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焊工安全操作規則
一、基本要求
1從事本工種工作者,應經過專業安全培訓,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並定期接受安全教育,方可作業。
2電焊作業場所應盡可能設置擋光屏蔽,以免弧光傷害周圍人員的眼睛。
3電焊作業點與易燃易爆物相距10米以上,並且焊接現場要配備滅火器。
4電焊機不準放在高溫或潮濕的地方,電焊機應放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電焊機、氧氣瓶,乙炔氣瓶要分開放,距離應不少於5米。
5嚴禁在易燃易爆、帶壓力的設備、容器和管道上或盛有易燃、易爆、有毒物的工作物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切斷電源。
6禁止焊接懸掛在起重機上的工件和設備。
7露天作業遇到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雨時應停止焊接作業或高空作業;雷雨時,應停止露天焊接作業。
8電焊機必須設置單獨的電源開關,禁止兩台電焊機同時接在一個電源開關上;不準私自拆接電源線,電焊機電源的裝拆應由電工進行。
9交流弧焊機一次電源線長度應不大於3米,電焊機二次線電纜長度應不大於30米,二次線接頭不得超過2個。一二次接線柱處應加防護罩。所有手把導線與地線不準與氧氣、乙炔軟管混放。
10嚴禁利用建築物的金屬結構、管道、軌道或其它金屬物體搭接起來形成焊接迴路。
11電焊機要設單獨的開關,開關應放在防雨的閘箱內,拉合時應戴手套側向操作。
12接拆電焊機電源線或焊機的修理應由電氣保養人員進行,其他人員不得拆修。
13焊鉗、電焊線應經常檢查、保養,發現有損壞應及時修好或更換,電焊機外殼必須設有可靠的保護接零,必須定期檢查焊機的保護接零線。接線部分不得腐蝕、受潮及松動。
14焊接過程發現短路現象應先關好焊機,再尋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機燒壞。
15禁止在易燃、易焊物體上和裝載易燃易爆的容器內外進行焊接,若需要焊接,應將容器內外所有殘存物清洗干凈。
16禁止在可燃粉塵濃度高的環境下進行焊接作業。
二、防護用品的穿戴
1使用電焊機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
2作業時應該穿戴好必備防護用品,包括:防塵毒器具、絕緣鞋、腳蓋、口罩、焊工用工作服、防護面罩或眼鏡、帶有特製濾光鏡片的面罩、絕緣鞋、電焊手套、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
3嚴禁穿化纖服、短袖、短褲、涼鞋,女工辮發必須扎在工作帽內。
4高空作業要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帶。
三、焊接設備、用具及作業環境的檢查
1電焊工開始焊接前應認真檢查工具、設備是否完好,如:開關、電源線、電纜線、電焊機、電焊機外殼的接地〔接零〕保護線、電焊鉗、焊條等進行檢查、測試。不得有松動或虛連。
2使用焊機前檢查電器線路是否完好,二次線圈和外殼接零或接地是否良好,電焊機外殼必須必須有良好的保護。焊機、導線、焊鉗等接點應採用螺栓或螺母擰接牢固。
3使用焊機前電焊前應檢查焊機的電源線的絕緣是否良好,檢查電焊鉗柄絕緣是否完好。電焊鉗不用時,應放到絕緣體上。
4電焊機的配電系統開關、漏電保護裝置等必須靈敏有效,開關箱內必須裝設二次寬載降壓保護器,導線絕緣必須良好。檢查配電箱,應關閉牢靠,穩壓電源指示正確。
5.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更不得用腳手架、鋼絲繩、鐵板等裸露導體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電焊回線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管道或機床設備上,焊鉗線和回線必須良好。
6工作前應認真檢查四周工作環境是否允許燒焊,確認為正常方可開始工作,操作前必須檢查周圍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須移開才能工作。
7電焊工作台必須裝好屏風板,肉眼切勿直視電弧。
8電焊機的輸入輸出線頭要接牢固,應有可靠的接地線,焊鉗絕緣裝置要齊全良好,電焊機工作溫度不得超過60℃~70℃。
9電焊機的一次與二次繞組之間,繞組與鐵芯之間,繞組、引線與外殼之間,絕緣電阻均不得低於0.5兆歐。
10作業中注意檢查電焊機及調節器,溫度超過60°C應冷卻。電焊時的二次電壓不得偏離60——80V(伏);發現故障、電線破損、熔絲一再燒斷應停機維修或更換。
四、焊接過程中的安全規定
1合閘刀開關時,應左手合閘,人體應偏斜站,頭部要在開關的側面,手套與鞋不得潮濕。開啟電開關時要一次推到位,然後開啟電焊機;停機時先關焊機再關電源開關。
2注意保護手把線與回線不受機械損傷,手把線、回線需要穿過鐵路時,應從軌道下通過。
3焊接密封容器應打開孔洞設立絕緣保護。
4在容器內焊接,容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並應有人監護;應把有害煙塵排出,以防中毒;容器內油漆未乾不準施焊;嚴禁往容器內輸入氧氣。最少要2人一起工作,一人操作、一人監視保護。
5在密閉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並應有人監護。
6施工焊地點潮濕時,焊工應站在乾燥的絕緣板或膠墊上作業,配合人員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板或膠墊上作業。
7在存有毒物質的場所焊按時,要清除殘存物,經化驗合格後加強通風方可工作,工作者要戴好防毒口罩,工作場所有專人防護,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8焊接預熱工件時,應有石棉布或擋板等隔熱措施。
9當清除焊縫焊渣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面罩,頭部應避開敲擊焊渣飛濺方向,防止鐵渣飛濺傷人。
10採用電弧氣刨清根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面罩,防止鐵渣飛濺傷人。
11多台焊機在一起同時施焊時,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須接地,並設置防光棚。
3.4.12轉動機器設備進行焊接時,必須斷電和設有「修理施工、禁止運轉」的安全標志或設專人負責看守。
13在焊接各種胎型及笨重物件時,工件必須放置平穩,兩人或兩人以上抬放工作物,動作要協調,以免碰傷手腳。
14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焊機發生故障或漏電時,立即切斷電源,聯系電氣維修人員修理。
『貳』 焊接切割設備有哪些安全要求
1. 電焊、氣焊工均為特種作業,應通過身體檢查、專業安全技術學習、訓練和考試,持有《特殊工種操作證》後,方可獨立操作。
2. 工作前應檢查焊接場地,確保氧氣瓶與乙炔氣瓶相距不小於5米,距施焊點不小於10米,並在10米以內禁止堆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時備有消防器材,保證充足照明和良好通風。
3. 操作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工作服,佩戴防護眼鏡或面罩,嚴禁赤身操作,仰面焊接時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電焊作業時不得戴潮濕手套。
4. 對受壓容器、密閉容器、油桶、管道等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進行操作時,必須事先進行檢查,並沖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再進行工作。
5. 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手豎氣孔。在容器內焊接時,外面必須設人監護,並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採用12V,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噴塗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6. 電焊機接地零及電焊工作回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回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7. 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車間、場所或管道附近動火焊接時,必須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單」,消防、技安部門到現場檢查,採取嚴密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操作。
8. 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並採取防護設施,地面應有人監護,嚴禁將工作回線纏在身上。
9. 焊件必須放置平穩、牢固後才能施焊,不準在天車吊起或叉車鏟起的工件上施焊,各種機器設備的焊修,必須停車進行,作業地點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10. 操作者必須注意助手的安全,助手應懂得電(氣)焊的全常識。
11. 嚴格禁止使用未經批準的乙炔發生器進行氣焊作業。
12. 手工弧焊工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各接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得超過4歐姆;焊條的夾鉗絕緣和隔熱性能必須良好。
13. 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要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並穿好絕緣鞋。
14. 移動或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檢線、接地等工作均應由電工進行。
15. 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後開啟電焊機;停機時,要先關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閘刀開關。
16. 移動電焊機位置,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焊機。
17. 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要安設遮攔擋住弧光,無遮欄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18. 換焊條時要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他導電物品上。敲渣子時要戴上防護眼鏡。
19. 焊接有色金屬器件時,要加強通風排毒,必要時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20. 在焊鉗與工件短路的狀態下,電源開關不應合閘;停止工作時,焊鉗應與工件分開,應將焊鉗放在絕緣良好的地方,只准在非工作狀態下切斷電源。
21. 手工氣焊(割)工應嚴格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和有關壓力調節器、橡膠軟管、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及焊(割)的安全操作規程。
22. 工作前或較長時間停工後工作時,必須檢查所有設備。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壓力調節器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牢固,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
23. 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氣時,只准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24. 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於5米,並應採取隔離措施。
25. 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26. 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溶解乙炔氣閥或管道要用40℃以下的溫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或用23~30%氧化鈉熱水溶液解凍、保溫。
27. 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上。
28. 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場,要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清理現場,把氣瓶放在指定地點。
29. 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校驗和試驗。經常檢查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狀況。
30. 橡膠軟管須經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0個大氣壓,乙炔軟管試驗壓力為5個大氣壓。未經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及沾上油脂的軟管不準使用。
31. 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米。不準用過短或過長的軟管。接頭處必須用專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
32. 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綠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錯亂。
33. 乙炔軟管使用中發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滅,然後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氣。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乙炔軟管著火時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膠管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34. 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把重的或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35. 氧氣瓶(每個氣瓶必須設兩個防振橡膠圈)應在與其它易燃氣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開保存,也不準同車運輸。運送時需罩上安全帽,要用專用膠輪小車,放置牢固,輕裝輕卸,防止震動,嚴禁採用拋、滾、滑的方法及用行車或吊車運氧氣瓶。禁止人工肩扛手抬搬運。
36. 氧氣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損,閥門螺桿滑絲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著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發生事故。
37. 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38. 氧氣瓶中的氧氣不允許全部用完,應留有1kg/c㎡以上的剩餘壓力,並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39. 開啟氧氣閥門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
40. 氧氣瓶和乙炔瓶並用時,兩個壓力表(減壓器)不能相對,以防萬一其中一隻表彈出時擊壞另一隻表。
41. 氣、電焊混合作業的場地,要防止氧氣瓶帶電,如地面鐵板,要墊木板或膠墊加以絕緣。
42. 溶解乙炔氣瓶在使用、運輸和存儲時,環境溫度一般不得超過40℃。
43. 乙炔氣瓶的漆色必須經常保持完好,不得塗改。
44. 使用乙炔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①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要防止曝曬,禁止敲擊、碰撞;②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超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③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④工作地點不固定且轉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氣瓶和氧氣瓶時,應避免放在一起;⑤使用
『叄』 焊接及切割作業應遵守哪些規定
1.應嚴格設置及防範禁火區,首先進行審批,然後進行切割和焊接。(在非火區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或在沒有辦理動火手續的情況下不能進行焊接和切割程序。)
2.焊接工人,特殊工人,如果沒有焊接許可證,是不允許這樣做焊割的。
3.按照焊接操作的規定,在下雨天禁止露天作業。
4.設備有電,容器有壓力,一律不能切割或焊接。(設備沒有關閉,容器沒有卸下壓力的情況下,焊割是不允許的)
5.焊接作業中應注意明火與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距離。在作業區周圍有易燃和易爆物品,這些物品尚未消除干凈不能焊接和切割。)
6.高處焊接操作,要嚴格防止火花飛濺.(焊接體的性質不清楚,火星飛到未知的情況下也不焊割。)
7.焊機、電源線、焊柄焊絲、接地線、焊鉗、面罩是關鍵。(焊接設備安全附件不完整不能焊接。)
8.有限空間作業是危險的,沒有措施,沒有監控,不能焊接和切割。(鍋爐、容器等設備無特殊監管,無保護措施不能焊接和切割。)
9.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不得小於10米,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應大於5米。
10.氧氣瓶、溶解乙炔瓶應搭設牢固,並採取防傾倒措施,或安裝在裝有橡膠輪的專用車輛上。
11.用於焊接和切割的氧氣軟管應為黑色,乙炔軟管應為紅色,且不得磨損、刺痛、老化、開裂等,不得互換,也不得由其他軟管替換。
12.電焊鉗必須有良好的絕緣和絕緣能力,手柄必須有良好的絕緣層,其重量不得超過600克。
13.禁止用壓力或電壓焊接或切割容器、罐、櫃、管道和設備。
14.不得在企業規定的禁火區內進行焊接。當需要焊接時,工件必須移動到指定的動火區或安全區。
『肆』 焊條電弧焊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1、根據焊接電流的大小,應適時選用合適的面罩護目鏡濾光片,配合焊工作業的其他人員在焊接時應佩戴有色防護眼鏡。
2、當焊機發生故障要檢修、移動工作地點、改變接頭或更換保險裝置時,操作前都必須要先切斷電源。
3、如在生產、儲運過易燃易爆介質的容器、設備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前必須檢查與其連通的設備、管道是否關閉或用盲板封堵隔斷;並按規定對其進行吹掃、清洗、置換、取樣化驗,經分析合格後方可施焊。
4、如在空間狹小或密閉的容器里焊接作業,必須採取強制通風措施,降低作業空間有害氣體及煙塵的濃度。
5、焊接時,焊工及周圍其他人員應佩戴防塵毒口罩,減少煙塵吸入體內。
(4)焊接多少米不能放油漆擴展閱讀
焊條電弧焊機的優缺點:
1、直流弧焊機:引弧容易,電弧穩定,焊接質量好,但是構造復雜,製造和維修較困難,成本高,使用時噪音大。因此,一般只用在對電流有特殊要求的場合。
2、交流弧焊機:它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成本低、節省材料,使用可靠和維修容易等優點,缺點是電弧穩定性不如直流弧焊機,對有些種類的焊條不適用。
參考資料
網路-電弧焊
網路-焊條電弧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