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镀锌银白钝化
是镀锌后处理工艺,锌层在含铬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一层铬酸盐薄膜,从而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和一定的装饰外观效果。
钝化分为:银白,蓝白,五彩,黑锌,军绿色等等。
『贰』 钝化处理的操作方法
根据不锈钢的材质和氧化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用原液或按1:1~4的比例加水稀释后使用;铁素体、马氏体和镍含量低的奥氏体不锈钢(如420、430、200、201、202、300、301等)稀释后使用,镍含量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温或加热到50~60度后使用,浸泡3-20分钟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和温度用户根据自己的试用情况确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匀银白色,形成均匀致密的钝化处理膜为止,处理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再用碱水或石灰水冲洗中和。
钝化处理:用铬酸盐溶液与金属作用在其表面生成三价或六价铬化层的过程,称为钝化,亦名铬化。多用于铝、镁及其合金的处理,对钢铁也能形成铬化层,但很少单独使用,常和磷化配套使用,以封闭磷化层的孔隙,使磷化层中裸露的钢铁钝化,以抑制残余磷化加速剂的腐蚀作用,进一步增加防护能力。钝化时一般用重铬酸钾溶液(2~4克/升,有时也加入1~2克磷酸),在80-90摄氏度浸啧2-3分钟取出,水洗即可
在蚀刻不锈钢工艺中,我们常常遇着产品发黄,这里我们需要钝化工艺来处理。
1)一次钝化液的成分及工作条件
组成及条件 彩色钝化 钝化后要漂白 组成用条件 彩色钝化 钝化后要漂白
液及温度 的浓度及温度 液及温度 的浓度及温度
铬酸 250~300G/l 200~250G/l 硫酸 10~20ML/L 24~30ML/L
30~40ML/L 15~20ML/L 温度 30~40度 室温
2)二次印化溶液的组成及工作条件:氨三乙酸-氯化铵锌如果采用二次钝化工艺,钝化膜色泽均匀,五彩鲜艳,膜层细致,膜与镀锌层结合力好,防腐蚀性也比一次钝化好。
二次钝化液组成及条件 甲槽 乙槽
铬酐质量浓度/g.l-1 170~200 40~50
硫酸体积分数/ML。L-1 6~7 2
硝酸体积分数/ML。L-1 7~8 5~6
硫酸亚铁质量浓度/G。L-1 8~10 6~7
锌粉质量浓度/G。L-1 1~2 6~8
温度 室温 室温
时间/S 20~40 20~30
经甲槽钝化后不经过清洗,直接投入乙槽,乙槽钝化液有时还冲淡使用。
『叁』 钢板热镀锌后表面的铬酸盐钝化形成的钝化膜,属于导电钝化膜吗
钝化镀锌钢抄板非钝化镀锌钢板先看颜色假明显实验现象找放镜观察钢板表呈白色氧化颗粒物即钝化 钝化表面白色浮土灰
热镀锌板表面钝化( 铬酸盐钝化) , 主要防止使用程其表面氧化由于表面钝化膜存, 使磷化工艺进行, 影响涂装涂层附着力( 铬酸盐钝化膜磷化膜附着性) 耐蚀性能( 铬离耐氯离腐蚀) 提高热镀锌板表面钝化其表面涂装性能, 发种适合述条件磷化工艺
『肆』 工件镀锌后,进行白色钝化处理有什么作用
镀锌后钝化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1、在镀锌层表面氧化形成一层惰性钝化层,避免锌在空气中自然氧化,提高整体防护性能。
2、改善镀层外观质量。镀锌层本身是白黄色的,亮度也不高,必须经过钝化才能出现白色或彩色。各种外观的钝化剂配方也是不同的。
钝化时间应该是在适当范围,时间过短,钝化不够;过长,就会出现外观变差,例如表面发雾等。答题不易麻烦您给个赞谢谢
提问
镀锌件用啥防腐效果好
回答
在于电镀厂的工艺水平,关键是电镀后工序钝化,上封闭剂和烘干这个过程。
一般来说,好的电镀厂能过96H盐雾试验。国外有资料能过300H,还有就是检验标准,要知道并不是盐雾后有锈就是不合格,按面积的,有几个等级,如5%,10%以内生锈是允许的。
如果是被你们硫化破化,那没办法的,只能重镀,但你们镀前可以改用镀锌板,成本和冷板差不多的
『伍』 普通镀锌铁皮上面为什么有灰色和银白色的斑块
借鉴别人的回答
这个问题是比较难,要答准确不易,我只能是试探性回答一下。(1)因为铁碳合金是本身是属间隙固溶体冷却后的固态物质。(2)防腐作用。因为锌比铁不活泼故将干净的铁片浸在熔化的锌里,取出就成了镀锌铁了。(3)表面的锌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中生成一层碱式碳酸锌:4Zn+2O2+3H2O+CO2====ZnCO3.3Zn(OH)2
这层薄膜较紧密,可防止铁生锈。这个碱性碳酸锌是一种晶体(4)又由于间隙固溶体中黑色碳粒子透视薄膜在光的反射中呈灰色,碱式碳酸锌号亮色的多边形斑驳。现拙了,不一定正确。
『陆』 镀锌板有铬钝化和无铬钝化有什么区别
钝化镀锌钢板和非钝化镀锌钢板先看颜色,假如无明显实验现象,找放大镜观察内钢板表呈,有大的容白色氧化颗粒物的即为钝化的 ,不钝化的表面有白色浮土样的灰。
热镀锌板表面钝化( 铬酸盐钝化) , 主要是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被氧化。由于表面的钝化膜的存在, 使得磷化工艺无法进行, 从而影响涂装后涂层的附着力( 铬酸盐钝化膜不如磷化膜附着性好) 和耐蚀性能( 铬离子不耐氯离子的腐蚀) 。为了提高热镀锌板表面钝化后其表面的涂装性能, 开发出一种适合上述条件的磷化工艺。
『柒』 铬酸盐处理呈现什么颜色
来在GB/T13911-92标准中,电镀锌的后处理源有四种:
1、光亮铬酸盐处理——第一种属于光泽镀锌,也是白锌;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1A;
2、漂白铬酸盐处理——第二种也是白锌,就是我们常说的蓝白锌;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1B;
3、彩虹铬酸盐处理——第三种就是彩锌;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2C;
4、深色铬酸盐处理——第四种就是黑锌、军绿、橄榄绿。其后处理的表示符号为:c2D。
举例:镀锌表示方法如下:Fe/Ep·Zn7·c2C(意思:钢材,电镀锌7μm以上,彩虹铬酸盐处理2级C型。
『捌』 金属表面镀锌后能做铬酸盐处理吗
可以,铬酸盐转化膜可用于防止金属腐蚀及增强涂料的粘合力。
『玖』 镀锌层黑色钝化时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内蒙古镀锌管 普及镀锌层黑色钝化时的常见的9种故障及排除方法的知识,下面一起来学习,共同进步啊!
1.钝化液使用不久变成铬黄色
产生原因:钝化液中银离子含量过低,而铬酸盐(如Ag2CrO4)过多,致使钝化液呈铬黄色。
排除方法:补充AgNO3,调至钝化液色泽转变成较深时为止。
2.钝化膜结合力差,呈疏松粉末状,钝化液呈黑褐色
产生原因:钝化时发现钝化膜不够黑,片面地补充AgNO3,造成钝化液中AgO含量过多。由于AgO是由AgNO3经铬酸氧化所获,过量的AgNO3会消耗大量的铬酸,致使钝化液中铬酸含量下降,生成三价铬化合物的功能降低,黑色AgO进入钝化膜中的几率相应减弱。未进入钝化膜而吸附在其表面上的AgO,外观呈黑色,但却疏松,结合力差。钝化液中过多的黑色AgO与少量的铬酸共存,致使钝化液呈现黑褐色。
排除方法:用去离子水稀释钝化液,同时补充铬酐。按补充水量添加CH3COOH,最后滴加H2SO4至pH在1~2的范围内。
3.大钝化件中心呈微黄色或彩虹色,四周呈黑色
产生原因:H2SO4是钝化膜生成的催化剂,大件在钝化过程中,硫酸分子来不及扩散到大件中心区域,致使大件中心硫酸含量低,pH上升,钝化膜出现微黄或彩虹色。
大件周围的钝化液,其H2SO4含量仍在工艺范围内,故大件周围的钝化膜应为光泽性很好的黑色膜。
排除方法:加强钝化液的流动性或将大件在移动的条件下钝化。适当地调节pH在1~1.5内。
4.钝化膜光泽性差
产生原因:钝化液内缺少醋酸时,液内的氢离子浓度失去控制,造成银离子与铬酸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深红色铬酸银晶体混合在钝化膜内,致使钝化膜无光泽性。
排除方法:补充CH3COOH,滴加H2SO4,满足工艺要求。
5.钝化膜呈光泽性的黑色,但膜层上有水迹印状
产生原因:CH3COOH是钝化液中的缓冲剂,稳定钝化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影响钝化膜的黑度和光泽度。
但是,当钝化液中的CH3COOH含量过低时,钝化液中的pH失控,造成膜层不均,光泽性差,肉眼看上去呈水迹印状,实际是CH3COOH不足造成的。
排除方法:补充CH3COOH至钝化膜黑而光泽时为止。
6.钝化膜黑而发雾
产生原因:钝化液中H2SO4太少时,pH就会上升,促使钝化膜快速形成的功能下降。若钝化液中AgNO3含量不足,黑色AgO无来源。在这两种原料不足的情况下,形成的钝化膜看上去呈黑色,但其表面上有一层似白非白的薄膜感,实际上是钝化膜黑而浅的后果。
排除方法:适当地补充AgNO3,并用H2SO4调节pH至1~1.5之间。
7.钝化膜呈灰褐色
产生原因:AgNO3是钝化液中的发黑剂,而CrO3是氧化AgNO3成AgO的氧化剂,AgO夹杂在三价铬化合物中致使钝化膜呈黑色。
由于钝化膜中CrO3含量过低,无法氧化AgO,黑色的AgO少了,造成钝化膜呈褐色。
排除方法:适量补充CrO3。
8.钝化膜很薄,呈灰褐色
产生原因:钝化膜是在H2SO4调节pH,CH3COOH稳定pH的条件下,由三价铬化合物及AgO组成的不溶于水、稳定性好的产物。这种未固化的钝化膜在H2SO4过量的钝化液中,也会发生溶解,太薄的钝化膜就呈灰褐色。
排除方法:稀释钝化液至pH达1~2时,再按照稀释时用去的水量来补充CrO3、AgNO3及CH3COOH。
9.钝化液不稳定,钝化膜呈微黄色
产生原因:钝化液中缺少H2SO4时,其pH就会上升,当pH升到一定值时,微量的H2SO4就失去催化剂的作用,无法催化钝化膜的生成。
锌层上无完整的钝化膜,又受到钝化液中CrO3的作用,致使膜层出现微黄色。
排除方法:用H2SO4调节钝化液至工艺规范,然后补充CH3COOH来稳定钝化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