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不锈钢板 > 不锈钢反应釜如何测壁厚

不锈钢反应釜如何测壁厚

发布时间:2023-01-26 07:48:34

A. 不锈钢反应釜使用前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

首先对设备整体外部检查,各部件之间是否紧密连接、盘动电机有无异响,螺丝有无松动。然后对管线进行检查,各阀门管线是否能够顺利紧密闭合。然后检查配套设备如搅拌机是否正常运转,搅拌机类型是否正确。还有对润混系统和仪表系统的检查。

B. 请教专业人士,蒸汽加热式夹套不锈钢反应釜如何做性能评估包括温控、搅拌、加料系统的性能评估。

导温材料的导温状况,保温效果。搅拌器速率和搅拌器震动大小,加料口口径,反应釜最大进料量,也就是反应釜吃料能力,反应釜可以承受的压力大小,反应釜工作温度。我想到的就这些,不专业算借鉴

C. 不锈钢反应釜主要技术参数都有哪些

1,不锈钢反应抄釜的材料 与物料袭接触部分均采用304或316L等优质不锈钢制造,符合GMP标准。 2,不锈钢反应釜的配件 ◆搅拌形式多用框式搅拌,确保物料在短时间内均匀调和;同时可根据需要选用框式、锚式、浆式等 ◆密封采用卫生级机械密封,可以保证罐内的压力及防止罐内物料泄漏而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接口采用ISO标准快装卡箍式,方便卫生; ◆无菌呼吸器,CIP清洗喷头、视镜、法兰、卫生快开人孔等 3,不锈钢反应釜的表面处理 内表面采用镜面抛光,确保无卫生死角,全封闭的设计确保物料始终处于无菌状态,外表面可选喷砂、磨砂、冷轧原色亚光处理。 不锈钢反应釜具有加热迅速、耐高温、耐腐蚀、卫生、无环境污染、勿需锅炉自动加温,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

D. 什么是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英文:pressure vessel,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贮运容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和分离容器均属压力容器。

目录

概述定义
使用简介
分类概述
我国分类第三类压力容器
第二类压力容器
第一类压力容器
分类具体规定介质分组
介质危害性
分类方法压力等级划分
压力容器品种划分
相关规定标准
其他介绍
压力容器的检验压力容器外部检查
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
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压力
温度
介质
压力容器事故率高的原因技术条件
使用管理
压力容器应用举例-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
搪玻璃反应釜
磁力搅拌反应釜
压力容器制造变形的成因及预防
《压力容器》杂志概述 定义
使用简介
分类概述
我国分类 第三类压力容器
第二类压力容器
第一类压力容器
分类具体规定 介质分组
介质危害性
分类方法 压力等级划分
压力容器品种划分
相关规定标准
其他介绍
压力容器的检验 压力容器外部检查
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
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 压力
温度
介质
压力容器事故率高的原因
技术条件 使用管理压力容器应用举例-反应釜
不锈钢反应釜 搪玻璃反应釜 磁力搅拌反应釜压力容器制造变形的成因及预防《压力容器》杂志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定义
为了与一般容器(常压容器)相区别,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才称之为压力容器: (1)工作压力(注1)大于或者等于0.1Mpa(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其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表压力)); (不含液体静压力) (2)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使用简介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在石油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科研和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密封元件、开孔和接管、支座等六大部分构成容器本体。此外,还配有安全装置、表计及完成不同生产工艺作用的内件。压力容器由于密封、承压及介质等原因,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起火而危及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及污染环境的事故。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重要的监检产品,由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法规和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和技术检验。
编辑本段分类概述
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使用、制造和监检的角度分类,有以下几种。 压力容器
(1)按承受压力的等级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 (2)按盛装介质分为:非易燃、无毒;易燃或有毒;剧毒。 (3)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①反应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 ②换热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 ③分离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质量交换、气体净化、固、液、气分离的容器。 ④贮运容器:用于盛装液体或气体物料、贮运介质或对压力起平衡缓冲作用的容器。
编辑本段我国分类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科学管理和安全监检,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根据工作压力、介质危害性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并对每个类别的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以及检验项目、内容和方式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压力容器已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的商品不准进口。
第三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 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MPa·m3);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第二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第一类压力容器
除上述规定以外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编辑本段分类具体规定
介质分组
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以下两组,包括气体、液化气体或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2)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
介质危害性
介质危害性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介质毒性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 A1.2.1 毒性程度: 综合考虑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职业性慢性危害等因素。极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0.1~1.0 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1.0~10.0 mg/m3; 轻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0 mg/m3。 A1.2.2 易爆介质: 指气体或者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质。 A1.2.3 具体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按GB 5044—19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HG 20660—200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两个标准确定。两者不一致时,以危害(危险)程度高的为准。
编辑本段分类方法
基本分类 第一介质+第二介质
压力容器分类应当先按照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分类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容器类别: (1)对于第一组介质,压力容器的分类见图A-1。 (2)对于第二组介质,压力容器的分类见图A-2。 图A-1 压力容器分类图—第一组介质 图A-2 压力容器分类图—第二组介质 多腔压力容器分类 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但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1. 同腔多种介质容器分类 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组别高的介质分类。 2. 介质含量极小容器分类 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 特殊情况分类 (1)坐标点位于图A-1或者图A-2的分类线上时,按较高的类别划分其类别。 (2)对于GB 5044和HG 20660两个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介质,应当按化学性质、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3)本规程1.4条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Ⅰ类压力容器。
压力等级划分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 (1)低压(代号L) 0.1MPa≤p<1.6MPa; (2)中压(代号M) 1.6MPa≤p<10.0MPa; (3)高压(代号H) 10.0MPa≤p<100.0MPa; (4)超高压(代号U) p≥100.0MPa。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品种划分
压力容器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具体划分如下: (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硫化罐、分解塔、聚合釜、高压釜、超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蒸压釜、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加热器、消毒锅、染色器、烘缸、蒸炒锅、预热锅、溶剂预热器、蒸锅、蒸脱机、电热蒸汽发生器、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等。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当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相关规定标准
与其他技术标准,与其他管理规定的关系: 本规程是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基本安全性能保证,也是必须满足和达到的安全要求,其他标准不得低于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不符合本规定时,如何处理: 指“三新”试验、研究数据报告报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技术机构评审、处理,并将结果经总局批准后进行试制; 引用现行有效标准:十项 覆盖了各类形式、材质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具有适用性。 压力容器
(1)GB 150 -1998 钢制压力容器 (2)JB 4732 –19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3)GB 151 -1999 管壳式换热器 (4)GB 12337- 1998 钢制球形储罐 (5)JB/T 4710 -2005 钢制塔式容器 (6)JB/T 4731 -2005 钢制卧式容器 (7)JB/T 4734 -2002 铝制焊接容器 (8)JB/T 4745 - 2002 钛制焊接容器 (9)JB/T 4755 -2006 铜制压力容器 (10)JB/T 4756 -2006 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
编辑本段其他介绍
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早期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压力 压力容器
多在10兆帕以下。合成氨和高压聚乙烯等高压生产工艺出现后,要求压力容器的压力达100兆帕以上 。随着化工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越来越宽,容量不断增大,有些还要求耐介质腐蚀。20世纪60年代开始,核电站的发展对反应堆压力容器提出了更高的安全和技术要求,从而促进了压力容器的进一步发展,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也有球形或其他形状。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多层式压力容器,绕板式压力容器、型槽绕带式压力容器、热套式压力容器、锻焊式压力容器和厚板卷焊式压力容器等。大多数压力容器由钢制成,也有的用铝、钛等有色金属和玻璃钢、预应力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压力容器在使用中如发生爆炸,会造成灾难性事故。为了使压力容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达到设计先进、结构合理、易于制造、使用可靠和造价经济等目的,各国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制定了有关压力容器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提出具体和必须遵守的规定。
编辑本段压力容器的检验
压力容器外部检查
亦称运行中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压力容器外表面有无裂纹、变形、泄漏、局部过热等不正常现象;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紧固螺栓是否完好、全部旋紧;基础有无下沉、倾斜以及防腐层有无损坏等异常现象。 外部检查既是检验人员的工作,也是操作人员日常巡回检查项目。发现危及安全现象(如受压元件产生裂纹、变形、严重泄渗等)应予停车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
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
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这种检验必须在停车和容器内部清洗干净后才能进行。检验的主要内容除包括外部检查的全部内容外,还要检验内外表面的腐蚀磨损现象;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所有焊缝、封头过渡区及其他应力集中部位检查有无裂纹,必要时采用超声波或射线探伤检查焊缝内部质量;测量壁厚。若测得壁厚小于容器最小壁厚时,应重新进行强度校核,提出降压使用或修理措施;对可能引起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变化的容器,必要时应进行金相检验;高压、超高压容器的主要螺栓应利用磁粉或着色进 压力容器
行有无裂纹的检查等。通过内外部检验,对检验出的缺陷要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修理后要进行复验。 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周期为每三年一次,但对强烈腐蚀性介质、剧毒介质的容器检验周期应予缩短。运行中发现有严重缺陷的容器和焊接质量差、材质对介质抗腐蚀能力不明的容器也均应缩短检验周期。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除了上述检验项目外,还要进行耐压试验(一般进行水压试验)。对主要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抽查或全部焊缝检查。但对压力很低、非易燃或无毒、无腐蚀性介质的容器,若没有发现缺陷,取得一定使用经验后,可不作无损探伤检查。 容器的全面检验周期,一般为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对盛装空气和惰性气体的制造合格容器,在取得使用经验和一两次内外检验确认无腐蚀后,全面检验周期可适当延长。
编辑本段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
压力
压力容器的压力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压力是容器外产生(增大)的,二是压力是容器内产生(增大)的。 最高工作压力,多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设计压力,系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厚度的压力,亦即标注在铭牌上的容器设计压力,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各部位或受压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达到5%设计压力时,则应取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该部位或元件的设计计算;装有安全阀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或爆破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确定应按GB 150的相应规定。
温度
压力容器
金属温度,系指容器受压元件沿截面厚度的平均温度。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钢材的允许使用温度。 设计温度,系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20℃,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除此之外,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设计温度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则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容器设计温度(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介质温度)是指壳体的设计温度。
介质
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介质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按物质状态分类,有气体、液体、液化气体、单质和混合物等;按化学特性分类,则有可燃、易燃、惰性和助燃四种;按它们对人类毒害程度,又可分为极度危害(I)、高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轻度危害(Ⅳ)四级。 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如一甲胺、乙烷、乙烯等。 毒性介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对介质毒性程度的划分参照GB 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四级。其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极度危害(I级)<0.1 mg/m3;高度危害(Ⅱ级)0. 1 ~<1.0 mg/m3;中度危害(Ⅲ级)1.0 ~<10 mg/m3;轻度危害(1V级)≥10 mg/m3。 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并按毒性程度或易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部门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 腐蚀性介质,石油化工介质对压力容器用材具有耐腐蚀性要求。有时是因介质中有杂质,使腐蚀性加剧。腐蚀介质的种类和性质各不相同,加上工艺条件不同,介质的腐蚀性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压力容器在选用材料时,除了应满足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要求外,还要具备足够的耐腐蚀性,必要时还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
编辑本段压力容器事故率高的原因
设备事故率的大小,影响因素较多,也十分复杂。它不但与整个工业领域的各项技术水平有关,而且 压力容器
还与社会文化和人的素质有关。 在相同的条件下,压力容器的事故率要比其他机械设备高得多。本来压力容器大多数是承受静止而比较稳定的载荷,并不像一般转动机械那样容易因过度磨损而失效,也不像高速发动机那样因承受高周期反复载荷而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技术条件
1)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压力容器不但承受着大小不同的压力载荷(在一般情况下还是脉动载荷)和其他载荷,而且有的还是在高温或深冷的条件下运行,工作介质又往往具有腐蚀性,工况环境比较恶劣。 2)容易超负荷。容器内的压力常常会因操作失误或发生异常反应而迅速升高,而且往往在尚未发现的情况下,容器即已破裂。 3)局部应力比较复杂。例如,在容器开孔周围及其他结构不连续处,常会因过高的局部应力和反复的加载卸载而造成疲劳破裂。 4)常隐藏有严重缺陷。焊接或锻制的容器,常会在制造时留下微小裂纹等严重缺陷,这些缺陷若在运行中不断扩大,或在适当的条件(如使用温度、工作介质性质等)下都会使容器突然破裂。
使用管理
1)使用不合法。购买一些没有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的工厂生产的设备作为承压设备,并非法当压力容器使用,以避开报装、使用注册登记和检验等安全监察管理,留下无穷后患。 2)容器虽合法而管理操作不符合要求。企业不配备或缺乏懂得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和了解国家对压力容器的有关法规、标准的技术管理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未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无证上岗,极易造成操作事故。 3)压力容器管理处于“四无”状态。即一无安全操作规程,二无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三无压力容器持证上岗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四无定期检验管理。使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处于盲目使用、盲目管理的失控状态。 4)擅自改变使用条件,擅自修理改造。经营者无视压力容器安全,为了适应某种工艺的需要而随意改 压力容器
变压力容器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甚至带“病”操作,违规超负荷超压生产等造成严重后果。 5)地方政府的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管理不到位。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未能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小、分布广的民营和私营企业的激增,使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管理存在盲区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助长了压力容器的违规使用和违规管理。
编辑本段压力容器应用举例-反应釜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

E. 我有一台500L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壁实测304钢板的厚度是2.6MM,生产压力需要4-5KG压力,不知道能不能用

正规厂家的反应釜,出厂时都标有压力容器许可证的,上面有标注反应釜的回工作压力。

如果压力答容器许可证上的工作温度大于5KG,则可以在4~5KG的压力条件下使用。反之,则不能使用。

另外,如果没有压力容器许可证,则建议你不要在4~5KG的压力条件下使用,非常危险的。

F. 不锈钢反应釜应该要进行哪些维护

‍‍

听减速机和电机声音是否正常,摸减速机、电机、机座轴承等各部位的开车温度情况:一般温度≤40℃、最高温度≤60℃(手背在上可停留8秒以上为正常)。经常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轴封是否完好,看油泵是否上油,检查减速箱内油位和油质变化情况,釜用机封油盒内是否缺油,必要时补加或更新相应的机油;检查安全阀、防爆膜、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装置是否准确灵敏好用,安全阀、压力表是否已校验,并铅封完好,压力表的红线是否划正确,防爆膜是否内漏。

‍‍

G. 计算不锈钢反应釜的壁厚...在线等

设计压力是多少?反应釜的外部有夹套吗?如果有的话,夹套的长度是多少? 还有316L(美标)与00Cr17Ni14Mo2(国标)在一般的民用产品中直接代用就OK了,如果是压力容器的话,316L不能用。00Cr17Ni14Mo2的最高设计温度为450℃。因此,316L(00Cr17Ni14Mo2)在600℃是不能采用的。请更改材质。

H. 不锈钢反应釜的规范操作规程是什么

不锈钢反应釜安全操作、安全生产,规范操作人员安全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专人员伤害、属材料损耗、耽误工时。需按以下步骤操作:检查与反应釜有关的管道和阀门,在确保符合受料条件的情况下,方可投料;检查搅拌电机、减速机、机封等是否正常,减速机油位是否适当,机封冷却水是否供给正常;在确保无异常情况下,启动搅拌,按规定量投入物料;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以及反应釜夹套压力,严禁超温和超压;反应过程中,应做到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若发生超温现象,立即用水降温。降温后的温度应符合工艺要求;若发生超压现象,应立即打开放空阀。紧急泄压;停车若停电造成停车,应停止投料;投料途中停电,应停止投料,打开放空阀,给水降温。长期停车应将釜内残液清洗干净,关闭底阀、进料阀、进汽阀、放料阀等。

I. 不锈钢电加热反应釜的技术参数

不锈钢反应釜主要技术参数一 型号 公称容量L 实际容量L 加热功率KW*支 油夹套容量L 内锅尺寸Dmm 夹套尺寸D1mm 支座螺孔中心D2mm 膨胀器容量L n-d 50L 50 78 2×4 96 ?400 ?600 ?828 10 4-25 100L 100 127 2×6 127 ?500 ?700 ?928 15 4-25 300L 300 327 4×6 218 ?800 ?1000 ?1148 20 4-25 500L 500 509 4×9 269 ?900 ?1100 ?1252 25 4-25 1000L 1000 1017 4×12 400 ?1200 ?1400 ?1588 40 4-30 2000L 2000 2154 4×15 850 ?1400 ?1600 ?1840 80 4-30 3000L 3000 3201 5×15 1015 ?1600 ?1750 ?2040 100 4-35 4000L 4000 4020 5×15 1226 ?1600 ?1750 ?2070 120 4-36 5000L 5000 5170 5×18 1400 ?1800 ?2000 ?2320 140 4-36 不锈钢反应釜主要技术参数二 型号 H mm H1 mm H2 mm H3 mm H4 mm H5 mm 减速机型号 电机功率 搅拌转速 重量kg 50L 1550 255 406 125 760 310 M4 1.1KW 80 270 100L 1690 200 560 150 760 330 M4 1.1KW 80 340 300L 1910 280 590 225 815 440 M4 2.2KW 80 700 500L 2320 340 725 250 985 440 M6 3KW 80 930 1000L 2650 360 780 325 1160 530 M8 4KW 80 1610 2000L 3200 400 1200 375 1205 630 M8 5.5KW 80 2010 3000L 3390 450 1310 425 1205 690 M10 7.5KW 80 2590 4000L 3976 450 1760 425 1385 690 M10 7.5KW 80 3160 5000L 4150 480 1760 475 1385 690 M10 7.5KW 80 4000 零距离电加热反应釜,此技术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水平。经过专家现场试验论证,比远红外线加热节能20%-30%,操作方便,安装简单,升温快, 控温精确(±0.5℃),最高温度可达600-650℃, 安全环保防爆,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可替代电感、明火、导热油及各种加热装置。 主要技术指标 参数 备注 搅拌电机功率 3Kw 搅拌转速 80r/min 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 加热功率 30Kw 可分三组加热 工作压力 0.4Mpa 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 温度显示自动控制 采用自动加热 升温速度 一小时从35℃升至75℃ 以500L水为介质

J. 不锈钢反应釜是怎么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1.根据设备达到的生产目的,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混合。根据这些来确定相关的参数。
2.其中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是多少,有没有可能产生真空,如果有,它的数值。
3.它在反应中的温度最高能到多少或者是需要多少,有多大的变化范围,确定其上下限。
4.介质在生产中从原材料进去到成品或中间品出来,总共有多少种物料,组分如何,它们的毒性程度、化学特性比如说易燃易爆程度,对设备材料的适应性又如何。
5.介质的物化性能,比如说易渗透、易挥发,溶点、闪点,粘度、熔点、沸点、密度等特征数据。
6.选用什么样的(含不锈钢)材质可作为安全使用年限内的适用材料。如果有多种可选,各自的优劣,价格、加工工艺性、在整个生产制造的焊接、无损检测主、试压中的特殊要求、运输禁忌、性价比等。
7.以上明确后,了解生产工艺中需要的各类接管的口径、密封要求、联接型式,根据介质特性确定压力等级。
8.了解生产中的改变温度的方式、方法,是用蒸汽、热水、导热油或其它的介质作为热的甚至冷的传热媒体。并确定它们的始末条件。根据工艺中对反应或混合的速度或时间等要求确定换面的面积。
9.根据用户意向与结构需要选择夹套或半圆管作为外加热,或者在釜体内部使用盘管,或者兼用。
10.据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得出壁厚、加强圈(如果必要)、管径或其补强形式。
11.计算搅拌系列,确定尺寸、结构、密封要求、速比、动力、电机形式、防爆等级、减速机型号。
12.确定安全的泄放量,根据介质确定选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型式,计算口径。
13.整理设计计算书和说明要求,画出图样和加工的零件并写明具体的要求。
14.说明在制造过程中的注意要求:焊接方法、焊材型号、坡口形式、设计制造中应遵循的各类法规、标准。无损检测的比例、合格判定的方式。试验、检验、运输要求。用户特别要求的事项。
15.总体就是以上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不锈钢反应釜如何测壁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封闭空间焊接为什么要加排气孔 浏览:966
期货螺纹钢波动一点多少钱 浏览:168
钢铁回收可以做什么菜 浏览:686
常州模具侧抽芯滑块需要多少钱 浏览:447
深圳铝合金电缆多少钱一米 浏览:356
钢筋上标识xy是什么意思 浏览:697
钢材怎么堆放剩空间 浏览:692
交通事故撞坏护栏杆怎么赔偿 浏览:655
焊接探伤要办理什么证 浏览:601
RX5用的是什么钢材 浏览:631
钢材报废计入什么科目 浏览:602
今日临沂钢筋什么价格走势 浏览:41
唐山国际钢铁怎么样 浏览:422
钢铁侠里面有什么技术 浏览:207
上海铝合金方管批发 浏览:336
怎么制作焊钛管焊接保护罩 浏览:105
三三踝骨折取钢板多少天能跳 浏览:618
成都p20模具钢是什么材料 浏览:955
25毫米厚的铝合金多少钱一斤 浏览:59
冲压弯头怎么连接 浏览: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