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材开平后,再次放入校平机校平能消除应力吗
由于纠偏轮正中心与原卷开卷方向正中心不重合,在开较厚板时,由于纠偏轮的夹紧力可以让钢板不跑偏,不过开薄板时,由于钢受到夹紧力已经超过钢板的屈服强度,导致钢板边部微变形,所以会存在跑偏现象,板越薄这个现象越明显。在开薄板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开卷机上钢卷的位置来纠正跑偏。 写的很辛苦,麻烦给个最佳。这个方法绝对有用,我现在在钢材加工厂做事,有问题可以交流交流。
⑵ 304不锈钢卷开平后有应力产生吗
应力肯定是有的,只是大小的问题,可用锤击法消除
⑶ TIG 315p 调焊不锈钢和铸铁怎么调
首先应明确,必须用不锈钢焊条焊接,如309不锈钢焊条等 其次,需要用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去除焊接应力。 因为铸铁焊接时容易开裂,最好在焊接前先预热焊接位置,焊接后用加热割炬或者焊炬加热一下,然后放在干燥的水泥或者石灰中保温,自然冷却。 ...
⑷ 薄板开平不好,应力如何消除
消除应力的话现在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华云振动时效设备,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
⑸ 如何消除内应力
所谓抄内应力,是指当外部荷载去掉以后,仍残存在物体内部的应力。它是由于材料内部宏观或微观的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内应力是在结构上无外力作用时保留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消除内应力的几种方法:
对物体进行热处理(针对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工件)。
放到自然条件下进行消除(即自然时效消除内应力)。
人工通过敲打振动等方式进行消除。
通过超声冲击震荡来优化应力,或改变应力的方向。
⑹ 薄铁板弯曲去应力调直怎么处理
机械校正。薄钢板是用热轧或冷轧方法生产的厚度在0.2到4mm之间的钢板,其中弯曲了,去应力调直需要机械校正。用滚床从新校正,以及加工装用压力机调制,如位置不方便可在凹面焊拉点提拉等措施。
⑺ 模具去应力过程要注意哪些
一:模具粗铣完成后,留5MM左右的余量,然后去做调质,等调质完成后,在外面自然冷却1-2天,继续放炉里回火。24小时。
二:模具粗铣完成后,留5MM左右的余量,然后去做调质,等调质完成后,在上CNC做粗铣。把余量做到1MM左右,在放到炉里回火。
三:模具粗铣完成后,留5MM左右的余量,然后去做调质, 接下来先打 水路孔,然后在放到炉里回火。
四:模具粗铣完成后,留5MM左右的余量,先打水路孔,然后去做调质,调质完成后,自然冷却后放到炉里回火。
⑻ 不锈钢拉伸件残余应力如何消除
残余应力普遍存在于塑性成形的 工件中,它随材料性质、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加工工艺参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拉深件中的残余应力对其疲劳寿命、强度、尺寸和形状精度及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 响。因此,评估拉深件中的残余应力,调整残余应力的分布或者消除残余应力对工件的影响很有必要。 304不锈钢综合性能良好,冷加工性能优良,适合用于制造拉深成形产品。但是不锈钢拉深件的成形工艺过程受到拉深比、模具参数(凸模/凹模间隙、凸模底部 圆角半径和凹模口部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拉深比对304不锈钢圆筒拉深件残余应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如 下: 1)在304不锈钢板上沿轧制的0°、45°、90°三个方向取样,通过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304不锈钢板在不同拉伸速度下的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屈 服强度随着变形速度的提高略微增大,但抗拉强度有所降低。拉伸速度对304不锈钢拉伸变形加工硬化的影响不明显;拉伸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随取样方向不同没 有明显差别,说明304不锈钢板的力学性能基本呈平面各向同性,其弹性模量为E=193MPa,屈服强度为σs=257GPa,泊松比为0.28,为制定 圆筒件的拉深成形工艺和拉深成形模拟提供材料特性。 2)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04不锈钢圆筒件的拉深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拉深比分别为1.82、1.67、1.54和1.43圆筒件的残余 应力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上述四种不同拉深比所得圆筒件筒壁外表面的最大残余应力分别为483.69MPa、386.61MPa、343.56MPa 和312.60MPa,随拉深比的增大而增加。最大残余应力均出现在筒壁高度的中部,且在筒壁上的位置随拉深比的增大而增高。 3)设计并制造了圆筒件拉深模具,用拉深比分别为1.82、1.67、1.54和1.43圆形毛坯拉深获得4种不同的304不锈钢圆筒件。从圆筒件筒壁上 用线切割方法截下环形试样,用纳米压痕法测出上述不同拉深比所得环形试样外表面(根据模拟估算的最大残余应力处)的残余应力分别为1588.46MPa、 793.74MPa、745.30MPa、391.87MPa,也随拉深比的增大而增加,均比数值模拟得到的残余应力大。主要因为模拟时没有考虑304不 锈钢拉深后的相变会使残余应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