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30不锈钢材质用酸性还是碱性化工去油抛光亮哪个好呢
430不锈钢用酸性去油或碱性去油都可以,但化学抛光必须用酸性抛光液。
430不锈钢是铁素体不锈钢。碱性物质不能腐蚀430不锈钢,酸性物质能腐蚀430不锈钢。
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能去除430不锈钢表面油污。
化学抛光的机理是:材料表面的微观凸起优先被酸溶解,最终使材料表面光洁。要对430不锈钢进行化学抛光则只能用酸性抛光液。
B. 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液的配制方法
.磷酸基溶液
配方1通用性好,适于碳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是应用最广泛的电解液
配方2适于1Cr18Ni9Ti之类的奥氏体不锈钢
配方3适于1Cr13之类的马氏体不锈钢,也可用于镍、铝的电抛光
配方4适于不锈钢,抛光质量中等,溶液使用寿命很长不需作再生处理
配方5适于不锈钢,抛光质量好,溶液使用寿命较长,主要用于手表等精密零件
配方6适于不锈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等,强烈搅拌可改善抛光质量。
配方7适于除含钨的高碳钢以外的大多数普通钢,钢合金元素最高允许含量为镍3.75%钼0.5%铬1.4%锰1.75%钒0.3%
配方8适于碳纲及含锰、镍的摸具钢。
钢铁磷酸基溶液电抛光工艺规范
成分和操作条件
1
2
3
4
5
6
7
8
磷酸(85%)
65-80
50-60
40-45
11
560ml/L
68-70
58
60-62
硫酸(98%)
15-20
20-30
34-37
36
400ml/L
31
18-22
铬酐(CrO3
5-6
3-4
10
50g/L
12-14
甘油
25
明胶
7-8g/L
葡萄糖
2
草酸
10-15
硫脲
8-1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
水
15-4
15-20
20-17
22-16
9
0-3
密度(g/cm3)
1.70-1.74
1.64-1.75
1.65
>1.46
1.76-1.82
1.70-1.74
-
1.6-1.7
温度(℃)
60-90
50-60
70-80
40-80
55-65
75-80
60-70
室温
电流密度(A/DM2)
20-60
20-100
40-70
10-30
20-50
20-30
2.7-6.5
10-25
电压(V)
-
6-8
-
-
10-20
-
7-8.5
-
时间(MIN)
1-5
10
5-15
3-10
4-5
10-15
10
10-30
这儿不知道怎么做表格!
只能这么做了
C. 不锈钢抛光液的参考配方
2.3.1参考配方1
将原料按照以下顺序分批加入烧杯中,加入热水,磁力搅拌,使物料溶解并混合均匀,即得到抛光液A。具体的加料顺序如下:
第一步,先加入聚乙二醇-4000 ;第二步,加入甘油;第三步,加入部分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三钠、对羟基苯甲酸,搅拌使其溶解;第四步,加入苯磺酸钠、柠檬酸、六次甲基四胺、乙二醇甲醚、氨基磺酸及剩余的水。 组分 投料量(g/L) 聚乙二醇-4000 20~50 对羟基苯甲酸 10~30 正磷酸钠 50~100 碳酸钾 10~30 氯化铵 1~5 氨基磺酸 30~50 甘油 10~30 柠檬酸 60~100 苯磺酸钠 5~10 乙二醇甲醚 10~3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10 EDTA 1~10 硫酸铜 1~10 水 余量 (此抛光液的pH值为4.0)
在抛光液A中,聚乙二醇-4000 是黏度调节剂和增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起增溶作用;磷酸三钠能提高水的润湿能力,去除表面污垢;对羟基苯甲酸为光亮剂;柠檬酸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柠檬酸铵和盐酸,能使不锈钢表面发生选择性溶解,形成富铬表面层而增强耐蚀性;甘油可以防止酸雾产生,并与磷酸根离子生成配合物,起到缓蚀作用;乙二醇甲醚是渗透剂,能有效缩短抛光时间。
2.3.2参考配方2 组分 投料量(g/L) 柠檬酸 100~200 磷酸二氢盐 200~300 正磷酸钠 20~100 有机磷酸盐 30~100 EDTA 10~30 水 余量 注:有机磷酸盐是、己二胺四甲叉膦酸(HDTMPA)、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氨基三甲叉膦酸(ATM)、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 (DTPMP)等有机磷化合物钾盐或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D. 不锈钢抛光液原理和配方
是以硫酸为载体,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化学抛光,通常情况下、氟化钠(或氟化钾),抛光过程即完成化学抛光方法,将欲抛光的不锈钢在此溶液中浸泡,当溶液呈现绿色时、硝酸钠代替相应的酸,先将这些盐类溶于溶有淀粉的水溶液中,然后再将此欲抛光的材料浸入硫酸溶液中,使其表面附着一层溶有上述盐类的淀粉层,用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