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厚度12的不锈钢折弯系数是多少90度的 谢谢
折弯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折弯处R的大小,R越大,折弯系数越接近0.5,一般最小也在0.3左右。
2. 钣金折弯不锈钢的PRO-E折弯系数
钣金折弯系数应该都可以设定,系统默认的是每一个直角加1/3个料厚。
折弯系数不是算出来的,它与下模槽宽有关(也就是折弯成型的里口半径)。现在一般直角折弯对15#以下冷作硬化板来说,其里口折弯半径一般不应大于0.6倍料厚,也就是说每个直角加1/3~0.4个料厚。
现在很多下模生产厂家都把V型槽的加工退刀槽去掉了形成直接尖角,目的也是追求折弯的清角。
钣金折弯跟展平时,材料一侧会被拉长,一侧被压缩,受到的因素影响有:材料类型、材料厚度、材料热处理及加及折弯的角度。PROE在进行钣金的折弯和展平时,会自动计算材料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L=0.5π×(R+K系数×T)×(θ/90)
L: 钣金展开长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弯处的内侧半径(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θ: 折弯角度
Y系数: 由折弯中线(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决定的一个常数,其默认值为0.5(所谓的“折弯中线”)。可在config中设定其默认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钣金设计实际中,常用的钣金展平计算公式是以K系数为主要依据的,范围是0~1,表示材料在折弯时被拉伸的抵抗程度。与Y系数的关系如下
Y系数=(π/2)×k系数
3. 薄板不锈钢折弯系数怎么计算
折弯系数与折弯的R关系很大,具体有计算公式的
不锈钢板折弯系数(z)为0.2~0.3t一般为0.25t 冷扎薄钢板(z)
t=0.5 0.2
t=0.8 0.3~0.4
t=1.0 0.4
t=1.2 0.5
t=1.5 0.6
t=2.0 0.8
t=2.5 1.0
t>3.0 折弯系数为0.3~0.4t 铝板折弯系数为0.5t 铜排折弯系数为0.4t
4. 不锈钢板的折弯系数是多少
折弯系数和补偿系数都得自己测,一换刀具就变。
我们的方法:
把一个厚度的板裁成板内条(用边角余料)容,一面画上线放在折弯模的下模上,画线的一面朝下。折弯前测一下画线长度并记录。折弯后,分别量取画线长度加在一起,减去未折弯前长度就是折弯系数。
要注意的是:沿下模全长同一厚度的板应该放置多处,平均折弯系数。常用的地方作标记,它的折弯系数有时和平均值差距很大。特别是旧模。
供你参考。
5. 不锈钢板的折弯系数是多少
钢板材料不同,板厚不同,采用的折弯模具不同,折弯系数也不同。
折弯展开系数就版是有经验的模权具设计师,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反复验证而总结出来的数据化的东西,后来的模具设计师可以直接套入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折弯结构的展开平板尺寸了。
基于此点,冲压折弯展开系数就是为了模具设计师计算展开尺寸而总结的,不管是哪个模具设计者都可以加以利用。
(5)不锈钢折弯百分比是多少扩展阅读:
冲压折弯展开系数表的使用时的注意重点
冲压折弯展开系数表如右表,是根据不同的材质不同、用板厚和折弯内R的比值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系数大小。
根据以上原理,模具设计者在选用折弯系数时,务必先要看是什么材质,然后再看计算内R除以板厚的大小,然后对应右表进行选择折弯系数。
作为一个模具设计者来说,设计模具当然不仅仅只考虑客户图纸要求的结构就行了,还需要达到客户图纸要求的尺寸公差要求,即精度也要达到客户的需求。
6. 3mm不锈钢折弯系数是多少
不锈钢中,计算不锈钢管公式用到0.02491,是计算不锈钢管的单位重量的公式:
不锈钢管每米重量渣笑(Kg)=(外径-壁厚)*壁厚*0.02491(外罩梁漏径和壁厚单位:mm)
其实,这个公式是用于密度为7.93的不锈钢。
是这样换算来的:用实心圆棒的重量减去中间空孔的重量
(外径/2)*(外径/2)*3.14-(内径/2)*(内径物烂/2)*3.14
把"内径"用"外径-2*壁厚"代替.
换算后,可以得到系数。有了系数,我们计算不锈钢管的重量时可以更简单。
7. 304板材折弯系数
30。304板材是不锈钢中最为液缓常见的不锈钢材之一,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304板材折弯系数30,内尺寸系数加大,展开尺寸加大;在材质中,不锈钢材质哪凳折弯系数比铁板的加大闹缓模0.1到0.2。
8. 不锈钢板折弯系数
你可以对照不锈钢板机的折弯系数来参考的。
9. 304不锈钢板折弯系数是多少R0.5,底模开口10,板厚1.09。现在实际生产中折两个90度,外形
折一个10*10的开口槽,开料尺寸是26,划线分别是9,9+8=17,建议用开口8的底模。10用来折1.2料的。
10. 不锈钢折弯,成品率多少合格
不锈钢制材质检验标准:光普仪检测化学成份达到98%以上(包含98%)的产品为合格品。
不锈钢材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材,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材,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
不锈钢材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材在大气、水等弱介质敬枣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材中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材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扩展材喊返料:
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士兵用的步枪枪膛极易磨损,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合金钢。布雷尔利发明的不锈钢于1916年取得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亮渗拆之父”。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