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线切割如何解决切不锈钢变形问题
在模具加工中,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线切割加工过程中,模具易产生变形和产生裂纹,造成零件的报废,使得成本增加等问题屡屡发生。所以,线切割加工中模具的变形和开裂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人们对线切割加工的变形和开裂熟悉不够,往往造成线切割加工部门与来料加工者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产生矛盾。
其实,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材料问题、热处理问题、结构设计问题、工艺安排问题及线切割时工件的装夹和切割线路选择的问题等等。在这诸多因素中,能否找到线切割加工变形和开裂规律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下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1、产生变形及裂纹的主要因素
在生产实践中,作者经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发现线切割加工产生变形和裂纹与下列因素有关。
1.1与零件的结构有关
1)凡窄长外形的凹模、凸模易产生变形,其变形量的大小与外形复杂程度、长宽比、型腔与边框的宽度比有关。外形越复杂,长宽比及型腔与边框宽度比越大,其模具变形量越大。变形的规律是型腔中部瘪入,凸模通常是翘曲;
2)凡是外形复杂清角的淬火型腔,在尖角处极易产生裂纹,甚至易出现炸裂现象。其出现的频率与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等有关;
3)圆筒形壁厚较簿零件,若在内壁进行切割,易产生变形,一般由圆形变为椭圆形。若将其切割缺口,在即将切透时易产生炸裂现象;
4)由零件外部切入的较深槽口,易产生变形,变形的规律为口部内收,变形量的大小与槽口的深度及材料性质有关。
1.2与热加工工艺有关
1)模具毛坯在锻造时始锻温度过高或过低,终锻温度偏低的零件;
2)终锻温度过高,晶粒长大,终锻后冷却速度过慢,有网状碳化物析出的模坯;
3)锻坯退火没有按照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球化珠光体超过5级的零件;
4)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降低材料强韧性,增加脆性;
5)淬火工件未及时回火和回火不充分的零件。
1.3与机械加工工艺有关
1)面积较大的凹模,中间大面积切除而又事先未挖空,因切去框内较大的体积,框形尺寸将产生一定的变形;
2)凡坯料中无外形起点穿丝孔,不得不从坯料外切入的,不论其凸模回火和外形如何,一般轻易产生变形,尤其是淬火件变形严重,甚至在切割中产生裂纹;
3)对热处理后的磨削零件,无砂轮粒度、进刀量、冷却方式等工艺要求,磨削后表面有烧伤及微裂纹等疵病的零件。
1.4与材料有关
1)原材料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析;
2)淬透性差、易变形的材料,如T10A、T8A等。
1.5与线切割工艺有关
1)线切割路径选择不当,易产生变形;
2)工件的夹压方式不可靠、夹压点的选择不当,均易产生变形;
3)电规准选择不当,易产生裂纹。
2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找到了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即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变形、开裂。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选择变形量较小的材料,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开裂,对需要线切割加工的模具,应对材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直到制成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关注和重视;
1)严格检查原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探伤,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钢材及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宜选用;
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钢材;
3)避免选用淬透性差、易变形材料;
4)坯料应合理锻造,遵守镦粗、拔长、锻压比等锻造守则,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
5)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6)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7)淬火钢应及时回火,尽量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
8)用较长时间回火,提高模具抗断裂韧性值;
9)充分回火,得到稳定组织性能;
10)多次回火使残余奥氏体转变充分和消除新的应力;
11)对于有第二类回火脆性模具钢高温回火后应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类回火脆性;
12)模具钢化学处理之前进行扩散退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充分细化原始组织。
2.2合理安排机械加工工艺
1)线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据零件的大小确定,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下,图形应位于坯料中部或离毛坯边缘较远而不易产生变形的位置上,通常应取图形到坯料边距大于10mm;
2)凡较大的型腔或窄长而复杂的凸模,配制坯料时要改变传统的实心板料习惯。大框型腔、窄长型腔等易变形零件,其中间部位应镂空。这样淬火时表里状况得以改善,温差小,产生的应力小,同时切割时切除的体积也就小,应力达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坏;
3)在模具使用答应的情况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处,应适当增加工艺圆角R,或在线切割之前将清角处钻空,以缓解应力集中的现象;
4)对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应在凸块坯料中钻外形起点的穿丝孔,使工件在切割时保持内应力平衡且不被破坏,以免从材料外切入引起开裂变形。
2.3优化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2.3.1该进切割方法
1)改变一次切割到位的传统习惯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后的变形量在精切割时及时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时的切割量应根据第一次切割后的变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这种办法常应用于外形复杂而势必产生变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
2)改变两点夹压的习惯为单点夹压,以便切割过程中的变形能自由伸张,防止两点夹压对变形的干涉,但要注重,单点夹压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处。这样所产生的变形只影响废料部分,避免了对成型部分的影响;
3)对易变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据零件外形特征统筹安排切割的起始点、程序走向及夹压位置,以减少变形量。一般应选择较平坦、已精加工或对工件性能影响不大的部位设置线切割的起始点。
2.3.2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采用高峰值窄脉冲电参数,使工件材料以气相抛出,气化温度大大高于融化温度,以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工件表面过热而产生变形;
2)有效地进行逐个脉冲检测,控制好集中放电脉冲串的长度,也可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消除裂纹的产生;
3)脉冲能量对裂纹的影响极其明显,能量越大,裂纹则越宽越深;脉冲能量很小时,例如采用精加工电规准,表面粗糙度值。
追问:
精简一点的啊!
回答:
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找到了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即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变形、开裂。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变形量较小的材料,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开裂,对需要线切割加工的模具,应对材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直到制成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关注和重视;
1)严格检查原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探伤,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钢材及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宜选用;
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钢材;
3)避免选用淬透性差、易变形材料;
4)坯料应合理锻造,遵守镦粗、拔长、锻压比等锻造守则,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
5)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6)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7)淬火钢应及时回火,尽量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
8)用较长时间回火,提高模具抗断裂韧性值;
9)充分回火,得到稳定组织性能;
10)多次回火使残余奥氏体转变充分和消除新的应力;
11)对于有第二类回火脆性模具钢高温回火后应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类回火脆性;
12)模具钢化学处理之前进行扩散退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充分细化原始组织。
二、合理安排机械加工工艺
1)线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据零件的大小确定,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下,图形应位于坯料中部或离毛坯边缘较远而不易产生变形的位置上,通常应取图形到坯料边距大于10mm;
2)凡较大的型腔或窄长而复杂的凸模,配制坯料时要改变传统的实心板料习惯。大框型腔、窄长型腔等易变形零件,其中间部位应镂空。这样淬火时表里状况得以改善,温差小,产生的应力小,同时切割时切除的体积也就小,应力达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坏;
3)在模具使用答应的情况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处,应适当增加工艺圆角R,或在线切割之前将清角处钻空,以缓解应力集中的现象;
4)对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应在凸块坯料中钻外形起点的穿丝孔,使工件在切割时保持内应力平衡且不被破坏,以免从材料外切入引起开裂变形。
三、优化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该进切割方法
1)改变一次切割到位的传统习惯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后的变形量在精切割时及时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时的切割量应根据第一次切割后的变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这种办法常应用于外形复杂而势必产生变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
2)改变两点夹压的习惯为单点夹压,以便切割过程中的变形能自由伸张,防止两点夹压对变形的干涉,但要注重,单点夹压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处。这样所产生的变形只影响废料部分,避免了对成型部分的影响;
3)对易变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据零件外形特征统筹安排切割的起始点、程序走向及夹压位置,以减少变形量。一般应选择较平坦、已精加工或对工件性能影响不大的部位设置线切割的起始点。
2、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采用高峰值窄脉冲电参数,使工件材料以气相抛出,气化温度大大高于融化温度,以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工件表面过热而产生变形;
2)有效地进行逐个脉冲检测,控制好集中放电脉冲串的长度,也可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消除裂纹的产生;
3)脉冲能量对裂纹的影响极其明显,能量越大,裂纹则越宽越深;脉冲能量很小时,例如采用精加工电规准,表面粗糙度值。
傅鼐辰葡巳威瀑士尺凡比盘蔓成祗鄞赋霜撄慧校
㈡ 不锈钢螺纹孔里面的铁锈如何去除请求模具大师指教……
加一点机油用丝攻再攻一次进去(最好是加防锈油)。
不行的就先把螺丝孔用钻咀钻一次再攻,钻咀用多大的不用我说了吧?
还不行的就把丝攻前面的平牙都磨掉,让它攻进去的第一个牙就是尖角牙。
三步都做完应该是没问题了
以上都不行就只能扩孔了,把M3改成M4牙。
也可扩孔再镶一个螺母进去,或者把螺丝孔改掉位置重新做一个螺丝孔。
㈢ 模具出问题的一些维修方案
关于模具出问题的一些维修方案
引导语:当你所做的模具出了问题时,你会怎么做呢?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模具出问题是的一些维修方案,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1.冲头使用前应注意
①、用干净抹布清洁冲头。
②、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如有,则用油石去除。
③、及时上油防锈。
④、安装冲头时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
2.冲模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与调校冲模必须特别细心。因为冲模尤其大中型冲模,不仅造价高昂,而且重量大微量移动困难,人身的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无限位装置的冲模在上下模之间应加一块垫木板,在冲床工作台清理干净后,将合模状态的待试模具置于台面合适位置。
按工艺文件和冲模设计要求选定的压机滑块行程,在模具搬上台面前调至下死点并大于模具闭合高度10~15mm的位置,调节滑块连杆,移动模具,确保模柄对准模柄孔并达到合适的装模高度。一般冲裁模先固定下模 (不拧紧)后再固定上模(拧紧),压板 T型螺栓均宜使用合适扭矩扳手拧紧(下模),确保相同螺拴具有一致而理想的预加夹紧力。 可以有效防止手动拧紧螺纹出现的因体力、性别、手感误差造成的预紧力过大或过小、相同螺纹预紧力不等,从而引起冲压过程中上下模错移、间隙改变、啃剥刃口等故障发生。
试模前对模具进行全面润滑并准备正常生产用料,在空行程启动冲模3~5次确认模具运作正常后再试冲。调整和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检查并验证冲模导向、送料、推卸、侧压与弹压等机构与装置的性能及运作灵活性,而后进行适当调节,使之达到最佳技术状态。对大中小型冲模分别试冲3、5、10件进行停产初检,合格后再试冲10、15、30件进行复检。经划线检测 、冲切面与毛刺检验、一切尺寸与形位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才能交付生产。
3.冲压毛刺
①、模具间隙过大或不均匀,重新调整模具间隙。
②、模具材质及热处理不当,产生凹模倒锥或刃口不锋利,应合理选材、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热处理方式合理。
③、冲压磨损,研磨冲头或镶件。
④、凸模进入凹模太深,调整凸模进入凹模深度。
⑤、导向结构不精密或操作不当,检修模具内导柱导套及冲床导向精度,规范冲床操作。
4.跳废料
模具间隙较大、凸模较短、材质的影响(硬性、脆性),冲压速度太高、冲压油过粘或油滴太快造成的附着作用,冲压振动产生料屑发散,真空吸附及模芯未充分消磁等均可造成废屑带到模面上。
①、刃口的锋利程度。刃口的圆角越大,越容易造成废料反弹,对于材料比较薄的不锈钢等可以采用斜刃口。
②、对于比较规则的废料,可增大废料的复杂程度或在冲头上加聚胺酯顶杆来防止跳废料,在凹模刃口侧增加划痕。
③、模具的间隙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模具间隙,易造成废料反弹,对于小直径孔间隙减少10%,直径大于50.00毫米,间隙放大。
④、增加入模深度。每个工位模具冲压时,入模量的要求是一定的,入模量小,易造成废料反弹。
⑤、被加工材料的表面是否有油污。
⑥、调整冲压速度、冲压油浓度。
⑦、采用真空吸附。
⑧、对冲头、镶件、材料进行退磁处理。
5.压伤、刮伤
①、料带或模具有油污、废屑,导致压伤,需擦拭油污并安装自动风枪清除废屑。
②、模具表面不光滑,应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
③、零件表面硬度不够,表面需镀铬、渗碳、渗硼等处理。
④、材料应变而失稳,减少润滑,增加压应力,调节弹簧力。
⑤、作业时产品刮到模具定位或其它地方造成刮伤,需修改或降低模具定位,教育作业人员作业时轻拿轻放。
6.工件折弯后外表面擦伤
①、原材料表面不光滑,清洁、校平原材料。
②、成型入块有废料,清除入块间的废屑。。
③、成型块不光滑,将成型块电镀、抛光,提高凸凹模的光洁度。
④、凸模弯曲半径R太小,增大凸模弯曲半径。
⑤、模具弯曲间隙太小,调整上下模弯曲配合间隙。
⑥、凹模成型块加装滚轴成形。
7.漏冲孔
出现漏冲孔的情况,一般有冲头断未发现、修模后漏装冲头、冲头下陷等因素引起,修模后要进行首件确认,与样品对比,检查是否有遗漏现象,对冲头下沉的,应改善上模垫板的硬度。
8.脱料不正常
①、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等高螺丝高度不统一或其它脱料件装置不当,应修整脱料件,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相结合的形式。
②、模具间隙偏小,冲头在脱离材料时需要很大的脱模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需增加下模间隙。
③、凹模有倒锥, 修整凹模。
④、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修整漏料孔。
⑤、检查加工材料的状态。材料脏污附着到模具上,使得冲头被材料咬住而无法加工。翘曲变形的材料在冲孔后,会夹紧冲头,发现翘曲变形的材料,需弄平整后再加工。
⑥、冲头、下模的刃口钝化要及时刃磨。刃口锋利的模具能加工出漂亮的切断面,刃口钝了,则需要额外的冲压力,而且工件断面粗糙,产生很大的抵抗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
⑦、适当采用斜刃口冲头。
⑧、尽量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条件,润滑板材和冲头。
⑨、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或疲劳损耗,及时更换弹簧。
⑩、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
◎、平行度误差积累,重新修磨装配。
◎、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返修或更换推件块。
◎、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
9.折弯边不平直,尺寸不稳定
①.增加压线或预折弯工艺
②.材料压料力不够,增加压料力
③.凸凹模圆角磨损不对称或折弯受力不均匀,调整凸凹模间隙使之均匀、抛光凸凹模圆角
④高度尺寸不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10.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
①.凹模圆角太小,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②.凸凹模间隙过小,修正凸凹模间隙
11.凹形件底部不平
①.材料本身不平整,需校平材料
②.顶板和材料接触面积小或顶料力不够,需调整顶料装置,增加顶料力
③.凹模内无顶料装置,应增加顶料装置或校正
④.加整形工序
12.不锈钢翻边变形
在制造翻边之前向材料施用优质成形润滑剂,这能令材料更好地从模具中分离出来,在成形时顺畅地在下模表面移动。如此给予材料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分布被弯曲和被拉伸时产生的应力,防止在成形翻边孔边上出现的变形和翻边孔底部的磨损。
13.材料扭曲
在材料上冲切大量孔,导致材料平面度不良,成因可能是冲压应力累积。冲切一个孔时,孔周边材料被向下拉伸,令板材上表面拉应力增大,下冲运动也导致板材下表面压应力增大。对于冲少量的孔,结果不明显,但随着冲孔数目的增加,拉应力和压应力也成倍增加直到令材料变形。
消除这种变形的方法之一是:每隔一个孔冲切,然后返回冲切剩余的孔。这虽然在板材上产生相同的应力,但瓦解了因同向连续一个紧接一个地冲切而产生拉应力/压应力积聚。如此也令第一批孔分担了第二批孔的部变形效应。
14.模具严重磨损
①、及时更换已经磨损的'模具导向组件和冲头。
②、检查模具间隙是否不合理(偏小),增加下模间隙。
③、尽量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条件,润滑板材和冲头。油量和注油次数视加工材料的条件而定。冷轧钢板、耐蚀钢板等无锈垢的材料,要给模具注油,注油点为导套、注油口、下模等。油用轻机油。有锈垢的材料,加工时铁锈微粉会吸入冲头和导套之间,产生污垢,使得冲头不能在导套内自由滑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油,会使得锈垢更容易沾上,因此冲这种材料时,相反要把油擦干净,每月分解一回,用汽(柴)油把冲头、下模的污垢去掉,重新组装前再擦干净。这样就能保证模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④、刃磨方法不当,造成模具的退火,加剧磨损,应当使用软磨料砂轮,采用小的吃刀量,足量的冷却液并经常清理砂轮。
15.防止冲压噪音
冲床是板料加工工业的最关键的必备设备。冲床在工作时会产生机械传动噪声、冲压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该噪声最高值可达125dB(A)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85dB(A)及其以下的噪声指标要求,因而对操作工人及周围环境(如办公室、居民住宅区、会议室等)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和污染。有效地治理该噪声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第一部《噪声法》的实施,环保产业化的规模日益增大,更加速了对这一噪声治理的迫切性。
从冲床噪声源和模具结构入手,要降低噪音得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重模具保养、清洁,保持刃口锋利。
②、模具刃口的形状、数量、材料和冲切线长,模具刃口与零件接触面不要太大,冲头做斜刃阶梯冲裁,使模具在不同的位置切入深度不同,整个过程实现真正的切断,而不是同步挤断。
③、模具刃口必须垂直于安装面,且凸凹模刃口配合间隙要合理,卸料困难时可增加下模间隙、增加卸料力,采用软表面的卸料板等方法。
④、各工作模板间的配合精度,加工一些排气槽。
⑤、止挡板改做小块拼件,脱料板、下模板改为镶件式,减小抨击面积。
⑥、脱料板弹顶来源改为T型顶杆,弹簧装在上模座,等高套与顶杆配用,开模状态下保证脱料板仍有一定的自由活动量。
⑦、保持润滑良好,模具无干涉,顺畅。
⑧、上下模座表面垫铝板做冲力缓冲。
⑨、模具调试好后,在冲床上加装隔声罩或海绵板隔音处理。
⑩、提高冲床精度,降低结构噪声。在工作台上安装缓冲减振降噪油缸,齿轮采用斜齿加强润滑和加装齿轮罩,气动系统中加装消声器。
;㈣ 如何将不锈钢废料打研磨成粉未
最好利用“晶间腐蚀”让不锈钢成为一盘散沙。工艺为:800摄氏度加热一小时,炉冷,然后泡入氯化钠溶液池,晶间腐蚀后碾压即可破碎成粉。
㈤ 如何清洁不锈钢制品
问题一:不锈钢制品怎么擦洗? 1、首先准备好需要清洗的不锈钢餐具哦。
2、然后把番茄汁和洗洁精倒入需要清洗的不锈钢餐具内,浸泡3~5分钟。
3、浸泡过后你会发现,清洗起来非常方便哦。
注意:
洗洁精和番茄汁不需要太多,1:1的比例就好了!
问题二:不锈钢表面如何清洗处理? 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1.3.1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⑴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⑵ 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1.3.2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这三种方法优缺点如下:1.3.3 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锈钢着色方法有如下几种:⑴化学氧化着色法;⑵电化学氧化着色法;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⑷高温氧化着色法;⑸气相裂解着色法。各种方法简单概况如下:⑴化学氧化着色法:就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有重铬酸盐法、混合钠盐法、硫化法、酸性氧化法和碱性氧化法。一般茵科法(INCO)使用较多,不过要想保证一批产品色泽一致的话,必须用参比电极来控制。⑵电化学着色法: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⑶ 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化学法:就是将不锈钢工件放在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蒸发镀。例如:镀钛金的手表壳、手表带,一般是金黄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产品加工。因为投资大,成本高,小批量产品不合算。⑷高温氧化着色法:是在特定的熔盐中,浸入工件保持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使工件形成一定厚度氧化膜,而呈现出各种不同色泽。⑸ 气相裂解着色法:较为复杂,在工业中应用较少。1.3 处理方法选用不锈钢表面处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产品结构、材质、及对表面不同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问题三:不锈钢制品保护膜怎样清理 保护膜上面有写的。一般是出厂后3个月内撕掉。如果没及时撕掉。就用酒精擦洗。如果时间不长的话就很容易清洗掉弗。时间长的话。那就多清洗几遍。
问题四:新的不锈钢制品如何清洗 普通洗洁精加洗碗布清洗就好,如果家里有消毒柜,能够在消毒柜里热一热就更好,主要是不锈钢表面可能会残留一点点打磨残余的钢粉和包装用料的粉尘,清洗过后在过一下高温自然最好,不行的话,多冲洗几次也就可以了。
问题五:不锈钢产品怎么清洗? 方法 : 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
1.尽快处理污渍。
必要而且可能的话,把物件浸在稀释的清洁剂中。如果清洁的是不锈钢锅这类小物件,就可以把它浸在洗涤液中,以帮助清除烧焦的食物或其他污渍,对于非常难去掉的污渍,浸泡过夜。 对于较大的物体或不是很脏的碟子,跳过这一步。
2.用湿布或厚海绵擦拭不锈钢。 拿布或海绵轻轻擦拭表面。通常不需要很用力。不时清洗并拧干抹布,保持抹布潮湿和干净,避免硬的脏东西在钢材表面造成磨损。如果不锈钢表面经过抛光,擦拭时就不要用力擦表面,而是顺着表面擦,并避免在表面做环形擦拭。
3.用温暖、干净的水彻底冲洗不锈钢。用干净的抹布或海绵蘸湿和擦拭不锈钢。务必清洗掉所有洗涤剂残留,不然,在表面会形成条纹和褪色。
4.必要时重复几次。一般的清洁已经可以清除大部分污渍和污染物,但如果污渍仍旧存在,就重复上述过程。
耐心点――持续的擦拭通常可以去掉即使是最顽固的污渍。
问题六:不锈钢制品上的顽固水渍怎么处理? 用不锈钢清洗液。也可以用不锈钢酸洗液清理。不过时间要快。除锈能力好。
问题七:不锈钢制品上不沾胶痕迹怎样清理? 要除去不锈钢制品上贴不干胶标签,可用火烤一下,小心剥除,也可用食用油涂抹、浸泡去除。
问题八:不锈钢制品上有油垢,怎么样快速去除? 不锈钢器具:用久了,上面会出现一道一道的划痕,影响美观,这就是经常使用钢丝球清洗造成的。如何清洗不锈钢制品,才能使它既干净又没有划痕呢?1.把胡萝卜切出2~3厘米的头。2.把胡萝卜头用筷子穿好,放到火上烤。3.等胡萝卜头烤软了,表层有一点变颜色了,就可以用烤软的胡萝卜头檫试不锈钢餐具了。你看,不锈钢盘子上的油污很容易就檫掉了,再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干净。
不锈钢水壶:使用久了外表逐渐变成黑色。这时因为表面的尘污油垢被烧成炭而致,不但布满壶面,而且结硬,用砂纸也不能轻易除去,况且砂纸会损伤表面光泽。应该怎样去除不锈钢水壶表面的迹?可先用火碱加半碗开水,以毛巾浸湿铺在壶面半小时,然后用百洁布蘸洗洁精匀力擦除。若仍未去除,可用菜刀贴面轻刮,然后再用上法重复清洁。也可用市场上出售的去污剂擦除。
去除不锈钢锅内的锈色:不锈钢锅用了一段时间后,锅内已有浅咖啡色锈迹,用手抹不去。若烧开一锅水,再挪动锅,便会发觉水内有小物体浮着,但将水储出,那些小浮物则不见了,这时怎么回事呢?其实既然称不锈钢锅,就不会起锈迹,那些浅咖啡色的东西不是锈,而是水中的矿物质经常时间凝聚而在锅壁形成的物质。这些痕迹大可不必去除,对人体也没有害处。若一定要清洁,试用白醋少许倒入锅内摇匀,然后慢火烧开片刻,看效果如何。不过煮过白醋,一定要用洗洁精之类的清洗剂洗净,否则易留酸味。也可用细水砂纸匀力磨去那些痕迹。至于上面所说的那些小浮物,则仍然与水质有关,井水或山泉水中这些浮物更明显,那是矿物质所形成的结晶。
去除不锈钢锅煮汤后锅底出现的彩虹色:即称之为不锈钢,一定能耐受酸碱侵蚀,所以煲汤并不影响钢质,而锅底的彩虹色可能是经过猛火烧烘,令表面光泽呈现变化而已,不会有损害健康,无须去除。若必要擦去,可用0号水砂纸干磨即可。
不锈钢台面的清理:向来被当成垃圾蔬果渣,也可以用来去除油污,并擦亮不锈钢器具。因此,在丢弃之前,请勿尽其用。平日常被当成垃圾的蔬果核、马铃薯皮以及萝卜头等蔬菜果渣,拿来擦拭不锈钢台面,可以让原本黏滑、失去光泽的台面,又变得焕然一新。只要养成习惯,在丢弃这些废料之前先随手用来擦拭一下不锈钢台面,便能常保台面清洁了。擦完之后,请注意要用清水抹拭一次。
①在加热装着婴儿饮奶的塑料瓶时,由于水干被溶结在不锈钢锅底上,很难去除。可试用下面方法:加少许水慢火再煮,待水干胶质融软时徐徐挑离铲净即可。之后仍可再用此锅煮奶瓶,不会有害。
②不锈钢水壶用久了,水垢和油污使水壶表面发暗,可以试着用腈纶毛线钩织的百洁布用力擦拭,既能恢复光泽,有不伤其表面。
③不锈钢器皿有油味,若不知是食用油还是工业用油或油漆类,可以到药房买来酵母片,捣碎洒在油渍上面,再撒少许水,见化开后再加上少许洗衣粉擦拭处理一下即可。
④如果不锈钢壶烧出来的开水有“铁味”,可能是壶内表层布有杂质,未能清洗干净所致,因为按说不锈钢水壶烧水是不应该有“铁味”的。对此,可先用新百洁布蘸去污粉及数滴洗洁精认真的清扫一次,然后再用一杯白醋加两杯清水烧开(这种方法是把水中的矿物质去除),一般能够去掉“铁味”。
问题九:不锈钢用什么清洁最好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掺入其他一些微量元素而制成的。由于其金属性能良好,并且比其他金属耐锈蚀,制成的器皿美观耐用。因此,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制造厨具,并逐渐进入广大家庭。但是,如果使用者缺乏有关方面的使用知识,使用不当,不锈钢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同样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当达到某一限度时,就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使用不锈钢厨具、餐具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菜汤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许多电解质,如果长时间盛放,不锈钢同样会像其他金属一样,与这些电解质起电化学反应,使有毒金属元素被溶解出来。
2、不能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因为中药中含有很多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很难避免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化合物。
3、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洗涤。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将电解质,同样会与不锈钢起化学反应。
为了保持不锈钢制品华丽的表面及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定期进行保养.
1.表面灰尘及污垢用肥皂,弱洗剂和温水洗
2.商标、贴膜用温水弱洗涤剂来洗。粘结剂成分使用酒精或有机溶剂擦洗。
3.表面油脂、油、润滑油污染,用柔软的布擦干净,后用中性洗涤剂或氨溶液或用专用洗涤剂来洗。
4.如有酸附着,立即用水冲洗,再用氨溶液或中性碳酸苏打水溶液浸洗,再用中性洗涤或温水洗涤。
5.不锈钢表面有彩虹纹,是过多使用洗涤剂或油引起,洗涤时用温水中性洗涤可洗去。
6.不锈钢表面污物引起的锈,可用10%硝酸或研磨洗涤剂洗涤,也可用专门的洗涤药品洗涤
问题十:不锈钢制品上有很多油污,怎么清理哇?? 表面油污严重时,应使用有机溶剂如汽油等清洗。油污较少时可以采用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等。
(1)化学除油:
氢氧化钠 60~80g/ L ,磷酸钠20~40g/ L ,碳酸钠 20~40g/ L ,硅酸钠 3~10g/L。总碱度 65~100g/ L ,温度 70~90 ℃,时间以油除净为止。
(2)电化学除油:氢氧化钠 30~50g/ L ,磷酸钠 20~30g/ L ,碳酸钠 20~30g/ L ,水玻璃 3~5g/L。总碱度 40~60g/ L ,温度 60~80 ℃,电流密度3~10A/ dm2,时间:阴极 3~5min ,阳极 1~5min ,电极材料用钢板或镀镍钢板。
大规格不锈钢产品 ,如复合板、大型压力容器等 ,无法放入除油槽中除油 ,可以用抹布或拖布蘸常温除油剂、洗衣粉等的水溶液 ,擦拭除油。批量大、尺寸小而重量轻的零件 ,用滚筒除油更好。将这些零件放入滚筒内加上适当的磨料和除油剂进行除油 ,效果好 ,成本低 ,操作方便。但不适用于易变形的薄片零件。除油干净的标准为:除油后水洗 ,水膜连续30 秒不裂开。参考 jsxhhx/的资料知识
㈥ 不锈钢快速分拣的办法,一堆东西里面有一堆垃圾,塑料袋还有小石头,小石头大小的不锈钢,求快速分拣方法
根据你的简单描述解释如下:
对于在这种状态下快速分拣不锈钢是很困难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人工手工分拣,这样时间虽然慢点,但是分拣后的效果还是很高的。
㈦ 304不锈钢下料,模具的落掉模,是下小圆片1模出5个,下料的时候料老是要粘上模,(橡皮很挤了)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冲裁间隙大,如果在试模阶段就经常出现废料上浮,则说明冲裁间隙太大.应当重新制作凹模并减小冲裁间隙。如果只是偶尔产生废料上浮,可以在凹模腔内用电火花放电来增加粗糙度。
(2)凸模表面太光滑,废料在大气压作用下附着在凸模上,可以在凸模上增加气孔。
(3)单侧冲裁产生废料上浮,在不冲裁侧增加尖角挤住废料。
(4)冲压速度较高,应考虑降低速度,如因生产需要无法降速,可以在凸模上增加顶杆,顶下废料。
另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刃唐后没有充分退磁、神压生产时使用过多的冲压油等,这些都应尽量避免。
㈧ 不锈钢怎样去除锈防锈
⒈喷砂工艺不锈钢除锈。主要以颗粒喷射冲蚀作用构成的以达到表面清洁和适宜的粗糙度,设备包括敞开式喷丸(砂)除锈机、密闭式喷丸(砂室)、真空喷丸(砂)机。敞开式喷丸(砂)机应用较为广泛,能较为彻底地清除金属表面所有的杂质,如氧化皮、锈蚀和旧漆膜,除锈效率高4~5m2/h,机械程度高,除锈质量好。但对由于磨料一般不能回收,对其他作业有影响,清理现场麻烦。所以环境污染较重,近来逐渐被限制使用。
⒉小型风动或电动除锈。主要以电或压缩空气为动力,装配适当的除锈装置,进行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以适应各种场合的除锈要求。如角向磨光机、钢丝刷、风动针束除锈器、风动敲锈锤、齿型旋转除锈器等,属于半机械化设备,工具轻巧、机动性大,能较彻底去除锈、旧涂层等,能对涂层进行打毛处理,效率比手工除锈大大提高,可达1~2m2/h,但不能除去氧化皮,表面粗糙度较小,不能达到优质的表面处理质量,工效较喷射处理低。可在任何部位使用,特别在修船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⒊抛丸除锈。抛丸除锈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磨料抛向钢铁表面来达到除锈目的,是一种对船体钢料进行除锈的较为先进的机械处理方法,抛丸不锈钢除锈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流水线操作,环境污染少,但仅在室内操作。
⒋高压水磨料除锈。利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作用(加上磨料的磨削作用)和水撬作用破坏锈蚀和涂层对钢板的附着力。其特点是无粉尘污染,不损伤钢板,大大提高除锈效率,可达15m2/h以上,除锈质量好。但除锈后的钢板易返锈,须涂装专门的带湿除锈涂料,对一般性能涂料的涂装有较大影响。
5.化学除锈
主要是利用酸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除掉金属表面的锈蚀产物的一种除锈方法,即通常所说的酸洗除锈,只能在车间内操作。
6.手工除锈
手工不锈钢除锈的工具有榔头、铲刀、刮刀、钢丝刷等,一般厚的锈斑用榔头敲松再用铲刀铲除。劳动强度大,除锈效率低,一般0.2~0.5m2/h,环境恶劣,难以除去氧化皮等污物,除锈效果不佳,难以达到规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已逐步被机械方汉和化学方法所替代。但在修船过程中,特别是对局部缺陷的修补,常采用此方法;对于机械除锈难以达到的部位,如狭小舱室、型钢反面角隅边缘等作业困难区域,也多应用手工除锈。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㈨ 去除不锈钢薄膜方法
四氢呋喃,但是化了那个塑料后有点粘.
再试试二氯甲烷,泡过后塑料层会溶胀,很容内易就可以用手撕了容.
二甲基甲酰胺,泡过也会使它胀起来.
这些是化学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其实就是拿开水烫,不锈钢上的保护膜都是非常薄的,所以用开水一烫就卷了,一卷就好取下来了。这时候拿类似银行卡的东西一刮就掉,对不锈钢肯定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