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焊接都有哪些要求
混凝土結構規范
第9.4.9條 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鋼筋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焊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縱向受拉鋼筋接頭,不應大於50%。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注;1裝配式構件連接處的縱向受力鋼筋焊接接頭可不受以上限制;
2承受均布荷載作用的屋面板、樓板、檁條等簡支受彎構件,如在受拉區內配置的縱向受力鋼筋少於3根時,可在跨度兩端各四分之一跨度范圍內設置一個焊接接頭。
第9.4.10條 需進行疲勞驗算的構件,其縱向受拉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也不宜採用焊接接頭,且嚴禁在鋼筋上焊有任何附件(端部錨固除外)。
當直接承受吊車荷載的鋼筋混凝土吊車梁、屋面梁及屋架下弦的縱向受拉鋼筋必須採用焊接接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必須採用閃光接觸對焊,並去掉接頭的毛刺及卷邊;
2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於25%,此時,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應取為4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
3疲勞驗算時,應按本規范第4.2.5條的規定,對焊接接頭處的疲勞應力幅限值進行折減。
㈡ 鋼筋焊接的規范
鋼筋焊接的規范:
1、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3、接頭位置宜互相錯開,在連接范圍內,接頭鋼筋面積百分率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4、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
5、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6、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2)鋼筋怎麼焊接不被綁扎擴展閱讀
常用的鋼筋焊接方法有:
一、閃光對焊:用對焊機使兩段被焊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將鋼筋沿軸向接長。根據對焊工藝閃光對焊分為連續閃光焊和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後者用於焊接大直徑鋼筋。
二、電弧焊:用弧焊機使焊條與焊件間產生高溫電弧,使焊條和電弧燃燒范圍內的焊件熔化,凝固後便形成接頭或焊縫。
三、電渣壓力焊:在上、下被焊鋼筋間放一小塊導電劑(鋼絲小球、電焊條等),裝上葯盒和填滿焊葯,用交流電焊機接通電路引弧燃燒,在斷電同時,用手動加壓機構進行加壓頂鍛,排除夾渣、氣泡,形成接頭。這種焊接多用於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內豎向鋼筋的接長。
㈢ 鋼筋的連接方法有哪些
在房屋建造中,我們會使用到大量的鋼筋材料,它在整個建築中起著重要的承載和構造作用。在布置鋼筋時,我們需要將多根鋼筋進行連接,以保證它的牢固耐用性,那鋼筋的連接方法有哪些?鋼筋連接需要注意什麼?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了解下相關內容吧!
鋼筋的連接方法有哪些
有機械、焊接、綁扎這三種。由於每種連接方式的特點不同,所使用的設備不同,對施工人員的技能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大家在連接鋼筋前,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連接方式,以保證鋼筋連接有良好的耐用性。
鋼筋連接需要注意什麼
1、連接方式
在選擇焊接方式時,建議施工方應以閃光對焊的方式為主。若使用的鋼筋直徑小於25mm時,可以採用綁扎連接的方式;若使用的鋼筋直徑在28-32mm之間時,可以採用套筒連接的方式;若使用的是拉桿中的鋼筋,此時不管鋼筋的直徑是多少,都需要使用焊接接頭的方式。
2、焊接的溫度要求
在採用焊接連接之前,得提前把需要的鋼筋搬運到車間進行焊接,在鋼筋焊接完之後,讓它放一段時間進行自然冷卻,待鋼筋完全冷卻後,方可施工。鋼筋的連接不可在惡劣的天氣下進行,若遇到風雨或下雪天氣,需對鋼筋焊接好的接頭做好相應的防護和保溫措施,對於焊接好的接頭一定不能與冰雪接觸。
3、鋼筋接頭
在連接時,鋼筋的各個接頭之間需保持一定的間距,其接頭不可出現變形、有縫隙等問題,以免影響到它的強度和抗拉性。
小編的話:以上關於鋼筋的連接方法有哪些的介紹就到這了,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齊家資訊。
㈣ 鋼筋焊接的四種方法
鋼筋焊接的四種方法分別是: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和氣焊。
閃光對焊是一種常用的鋼筋焊接方法。這種方法通過在兩根鋼筋之間產生閃光,加熱鋼筋的端部,然後迅速施加壓力完成焊接。閃光對焊的優點是焊接速度快,接頭質量好,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在橋梁、高層建築等大型結構中,常常使用閃光對焊來連接鋼筋。
電弧焊是另一種重要的鋼筋焊接方法。它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熔化鋼筋的端部,然後形成焊縫。電弧焊適用於各種位置的焊接,包括平焊、立焊、橫焊和仰焊。在鋼筋加工現場,電弧焊常常被用來修復斷裂的鋼筋或連接不同直徑的鋼筋。
電渣壓力焊是一種適用於較大直徑鋼筋的焊接方法。它通過在兩根鋼筋之間引入電渣,利用電渣的高溫熔化鋼筋的端部,然後施加壓力完成焊接。電渣壓力焊的優點是焊接過程穩定,接頭強度高,因此在一些對焊接質量要求較高的工程中得到了應用。
氣焊是一種使用氣體火焰熔化鋼筋端部的焊接方法。它適用於焊接較薄的鋼筋或需要精細控制的場合。氣焊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靈活,但焊接速度較慢,接頭質量受操作技術水平影響較大。因此,在使用氣焊時,需要操作者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這四種方法各有特點,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和要求。在實際工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焊接方法,以確保焊接質量和工程安全。
㈤ 鋼筋綁扎七不準原則是什麼
鋼筋「七不綁」「五不驗」管理措施
七不綁:
1、 已澆築混凝土浮漿未清除干凈不準綁鋼筋---指灌注樁或柱的鋼筋籠;
2、 鋼筋污染清除不幹凈不準綁鋼筋;
3、 控制線未彈好不準綁鋼筋;
4、 鋼筋偏位未檢查、校正不合格不準綁鋼筋;
5、 鋼筋接頭本身質量未檢查合格不準綁鋼筋;
6、 技術交底未到位不準綁鋼筋;
7、 鋼筋加工未通過驗收不準綁鋼筋。
五不驗:
1、 鋼筋未完成不驗收;
2、 鋼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驗收;
3、 鋼筋保護層墊塊不合格,達不到要求不驗收;
4、 鋼筋糾偏不合格不驗收;
5、 鋼筋綁扎未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不驗收
1、鋼筋品種、級別、規格要符合設計要求。(若無設計,則參照GB 50010-2010標准4.2的內容)
2、選用的鋼筋質量應符合相應的產品標准規定。(進場復試合格)
3、鋼筋應平直 無損傷 表面不得有裂紋 油污 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參見 GB50204-2002、標准
梁內鋼筋布置原則:
1.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10mm;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8mm。
2.梁縱向受力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對上部鋼筋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下部鋼筋不應小於25mm和d。梁的下部縱向鋼筋配置多於兩層時,兩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兩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
3.簡支梁和連續梁簡支端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las,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梁中混凝土能擔負全部剪力時,las≥5d;當梁端剪力大於混凝土擔負能力時,對帶肋鋼筋las≥12d,對光圓鋼筋las≥15d。
當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s時,應採取在鋼筋上加焊錨固鋼板或將鋼筋焊接在梁端預埋件上等有效錨固措施。
4.框架梁或連續梁的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或中間支座范圍。該鋼筋節點或支座邊緣伸向跨中的截斷位置應滿足受彎承載力與錨固要求。
框架梁或連續梁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節點或中間支座處應滿足下列錨固要求:
(1)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強度時,其伸入節點或支座的錨固長度las≥12d(帶肋鋼筋)、15d(光圓鋼筋);
(2)當計算中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抗拉強度時,下部縱向鋼筋應錨固在節點或支座內,此時可採用直線錨固形式,其錨固長度不應小於la;也可採用帶90°彎折的錨固形式,其錨固長度不應小於0.41a;下部縱向鋼筋也可伸過節點或支座范圍,並在梁中彎矩較小處設定搭接接頭,其搭接長度不應小於ll。
(a)節點中的直線錨固;(b)節點中的彎折錨固;(c)節點或支座范圍外的搭接
5.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層端節點的錨固長度,當採用直線錨固形式時不應小於la,且伸過柱中心線不宜小於5d(d為樑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當柱截面尺寸不足時,樑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節點對邊並向下彎折,其包含彎弧段在內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於0.4la,包含彎弧段在內的豎直投影長度應為15d。
框架梁下部縱向鋼筋在端節點處的錨固要求與中間節點處的錨固要求相同。
6.在懸臂梁中,應有不少於兩根上部鋼筋伸至懸臂梁外端,並向下彎折不小於12d;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而應按規定的彎起點位置向下彎折,錨固在梁的下邊。
7.當梁端實際受到部分約束但按簡支計算時,應在支座區上部設定縱向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應小於梁跨中下部縱向受力鋼筋計算所需截面面積的1/4,且不應少於兩根,該縱向構造鋼筋自支座邊緣向跨內伸出的長度不應小於0.2l0(l0為該跨的計算跨度)。
8.沿梁截面周邊布置的受扭縱向鋼筋的間距不應大於200mm和梁截面短邊長度;除應在梁截面四角設定受扭縱向鋼筋外,其餘受扭縱向鋼筋宜沿截面周邊均勻對稱布置。受扭鋼筋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支座內。
等面積代換和等強度代換。
構件配筋按最小配筋率控制的就用等面積代換,按強度計算控制的就用等強度代換。
(1)等截面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和代換鋼筋的材質(設計強度)相同,但直徑不同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間距
[例] 某設計採用了圓10鋼筋,間距180mm配筋,因圓10鋼筋無貨,擬用圓8代換,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多少?
代換鋼筋間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論重量代換鋼筋根數:適用於採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根數
[例]某設計配筋為10根圓10,擬用圓8代換,代換後應是多少根?
代換鋼筋根數=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採用根數代換時, 一定要注意構造要求。
(3)等強度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與代換鋼筋的規格(直徑)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質(設計強度)不同時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間距(mm)
[例]原設計圓10間距180mm(Ⅰ級鋼),現採用圓8代換(Ⅱ級鋼),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多少?
代換鋼筋間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強度代換鋼筋根數:適用於設計採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如下: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根數
[例]原設計採用4根圓25(Ⅰ級鋼),若用圓22(Ⅱ級鋼)代換鋼筋,需要幾根?
代換鋼筋根數=(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當施工中遇有鋼筋的品種或規格與設計要求不符時,可參照以下原則進行代換。 (1)等強度代換:當構件受強度控制時,鋼筋可按強度相等原則進行代換;即不同鋼號的鋼筋按強度相等的原則代換。即代換後的鋼筋強度尼;應大於等於代換前的鋼筋強度RgAg。 (2)等面積代換: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鋼筋可按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即同鋼號的鋼筋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 (3)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後應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 (4)代換後的鋼筋應滿足構造要求和設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效能,並嚴格遵守現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各項規定;凡重要結構中的鋼筋代換,要徵得設計單位同意。 1)對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級光圓鋼筋代替二級帶肋鋼筋。 2)鋼筋替換後,應滿足配筋構造規定,如鋼筋的最小直徑、距、根數、錨固長度等。 3)同一截面內,可同時配有不同種類和直徑的代換鋼筋,但每根鋼筋的拉力差不應過大,以免構件受力不勻。 4)梁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的強度。 5)偏心受壓構件門框架梁、有吊車廠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構件作鋼筋代換時,不取整個截面配筋量計算,應按受力面(受壓、拉)分別代換。 6)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控制時,如以小直徑鋼筋代換大直徑鋼筋,強度等級低的鋼筋代換強度等級高的鋼筋,則可不作裂縫寬度驗算。 7)在寒冷地區自然氣溫(一40」)下,構件中的鋼筋由於與混凝 *** 同工作而不易脆斷,因此當鋼筋的力學效能在負溫下滿足國標規定時,—~四級熱軋鋼筋、冷軋鋼筋及冷拔鋼絲均可在寒冷地區承受靜荷載的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應用。
每批鋼筋抽樣的原則是什麼
答: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效能和重量偏差檢驗,檢驗結果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條文說明】
鋼筋對混凝土結構的承載能力至關重要,對其質量應從嚴要求。 本次區域性修訂根據建築鋼筋市場的實際情況,增加了重量偏差作為鋼筋進場驗收的要求。
與熱軋光圓鋼筋、熱軋帶肋鋼筋、余熱處理鋼筋、鋼筋焊接網效能及檢驗相關的國家現行標准有:《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1 部分:熱軋光圓鋼筋》 GB1499.1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2 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GB1499.2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 GB13014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3 部分:鋼筋焊接網》 GB1499.3 。與冷加工鋼筋效能及檢驗相關的國際標准有:《冷軋帶肋鋼筋》 GB13788 、《冷軋扭鋼筋》 JG 190 及《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 95 、《冷軋扭鋼筋混凝土構件技術規程》 JGJ 115 、《冷拔低碳鋼絲應用技術規程》 JGJ 19 等。
鋼筋進場時,應檢查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並按相關標準的規定進行抽樣檢驗。由於工程量、運輸條件和各種鋼筋的用量等的差異,很難對鋼筋進場的批量大小作出統一規定。實際檢查時,若有關標准中對進場檢驗作了具體規定,應遵照執行;若有關標准中只有對產品出廠檢驗的規定,則在進場檢驗時,批量應按下列情況確定:
1. 對同一廠家、同一牌號、同一規格的鋼筋,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大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劃分為若干個出廠檢驗批量,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2. 對同一廠家、同一牌號、同一規格的鋼筋,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作為一個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3. 對不同時間進場的同批鋼筋,當確有可靠依據時,可按一次進場的鋼筋處理。
本條的檢驗方法中,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是對產品質量的證明資料,應列出產品的主要效能指標;當用戶有特別要求時,還應列出某些專門檢驗資料。有時,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可以合並。進場復驗報告是進場抽樣檢驗的結果,並作為材料能否在工程中應用的判斷依據。
對於每批鋼筋的檢驗數量,應按相關產品標准執行。國際標准《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1 部分:熱軋光圓鋼筋》 GB1499. 1— 2008 和《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2 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GB1499. 2— 2007 中規定每批抽取 5 個試件,先進行重量偏差檢驗,再取其中 2 個試件進行力學效能檢驗。
本規范中,涉及原材料進場檢查數量和檢驗方法時,除有明確規定外,均應按以上敘述理解、執行。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級)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應採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鋼筋,其強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
3 鋼筋的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條文說明】
根據新頒布的國際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 的規定,本條提出了針對部分框架、斜撐構件(含梯級)中縱向受力鋼筋強度、伸長率的規定,其目的是保證重要結構構件的抗震效能。本條第 1 款中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工程中習慣稱為「強屈比」,第 2 款中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工程中習慣稱為「超強比」或「超屈比」,第 3 款中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習慣稱為「均勻伸長率」。
本條中的框架包括各類混凝土結構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牆的柱等,其抗震等級應根據國家現行相關標准由設計確定;斜撐構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撐、樓梯的梯段等,相關標准中未對斜撐構件規定抗震等級,所有斜撐構件均應滿足本條規定。
牌號帶「 E 」的鋼筋是專門為滿足本條效能要求生產的鋼筋,其表面軋有專用標志。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剪力牆是結構設計時,為抵消地震時橫向和縱向地震震動能量波所設定的豎向結構,一般情況厚度不小於140mm,剪力牆鋼筋綁扎也就是綁扎豎向及水平方向的分布筋,然後再掛上拉鉤就可以了,拉鉤一般情況下彎成135度,至於結構鋼筋綁扎,無非就是柱、牆、梁、板的鋼筋綁扎,希望對你有用!
㈥ 鋼筋籠箍筋點焊是採用滿焊還是梅花焊依據是什麼
鋼筋籠主筋與箍筋焊接時通常採用梅花點焊,這種方法能確保焊接部位牢固可靠。在焊接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電流大小,避免因電流過大而燒傷主筋。為了防止吊裝時鋼筋籠變形,在其內部可以綁上木棍或鋼管。而對於承受軸力的樁,由於鋼筋籠需在樁孔中准確布置,因此建議採用滿焊方式,以確保鋼筋籠不會因碰撞而產生箍筋間距錯亂的問題。
鋼筋點焊機是一種專門用於點焊鋼筋網片或鋼筋骨架的設備,它能夠替代人工綁扎鋼筋,不僅節約了金屬材料,還提高了工作效率。該設備主要包括點焊變壓器、電極臂、杠桿系統、分級轉換開關和冷卻系統等組件。在進行點焊操作時,需要先將表面清理干凈的平直鋼筋疊合在一起,並置於兩個電極之間。隨後,踩下腳踏板,使兩根鋼筋的交點接觸緊密,同時斷路器也相接觸,接通電源使鋼筋交接點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電阻熱,進而熔化。當腳踏板松開後,斷路器隨杠桿下降切斷電流,在壓力作用下,熔化了的鋼筋交接點會迅速冷卻凝結成焊接點。
使用鋼筋點焊機時,需要先調整電極桿的位置,確保電極剛好壓到焊件時,電極臂保持互相平行。電流調節開關級數的選擇可根據焊件厚度與材質而定。通電後電源指示燈應亮起,電極壓力大小可通過調整彈簧壓力螺母來改變。在完成上述調整後,可先接通冷卻水,再接通電源准備焊接。焊接過程大致分為三個步驟:首先將焊件置於兩電極之間,然後踩下腳踏板,使上電極與焊件接觸並加壓;接著繼續壓下腳踏板,電源觸頭開關接通,使變壓器開始工作,次級迴路通電加熱焊件;最後當焊接一定時間後松開腳踏板,電極上升,借彈簧的拉力先切斷電源,焊接過程即告結束。
焊接前,用戶需確保焊件表面清潔,去除所有臟物、油污、氧化皮及鐵銹。對於熱軋鋼,最好先經過酸洗、噴砂或用砂輪清除氧化皮,未經清理的焊件雖能進行點焊,但會嚴重降低電極使用壽命,同時降低點焊生產效率和質量。對於有薄鍍層的中低碳鋼可以直接施焊。在使用鋼筋點焊機時,可參考相關工藝數據,如焊接時間、焊接電流和電極壓力等參數,以確保焊接質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點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點焊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點焊機
㈦ 鋼筋怎樣焊接
鋼筋焊接是用電焊設備將鋼筋沿軸向接長或交叉聯接的過程,是工程技術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鋼筋焊接方法:
一、閃光對焊
原理:利用對焊機使兩段被焊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將鋼筋沿軸向接長。
分類:根據對焊工藝,閃光對焊分為連續閃光焊和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後者用於焊接大直徑鋼筋。預應力鋼筋多使用這種焊接方式。
特點:接頭強度高、質量穩定、節省材料,但操作技術要求較高,且設備成本相對較高。另外,住建部發文限制在非固定的專業預制廠(場)或鋼筋加工廠(場)內,對直徑大於或等於22毫米的鋼筋進行連接作業時,使用鋼筋閃光對焊工藝。
二、電弧焊
原理:使用弧焊機使焊條與焊件間產生高溫電弧,使焊條和電弧燃燒范圍內的焊件熔化,凝固後便形成接頭或焊縫。
分類:電弧焊的接頭型式有搭接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幫條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坡口接頭(平焊或立焊)等。
特點:操作靈活、適應性強、設備簡單,但生產效率相對較低,對焊工技術要求較高
三、電渣壓力焊
原理:在上、下被焊鋼筋間放一小塊導電劑(如鋼絲小球、電焊條等),裝上葯盒並填滿焊葯,用交流電焊機接通電路引弧燃燒。待形成渣池、鋼筋熔化並穩弧一定時間後,在斷電的同時,用手動加壓機構進行加壓頂鍛,排除夾渣、氣泡,形成接頭。
應用:多用於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內豎向鋼筋的接長。
特點:接頭強度高、質量穩定、節省材料,但需要消耗較多的電能和焊劑,且對設備維護要求較高。
四、電阻點焊
原理:點焊機的上、下電極接觸交叉的鋼筋而接通電流,交叉鋼筋的接觸點處電阻較大,電流產生的熱量將鋼筋熔化,同時電極加壓使鋼筋焊合。
應用:主要用於焊接鋼筋網片、鋼筋骨架等鋼筋的交叉連接。
特點: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簡單,但接頭強度相對較低,且只適用於無特殊要求的場合。
五、鋼筋氣壓焊
原理:利用一定比例的氧氣(純度≥98.5%、瓶裝工作壓力小於510公斤/厘米²)火焰將鋼筋端部加熱到塑性狀態(溫度約13201340℃),邊加熱邊加壓,最終施加3000公斤/厘米²以上的壓力,將鋼筋焊接在一起。
設備:焊接設備包括加熱器(由混合氣管和噴嘴組成)、加壓油泵(由油缸和腳踏液壓泵組成)和壓接器(用來卡緊、調整偏心和壓接鋼筋)。
特點:接頭強度高、質量穩定、適應性強,但需要消耗較多的氣體,且對操作技術要求較高。
總的來說,鋼筋焊接需要根據工程要求和鋼筋規格的不同,選擇合適的佳士焊機和焊接方法、參數,並確保焊接接頭的質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