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焊接裡面的熔深熔寬怎麼測量
熔深和熔寬需要將焊縫切開,然後做宏觀金相才可以看清焊縫的形態。
熔深分角焊縫熔深和對接熔深,角焊縫的熔深看根部的融合情況,測量熔池融入母材的深度,對接的就是看根部焊縫與頂部母材平面的距離了。
熔寬就是焊縫寬度。
⑵ 焊縫深度焊角測量尺怎麼用
1. 測量平面焊縫高度:首先將咬邊尺對准零位並緊固螺絲。然後滑動高度尺直至與焊點接觸,此時高度尺所指示的值即為焊縫高度。
2. 測量角焊高度:使用該尺的工作面緊靠焊件和焊縫,並滑動高度尺直至與焊件的另一邊隱蔽觸點接觸。觀察高度尺的指示線,指示值即為焊縫高度。
3. 測量角焊縫在45°時的焊點厚度:將主體的工作面與焊件緊靠,並滑動高度尺直至與焊點接觸。高度尺所指示的值即為焊縫高度。
4. 測量焊縫咬邊深度:首先將高度尺對准零位並緊固螺絲。然後使用咬邊尺測量咬邊深度,看咬邊尺指示值,即為咬邊深度。
5. 測量焊縫寬度:先用主體測量角緊靠焊縫的一邊,然後旋轉多用尺的測量角直至靠緊焊縫的另一邊。觀察多用尺上的指示值,即為焊縫寬度。
6. 測量焊件坡口角度:根據焊件所需的坡口角度,用主尺與多用尺配合。觀察主尺工作面與多用尺工作面形成的角度,多用尺指示線所指示的值為坡口角度。
7. 測量焊縫寬度:先用主體測量角緊靠焊縫的一邊,然後旋轉多用尺的測量角直至靠緊焊縫的另一邊。觀察多用尺上的指示值,即為焊縫寬度。
8. 測量裝配間隙:用多用尺插入兩焊件之間。觀察多用尺上間隙尺所指示的值,即為間隙值。
(2)焊接如何測溶寬擴展閱讀:
1. 焊接檢驗尺的計量性能要求:
- 高度尺、咬邊深度尺和多用尺指標線邊緣至主尺標記面的距離不大於0.3mm。
- 標尺標記的寬度和寬度差:標尺標記的寬度應為(0.15±0.05)mm,寬度差不超過0.05mm。
- 測量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Ra0.8 μm。
- 測量面的平面度:不大於0.02mm。在寬度尺測量面距短邊0.2mm內及其他測量面距短邊1mm內允許塌邊。
- 角度樣板的偏差和測角度尺的示值誤差:最大允許誤差不超過±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焊縫尺
⑶ 焊接熔深怎麼檢測
穿孔等離子弧焊的熔深檢測
小孔型等離子弧焊具有熱輸入能量集中,焊縫深寬比大,焊接效率高以及可以在中厚管、板材料焊接時實現一次焊透,單面焊雙面成形等特點。
但小孔的不穩定使等離子弧焊不能獲得良好的焊縫成形,大大限制了等離子弧焊的廣泛應用。在等離子弧熔透控制、小孔控制方面,國內外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先後提出了多種小孔行為的檢測方法,如尾焰電壓、電弧弧光強度、聲音信號、熔池圖像信號、多感測信息融合等;
取得了許多成果,但這些方法僅能提供小孔是否穿透的信息,而不能夠或不能很清晰、很准確地反映熔池熔深的情況,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開發簡單、實用、可靠且低成本的等離子弧熔透控制感測器,成為等離子弧熔透控制亟待解決的問題。
(3)焊接如何測溶寬擴展閱讀
檢測標准
為了避免在過程中對這種情況出現誤判,在焊透的判斷過程中應預設一定的判斷裕量。
根據實際情況取工件厚度的8%,即焊縫熔深的監測值不小於工件厚度的1.08倍時,認為工件是完全焊透的,否則認為工件未焊透。
實驗結果證明,在工件焊透狀況判斷過程中考慮一定的判斷裕量提高了判斷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焊縫熔深監測值和實驗測量值的比較表明,工件未焊透時,焊縫熔深的監測值和實驗測量值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其監測誤差一般不超過12%;
而工件完全焊透後,焊縫熔深的監測值明顯大於工件厚度。
在工件是否焊透的判斷中,通過預設工件厚度的8%為判斷裕量提高判斷結果的可靠性和准確性,避免在工件剛剛焊透對焊縫背面不連續成形出現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