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昆明球場圍網的安裝價格是多少
球場圍網安裝的價格因買的材料不同和安裝的面積不同所以價格不同,大家可以找到正規廠家購買,雲南景瀚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生產經營體育場用網等產品.與時俱進,起步至今已於同行中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並在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樹立了良好口碑。球場施工球場圍網的價格大概在每平米幾十元左右的。按照一個標準的籃球架來計算大概價格在九千至三萬元內的。球場施工找雲南景瀚,價格優惠。憑借美耐固圍欄廠多年的圍欄生產安裝經驗來看,球場圍欄安裝要看場地地形,一般情況下如果有預埋件的話一平方大概也就是10元——15元的安裝費,如果特殊地形的話就不好說了,視現場情況而定。
『貳』 人間真情的作文600字
人間真情
一滴滴鮮紅的紅細胞流入母親的體內,看著母親那蒼白的臉稍見血色,聽著母親漸漸恢復了平靜的呼吸聲,我懸著的心暫時又歸位了……
母親睡著了,再看那鮮紅的血袋,我的眼睛濕潤了……仔細又仔細的看那血袋:獻血人是鄭宇,男性。我有馬上就找到鄭宇見到鄭宇的沖動,我我我簡直要跪下去謝恩了……
然而,茫茫人海,我又到哪裡去找呢?捧著著鮮紅的血袋,我彷彿能聽到他那健康的砰砰心跳聲……
鄭宇,謝謝你,是你延長了我母親的生命……我一遍一遍地在心裡傾訴我的謝意……
我也要去獻血,我一定要去!我說服母親我要去獻血。母親答應我等她出院就讓我去。鄭宇,我無法回報你個人,我也只能用我些許的鮮血來回報這份人間真情;用我些許的鮮血來挽救那些危難中我希望也是辛勞了一生的也是母親的人……
可是可是,再多的鮮血和再昂貴的葯物也沒能留住母親,終於有一天,母親還是離我而去了……
我的天塌了……但我依然感激那獻血而延長母親生命的人——鄭宇。母親走了,我獻血的願望和喪母之痛同時揪繞著我……
在母親離家半個月的時候,我堅決去鮮血了,順便領會母親用血的抵押金(因為哥哥連續獻血三個年頭了,親人用血是免費的。親人眼裡無偉人,從來沒感到哥哥的偉大,說不定也正有人和我擁有同樣的心態強烈地想著和感謝著我哥哥)。
當我恍恍惚惚蒼白著臉(我還一點也沒從悲痛中醒來)來到血站,問在哪屋獻血時,一個醫生大姐指點了我。
走進去,填寫有關表格,就在要檢查身體時,細心的醫生發現我是如此的虛弱,如此的蒼白,就關切地問:你能行嗎?怎麼了?我說:沒事,就是想獻血!可我的淚流了出來。醫生出去了,一小會兒的工夫,進來了一個年老的女醫生,輕輕地端給我一杯滾燙的熱奶:「孩子,你的狀態不適合獻血,想說點什麼嗎?」
我含淚說了我的理由,老醫生眼圈紅了:「孩子,先回去吧!你現在太虛弱了,等恢復好了再來,好吧!以後身體好了,可以每年獻一次!去吧,回去吧!」
我再三堅持,還是被老醫生輕輕地推送出來:「回去吧,你現在的狀態,血的質量也不會好,等不虛弱了,再來,噢!」
我無助地出來了,剛好又遇到了給我指路的醫生大姐,匆忙中,她又一次駐足:「這么快,完事了?」我無聲地搖搖頭。大姐再問:「怎麼了?你蒼白得很,體力不支呢!」
我含淚扼要地說明了被拒絕的原因,醫生大姐流淚了,把我送到血站的大門口,並幫我叫了計程車:「回去吧,有你獻血的日子!調養好自己,回報九泉下的母親,回報天下好心人!」
被拒絕的同時,我又一次嘗到了人間的真情……
都說現在是物慾橫流的年代,可我深切地體會著:人間依然有真情…………
我祈禱:好人一生平安……
我祈禱:人間真情永駐……
「今天的數學作業是……」張老師正在布置數學作業。我很快抄完了作業,把本子放進書包里,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休息一會兒後,打開書包,拿出作業本一看,我頓時驚呆了,我抄作業的小本子竟不翼而飛了,糟了,不知作業是什麼,現在回教室,黑板一定被擦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聽到「滴答、滴答」的鍾聲,我心煩極了,我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呀!可以打電話問同學!於是我拿起電話,正要撥號,可又猶豫了,趕緊放下電話想,我打電話問同學,他們會怎樣看我呢,一個中隊長還這樣丟三落四。想到這里,我的臉上火辣辣的,但又一想,不問不行,我總不能為了面子去挨老師的批評吧,那才叫丟人。於是我鼓起勇氣,把剛才的念頭拋到九霄雲外去,立刻撥通了董璐家的電話。呀!真幸運,董璐在家。她非常熱心的把作業告訴了我,我十分感激地說: 「謝謝,董璐。」董璐卻說:「沒什麼!沒什麼!不用謝。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是應該的,拜拜!」我心裡頓時感到一陣溫暖。我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心裡比吃了蜜糖還甜,心想:只要你感謝了別人,不僅別人快樂,你自己也一樣快樂。我回到書房,拿起筆認真的做起作業。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感謝是多麼重要啊!同學們,當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幫助了你,你是否表示了感謝呢?如果感謝過,就在光榮榜里簽下你的名字,給大家做個榜樣吧
母愛,人間最美的愛
為了我的成長,你做了最長久的鈣質;為了我的渴望,你做了最深情的隱忍;為了我的光華,你做了最陳舊的幕布……你把世界承擔了,最後卻忘了自己。媽媽,總有一天我要讓你享受到我給你的幸福。 ――題記
如果我是一葉扁舟,那麼母親就是推著我前行的浪濤,伴我越過一個個險灘;如果我是一隻小鳥,母親就是我身上的翅膀,有了她我才可以飛翔;我是母親最愛的女兒,母親是我頭頂上的那一片藍藍天,有了她我才具有自由飛翔的空間。
母親很平凡,她只是靠自己雙手的不停勞作來換取我們生存下去的所需。她做過許多工作――清潔工,保姆,雜工……
在她無依無靠的漂泊中,她歷盡人間的風雨,卻給了兒女穩定的成長。母親是偉大的,她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她堅強地承受了生活給予的磨難,用骨子裡的不屈感化著我們,用心底最深的愛照亮我們的成長。
記憶里的母親是美麗的。
也許是當時還年輕,在村裡眾多的婦女中,就數她最有氣質。
她有一頭烏黑如水的長發一瀉如瀑,我喜歡用手去撥弄那水絲,就如撫過最馨香的絲綢;我還調皮的撩開它們,看嵌在雪白的肌膚上那顆美麗的紅痣,那啊是留在我孩提時媽媽的標志。
母親的眼睛閃著光輝,猶如一灣幽靜的深潭,潭裡包含著無限的溫柔和慈愛。
母親臉上綻開的笑靨是一朵醉人的花,可以讓人忘記悲傷。貧苦和艱辛並沒有埋沒母親的美,衣服再怎麼樸素和簡陋也遮不住他的朝氣和活力,就算剛幹完活回來的她,淌著汗水的臉上所展開的笑顏也讓人感到振奮,有力量。
母親勤勞踏實。印象中她總是夙興夜寐,起早貪黑。田地里總是有母親帶著我們姐弟倆勞作的身影。太陽下山了,夜幕開始降臨,弟弟年幼不懂事吵著要回家,媽媽關愛地撫撫弟弟的頭,叫他忍耐一下。並囑咐我照看弟弟。蟋蟀彈起琴,蟲兒開始歌唱。夜晚的氣味一點點濃了起來。
我的肚子開始咕咕直叫,弟弟哭著哀求道:「媽媽回家,我餓了。」
「好啦,馬上就行了。」弟弟才安靜一會兒。
媽媽總告訴我說,我比弟弟大,要懂事,要照顧弟弟,所以我不吵鬧,媽媽急急忙忙的給最後的菜施上肥,培上土。就挑起擔箕,再背上弟弟,帶著我,踏著月光、帶著小蟲的喧嘩回家。
天地間靜得只有蟲鳴,彷彿隨時都會從竹林里竄出一個怪物,然而我們並不害怕,因為媽媽是我們的保護傘。更多的時候,是媽媽邊走邊給我們講故事,傳授做人的道理。也是在那個時候,媽媽教會了我至今仍深愛著的歌謠―――《媽媽的吻》。
弟弟在媽媽的背上睡著了,螢火蟲為我們點燈,媽媽一直帶著我們向前走。
因為家裡窮,我們買不起新衣服,但我們姐弟倆的衣服卻總是得體的,那些布塊,舊衣服經過母親精巧的量裁,再放到家裡唯一一件珍貴的機器-----縫紉機上咔嚓咔嚓,就成了一件非常合適的衣服,打上花邊,縫上漂亮的口袋,足以讓我們的同齡小朋友羨慕之極。
我想起了三毛的《拾荒者》,母親算是一個拾荒者吧!
她的手就像萬花筒,可以變出奇跡來看似乎沒有用的布緞變成了衣服、書包、碎花枕頭,一堆毛線變成了一件件精美毛衣,溫暖著弟弟、爸爸和我。
常常在夜裡睡了一覺醒來,母親還在孤燈下做活兒。她的身影是那麼高大,「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母親啊,是你的一針一線縫出了我遊子的鞋履,是你堅定的雙手鑄造我心底的豐碑。
母親慈愛,但她同樣嚴歷。晚飯後,她總要我們復習一遍當天的作業,並且教我們一些東西,家中有一塊小黑板,是爸爸應媽媽的要求做的,做完作業,媽媽會教我們數學,教我們認字,然後給我們講寓言講故事。那時候,我和弟弟的成績總是在班上第一的,我們知道,這和媽媽的指導是分不開的。
時間從不停止它的腳步,我們慢慢長大了。一貧如洗的家更難堪負重,為了生活,母親攜上包袱,隨著許多人溶入南下打工的洪潮。她叮嚀要我好好讀書,要我照顧弟弟。
「囡囡,別怪媽媽離開,媽迫不得已啊!」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媽媽抱著我時,我已感到滾燙的淚滴滲透了我的衣服。
媽媽離開的日子裡,我們用淚水把她思念。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了。每一次取得好成績,每一次捧回獎狀,我多希望媽媽能知道女兒爭氣,我多想她能和我一同分享我的快樂。可是,為了節省路費,媽媽總是很少回家,即便回來,也只是幾天就走。
漸漸地,有人說我媽媽不要這個家了,她怕貧困了不再回來了。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真的好傷心,但我相信,媽媽捨不得我們的。
但不知時歲月無情還是眾口鑠金,對媽媽的感情開始麻木了。有一次她回來匆匆趕到學校看我後便馬上離開,我很冷淡的見了她。她已微微變胖,臉上的魚尾紋多了,鬢上還飄著幾根白發,我一直很淡,我不要對一個只顧自己生活好的人熱情,我不要理會那麼自私的母親。
她馬上就要走向遠去的大巴車,在她轉身離去的時候,我也看到了滿眶淚水中的委屈和不舍,我彷彿聽到了無聲的啜泣,似乎那熱淚已經滴到了我的心上,熱辣辣的,很痛。我把心中的一切感情掩埋,而表露出來的只是無動於衷------。
回到宿舍里,我放聲痛哭: 「媽媽,是你奔忙著你的生活而遠離了我們嗎?是你害怕貧窮而遠走它鄉嗎?―――」
初中畢業後,我為了解開我的心結,一個人踏上了尋找媽媽的路途。當我出現在她的面前時,她不停的嘮叨: 「怎麼不叫我去接你,地方這么大,走掉了可怎麼辦?」
她帶我回她的落腳處,和另一個親戚合租的一個10平米的房間,窄得除了床就剩下落腳的空間了。房間一角堆放著幾十個瓶瓶罐罐,我指著它們問: 「媽,這時用來干嗎的?」
「哦,那隻是平時路上順便撿來的垃圾,兩毛一個呢!省幾個錢也好給你們買點新衣服什麼的。」
我心裡一酸,原來媽媽一直都在節衣縮食,供我們姐弟倆昂貴的學費啊!媽媽做了一份辛苦但工資也不怎麼高的工作,每天要早早的上班,為了多掙幾個錢,她還自己做了夜宵到廠里賣,賣完了也快午夜了。每天休息的時間都很少,眼裡的血絲讓本來就滄桑的臉變得更坎坷了。
這么多年來,媽媽一直這么過嗎?
我這才知道,是媽媽一直做著這些卑微平凡的工作,放下她曾經讀書人的架子,燃燒她曾如火如荼的青春,支撐著我們姐弟倆的成長。有了她,我們才不至於象許多同齡人一樣踏上打工的行列;有了她,我們才得以在象牙塔里吸取更多的知識,為將來夯實基礎―――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啊!那麼多年的誤解都在這一刻土崩瓦解。媽媽的愛是無私的,是言語所無法表達的,生活沒有給她創造什麼機遇,在重重的浪濤中依然忙碌的是她的身影。
透過淚水,我彷彿看到了孩兒時媽媽。她現在變老了,但她堅定,不屈的風骨依然存在。
媽媽和我說這么多年來她的遭遇,在她正走向一份好工作時是自己的老鄉從背後踹了她一腳,讓她窮困到溫飽難續,沒有誰幫得了她,最落寞的時候還在公園里過了一夜―――。
但她仍然想到我們,為了我們,她必須得到處工作,她到處碰壁到處求職,經歷了種種困難,但她從來沒有絕望。她相信,總有一個角落會是自已的立足之地,總有一片天地屬於她自己。
她常對自己說:「不就這樣嗎?」
媽媽把這一切說得很淡,但卻象一副無形的重擔壓在我的心上,我們愧欠媽媽的實在太多了。
和媽媽一起生活的那段時間里,我覺得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媽媽做的飯菜也是我們吃過的最香的。我常常出神地望著媽媽忙碌的身影,她彷彿是一棵屹立於崖邊的青松,挺拔堅定;又如圓潤精美的卵石,在經過無數的拍打,磨礪之後,已是一脈晶瑩。
我生日那天,當我的手受捧著九朵康乃馨進入家門時,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撲面而來。
「是雞翅!」
那麼多年來媽媽還記得我最喜歡吃的菜。我強忍著眼淚,當我微笑著把花送給她時,她很吃驚的望著我。
「媽媽,節日快樂!」
看她停下活兒滿臉迷惑的樣子,我又加了一句。
「今天是母難日阿!是我們共同的節日。」
母親感激的看著我,我知道她的心裡涌著感動,我無法面對她幸福的雙眼,於是我轉身離開。
媽媽默默惦記著我們,留心我喜愛的東西,並默默地為我們忙碌奔波。她總是無私地付出著,卻沒有想到回報。幾朵康乃馨對於她就已經像是天大的恩賜!
我想到一句話:「對母親最完美的詮釋是:一切都承擔了,卻把自己忘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欲養而親不待。媽媽用她的愛支撐著我們的成長,我們永遠也無法償還那份沉甸甸的情!
我們可以把自己做的最好,我相信那也是天底下父母的共同希望。我只有努力學習,進去,努力做好自己,讓媽媽得到一絲欣慰。然而,我還是由於各種原因和大學擦肩而過。
我難以面對媽媽,我深深覺得對不起她,可是在一番痛苦之後,仍是媽媽的鼓勵讓我從消沉中站立起來。媽媽說:「那不算什麼失敗,只是你人生道路上打了一個結,跨過去,只能靠你自己。我相信你一定會贏的,對嗎?」
望著媽媽堅定的眼神,我再也忍不住撲她身上泣不成聲。
「媽媽!」
我捲起書包回到課堂。是啊!我怎麼會那麼輕易就放棄呢?我是媽媽生命的延續,是媽媽生命里的希望,也更應該是她堅強不屈的風格的繼續啊!
每當我迷惘的時候,前方總有一盞明燈引導著我。那是媽媽閃爍希望合信任的眼睛,它給我無窮的力量。它讓我相信通過努力,所有的夢想都會實現。--------因為上天不會打破一個偉大母親的心願,總有一天,我要讓家庭充滿歡樂,讓媽媽脫離辛苦,享受我給的幸福。
時間把成長的日子裝幀起來,而深嵌在那些日子背後的是你的汗水;你讓我知道,困難都會成為歷史,而未來需要用奮斗去裝點,去創造;是你的鼓勵扶我重新踏上征程,是你的支持伴我走過風雨挫折!
媽媽,你是我頭頂上的一片藍藍的天!
夕陽紅透了天邊,晚照里是媽媽若隱若現的輪廓,幾根飄飛的銀發反映著陽光點點,不變的是眼中的堅強和臉上的笑容,在我眼中,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天氣很熱,我和小夥伴們去買冰棍兒。我們走去商店,誰知道那裡擠滿了人。我和小夥伴們正想加入這條隊伍時,商店的老爺爺叫住我們,示意我們走進去,不必排隊。
那些大人們也讓開了路,讓我們走進去,我當時心想:人間處處有真情啊!大夥選中了自己想要的冰棍兒時,負責管錢的同學尖叫起來:「我的錢去哪兒啦?怎麼褲子破了個大洞?」
商店的老闆直視著我們的眼睛,那眼睛裡分明是充滿信任,關心的目光,老闆沉思片刻,對我們說:「沒關系,孩子們,你們拿去吃吧!是誰偷了孩子們的錢,我也不想過問,只不過……不要給我捉到!」
大人們一群騷動,他們都非常同情我們。最後他們決定每一個人捐一元給我們。
看著大人們捐錢,我們的眼眶裡盪漾著幸福的淚水。人間處處有真情嘛。我和小夥伴們拿著錢回到家的時候,突然發現裡面有那一隻被偷的錢包,還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對不起,我不應該做那事,原諒……
我們再一次熱淚盈眶,是呀,人間真情,讓我們世界充滿美麗,充滿了愛……
友誼,是一把刀,將我心中的石塊敲碎;
友誼,是一盞燈,照亮我心中的黑暗;
友誼,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箱子,收獲快樂,也分享快樂。
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朋友?難!找到一個知心朋友?難上加難!但這一切相遇,彷彿是老天安排的,讓你無意中得到一份珍貴的友誼,就看你願不願意珍惜……
也許,友誼就是這樣,來得意想不到,當然,我也不例外。
時間彷彿倒轉,回到那得到第一份真正友誼的那一天。
「鈴鈴鈴……」隨著下課鈴響起,同學們像籠子里放飛的鳥兒,「飛」到教室外的活動場地。不久後,笑聲一陣陣歲風飄進我的耳朵里。好奇的我走出教室,坐在旁邊的樹底下,觀望著只有兩三人組成的游戲,我多麼想和他們一起蹦,一起跳,但膽小的我一星期後也沒有這樣做。當我鼓起勇氣,加入他們的游戲時,他們還不猶豫地接受了我。在游戲里,張釗和何浪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得到第一份友誼,而這份友誼就在有趣的游戲里漸漸清晰……
當然,友誼不止一份。四年級時,全班大調座位,一個叫王坤的男生調在我的旁邊。當時卻沒有想到他的名字會進入我「好朋友」的列表中。因為座位的緣故,我們的感情一天天增加,直升到我知心朋友的地位。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四個成了不可割分的知心朋友,也讓我受到來自朋友的快樂——特別是那個雨天。
哪個雨天,是一個讓人措手不及的雨天。
雨,不斷地下,隨時變化著,有時大,有時小。蘇昕和我,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雨,一籌莫展。天漸漸邊黑了,雨還沒有停的意思,正當我和王坤決定沖回家時,一把傘遮住我的頭頂之外,我驚奇地回頭一看,原來是何明斌。他好像知道我在想什麼,還沒等我開口,就接問道:「你也是走東邊的吧?那就一起走吧!」我開心地笑了笑,溫暖像一把火,霎時間占據了我冰冷的心。不知什麼時候,何明斌出現在我和王坤中間,邊打開傘邊說:「一起走吧,我隨便送何明斌到菜市。」
就這樣,我們四個說說笑笑,一路打破了校園此刻的寂靜。
那一刻,有遠保留在我的心靈深處,因為那一刻,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友誼——在朋友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你需要幫助時,朋友也會讓你重新振作,但不管怎麼樣,在最後時刻,也不要拋棄朋友,拋棄友誼。
小學生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即將告別。與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只剩下短短級個月里,畢業之後,也許老天讓我們的緣分繼續,但也許不會。我認為,珍惜現在的時光,珍惜現在的友誼,在朋友間留下深刻的回憶,才能讓友誼得到真正的友誼吧!
友誼,是使我快樂的天使;
友誼,是比櫻桃更甜的幸福;
友誼,是讓生命之舟變得無比精彩的重要零件!
人間處處有真情--鄉情依然在
在忙碌與無謂的喟嘆中,日子從耳鬢衣袖間輕輕滑過。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樓林立,燈光閃爍,商店的櫥窗里翻新著各季的時裝,人群如蟻,擦肩而過的是陌生的面孔。城市每天都在喧囂中行進著,延續著文明與文化,而那種生命的親和與信賴,自然的濡染和相融,卻漸行漸遠。
生活在綠油油的莊稼和紅磚房子里,曾以為這就是我的世界,我的天堂。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地在這片無雨的天空下成長。送走了花季,迎來了雨季,而我也踏上了異地求學的征程。站在城市的一隅,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輛,感覺自己很渺小,很微不足道。有時,一天的風波歇息,濃重的夜色慢慢聚攏身邊,而我的孤獨感就像窗外慢慢降臨的夜幕,越來越濃。不願開燈,只靜靜地坐在寂寞里,便渴望著遠村那一聲狗吠,那一塘蛙鳴,那一陣蛐叫,自天邊盪來,幽幽地撩起我心谷里的思念,日思夜想的故鄉便漸行漸近,越發變得豐盈和清晰。
村莊不大,卻因為有水有草,有房有炊煙,有會講故事的老人,有憨厚爽朗的鄉親,有會扎鳥籠、逮蟈蟈的孩子,而顯得那麼生動,那麼有趣。因此也才融成我生命里永難忘懷的記憶。在高高下下的村落跑來跑去,而不會敲錯別家門扉。每一家房屋雖然相似,卻也因為一些不同而被我們分辨得清清楚楚。這家的牽牛花爬滿木杖,那家的紅辣椒垂掛檐頭。每家的小園都侍弄得井井有條,各色各樣的蔬菜分壟耕種,蔓莞而升,撲楞楞地開出一片細碎的花。小園鋪滿綠色,溢出的原是生活的真味和希望。
小小的村莊在山水的滋潤下,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綠樹與柴草的清香。而這里鄉親天性的純朴和善良,讓大地的生靈也願與之相棲相隨。每年春暖,燕子翩翩飛來,在農家的屋檐下銜泥築窩,那一幅畫面和諧動人:廊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很平常的晚飯,而燕子就在頭頂呢喃著,有時也會從人的身邊斜掠飛過,留下一道美麗的剪影。平靜恬淡的生活,使生命的質地更加純凈透明。
如今,面對這偌大的城市,喧囂的人群,越發想念自己的故鄉。想念那裡的恬靜和淳樸,想念那裡的清爽和干凈。於是,隱隱地泛起一絲絲遺憾,為什麼珍藏的種種,當時直道是尋常,驀然回首時,淚水才充溢了眼眶?
『叄』 樓上的彈珠聲
如果你住過七八十年代的老樓房,不知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午夜夢回,天花板上突然傳來"嘩啦啦"的聲音,像有人不小心掉了一把彈珠在地上,在深夜裡顯得格外驚心……
李娟是個業余作家,兒子曉曉已經五歲了,卻並沒有去上學,因為他有輕微的自閉,不愛說話,李娟怕他在幼兒園被別的孩子欺負,離婚後就索性自己帶在身邊。
搬出前夫的家,又通過中介找了住處。此刻,她一手牽著兒子,一手扶著車窗,望瞭望眼前這座破舊的四層樓房,嘆口氣,領著搬家公司的人往樓上走。租的房子在頂層,一路走上去,只覺得樓道昏暗狹窄,樓梯間倒是有電燈,但並不亮,在幽暗的空間發出暈黃的光。下面兩層的住戶門都鎖著,可能都去上班了吧,整棟樓房顯得寂靜而又冷清。
打開房門,沒有想像中的凌亂,想來上任租客也是個愛干凈的人,搬走前打掃過衛生。李娟指揮工人把東西放下,找出兒子裝彈珠的盒子給他,讓他在一旁玩。安頓好兒子,便挽起袖子開始收拾起"新家。"
吃過晚飯,再侍候兒子睡到床上,不覺已經夜裡九點多了。李娟坐在電腦前,她和一個網站簽了約,每天都要上去更新一章小說,為了生活,她還不能休息。她寫的是一篇恐怖小說,講的是幾個女孩在大學校園里發生的靈異事件。寫著寫著,竟伏在電腦前睡著了,睡夢中,幾個女孩在天台上被看不見的朋友追得東躲西藏,突然"嘩啦啦"一陣刺耳的聲音傳來,女孩們不見了,李娟嚇得從夢中驚醒過來。抬頭看到牆上的掛鍾,十二點了,再多寫一點吧,李娟一邊想,一邊轉頭看了看床上熟睡的兒子,曉曉臉上帶著甜甜的笑,是做了什麼好夢了吧,如果他醒來的時候,也這么開心就好了!
接下來的幾天晚上,李娟的靈感像火山爆發般噴涌而出,不僅接連多更新了好幾章,手裡還多了一點"存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天半夜樓上傳來的"嘩啦啦"的聲音,總是適時的響起,讓李娟每次聽見都會起一層雞皮疙瘩,而曉曉卻一點沒受到影響。漸漸的,李娟發現,每次那個聲音響起的時候,曉曉都會在夢中露出甜甜的笑容,這讓李娟多少有些莫名其妙的擔心,可能是自己恐怖小說寫多了吧,李娟這樣對自己解釋。
安靜的環境讓李娟的創作激情越來越濃,她一般都是晚上寫稿,白天的時候,她會花大部分的時間陪兒子玩耍,給他聽一些歡快的音樂或好聽的故事。漸漸的,兒子也似乎比以前開朗了一些,這天下午,兒子竟主動對她提出要到外面找小朋友玩,而且保證不會打架。李娟想到樓下有一個小小的空壩,常常有幾歲大的孩子們在那兒玩耍,一些住在旁邊的老人也喜歡那兒鍛煉身體,看到兒子亮晶晶的小眼睛企求的望著自己,心裡一動,便應允了。
做好晚飯,天也快黑了,兒子還沒有回來,李娟有些擔心。下樓找了一圈,空壩上空盪盪的,其他孩子都回家吃飯了,曉曉也不見蹤影,這是到哪兒去了呢?李娟扯著嗓子喊了一會兒,卻沒有得到回應,心裡有些著急,暗罵自己太大意了,怎麼能讓孩子一個人在外面玩?李娟望瞭望天色,天已經黑了,老樓在夜色下顯得有些詭譎。會不會跑到樓頂上去了?
想到這兒,李娟急忙往樓上跑,還沒走到家門口,卻聽見往天台的樓梯間傳來兒子的聲音,似乎在哼唱著兒歌,李娟喊了一聲,兒子的聲間立刻停住了,接著曉曉蹦蹦跳跳地從樓梯上下來了。李娟很奇怪,一邊叫他慢點走,一邊問他在那兒幹嘛呢?曉曉說自己和幾個小夥伴在天台上玩彈珠呢,還教小夥伴唱兒歌。"天台?不是鎖著嗎?什麼時候打開了?"李娟心想明天得上去看看,也不知道天台護欄安不安全,要是太矮了,孩子摔下去可怎麼辦。
這一夜裡,李娟睡得特別香,她做了個夢,夢里曉曉的自閉症完全好了,幾個面黃飢瘦的孩子圍坐在曉曉周圍,曉曉像個老師一樣教他們唱歌,給他們講故事,李娟在夢里笑著笑著,天就亮了。
可奇怪的是,第二天李娟想上天台去的時候,卻發現那把生銹的大鎖掛在門上,鎖得好好的,那兒子和他的小夥伴們是怎麼上去的?為了把事情弄清楚,李娟請來開鎖師傅打開了大鎖。上去一看,空盪盪的天台上,除了一個一米多高的蓄水池外,什麼也沒有。蓄水池不知多久沒有用了,散發著一陣陣令人作嘔的臭味,她壓抑住心底的惡心感,打消了走過去一看究竟的念頭。"太臟了,裡面說不定有多呼死老鼠,以後不讓能曉曉上天台來玩了。"李娟一邊想一邊往樓下走去。
曉曉的自閉症似乎完全好了,李娟試著把他送到附近的幼兒園去。可不到一個星期,曉曉就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了,老師也反映說他在園里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還拿東西扔其他小朋友,每天都要把其他小朋友打哭,引得其他家長們十分不滿,老師建議把曉曉帶去看看心理醫生。
李娟沒有辦法,只好把曉曉領回家。一到家,悶悶不樂的曉曉就開心起來,嚷著要到樓上去,李娟虎著臉說:"樓上只有一個又臟又臭的水池,小朋友不能上去。"可曉曉就是不答應,還說樓上的哥哥可以和自己玩彈珠。李娟只好蹲下來耐心地告訴他,樓上是天台,根本沒有小朋友,可曉曉就是不信,他有些生氣地背轉身:"媽媽,你不相信我?樓上真的有三個哥哥陪我玩。"
聯想到半夜常常響起的彈珠聲,李娟心裡有些納悶:難道真的有人晚上了還在天台上玩耍?那他們都是些什麼人?
照例晚上是李娟的創作時間,到了午夜,曉曉還是睡得那樣香甜,而樓頂上熟悉的彈珠聲又傳了出來。雖然心裡很害怕,但她告訴自己,一定要找出彈珠聲音的秘密,於是她鼓起勇氣,拿著手電筒悄悄的打開房門,輕手輕腳的往樓上走去。
天台的門自上次打開後再沒有關過,李娟並沒有打開電筒,她走到鐵門處,側著耳朵仔細聽了聽,樓頂上傳來隱約的腳步聲看來,真是有人在上面!是些什麼人呢,半夜不睡覺跟樓頂上玩彈珠?
李娟有些生氣,她一把拉開鐵門,忽地打開手電筒,強光手電筒一下就把天台照亮了!幾個小小的身影出現在李娟的眼前那是三個小男孩,最小的可能七八歲,大的也最多十三四歲,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光亮嚇得呆立在當場,不知如何是好。
李娟也呆了,面前的這幾個孩子穿得破舊骯臟的衣服,稚嫩的小臉上掛著長長的鼻涕,深秋的夜裡,站在天台上瑟瑟發抖,讓李娟心裡不由得有些難受。她走上前去,蹲在他們面前:"小朋友,你們怎麼不回家去,半夜在這兒玩,你們的家裡人不擔心嗎?"
可能發覺李娟並不像往常遇到的一些人那樣凶,為首的小男孩吸了吸鼻涕,低聲說道:"阿姨,是不是我們在這玩吵到你了?"
"沒關系,你們天天在這兒玩么?家裡人呢?"李娟和言悅色地問道。
"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到遠處打工去了,沒有錢交學費,也吃不飽飯,所以,我們就到城裡來了。"那男孩伸手指了指天台上乾涸已久的蓄水池,"我們就住在那裡面。晚上太冷了,我們睡不著,就跑出來玩了……"
李娟的眼淚流了下來,那個臭氣熏天的蓄水池……真不知道這幾個可憐的孩子是怎麼呆在裡面的,身為一個母親,她的心因此痛了起來。
"走,到阿姨家裡去!"李娟上前牽起最小的孩子的手,誰知那大點的孩子卻拉著他不肯跟著走。
李娟奇怪地問他:"怎麼啦,阿姨不是壞人,那幾天上樓來和你們一起玩的男孩曉曉,就是阿姨的兒子。他一定告訴過你們,我們就在樓下住。"
"原來曉曉是您的兒子呀!他是我們的好朋友,在這里,只有他不嫌棄我們呢……"最大的男孩子撤掉防備,低頭看了看自己和同伴的衣服,站在原地不肯挪腳。
原來是擔心自己的衣物太臟,"沒關系,阿姨那兒有熱水,走吧!"李娟不由分說地牽著最小的男孩往樓下走去,那兩個大點的孩子互相望了一眼,確定這個阿姨是真的想收留他們,便跟著下去了。
回到自己的住處,李娟打開熱水器,又找出一些干凈的衣服給他們換上,侍候著他們入眠。看著幾個孩子擠在自己那張寬大的床上,睡得那麼香甜,李娟心裡湧上一種久違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