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电解锌厂主要用什么原料
酸性镀锌用的是氯化锌ZnCl2溶液,外加光亮剂
碱性镀锌用的是锌酸钠Na2[Zn(OH)4]溶液,外加光亮剂
氯化锌,光亮剂是成品,锌酸钠用氧化锌溶于浓氢氧化钠
都不贵的
大体这样,具体怎么配比你查查
(酸性和碱性各有优点)
⑵ 电镀液的电镀液分类
电镀液种类数不胜数,曾经在制造实验中应用过的种类就有十余之多。目前,在生产中常用的镀液有四种:氰化镀锌、锌酸盐镀锌、氯化物镀锌和硫酸盐镀锌。根据主盐和其他成分的不同,而演化出众多镀液来只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 氰化镀锌工艺的优点:镀层结晶细致;镀液分散性能和覆盖能力好,活化性能强,抗杂质能力佳;钝化处理后能得到蓝白色的钝化膜外观;镀层厚度达30μm以上时仍能与基体保持良好的结合力,脆性较小;镀层结晶是柱状结晶,耐腐蚀性比其他镀锌溶液镀出来的锌镀层好;镀液稳定性好。
氰化镀锌工艺的缺点:剧毒的氰化物造成生态环境公害,排放废水难处理,后处理成本很高;电镀效率低,在难镀基体,如铸件、锻件,含硫易削钢、高碳钢上镀锌时易渗氢。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优点:镀层结晶细密、光泽好、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接近氰化镀液,镀液稳定无腐蚀性,适合复杂形状的零件电镀,废水易处理。
氰化镀锌工艺的缺点:镀液亦存在沉积速度慢,允许温度范围窄(高于400C不好),厚度超过15um时有脆性,铸锻件较难电镀以及工作时会产生刺激性气体溢出。 氯化物镀锌溶液由3种支持电解质。因支持电解质的不同,镀液也就有3大类溶液组成。一类是由氯化铵溶液组成,一类是由氯化钾溶液组成,再一类是氯化钠溶液组成。从这3种支持电解质作比较,虽然氯化铵溶液导电性最好,对载体光亮剂的容纳量也最大。
氯化钠镀锌溶液因其电阻稍大,对光亮剂的要求又比较高,一般的光亮剂在这种镀液中是很容易盐析的,特别是在镀液温度和浓度稍高时,盐析现象就更为严重。虽然它的配制成本稍低,但日常运行费用要比氯化钾高,所以这种工艺应用面不广。氯化钾镀锌溶液兼具两种镀液组成的优点,它的导电性要比氯化钠镀锌溶液好(氯化钠的当量电导率为126.5Ω/cm,氯化钾的为149.84Ω/cm),槽电压较低,两者比较起来,氯化钾镀锌溶液可比氯化钠镀锌溶液节约20%左右。因此,氯化钾镀锌是目前3种氯化物镀锌溶液中应用面最广的一种镀种,所以有人称之为“环保电镀”。
电镀溶液的维护和调整。此维护调整能实现延长镀液寿命的目的,这是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有效措施。电镀溶液的调整必须及时、稳定、可靠,使电镀溶液的组成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镀层质量。 硫酸盐镀锌工艺的优点:组成简单,成本低廉,可采用较大的电流密度和镀后一般不进行钝化。
硫酸盐镀锌工艺的缺点:覆盖能力和分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只适宜于镀取形状简单的零件,如铁丝、钢带、卷板钢和圆钢等。
碱性电解液以氰化物电镀液或锌的化合物与焦磷酸盐电镀液为代表(参见指导书l一9)。与碱性电解液相比,酸性电解液的电镀速度高,作业成本低。然而,碱性电解液比酸性电解液具有优异的均镀能力,各有优缺点。
⑶ 镀锌电解原理
镀锌电解原理:
在盛有镀锌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内,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容,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镀锌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 水溶液组成。通电后,镀锌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镀锌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在有些情况下,如镀铬,是采用铅、铅锑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阳极,它只起传递电子、导通电流的作用。电解液中的铬离子浓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镀液中加入铬化合物来维持。镀锌时,阳极材料的质量、镀锌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搅拌强度、析出的杂质、电源波形等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需要适时进行控制。
⑷ 求镀锌液配方
镀液配方及复操作条件:氢氧制化钠100-120g/L,氧化锌8-12g/L,三乙醇胺20-30mL/L,光亮剂适量(按光亮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温度10-40度,电流密度1-2.5A/平方分米。配制:将各成分加水溶解,加锌粉1-2/L,搅拌1-2小时除铅等杂质,加光亮剂即可试镀。碱性镀锌要注意锌和氢氧化钠含量在工艺范围内,锌含量偏低,镀速慢,分散能力低,含量高,镀层粗糙;氢氧化钠含量低,镀层粗糙,镀速慢,含量太高,电流效率低。还有光亮剂要控制好,含量低,镀层不光亮,含量高 镀层发脆。
⑸ 电镀锌溶液的成分及配比
碱锌中锌与氢氧化钠比例大约为1:10
根据不同公司的添加剂,比例各有不同
⑹ 镀锌的镀锌溶液
随着镀锌工艺的发展,高性能镀锌光亮剂的采用,镀锌已从单纯的防护目的进入内防护-装饰性应用 。
镀锌溶容液有氰化物镀液和无氰镀液两类。氰化物镀液中分微氰、低氰、中氰、和高氰几类。无氰镀液有碱性锌酸盐镀液、铵盐镀液、硫酸盐镀液及无氨氯化物镀液等。氰化镀锌溶液均镀能力好,得到的镀层光滑细致,在生产中被长期采用。但由于氰化物剧毒,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已趋向于采用低氰、微氰、无氰镀锌溶液。
⑺ 电镀锌的电镀液中都需要什么添加剂求解答~!
在钕铁硼磁体电镀锌实验中,采用尿素-KBr-NaBr-甲酰胺-ZnCl2离子液体得到的镀层效果最佳内,进一步容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添加剂含量10mL·L-1,电流密度1A/dm2,温度30℃,磁力搅拌条件下采用脉冲电镀电源电镀20min,经SEM表征镀层致密均匀,经XRD分析电结晶产物优先沿(101)晶面生长,电结晶度极高,钝化后的镀层平均厚度为23.19μm,镀层结合力符合一级标准,经中性盐雾试验48h未出现锈点。
在铜基电镀铝实验中,采用尿素-KBr-NaBr-甲酰胺-AICl3和[Bmim]Cl-AlCl3离子液体体系得到的电沉积效果最佳,鉴于咪唑体系研究已较多,本文采用尿素-KBr-NaBr-甲酰胺-AICl3体系,进一步结果表明:该体系离子液体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电流密度50mA/cm2、温度70℃、电镀45min条件下采用脉冲电镀电源实施电镀,电流效率达67%,经SEM表征铝镀层表面形貌致密均匀,经XRD分析,结晶铝优先沿(200)晶面生长,镀层纯度极高,空气钝化后的镀层平均厚度为14.76μm,结合力符合一级标准,经中性盐雾试验96h未出现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