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如何焊接
古代焊接都是火焰焊接,加熱到熔化使其熔合
B. 古代打鐵如何焊接
1. 考古發現和文字記載表明,中國是熔焊、釺焊和壓焊的原初發明地之一。
2. 在殷墟的考古發現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即殷高宗武丁時代,那時已經發明了屬於熔焊技術的鑄焊技術。
3. 武丁的妃子,著名的女英雄婦好使用的鐵刃銅鉞,就是利用隕鐵和銅的鑄焊件製成的。其表面銅與鐵的熔合線蜿蜒曲折,接合良好。
4. 鑄焊是一種利用范組森御合成鑄型進行澆注的方法,用於對金屬進行鑄接、鑄焊、鑄鑲的操作。商代的四羊尊就是這種技術製造的。
5. 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也是利用鑄焊技術製造的。
6.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銅座上,有許多盤龍是通過分段釺焊連接起來的。
7. 戰國時期製造的刀劍,刀刃為鋼,刀背為熟鐵,一般是經過加熱鍛焊而成的。
8. 中國古代鑄劍鼻祖歐冶子(約公元前514年左右)先後鑄造了龍泉、湛盧等五種寶劍。稍後,干將莫邪鑄劍的故事,魯迅先生在《故事新編·眉間尺》中進行了改編。
9. 鍛焊,也稱錘鍛,是壓焊的一種形式。
C. 請問明朝時期怎樣連接鐵質或銅質 那時候有焊接么 或者其他別的方法
我國古代的焊接方法,釺焊。
我國古代焊接技術約發明於西周晚期,戰國時期就較廣地使用起來。從焊料成份看,其大體可區分為鉛錫焊、銅焊、銀焊三種類型。鉗錫焊叉可區分為高溫型和低溫型兩種,高溫型約與今軟釺碑相當,低溫型即汞齊焊;其焊料都是鉛、錫及其合金。銅焊和銀焊約與今硬釺焊相當,皆為高溫焊;銅焊焊料包括紅銅和響銅兩種,銀焊料之美者為銀四銅六的合金。春秋之前主要使用鉛錫焊,戰國早期發明了銅焊,關於銀焊的記載始見於明。有關汞齊焊的記載較晚,但其發明年代是不會太晚的。我國古代焊接的造渣熔劑主要是硼砂,此外還使用過硇砂等。焊接的具體操作約有三種:即高溫澆焊、高溫點焊、汞齊粘焊。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十「錘鍛·治銅」條雲:「用錫末者為小捍,用響銅末者為大捍(原註:碎銅為末,用飯粘和打,入水洗去飯,銅末具存,不然則撒散)。若捍銀器,則用紅銅末。」此「響銅」意即用來製作響器(打擊樂器)的銅,即高錫青銅。看來,此用「錫末」的小焊約與今軟釺焊相當,其強度較低;用響銅末的「大焊」約與今硬釺焊的銅焊相當,其強度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