質合金,在硬質合金頂面沿側面焊縫處再撒上一層釺劑。這樣在釺焊時便於掌握釺焊溫度,減少焊縫外黏附的多餘釺料。
硬質合金與鋼氧-乙炔釺焊的操作技術要點如下。
① 為了防止硬質合金刀片在釺焊過程中脫碳或過燒,要選用碳化焰。
② 釺焊溫度1000℃左右為宜,即硬質合金刀片加熱呈亮紅色。如果刀片呈暗紅色或白亮色時不能釺焊,因為前者溫度過低,後者溫度過高,已出現過燒現象。
③ 焊炬由左向右、由右向左、由上向下反復對刀體進行加熱,使刀體和刀片受熱均勻一致。
④ 釺焊時焊嘴與刀桿的間距約為50mm,焊嘴與刀桿端傾斜角度為110º,這樣可保證有效地利用火焰熱量和加熱平衡。釺焊過程中,要使火焰始終覆蓋在整個釺焊部位,使之與空氣隔離,以防止氧化或產生氣孔。
⑤ 釺焊速度應按刀片的大小來確定。釺焊40鋼與YT15硬質合金車刀應盡量在1min內完成,這樣能有效地防止硬質合金過燒或脫碳。
⑥ 釺焊之後,需用火焰對刀片部位進行加熱,然後慢慢地將焊嘴離開,使焊件緩慢冷卻,以防止裂紋。
釺焊過程中要正確地控制工件的釺焊溫度。釺焊溫度過高,會造成焊縫氧化和含鋅釺料中鋅元素的蒸發;釺焊溫度過低,焊縫會因釺料的流動性不好而偏厚,焊縫內有大量的氣孔和夾渣,這是造成脫焊的主要原因。釺焊溫度應比釺料熔點高30~50℃,這時釺料的流動性、滲透性好,易於滲透布滿整個焊縫。釺料熔化後用紫銅加壓棒將硬質合金沿槽窩往復移動2~3次,以排除焊縫中的熔渣。移動距離約為硬質合金長度的1/3左右。
釺焊後的冷卻速度是影響釺焊裂紋的主要因素之一。冷卻時硬質合金片表面產生瞬時拉應力,硬質合金的抗拉應力大大低於抗壓應力。尤其是YT60、YT30、YG3X等硬質合金釺焊面積較大以及基體小而硬質合金較大的工件,更應注意釺焊後的冷卻速度。通常是將焊後工件立即插入石灰槽或木炭粉槽中,使工件緩慢冷卻。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但是無法控制回火溫度。有條件的可在釺焊後立即將工件放入220~250℃的爐內回火6~8h。採用低溫回火處理能消除部分釺焊應力,減少裂紋和延長硬質合金工具的使用壽命。

『叄』 硬質合金焊接工藝

因為硬質合金與碳素鋼之間的物理功能相差較大,現在釺焊和分散焊仍然是可行而又有用的焊接辦法。此外一些新的焊接辦法如鎢極惰性氣體維護電弧焊(TIG)、電子束焊(EB- W)、激光焊(LBW)等也在活躍的研討探索當中,將來也許在硬質合金的焊接中得到運用。

(1) 釺焊

釺焊是一種傳統且廣泛運用的硬質合金焊接辦法。在硬質合金與鋼的釺焊辦法中,依據加熱辦法的不一樣有燃氣火焰釺焊,爐中釺焊、真空釺焊、感應釺焊、電阻釺焊 和激光釺焊等技能。無論用哪一種辦法,釺料的熔點均低於基體金屬的液相線,並藉助於毛細招引作用而流布在接頭中。所銜接的商品包含油井鑽頭、冷熱沖壓模具、粉末冶金模具、軋輥、刃具和量具、鑿岩釺具、木工刀具等。

釺料是釺焊時運用的填充資料,對釺焊接頭功能起著重要作用。焊料功能是決定釺焊質量的重要要素之一。

燃氣火焰釺焊設備簡略,依據工件形狀可用多火焰一起加熱焊接。釺料多選用絲狀或片狀的銅基、銀基釺料,適用於單件和小批量出產,但氣焊炬的選用及釺焊後熱處理等多種不確定要素較多,釺焊質量可靠性較小,關於大型的硬質合金東西,因為火焰加熱的溫度和速度難以操控,加熱時會發生較大的溫度梯度,簡略引起裂紋的發生,因而通常不選用此辦法。

感應釺焊、電阻釺焊和爐中釺焊的硬質合金刀具出產率高,質量也較為穩定,但設備和技能比較雜亂,別的對工件的尺度和形狀請求較高,真空釺焊能到達很高的釺焊質量,但設備貴重及技能難度大。

激光作為一種新型的焊接熱源,具有加熱速度快、熱影響區窄、焊後變形及剩餘應力小等特色,特別是在削弱接頭熔合區脆化方面,具有共同的長處,這使其也運用於硬質合金的焊接。因而挑選焊接辦法時,應以適宜為主,通常爐中釺焊可以滿意刀具釺焊請求。

(2)分散焊

真空分散焊和熱等靜壓分散焊可運用於硬質合金的焊接。在真空分散焊接中,影響接頭質量的要素許多,如資料成分,被焊外表質量、真空度、中心夾層資料以及加熱和冷卻速度等, 但最首要的要素是溫度、壓力和時刻。焊接壓力的添加對縮短焊接時刻、進步出產率尤為重要;焊縫的剪切強度通常會隨焊接時刻的添加而進步,因為焊接時刻延伸可使被焊外表上的微凸點大多消失,明顯添加觸摸面積,原子的分散較為充沛,焊合率可得到明顯進步。

(3)鎢極惰性氣體維護電弧焊

TIG焊作為一種銜接硬質合金與鋼的新辦法,現在還處於實驗期間。

(4)電子束焊

『肆』 yg15合金與42cr用什麼焊料焊接,要抗沖擊

yg15合金與42cr用什麼焊料焊接具體解決方案如下:一、解決方案1:
質合金與42CR的焊接兩種強度和抗沖擊是一般的銅焊比不了的就是:
1、強度和韌性好了很多,不過假的太多:採用硬釺焊WE46作為釺料焊接,比起普通的黃銅來說,這個需要做評定。
2、用WE600的特種合金鋼焊條用熔焊的方法焊接。

3、線膨脹系數與釺焊裂紋的關系 硬質合金的尺寸比較小,一般是固定在一個比較厚大的鋼支撐材料上使用。釺焊是把硬質合金和基體金屬連接在一起的有效焊接方法。硬質合金的線膨脹系數(4.1~7.0×10-6/℃)與普通鋼的線膨脹系數(12×10-6℃-1)相比差別很大,硬質合金只有鋼的1/3~1/2左右。加熱時硬質合金和鋼都自由膨脹,但冷卻時鋼的收縮量比硬質合金大得多。此時焊縫處於受壓力狀態,而在硬質合金錶面上則承受拉應力。如果殘余應力大於硬質合金的抗拉強度時,硬質合金的表面就可能產生裂紋。這是硬質合金釺焊時產生裂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4、硬度與裂紋敏感性的關系 硬質合金的硬度與耐磨性和焊接裂紋敏感性成正比,硬質合金的硬度越高,釺焊時產生裂紋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一般精加工或超精加工所用的硬質合金,在釺焊時容易發生裂紋。根據不同牌號的硬質合金的硬度和強度大小可以判斷硬質合金的焊接裂紋敏感性,由差到好的排列順序如下。
YG類 YG3X,YG3,YG4,YG6X,YG6,YG8,YG11,YG15
YT類 YT60,YT30,YW1,YT15(YW2),YT14,YT5
以上兩類硬質合金,從左至右表明硬度和耐磨性逐漸降低,而強度和韌性增加,釺焊裂紋發生的可能性減小。
5、焊接殘余應力的影響 焊接區域的殘余應力是一種潛在的危害,盡管焊接後硬質合金工件上不一定能馬上發現裂紋,但在隨後的刃磨、保管或使用過程中卻容易產生裂紋,造成工具報廢。當硬質合金的釺焊面積越大時,產生的焊接殘余應力越大,發生裂紋的可能性也越大。

YG15是模具鋼中的一種,具體屬於碳化鎢類的硬質合金,不經熱處理,內、外硬度均勻一致。用於批量大的生產,具有優良的強度和韌性,適合製作拉制模具、耐磨零件及沖壓配件和硬質合金自動壓力機用模芯。
42CrMo鋼屬於超高強度鋼,具有高強度和韌性,淬透性也較好,無明顯的回火脆性,調質處理後有較高的疲勞極限和抗多次沖擊能力,低溫沖擊韌性良好。該鋼適宜製造要求一定強度和韌性的大、中型塑料模具。

『伍』 鋼結硬質合金的焊接方法及真空擴散焊的問題

1.硬質合金的焊接方法有:氣焊、釺焊、空擴散焊等方法;
2.空擴散焊:焊件緊密貼合,在真空或保護氣氛中,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保持一段時間,合接觸面之間的原子相互擴散完成焊接的一種壓焊方法.可用於焊接性能差別大的異種金屬,可能來製造雙層和多層復合材料;可焊形狀復雜的互相接觸的面與機,焊接變形小,接頭力學性能高。
3.真空擴散焊在鋼結硬質合金鋼焊接中具有的優勢與特點:焊接變形小,接頭力學性能高

『陸』 請教高速鋼刀片的焊接技術

焊接硬質合金工具時,均勻加熱刀桿和硬質合金片是保證焊接質量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硬質合金片加熱溫度高於刀桿,熔化後的釺料潤濕了硬質合金片而不能潤濕刀桿,接頭強度就會降低,在沿焊層剪切合金片時,釺料不破壞,而隨合金片脫開。在焊層上還可看到刀桿支撐面銑刀痕跡。如加熱速度過快,刀桿溫度高於合金片時,會出現相反的現象。
釺劑、釺料和硬質合金安放順序和相互位置對釺焊質量有直接的影響。正確的安放方法是:將釺料放在刀槽上,撒上釺劑,再放硬質合金,在硬質合金頂面沿側面焊縫處再撒上一層釺劑。這樣在釺焊時便於掌握釺焊溫度,減少焊縫外黏附的多餘釺料。
硬質合金與鋼氧-乙炔釺焊的操作技術要點如下。
① 為了防止硬質合金刀片在釺焊過程中脫碳或過燒,要選用碳化焰。
② 釺焊溫度1000℃左右為宜,即硬質合金刀片加熱呈亮紅色。如果刀片呈暗紅色或白亮色時不能釺焊,因為前者溫度過低,後者溫度過高,已出現過燒現象。
③ 焊炬由左向右、由右向左、由上向下反復對刀體進行加熱,使刀體和刀片受熱均勻一致。
④ 釺焊時焊嘴與刀桿的間距約為50mm,焊嘴與刀桿端傾斜角度為110º,這樣可保證有效地利用火焰熱量和加熱平衡。釺焊過程中,要使火焰始終覆蓋在整個釺焊部位,使之與空氣隔離,以防止氧化或產生氣孔。
⑤ 釺焊速度應按刀片的大小來確定。釺焊40鋼與YT15硬質合金車刀應盡量在1min內完成,這樣能有效地防止硬質合金過燒或脫碳。
⑥ 釺焊之後,需用火焰對刀片部位進行加熱,然後慢慢地將焊嘴離開,使焊件緩慢冷卻,以防止裂紋。
釺焊過程中要正確地控制工件的釺焊溫度。釺焊溫度過高,會造成焊縫氧化和含鋅釺料中鋅元素的蒸發;釺焊溫度過低,焊縫會因釺料的流動性不好而偏厚,焊縫內有大量的氣孔和夾渣,這是造成脫焊的主要原因。釺焊溫度應比釺料熔點高30~50℃,這時釺料的流動性、滲透性好,易於滲透布滿整個焊縫。釺料熔化後用紫銅加壓棒將硬質合金沿槽窩往復移動2~3次,以排除焊縫中的熔渣。移動距離約為硬質合金長度的1/3左右。
釺焊後的冷卻速度是影響釺焊裂紋的主要因素之一。冷卻時硬質合金片表面產生瞬時拉應力,硬質合金的抗拉應力大大低於抗壓應力。尤其是YT60、YT30、YG3X等硬質合金釺焊面積較大以及基體小而硬質合金較大的工件,更應注意釺焊後的冷卻速度。通常是將焊後工件立即插入石灰槽或木炭粉槽中,使工件緩慢冷卻。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但是無法控制回火溫度。有條件的可在釺焊後立即將工件放入220~250℃的爐內回火6~8h。採用低溫回火處理能消除部分釺焊應力,減少裂紋和延長硬質合金工具的使用壽命。
(3)焊後清理
要對焊好的硬質合金工件進行焊後清理,以便將焊縫周圍殘余的熔劑清除干凈,否則在刀具刃磨時多餘的熔劑會將砂輪堵塞,使磨削困難。焊後殘留的熔劑也會腐蝕焊縫和基體。常用的清除方法是將焊後已冷卻的工件放入沸水中煮1~2h左右,然後再進行噴砂處理,即可清除焊縫四周黏附的殘余釺劑及氧化物等;或將工件放入酸洗槽中進行酸洗(鹽酸濃度為1:1),酸洗時間大約1~4min,然後放入冷水槽和熱水槽中反復清洗干凈。
(4)釺焊質量檢驗
主要檢查硬質合金與鋼釺焊接頭質量以及硬質合金有無裂紋存在。正常的焊縫應均勻無黑斑,釺料未填滿的焊縫不大於焊縫總長的10%,焊縫寬度應小於0.15mm。刀片釺焊歪斜,不符合圖紙要求者應重焊。硬質合金刀片的裂紋傾向可用下列方法檢查。
① 刀具經噴砂清理後,先用煤油清洗,然後用肉眼或放大鏡觀察。當刀片上有裂紋時,表面上會出現明顯的黑線。
② 用65%的煤油、30%的變壓器油及5%的松節油調成溶液,加入少量蘇丹紅,將預檢查的工具放入該溶液中浸泡約10~15min,取出用清水洗凈,塗上一層高嶺土,烘乾後檢查表面,如工具上有裂紋,溶液的顏色便在白土上顯示出來,用肉眼可明顯地看到。
3.4 釺焊硬質合金的缺陷及防止
(1)硬質合金釺焊裂紋產生的原因
導致硬質合金釺焊工件的裂紋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槽形設計、釺焊工藝、加熱過程及刃磨等。
① 一些硬度高、強度低的硬質合金,如YT60、YT30、YG2和YG3X等,容易產生釺焊裂紋。尤其是這些牌號的硬質合金的釺焊面積比較大時更應當引起重視。
② 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槽形,是增加釺焊應力促使造成裂紋的重要原因。應在滿足焊縫強度使用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釺焊面積,以減小釺焊應力。
③ 焊接加熱速度太快或焊後冷卻速度過快會造成熱量分布不均,產生瞬時應力引起裂紋。快速加熱時,硬質合金外層受壓應力,中間受拉應力,超過允許的加熱速度時,可能產生可見的裂紋和內部不可見的裂紋。釺焊後快速冷卻時,外層上會出現拉應力,而引起合金中出現裂紋。應避免將工件放在潮濕的地面上,或放在潮濕的石灰槽中,這會使硬質合金因驟冷而產生裂紋。
④ 硬質合金本身有缺陷,在焊前檢查時未能發現而導致釺焊後發生裂紋。對於大面積或特殊形狀的硬質合金,釺焊前必須逐塊的進行嚴格檢查。硬質合金在燒結過程中的缺陷,如小裂紋、崩角、疏鬆等情況,加熱釺焊後可能擴大形成大裂紋。
⑤ 釺焊後刃磨不當也會產生裂紋,如砂輪的材料、硬度和粒度等選用不合適,磨削時用水冷卻,磨削餘量留的過大、磨削工藝不當等也易造成裂紋。
(2)減少硬質合金釺焊裂紋的措施
① 在焊縫中加補償墊片是減小焊縫應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焊縫中加補償墊片的方法很多,如用鐵絲網、沖孔填片、鎳鐵合金墊片和在硬質合金上電鍍純鐵等。由於這些補償物的熔點高於釺料熔點200℃以上,釺焊時墊片不熔化而夾在焊縫中間。焊縫冷卻時,硬質合金和基體金屬之間的焊縫各層有充分塑性變形,使焊縫各部分能比較自由地收縮,減小了釺焊應力。但是加補償墊片會導致焊縫強度的大幅度下降(見表9)。其中採用鐵絲網或沖孔墊片的焊縫強度降低60%。由50%鎳和50%鐵所組成的鎳鐵合金補償墊片雖能較好地消除應力和不降低焊縫強度,但因含鎳量過多不宜在生產中大量使用。生產中用厚度為0.4~0.5mm的低碳鋼片或鍍鎳鐵片做補償墊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硬質合金面積較大怎麼焊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筋骨架形式有什麼區別 瀏覽:706
鋼管廠小郡肝串串香新城店怎麼樣 瀏覽:818
模具打孔如何找到准確位置 瀏覽:793
鎳合金和鋁合金紐扣哪個好 瀏覽:967
宣城護欄價格多少 瀏覽:862
模具彈簧設備多少錢 瀏覽:895
焊接工藝孔是什麼意思 瀏覽:76
不銹鋼是怎麼樣生產出來的 瀏覽:368
鋼管扶手外表有銹怎麼辦 瀏覽:324
純銀首飾和合金銀哪個好 瀏覽:63
不銹鋼氬弧焊絲是什麼材料的 瀏覽:972
壓力容器E類焊縫焊接用什麼 瀏覽:719
不銹鋼彈簧扣哪裡生產 瀏覽:680
模具腔長不好脫模怎麼辦 瀏覽:751
白鋼管如何打孔 瀏覽:437
隧道超前鋼管的孔徑怎麼確定 瀏覽:275
方管切口 瀏覽:672
江蘇淮安哪裡有鋼材銷售 瀏覽:435
d1403是什麼鋼材 瀏覽:869
板兩邊同時焊如何焊接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