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绞线基本的规格
有15-7Φ5、12-7Φ5、9-7Φ5等型号规格的预应力钢绞线。以15-7Φ5为例,5表示单根直径5.0mm的钢丝,7Φ5表示7条这种钢丝组成一根钢绞线,而15表示每束钢绞线由15根7Φ5的钢绞线,总的含义就是“一束钢绞线由15根7丝直径5mm(每根总直径约15.24mm,尺寸偏差+0.40 -0.20;
每丝直径约为5.0mm)钢绞线组成的钢筋”。一般截面积按140mm^2计算,理论破断值=140*1860=260.4kN,按预应力60%-65%标准,可承受拉力156.24-169.26kN。
(1)接闪线一般为多少的镀锌钢绞线扩展阅读:
钢绞线张拉值计算
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设计控制张拉力,是指预应力张拉完成后钢绞线在锚夹具前的拉力。因此,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应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作为钢绞线的计算长度,但在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控制张拉力是在千斤顶工具锚处控制的,故为控制和计算方便。
一般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钢绞线在张拉千斤顶中的工作长度,作为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的计算长度。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锚具和千斤顶所包裹,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无法在钢绞线上直接测量,故只能用测量张拉千斤顶的活塞行程,计算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但同时还应减掉钢绞线张拉全过程的锚塞回缩量。钢绞线的承载能力应为总牵引力的4-6倍。
B. 避雷线落地能装绝缘子吗
必须直接接入地网,不允许经过其他设备部件。这是在接雷时有过电压,保护安全。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避雷线可以使导线避免遭受直击雷,同时,利用避雷器的分流作用,(华菱电器)可以减少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利用避雷线的耦合作用,可以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利用避雷线的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液弯乎应过电压;可见线路上架设的避雷线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措施。
避雷线和避雷针的作用是防止直击雷,使在它们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设备)遭直击雷绕击的几率减小。避雷器的作用是通过并联放电间隙或非线性电阻的作用,对入侵流动波进行削幅,降低被保护设备所受过电压幅值。避雷器既可用来防护大气过电压,也可用来防护操作过电压。
避雷线是架设在被保护物上方水平方向的金属线。它也由三部分组成,即平行悬挂在空中的金属线(又称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避雷线的接闪器一般采用不小于35mm²的镀锌钢绞线。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器相连,下端与接地体相连。对引下线及接地体的基本要求与避雷针的相同。用来保护输电线路的避雷线悬挂在输电导线的上面,如果线路是用木质杆塔架设,应在木杆的腿上固定避雷线的接地引下线,如果线路是用金属杆塔或钢筋混凝土杆架设,闹悉闹激可用金属杆塔本身或钢筋混凝土杆内的钢筋作为接地引下线。如果在木杆线路上悬挂有两根避雷线,那么在每根杆塔处两根避雷线应互相成金属性连接,从而减小避雷线的波阻抗,降低过电压。
C. 防雷线是干什么用的如果自己要接,要注意哪些问题
避雷线实际上被称为闪电线,这可能更合适。避雷线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它的工作原理和避雷针是一样的,避雷线是一根金属线,位于通信线路的顶部,并良好接地。又称架空地,它能有效地引导闪电向地面放电。避雷针可避免雷击直接击中。与此同时,避雷线的分流功能可以减少通过塔的雷电电流。避雷线的耦合效应可以减小绝缘子串的电势。利用避雷线的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导体上的感应过电压上的避雷线设置可见线是主要的措施改善闪电线的阻力水平。
保护传输线线材悬挂在传输线的顶部,若要使用木塔架设,则应将木塔腿固定在地上的导丝上,线路由金属塔或钢筋混凝土柱构成,可用金属塔本身或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作为接地引线。若有两根避雷针悬挂在极线上,则应在每根极塔上以金的形式互相连接,以降低避雷针的波阻抗,降低过电压。
D. 钢绞线基本的规格
钢绞线一般分1×2
1×3
1×7钢绞线,常用的是1×7钢绞线
规格有1×7×9.50
1×7×12.7
1×7×15.20
1×7×17.8
力学参数:强度级别为:1860
1960
2000MPa
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碳钢表面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镀锌层、锌铝合金层、包铝层(aluminum
clad)、镀铜层、涂环氧树脂(epoxy
coated)等。
最常用的钢绞线为镀锌钢绞线和预应力钢绞线,常用预应力钢绞线直径在9.53mm-17.8mm范围,有少量更粗直径的钢绞线。每根预应力钢绞线中的钢丝一般为7根,也有2根、3根及19根,钢丝上可以有金属或非金属的防腐层。涂防腐油脂或石蜡后包HDPE的称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unbonded
steel
strand)。
E. 连接避雷网的线要求最长不能超过多少米
引下线没来有长度限制,源对截面积和数量有规定,如下:
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截面不小于 50 mm2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
一类防雷建筑:
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 12 m。
二类防雷建筑: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 18 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18 m。
三类防雷建筑: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 25 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25 m。
F. 防雷电的方式有哪些
雷雨天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预防雷电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防雷电的方式,欢迎大家阅读。
常规防雷电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闭高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防感应雷电的避雷装置主要是避雷器。对同一保护对象同时采用多种避雷装置,称为综合性轿虚尺防雷电。避雷装置要定期誉扒进行检测,防止因导线的导电性差或接地不良起不到保护作用。
避雷针防雷电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
实际上,避雷装置是引雷针,可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
安装的避雷针和导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网一定要保证尽量小的阻抗值。
避雷线防雷电
是通过防护对象的制高点向另外制高点或地面接引金属线的防雷电。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避雷线分为单根避雷线、双根避雷线或多根避雷线。可根据防护对象的形状和体积具体确定采用不同截面积的避雷线。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平方毫米的镀锌钢绞线。它的防护作用等同于在弧垂上每一点都是一根等高的避雷针。
避雷带防雷电
是指在屋顶四周的女儿墙或屋脊、屋檐上安装金属带做接闪器的'防雷电。避雷带的防护原理与避雷线一样,由于它的接闪面积大,接闪设备附近空间电场强度相对比较强,更容易吸引雷电先导,使附近尤其比它低的物体受雷击的几率大大减少。避雷带的材料一般选用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或截面积不小于48平方毫米、厚度不少于4毫米的扁钢。
避雷网防雷电
避雷网分明网和暗网。明网防雷电是将金属线制成的网,架在建(构)筑物顶部空间,用截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物与大地连接的防雷电。暗网是利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进行雷电防护。只要每层楼的楼板内的钢筋与梁、柱、墙内的钢筋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层台和地桩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形成可靠的暗网,则这种方法要比其他防护设施更为有效。无论是明网还是暗网,网格越密,防雷的可靠性越好。
避雷器防雷电
避雷器,又称做电涌保护器。避雷器防雷电是把因雷电感应而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高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用电设备不被击穿。常用的避雷器种类繁多,可分为三大类,有放电间歇型、阀型和传输线分流型。
设备遭雷击受损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直接遭受雷击而损坏;二是雷电脉冲沿着与设备相连的信号线、电源线或其他金属管线侵入使设备受损;三是设备接地体在雷击时产生瞬间高电位形成地电位“反击”而损坏;四是设备安装的方法或安装位置不当,受雷电在空间分布的电场、磁场影响而损坏。加装避雷器可把电器设备两端实际承受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内,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综合性防雷电
是相对于局部防雷电和单一措施防雷电的一种综合性防雷电。设计时除针对被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外,还要了解其周围的天气环境条件和防护区域的雷电活动规律,确定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等级和主要技术参数。采取综合性防雷电措施。程控交换机、计算机设备安放在窗户附近,或将其场所安置在建筑物的顶层都不利于防雷。将计算机房放在高层建筑物顶四层,或者设备所在高度高于楼顶避雷带,这些作法都非常容易遭受雷电袭击。
G. 求镀锌钢绞线规格表.
镀锌钢绞线规格1×7-5.4/1.8 吨 镀锌钢绞线规格 1×7-6.0/2.0 吨镀回锌钢绞线 规格答 1×7-6.0/2.0 吨 镀锌钢绞线规格 1×7-6.6/2.2 吨 镀锌钢绞线规格 1×7-7.8/2.6 吨 镀锌钢绞线规格 1×7-9.0/3.0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