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不锈钢管 (外径-壁厚)Χ壁厚Χ0.02491。如(57-3.5)Χ3.5Χ0.02491=4.66kg/米 。
不锈钢方管 (边宽Χ4÷.14-厚度)Χ厚度Χ0.02491。如(40Χ4÷3.14-3)Χ3Χ0.02491=3.58Kg/米
304、321管每米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1*壁厚(mm)*(外径-壁厚)(mm)。
316L、310S管每米重量(kg)计算公式:0.02495*壁厚(mm)*(外径-壁厚)(mm) 。
例不锈钢63圆管实厚0.82不锈钢管单支6米长重量为(63-0.82)*0.82*0.02491*6=7.62kg,一支六米长的63圆管厚0.82理论重量是7.62kg。
(1)不锈钢按K怎么算扩展阅读:
不锈钢管按材质分为普通碳素钢管、优质碳素结构钢管、合金结构管、合金钢管、轴承钢管、不锈钢管以及为节省贵重金属和满足特殊要求的双金属复合管、镀层和涂层管等。不锈钢管的种类繁多,用途不同,其技术要求各异,生产方法亦有所不同。
当前生产的钢管外径范围0.1—4500mm、壁厚范围0.01~250mm。为区分其特点,通常按如下的方法对钢管进行分类。
不锈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W=(D-S)×SXL×0.02491=KG
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D-钢管的公称外径,mm。
L-钢管的长度,m。
直径6mm圆管 1.2mm厚 6米长的不锈钢管重量。
W=(D-S)×S×LX0.02491=(6-1.2)X1.2X6X0.02491=0.8608896KG。
B. 不锈钢重量的计算方法
1、不锈钢棒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重量(kg)=直径(mm)*直径(mm)*长度(m)*0.00623不锈钢比重: ●铬不锈钢取7.75吨/M3 ●铬镍不锈钢取7.93吨/M3 ●铁取7.87吨/M3 ;
钢品理论重量重量(kg)=厚度(mm)×宽度(mm)×长度(mm)×密度值。
2、不锈钢带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重量(kg)=长度(m)*宽度(m)*厚度(mm)*密度值;
长度(mm)×宽度(mm)×厚度(mm)×密度值= 重量(kg)。
3、不锈钢板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重量(kg)=厚度(mm)*宽度(m)*长度(m)*密度值。
4、不锈钢管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壁厚]*0.02491=kg/米(每米的重量)。
5、不锈钢管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直径(MM)*直径(MM)*长*0.00623=KG/M。
(2)不锈钢按K怎么算扩展阅读:
不锈钢钢材焊接要点
1、采用垂直外特性的电源,直流时采用正极性(焊丝接负极)。
2、一般适合于6mm以下薄板的焊接,具有焊缝成型美观,焊接变形量小的特点。
3、保护气体为氩气,纯度为99.99%。当焊接电流为50~50A时,氩气流量为8~0L/min,当电流为50~250A时,氩气流量为2~5L/min。
4、钨极从气体喷嘴突出的长度,以4~5mm为佳,,在角焊等遮蔽性差的地方是2~3mm,在开槽深的地方是5~6mm,喷嘴至工作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mm。
5、为防止焊接气孔之出现,焊接部位如有铁锈、油污等务必清理干净。
C. 不锈钢的重量怎么计算
一般304的不锈钢板它来的计源算公式是厚度乘宽度乘长度乘7点93,一般304圆管重量计算公式是(外径-实际厚度)*实际厚度*0.02491*长度,一般常见的304方管的重量计算公式是(管口周长/3.14-实际厚度)*实际厚度*0.02491*长度。
D. 求不锈钢管的传热系数k和求铜管的传热系数k(不考虑凝水)
写的不详细,很多有问题,(1)风速0.5m3每秒是什么意思?是管内空气流速为0.5m/s,还是空气流量为0.5立方米每秒。如果是0.5m/s这个数有点小,如果是流量,则换算为空气流速为110m/s,有点夸张。(2)空气经过换热后的温度不知道,根据所给参数,我估计在24℃左右。水温为18℃,为进口温度,出口不知道,可能温度接近18℃,但绝对不是18℃,否则能量不守恒了。水是流动的,但是流量不知道啊?所以姑且认为是21℃,水与空气逆流接触。
解:Q=5.85=KSdetT,K=13.8W/(m2.k)(以内表面计算的到的K),换成铜管之后,由于面积减小为2m2,所以K增大一倍。由于传热热阻一般集中在流体两侧,也就是对流传热侧,所以换成铜管传热改善一般不会太明显。
E. 实心不锈钢棒每k的价格的计算方式
五鑫金属
316F不锈钢棒圆棒计算公式:直径*直径*0.00623=M/KG
F. 不锈钢管压力计算
钢管分厚壁管和薄壁管,其计算承内压力的公式不同,K=D/d ≤1.2的管子称为薄壁管;K=D/d>1.2的管子称为厚壁管.
薄壁管允许最大承内压力 [ P ] 计算公式: [ P ] =2[ σ ]φS / (d+S) 式中:[ σ ]--材料的许用应力;φ--焊缝系数,对无缝管,φ=1; S--管子壁厚;d--管子内径.
厚壁管允许最大承内压力 [ P ] 计算公式: [ P ] = [ σ ](K^2-1)/ (K^0.5 K^2) 式中:K=D/d
公式出处:压力容器设计手册的厚壁圆筒和薄壁圆筒计算.
你的钢管属于薄壁管,按照这个公式计算: [ P ] =2[ σ ]φS / (d+S)
G. 不锈钢螺钉拧紧力矩标准
国际螺丝扭力标准时容许误差±10% A,其实扭力就是材料在扭转变形时所出现的力距,这样容易实现在自由正义到和强迫症大的努力这样的试驾形式,所以会广泛的使用,其实这种转动力距也就是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学的杠杆原理。上紧扭矩要跟你的螺纹规格有关,公称尺寸较大的螺纹,上紧扭矩要大。 例如M8左右,建议你使用5-7N.m。 M5的话,就用2-4N.m就足够。 不过,这还要看你的螺纹耦合量。也就是公与母之间接触的螺纹尺寸。如果耦合很少,过大的扭矩有可能导致滑牙,损坏螺纹。你做好自己试验一下呀。安装时对于一般的零件装配,靠操作者在扭紧时的感觉和经验来拧紧螺栓就已经能满足安装要求。但对于重要的联接,就需提供具体的扭紧力矩值来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针对这一问题,现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及相关的机械设计资料,对螺栓的最大扭紧力矩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并把不同等级不同规格的螺栓的最大扭紧力矩计算结果列成表格,供参考使用,为安装现场提供准确的扭紧力矩依据。
二、分析计算
拧紧螺栓需要的预紧力矩T=KFd×10-3(N.m)
1. K——扭矩系数。
K值大小主要与螺纹副摩擦、支承面摩擦有关,K=0.15~0.2,加润滑油的可达0.12。根据《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建议,按K=0.2计算。
2. F——预紧力(N)
拧紧后螺纹连接件的预紧力F不得超过其材料屈服极限的80%,推荐按以下关系
式确定F。
螺栓:F≤(0.6~0.7)σsA1;
不锈钢螺栓:F≤(0.5~0.6)σsA1,
即F≤K1σsA1,螺栓K1取0.6,不锈钢螺栓K1取0.5。
1)σs——对应等级螺栓的材料屈服极限(MPa)(需查表。
H. 不锈钢重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不锈钢管重量的计算公式:(外径-壁厚)x壁厚x0.02491x长度=重量(kg),单位为mm。
100mm(壁厚3mm)(100-3)*3*0.02491=7.25kg7.25kg是一米的重量。
例:不锈钢63圆管实厚0.82不锈钢管单支6米长重量为(63-0.82)*0.82*0.02491*6=7.62kg,一支六米长的63圆管厚0.82理论重量是7.62kg。
(8)不锈钢按K怎么算扩展阅读:
一般304的不锈钢板它的计算公式是厚度乘宽度乘长度乘7点93,一般304圆管重量计算公式是(外径-实际厚度)*实际厚度*0.02491*长度,一般常见的304方管的重量计算公式是(管口周长/3.14-实际厚度)*实际厚度*0.02491*长度。
304/2B板 2.0Χ1.22Χ2.44 的重量计算如下:
2.0Χ1.22Χ2.44Χ7.93=47.21 kg/张
备注:材质不同,密度/比重可能不一样。
I. 不锈钢管重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不锈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W=(D-S)×SXL×0.02491=KG
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D-钢管的公称外径,mm。
L-钢管的长度,m。
直径6mm圆管 1.2mm厚 6米长的不锈钢管重量
W=(D-S)×S×LX0.02491=(6-1.2)X1.2X6X0.02491=0.8608896KG.
不锈钢方管重量计算公式:
W=壁厚x(边长-壁厚)xLx0.0314
不锈钢无缝管的的生产工艺a.圆钢准备;b.加热;c.热轧穿孔;d.切头;e.酸洗;f.修磨;g.润滑;h.冷轧加工;i.脱脂;j.固溶热处理;k.矫直;l.切管;m.酸洗;n.成品检验。
(9)不锈钢按K怎么算扩展阅读:
按用途可分为油井管(套管、油管及钻杆等)、管线管、锅炉管、机械结构管、液压支柱管、气瓶管、地质管、化工用管(高压化肥管、石油裂化管)和船舶用管等。
不锈钢焊管生产工艺:
原料--分条--焊接制管--修端--抛光--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装饰焊管)。
原料--分条--焊接制管--热处理--矫正--矫直--修端--酸洗--水压测试--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焊管工业配管用管)。
不锈钢管的连接方式多样,常见的管件类型有压缩式、压紧式、活接式、推进式、推螺纹式、承插焊接式、活接式法兰连接、焊接式及焊接与传统连接相结合的派生系列连接方式。
这些连接方式,根据其原理不同,其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均安装方便、牢固可靠。连接采用的密封圈或密封垫材质,大多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硅橡胶、丁腈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等,免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表示方法: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国、俄国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标准分类
4-1分级分类:
①国家标准GB ②行业标准YB ③地方标准 ④企业标准Q/CB
4-2 分类:
①产品标准 ②包装标准 ③方法标准 ④基础标准
4-3 标准水平(分三级):
Y级:国际先进水平 I级:国际一般水平 H级:国内先进水平
4-4国标:
GB1220-84 不锈棒材(I级) GB4241-84 不锈焊接盘园(H级)
GB4356-84 不锈焊接盘园(I级) GB1270-80 不锈管材(I级)
GB12771-91 不锈焊管(Y级) GB3280-84 不锈冷板(I级)
GB4237-84 不锈热板(I级) GB4239-91 不锈冷带(I级)
J. 不锈钢钢材重量计算公式
不锈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W=(D-S)×SXL×0.02491=KG
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D-钢管的公称外径,mm。
L-钢管的长度,m.
直径圆管 1.2mm厚 6米长的不锈钢管重量
W=(D-S)×S×LX0.02491=(6-1.2)X1.2X6X0.02491=0.8608896KG.
不锈钢方管重量计算公式
W=壁厚x(边长-壁厚)xLx0.0314
不锈钢无缝管的的生产工艺a.圆钢准备;b.加热;c.热轧穿孔;d.切头;e.酸洗;f.修磨;g.润滑;h.冷轧加工;i.脱脂;j.固溶热处理;k.矫直;l.切管;m.酸洗;n.成品检验。
(10)不锈钢按K怎么算扩展阅读:
硬度检测
不锈钢管的内径在6.0mm以上,壁厚在13mm以下的退火不锈钢管材,可以采用W-B75型韦氏硬度计,它测试非常快速、简便,适于对不锈钢管材做快速无损的合格检验。不锈钢管内径大于30mm,壁厚大于1.2mm的不锈钢管,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HRC硬度。不锈钢管内径大于30mm,壁厚小于1.2mm的不锈钢管,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T或HRN硬度。
内径小于0mm,大于4.8mm的不锈钢管,采用管材专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15T硬度。当不锈钢管内径大于26mm时,还可以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管材内壁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