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热镀锌助镀剂炸锌怎么配
热镀锌助镀剂 配方:
配方1:助镀剂的最佳工艺配方为:
固体中的回ZnCl2(%):45.6;固体中的NH4Cl(%):54.5;溶液中的ZnCl2(g/L):87;溶液中的NH4Cl(g/L):102。
(上接第答224页) H2O4~8g/L,柠檬酸三钠、醋酸钠、硼酸等适量,pH=615~715,60~80℃。
配方2::NiSO4・6H2O22g/L,ZnSO4・7H2O15g/L,NaNO34g/L,MnSO4・H2O15g/L,Na2S2O3・5H2O18g/L,复合添加剂4g/L,润湿剂适量,pH=610~710,75~80℃。
② FHX-1是什么&作用
氟化锌 [英]zinc fluoride[缩]fhx 分 子 式:ZnF2 ; ZnF2.4H20
分 子 量:103.37 ; 175.44
性 质:系白色结晶粉末。无水氟化锌难溶于水,微溶于稀氢氟酸,能溶于盐酸硝酸及氨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5×10-5克/升。熔点为872oC。沸点1500oC。比重4.84。四水氟化锌能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5克/升。
用 途:搪瓷采由药,木材防腐,电镀,有机氟化剂,金属表面处理剂。
③ 热镀锌阻镀剂的主要成分
热镀抄锌助镀剂的主要成分一般为:60-40%的氯化锌、40-60%氯化铵的水 稀释剂。允许浓度为150-500g/L,波美比Be为10-35。
要根据钢件的不同而采 用不同的成分配比。
浓度低于150g/L时,容易发生漏镀,更因为钢件表面没 有有效活化,使镀层厚度不均。
而高于500g/L时,钢件表面助镀层不易干燥 ,会强烈爆锌,产生更大烟雾和锌灰。
最佳浓度为200g/L-400g/L之间。此时需注意:此锌氨比为助镀后采用烘干所用比例,烘干温度在140℃以下,因为氯化铵遇热易分解失效。
锌氨比对于助镀效果即产品质量影响不是很大,但在其他方面会有很明显的反映。氯化锌含量超过,会因钢件不易干燥而产生爆锌,烟雾增大,同时也会使铝的消耗量增加,更增加锌灰的产生。氯化铵含量超过,虽然钢件易干燥,烟雾小,但也可使铝的消耗增加,锌灰增加。
④ 求镀锌工艺流程及配方
工艺流程
试样 打磨 化学除油 流动热水洗 流动冷水洗 表调 流动冷水洗 活化 流动热水洗 流动冷水洗 一次浸镀锌 退镀 二次浸镀锌 流动冷水洗 电镀锌 流动冷水洗 钝化 流动热水洗 流动冷水洗 干燥 实验结果测定。
1.2.1 前处理
除油工艺:18g/L 氢氧化钠,46g/L碳酸钠,28g/L磷酸钠,温度70~80℃,处理时间1~2min。
表调工艺:40.0g/L碳酸钠,40.0g/L硝酸铁,3.5g/L氟化钾,室温下处理2~3min。
活化工艺:200ml磷酸(85%),90g/L氟化氢氨,温度20~80℃,处理时间:1~10min。
浸镀锌工艺:20g/L 氢氧化钠,300g/L硫酸锌,1g/L硝酸钠,20g/L酒石酸钾钠,室温下处理30~180s。
1.2.2 电镀
镀液配方:6~12g/L氧化锌,90~130g/L氢氧化钠,3.0~9.0ml/L DEP-Ⅲ,2.0~6.0ml/L WBZ-Ⅲ ,酒石酸钾钠适量
工艺参数:阴极电流密度1~4A/dm2,温度15~75℃,时间,10~30min。
1.2.3 钝化
钝化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镀锌层的耐蚀性,增加装饰性,使锌层表面生成一层稳定性高,组织致密的钝化膜。从环保方面考虑,采用无铬钝化。工艺参数:5~8ml/L硝酸,40~50g/L氟化氢氨,添加剂(主要成分为DEP-Ⅲ)适量,时间10~20s。
摘自《材料保护》2008.2
热镀锌层磷化膜硝酸铈封闭后处理的研究
(1) 磷化热度锌钢板经硝酸铈溶液封闭后处理,可在磷化膜的空隙处形成铈盐转化膜,并在磷化膜上覆盖有絮状含铈化合物,在锌层表面形成了由磷化膜和铈盐转化膜构成的连续完整的复合膜。
(2) 中性盐雾试验结果表明,未封闭剂硝酸铈封闭处理的热镀锌层磷化膜的耐蚀性均随着磷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磷化时间相同时,硝酸铈封闭后所获得的复合膜的耐蚀性显著由于单磷化膜;且随封闭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超过300s后其耐蚀性降低。
(3) 磷化时间超过300s、硝酸铈封闭处理300s后获得复合膜的耐蚀性能最佳,且优于常规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
摘自《材料保护》 2008.2
偶联剂在PVC塑料化学镀Ni-Cu-P前处理中的应用
得亲水性良好的表面层,在此处理层上进行传统化学镀Ni-Cu-P合金,可以获得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镀层。塑料化学镀前选用合适的偶联剂来替代传统铬酸粗化工艺是可行的。
对铬酸粗化处理样品以及偶联剂处理样品,在镀件表面上以1mm间距和90℃交错角度用刀片划出方形小格,观察划痕交错处镀层的变化,进一步用粘性高的胶带贴在划痕表面,再撕去胶带,结果镀层均未脱落,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良好,但不作任何粗化处理的样品则出现大片剥落。可见,通过偶联剂处理可以改善镀层的结合力,达到一般实用要求。
摘自《材料保护》 2008.1
电镀银镍合金工艺及其在电接触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经过大量的实验,最终确定镀液的组分和工艺条件如下:
(1) 预镀银:
KCN 70~80g/L
KAg(CN)2 5~7g/L
(2) 镀银镍合金
KAg(CN)2 30~80g/L
KCN 10~30g/L
K2CO3 10~20g/L
CdSO4 0.2~0.3g/L
糖精 0.1~0.2g/L
配位剂Ⅱ 100~150g/L
镍盐 5~10g/L
亚硒酸钾 1~2g/L
PH 13~14
θ 20~40℃
阳极 0#纯银板(纯度99.97%)
J 0.5~2.0 A/dm2
搅拌方式 机械式依次回旋转搅拌
搅拌速率 7~14m/min
阴极移动 15~17次/min
注:采用连续过滤装置,镀液每小时至少过
滤四次,使用密滤芯(1~3um)。
摘自《电镀与装饰》 2007.3
锌镍合金镀层在海洋大气环境紧固件防护上的应用
工艺流程
除油 流水清洗 无光腐蚀 流水清洗 电镀锌镍合金 流水清洗 钝化处理 空气中滞留 流水浸洗2次 加热老化 送检。
电镀工艺配方
锌镍合金碱性无氰电镀工艺如下:
挂镀 滚镀
锌盐 10g/L 12g/L
导电盐 120g/L 120g/L
镍盐 8g/L 6g/L
络合剂 70g/L 100g/L
晶粒细化剂 6ml/L 6ml/L
光亮剂 4ml/L 4ml/L
θ 10~35℃ 10~35℃
Jk(镀层) 0.5~4.5A/dm2 2~4A/dm2
Ja 2~3 A/dm2
阳极 锌板(阴、阳极面积比 同左
为1:1.5~2)
搅拌 阴极移动 同左
过滤 连续过滤,2~3次循环/h 同左
钝化处理(彩色)
钝化工艺如下:
钝化液 25~35ml/L
t 30~35s
PH 1.1~1.5
θ 25~35℃
搅拌 工件移动
空气中停留 10~15s
清洗 流水浸洗(不能直接冲洗)
钝化膜老化处理
θ (60±5)℃
t 1h
⑤ 合成速凝剂冰晶石加多少合适
10到20%最合适。经过技术多次试验研究,在砂轮中钾冰晶石添加10-20%最合适。冰晶石(Cryolite)是一种矿物,化学式为Na?AlF?,白色细小的结晶体,无气味。
⑥ 热镀锌工艺中的助镀剂的作用是
助镀剂使熔剂正常的助镀作用受到阻碍,导致局部漏镀等缺陷,所以不能将热镀锌的熔剂直接移作热镀Al-Zn合金工艺用。...
⑦ 热镀锌助镀剂怎样调制
将需处理的助镀液由FLUX槽泵入助镀液自动除铁设备反应槽内,H2O2(双氧水)和回NH4OH(氨水)自动加答入反应槽,提供空气充分搅拌, 加快反应速度,处理后干净的溶液再泵回FLUX槽中,产生的沉淀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压滤出淤泥后委外处理,整个处理过程由PLC自动控制。
助镀液自动除铁设备的心脏在于反应槽,HCl和NH4OH氨水中和;FeCl2 + H2O2 产生Fe(OH)3,在反应槽中,NH4Cl及ZnCl2会再生。一般而言再生的NH4Cl/ZnCl2 比例可满足助镀液浓度要求,无需再添加,若达不到,需少量添加ZnCl2或ZnCl2-2NH4Cl。
(7)热镀锌助镀添加多少冰晶石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热镀锌防爆剂由多种表面活性成分组成,具有极强的润湿和渗透能力,本品通过降低助镀液表面张力,改善助镀液对工件的浸润性,减少漏镀。
2、使多余的助镀液从工件表面快速分离,缩短干燥时间,避免爆锌。
3、助镀剂的温度一般大于60°C。
4、助镀剂氯化铵和氯化锌的配比:一般氯化铵和氯化锌的配比比值在1.2:1。
⑧ 热镀锌助镀夜配比怎样最合适
锌液中含铝含量控制在0.05%以下,建议采用5-10%的铝含量中间合金,不直接使用纯铝锭即可。
⑨ 热镀锌液中铝含量过高有什么影响
热镀锌液中铝复含量过高有什么影响制
锌浴中含铝量较高时可以在助镀液中添加冰晶石NaAlF6,这种化合物有溶解氧化铝的能力。在助镀液中添加NaAlF6可以使W(Al)小于0.04%的锌浴表面形成一层薄的氧化物覆盖层,既可以防止锌浴氧化,又不影响助镀效果。
如果锌锅中的铝含量过高的话,容易造成漏镀,可以撒些氯化铵,可以出去过多的铝
⑩ 热镀锌助渡池应添加哪些化学品
在批量热镀锌生产复工艺中(板制带、钢丝等连续镀锌工艺和其他特殊镀锌工艺除外),采用最多的是锌氨助镀液,也就是氯化锌、氯化铵的水混合液。仅供参考。
中锌热浸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