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04不锈钢疲劳强度、扭曲变形量、剪切强度、抗弯强度、硬度等具体性能值是多少
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 g/cm³,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
抗拉强度 σb (MPa)≥52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205。
伸长率 δ5 (%)≥40。
断面收缩率 ψ (%)≥60。
硬度:≤187HB;≤90HRB;≤200HV。
密度(20℃,g/cm3):7.93。
市场上常见的标示方法中有06Cr19Ni10,SUS304,其中06Cr19Ni10一般表示国标标准生产,304一般表示ASTM标准生产,SUS 304表示日标标准生产。
变载荷作用时不产生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当施加的交变应力是对称循环应力时,所得的疲劳强度用σ–1表示。
(1)不锈钢疲劳极限次数是多少扩展阅读:
疲劳破坏是机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在机械零件失效中大约有80%以上属于疲劳破坏,而且疲劳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变形。
所以疲劳破坏经常造成重大事故,所以对于轴、齿轮、轴承、叶片、弹簧等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要选择疲劳强度较好的材料来制造。
2. 不锈钢哪个牌号的疲劳效果更好
不锈钢的疲劳强度是指高温疲劳是指材料在高温下由于周期反复变化着的应力的作用而发生损伤至断裂的过程。对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一高温下,10的8次幂次高温疲劳强度是该温度下高温抗拉强度的1/2。热疲劳是指在进行加热(膨胀)和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当温度发生变化和受到来自外部的约束力时,在材料的内部相应于其本身的膨胀和收缩变形产生应力,并使材料发生损伤。当快速地反复加热和冷却时其应力就具冲击性,所产生的应力与通常情况相比更大,此时有的材料呈脆性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絷冲击。热疲劳和热冲击是有着相似之处的现象,但前者主要伴随大的塑性应变,而后者的破坏主要是脆性破坏。
不锈钢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对高温疲劳强度有影响。特别是当碳的含量增加时高温疲劳强度明显提高,固溶热处理温度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铁素体型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热疲劳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高硅的且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延伸性的牌号有着良好的热疲劳性能。热膨胀系数越小、在同一热周期作用下应变量越小、变形抗力越小和断裂强度越高,寿命就越长。可以说马氏体型不锈钢1Cr17的疲劳寿命最长,而0Cr19Ni9、0Cr23Ni13和2Cr25Ni20等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疲劳寿命最短。另外铸件较锻件更易发生由于热疲劳引起的破坏。在室温下,10的7次幂次疲劳强度是抗拉强度的1/2。与高温下的疲劳强度相比可知,从室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疲劳强度没有太大的差异。
3. 不锈钢321抗疲劳性能
不锈钢321是一种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它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关于不锈钢321的抗疲劳性能,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1. 通常情况下,不锈钢321的抗疲劳性能比304不锈钢略差,但比316L不锈钢要好。
2. 不锈钢321在高温环境下的抗疲劳性能优于常规碳钢,耐疲劳极限大约为镇差做50-60%的抗拉强度。
3. 不锈钢321的抗疲劳性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应力水平御衡、表面质量、材料状态等。
4. 在应力幅值较小的情况下,不锈钢321的抗疲劳性能较好,可以保持相对长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不锈钢321相对于其他不锈钢来说具有较庆没好的抗高温疲劳性能,但其抗疲劳性能会受到环境、使用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需要进行适当的材料选择和设计,以保证所选材料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
4. 一般不锈钢的抗弯强度是多少MPa如果做疲劳试验的话,疲劳极限选抗弯极限的百分之多少
抗弯强度 σb (MPa)≥520,百分之20。
材构件支承横向荷载的能力。又称静曲强度。通常是在静力荷载下测定。木构件中的梁、搁栅、地板等主要依靠抗弯强度。
构件承受弯曲的凹面纤维受到顺纹方向的压缩应力,底部凸面的纤维承受顺纹方向的拉应力。此项拉、压应力称为弯曲应力,两者合力所形成的力矩称为弯矩。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205。
伸长率 δ5 (%)≥40。
断面收缩率 ψ (%)≥60。
硬度:≤187HB;≤90HRB;≤200HV。
密度(20℃,g/cm3):7.93。
荷载方式不同,产生弯矩不同,例如集中荷载或匀布荷载等等,在受弯构件高度的中部,存在一个既不受拉伸也不受压缩的中性层,它与横截面的交叉线称为中性轴。假定受弯构件(梁)在横截面上应力(σ)的分布按直线规律变化时。
(4)不锈钢疲劳极限次数是多少扩展阅读:
不锈钢管洛氏硬度试验同布氏硬度试验一样,都是压痕试验方法。不同的是,它是测量压痕的深度。洛氏硬度试验是当前应用很广的方法。
其中HRC在钢管标准中使用仅次于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适用于测定由极软到极硬的金属材料,它弥补了布氏法的不是,较布氏法简便,可直接从硬度机的表盘读出硬度值。但是,由于其压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确。
维氏硬度
不锈钢管维氏硬度试验也是一种压痕试验方法,可用于测定很薄的金属材料和表面层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基本缺点,但不如洛氏法简便,维氏法在钢管标准中很少用。
硬度检测
不锈钢管的内径在6.0mm以上,壁厚在13mm以下的退火不锈钢管材,可以采用W-B75型韦氏硬度计,它测试非常快速、简便,适于对不锈钢管材做快速无损的合格检验。不锈钢管内径大于30mm,壁厚大于1.2mm的不锈钢管。
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HRC硬度。不锈钢管内径大于30mm,壁厚小于1.2mm的不锈钢管,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
测试HRT或HRN硬度。内径小于0mm,大于4.8mm的不锈钢管,采用管材专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15T硬度。当不锈钢管内径大于26mm时,还可以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管材内壁的硬度。
5. 310S不锈钢的疲劳极限
抗拉强度(бb)(Mpa) :≥520
屈服强度(σs)(Mpa) :≥205
面积缩减(ψ)% :≥50
专业生产鹏欣不锈钢
6. 一般不锈钢的抗弯强度是多少MPa如果做疲劳试验的话,疲劳极限选抗弯极限的百分之多少
钢材有如下几个机械性能:
1.屈服点(σs)
2.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σb)
4.伸长率(δ版s)
5.屈强比(权σs/σb)
6.硬度
巫婆说的抗弯强度是不是指屈服强度啊?
Q215材质的屈服强度是215MPa,抗拉强度约是335-410MPa
Q235材质的屈服强度是235MPa,抗拉强度约是375-460MPa
Q345材质的屈服强度是345MPa,抗拉强度约是490-620MPa
7. 什么是不锈钢水管的疲劳属性
管件加工过程会影响金属零件的疲劳属性,影响金属疲劳属性工艺有:焊接、磨削、成型加工等等,会使管件拉应力的产生,从而加速金属疲劳失效发生,降低不锈钢使用寿命,所以须进行固溶(热处理)工序。
在成型和焊接后的管件,在经过1050℃ 左右温度时,可进行应力释放,恢复不锈钢水管件在生产过程的应力和晶间变化,增强抗应力和晶间腐蚀能力。
将不锈钢硬度还原到220HV以下,改善疲劳属性,提高不锈钢的塑性和韧性,使管件在卡压安装中提高安全性能。还可以还原不锈钢表面的自然光亮,更加美观自然。
8. 不锈钢管力学性能
(一)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不锈钢的强度是由各种因素不确定,但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因素是其中添加的不同化学因素,主要是金属元素。不同类型的不锈钢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就有不同的强度特性。
(二)蠕变强度
由于外力的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之为蠕变。在一定温度下特别是在高温下、载荷越大则发生蠕变的速度越快;在一定载荷下,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则发生蠕变的可能性越大。与此相反,温度越低蠕变速度越慢,在低至一定温度时蠕变就不成问题了。这个最低温度依钢种而异,一般来说纯铁在330℃左右,而不锈钢则因己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了强化,所以该温度是550℃以上。
和其他钢一样,熔炼方式、脱氧方法、凝固方法、热处理和加工等对不锈钢的蠕变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据介绍,在美国进行的对18-8不锈钢进行蠕变强度试验表明,取自同一钢锭同一部位的试料的蠕变断裂时间的标准今偏差是平均值的约11%,而取自不同钢锭的上、中、下不同部位的试料的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相差则达到两倍之多。又据在德国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0的5次幂h时间下0Cr18Ni11Nb钢的强度为小于49MPa至118MPa,散差很大。
(三)疲劳强度
高温疲劳是指材料在高温下由于周期反复变化着的应力的作用而发生损伤至断裂的过程。对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一高温下,10的8次幂次高温疲劳强度是该温度下高温抗拉强度的1/2。
热疲劳是指在进行加热(膨胀)和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当温度发生变化和受到来自外部的约束力时,在材料的内部相应于其本身的膨胀和收缩变形产生应力,并使材料发生损伤。当快速地反复加热和冷却时其应力就具冲击性,所产生的应力与通常情况相比更大,此时有的材料呈脆性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絷冲击。热疲劳和热冲击是有着相似之处的现象,但前者主要伴随大的塑性应变,而后者的破坏主要是脆性破坏。 不锈钢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对高温疲劳强度有影响。特别是当碳的含量增加时高温疲劳强度明显提高,固溶热处理温度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铁素体型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热疲劳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高硅的且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延伸性的牌号有着良好的热疲劳性能。
热膨胀系数越小、在同一热周期作用下应变量越小、变形抗力越小和断裂强度越高,寿命就越长。可以说马氏体型不锈钢1Cr17的疲劳寿命最长,而0Cr19Ni9、0Cr23Ni13和2Cr25Ni20等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疲劳寿命最短。另外铸件较锻件更易发生由于热疲劳引起的破坏。在室温下,10的7次幂次疲劳强度是抗拉强度的1/2。与高温下的疲劳强度相比可知,从室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疲劳强度没有太大的差异。
(四)冲击韧性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载荷变形曲线所包括的面积称为冲击韧性。对于铸造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当镍含量为5%时其冲击韧性较低。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韧性可得到改善,但镍含量大于8%时,强度和韧性值又一次下降。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添加钼后,可提高钢的强度且可保持韧性不变。
在铁素体型不锈钢中增加钼的含量虽可提高强度,但缺口敏感性也被提高而使韧性下降。
在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和铬镍系奥氏体不锈钢的韧性(室温下韧性和低温下韧性)非常优良,因而适用于在室温下和低温下的各种环境中使用。对于有稳定奥氏体组织和铬锰系奥氏体不锈钢。添加镍可进一步改善其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