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镀锌镍镀后表面出现白斑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可能是镀层的防护性不好,孔隙较多或镀层杂质或工艺不合理致使基材金属锈蚀,表面出现很多锈点,白点,黑点等
❷ 钢铁在电镀锌后为什么会发霉出白点
应该是腐蚀了,虽然镀锌可以防腐,但是不绝对防腐。
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构成原电池,所以.....
❸ 锻件中什么是白点
白点是来由于钢中氢含自量过高引起的一种缺陷。白点是锻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部缺陷。在钢坯的纵向断口上呈圆形有椭圆形的银白色斑点。合金钢白点的色泽光亮,碳素钢的较暗些。白色斑点的平均直径由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白点的存在对钢的性能有极为不利的影响。它使钢的力学性能降低,热处理淬火时使零件开裂,使用时造成零件的断裂。 预防白点退火在630-680℃保温几小时后空冷即可。
铸件冷却时,表层及薄截面处,往往产生白口。白口组织硬而脆、加工性能差、易剥落。因此必须采用退火(或正火)的方法消除白口组织。退火工艺为:加热到850-950℃保温3~5 h,随后炉冷到500—550℃再出炉空冷。在高温保温期间 ,游高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分解为石墨和A,在随后护冷过程中二次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也分解,发生石墨化过程。由于渗碳体的分解,导致硬度下降,从而提高了切削加工性。
❹ 球铁铸件内有白点是什么原因
关于白点形成的理论较多。但比较有说服力而又能被实践证明的是:白点是由于钢中氢和组织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的组织应力主要指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和珠光体时形成的内应力。没有一定数量的氢和较显著的组织应力,白点是不能形成的。但是,若只是含氢量较高,而组织应力不大,一般也不会出现白点。例如,单相的奥氏体和铁素体类钢,因没有相变的组织应力,就极少出现白点。
氢气和组织应力是如何促使形成白点的呢?目前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大致如下:
1)钢中含有氢时,使钢的塑性降低。当含氢量达到某数值时,塑性急剧地下降,造成氢脆现象。尤其当钢内长时间存在应力的情况下,氢可以扩散到应力集中区(间隙溶解的氢原子有集中到承受张应力的晶格中去的倾向),并使其塑性下降到几乎等于零。在应力足够大时就产生脆性破断。例如25Cr2Ni2Mo钢含 14.5cm3/100g的氢时,于900℃正火,600℃回火后的伸长率降至0.6%,断面收缩率降至0;含7.84cm3/100g的氢时,淬火状态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降至 0.20钢含170cm3/100g 的氢时,退火状态的伸长率降为 0.2%,断面收缩率为0;含12.76 cm3/100g的氢时,淬火状态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降至0;
2)炼钢时钢液中吸收的氢,在钢锭凝固时因溶解度减少而析出。图3-38为氢在铁中的溶解度曲线。它来不及逸出钢锭表面而存在于钢锭内部空隙处。压力加工之前加热时,氢又溶于钢中,压力加工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奥氏体分解和温度降低,氢在钢中溶解度减少,氢原子从固溶体中析出到钢坯内部的一些显微空隙处。氢原子在这里将结合成分子状态,并产生相当大的压力(当钢中含氢量为0.001%,温度为400℃时,这种压力可高达1200MPa以上)。另外,氢与钢中的碳反应形成甲烷(CH4),也造成很大的分子压力。这一点被有的白点表面有脱碳现象所证实;
3)钢坯在冷却过程中因相变而造成的组织应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相当大的数值(树枝状偏析愈严重、冷却速度愈快、淬透性愈好的钢,组织应力就愈大)。因此,钢氢脆失去了塑性,在组织应力及氢析出所造成的内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使钢发生了脆性破裂,这就形成了白点。压力加工过程中不均匀变形经起的附加应力和冷却时的热应力对白点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铸钢因为内部有许多较大的空隙,氢析出时不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因此对白点不敏感。铁素体和奥氏体类钢因冷却时无相变发生,不会有组织应力,所以一般也不出现白点。莱氏体钢冷却时虽有较大的组织应力,但可能是由于氢在这些钢中形成稳定的氢化物和由于复杂的碳化物阻碍了氢的析出等原因,也不产生白点。
白点常常是锻件冷却至室温后几小时或几十小时,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的。例如,160mm的马氏体类合金结构钢方坯,冷却后12、24、48h均未发现白点,直到72h才发现白点。另外,白点开始产生后,在以后的继续冷却和放置期间还不断地扩大和产生新的白点。因此,检查白点应在冷却后再隔一段时间进行。
解决办法:
❺ 镀锌板氧化 白斑怎么处理
1、轻微白色斑块可以用湿布用力擦去,不能用钢丝擦拭。
具体步骤:用稍微带有清水的湿布进行反复地擦拭就可以去除了,注意不能太多的水,也不能用钢丝球等尖锐物品进行擦拭。
2、白斑的面积比较大就需要进行重新镀层。
3、进行局部修补镀层。
锌层表面长白斑就是锌层出来氧化,铁材的氧化长出红锈斑,锌材氧化则是白色的锈,就是肉眼可见的白斑,原因多是因为储存不当,环境不适合。
(5)热锻件镀锌长白点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锌的化学性质以及储存是需要注意事项:
锌元素要比铁元素活泼,当铁元素出现失去电子要与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时镀层中的锌会牺牲自己的电子来补充给铁,那么铁就不生锈了,而失去了电子的锌就只能与氧结合,从而出现了白色锈斑。
避免潮湿环境,保持干燥,低氧。
镀锌的作用:
1、整个钢材表面均受到保护,无论在凹陷处管件内部,或任何其它涂层很难进入的角落,溶化锌均很容易均匀的覆盖上。
2、镀锌层的硬度值比钢材还大。最上层的Eta layer 只有 70 DPN 硬度,故易受碰撞而凹入,但下层Zeta layer 及 delta layer 分别有179及211 DPN 硬度值比铁材的159 DPN硬度值最还高,故其抗冲击及抗磨耗性均相当良好。
3、在边角区,锌层往往比其它地方还厚,且有良好的韧性及抗磨耗性。而其它涂层在此边角处,往往是最薄最不易施工,最易受伤害处,故常须再维护。
4、即使因受很大的机械伤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一小部份的锌层脱落,将铁基裸露,此时,周围锌层就会发挥牺牲阳极的功能,来保护此处钢铁,使其不受侵蚀。而其它涂层则刚好相反,锈会马上生成,且迅速漫延至涂层下面,引起涂层剥落。
5、锌层在大气中的消耗是非常缓慢的,约为钢铁腐蚀速率的1/17至1/18,且是可预估的。其寿命远超过其它任何涂层。
6、镀层寿命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主要视镀层厚度而定。而镀层厚度又受钢铁厚度而决定,即越厚的钢铁易得较厚的镀层,故同一个钢构中厚的钢铁部位一定也得到较厚的镀层,以保证得到更长的寿命。
7、美观、艺术,或在特定严重腐蚀环境使用时,镀锌层可再施以上漆处理plex system,只要漆的系统选用正确、施工容易,其防蚀效果比单独上漆及热浸锌寿命加起来还要好上1.5~2.5倍。
❻ 急急急!!!氯化钾电镀锌 (滚镀)表面起白点怎么回事
锻件还是铸件?
铸件、玛钢件这种现象多见,因为材质本身孔隙较多清洗不到位造成。
还有滚镀件一般采用筐篮方式,清洗及钝化时的抖动很重要,否则粘贴处会成膜不良。
后期干燥最好采用90℃热水——甩干——烘道的方式,镀件堆在一起自然晾干也会出现泛白现象。
钝化液里加入醋酸镍1—3g/L可以提高抗变色能力。
❼ 45号钢热处理到HRC32度时,电镀锌工件表面出现白点
首先可以肯定和热处理及挂镀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如果烘干之后才出现白点,那也许是钝化膜脱落造成的。在烘干过程中没有及时吹干,钝化液在烘干过程中逐渐腐蚀钝化膜。这是我唯一想到的一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