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镀锌钢管 > 酸性镀锌液主要成分是什么

酸性镀锌液主要成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07 23:04:08

镀锌有几种方法,分别有什么特点

1、冷镀锌

冷镀锌也叫电镀锌,是利用电解设备将管件经过除油、酸洗、后放入成分为锌盐的溶液中,并连接电解设备的负极,在管件的对面放置锌板,连接在电解设备的正极接通电源,利用电流从正极向负极的定向移动就会在管件上沉积一层锌,冷镀管件是先加工后镀锌。

特点:

①常温便捷施工,镀层锌含量在96%以上,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

②单组分,无双组分有机、无机富锌类涂料各种弊端

③冷镀锌的附着力强,良好重涂性能

④冷镀锌的施工便捷,安全环保

⑤抗滑移,可用于高强度螺栓摩擦面防腐

⑥对镀锌有良好修复性能,可与饮用水接触

2、机械镀锌

在装有镀件、玻璃球、锌粉、水和促进剂的旋转滚桶内,作为冲击介质的玻璃球随着滚桶转动,与镀件表面发生摩擦和锤击产生机械物理能量,在化学促进剂的作用下,将镀涂的锌粉冷焊到镀件表面上,形成光滑、均匀和细致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镀层。

特点:电镀液的浓度不变

3、热镀锌

钢板的表面镀锌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热镀锌板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原板准备、镀前处理、镀后处理、成品检验等

热镀锌工艺分为线外退火和线内退火两大类,即湿法 、线外退火、热镀锌惠林法 、线内退火、森吉米尔法、 改良森吉米尔法、美钢联法、赛拉斯法和莎伦法。

性能特点

①具有较厚致密的纯锌层覆盖在钢铁紧固件表面上,它可以避免钢铁基体与任何腐蚀溶液的接触,保护钢铁紧固件基体免受腐蚀。在一般大气中,锌层表面形成一层很薄而密实的氧化锌层表面。它很难溶于水,故对钢铁紧固件基体起着一定保护作用。

②由于结合牢固,锌—铁互溶,具有很强的耐磨性;由于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其合金层与钢铁基体附着牢固,因此热镀锌可进行冷冲、轧制、拉丝、弯曲等各种成型工序,不损伤镀层

③钢结构件热浸锌后,相当于一次退火处理,能有效改善钢铁基体的机械性能,消除钢件成型焊接时的应力,有利于对钢结构件进行车削加工

④热浸锌后的紧固件表面光亮美观,纯锌层是热浸锌中最富有塑性的一层镀锌层,其性质基本接近于纯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4、电镀锌

由于锌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变化,表面能生成一种很致密的碳酸锌薄膜,这种薄膜能有效保护内部不再受到腐蚀。当某种原因使镀层发生破坏而露出不太大的基体时,锌与钢基体形成微电池,使紧固件基体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

性能特点

锌镀层较厚,结晶细致、均匀且无孔隙,抗腐蚀性良好;电镀所得锌层较纯,在酸、碱等雾气中腐蚀较慢,能有效保护紧固件基体,镀锌层经铬酸钝化后形成白色、彩色、军绿色

美观大方,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由于镀锌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可进行冷冲、轧制、折弯等各种成型而不损坏镀层。

(1)酸性镀锌液主要成分是什么扩展阅读:

影响镀锌速度及质量的常见因素有:

1、前处理不彻底

表面有氧化膜,影响锌的正常沉积

2、导电不良

电流在导线上消耗,分配到工件表面的电流过小

3、工件含碳量高

碳钢、铸铁件等会降低氢的析出电位,工件表面析氢加速,电流效率降低

4、工件绑扎过密

镀锌时工件局部遭到屏蔽而导致镀层过薄

5、镀液温度偏低

当镀液温度偏低时配送的电流密度相应降低,镀层的沉积速度也必然降低

6、镀液中氢氧化钠含量偏高

氢氧化钠含量偏高时电流效率相应降低

7、镀液中添加剂含量偏低

添加剂含量偏低会影响分散能力,镀层局部显得过薄

8、受镀件面积估算不足

施镀时配送的电流密度显得过小

9、工件悬挂方法不当

与锌阳极间距过大,应调整位置。

10、工件过腐蚀

降低氢的析出电位,工件表面析氢加速电流效率降低,从而影响锌的沉积速度。应在酸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缓蚀剂,局部处氧化皮过厚先用机械法除去,酸洗过程中多作检查

11、阳极钝化

有效面积减少,影响电流的正常分布

12、氢氧化钠含量偏低

若氢氧化钠含量偏低时,电流密度提不高,阳极钝化

㈡ 镀锌的镀锌工艺

镀锌工艺主要有热镀锌和冷镀锌两类。冷镀锌又称电镀锌。这里主要讨论电镀锌。 电镀锌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从镀锌镀液的PH值上分,主要有两在类:碱性镀锌和酸性镀锌。
(1)碱性镀锌碱性镀锌工艺是指镀液的PH值是碱性。但因络合剂不同,又分为氰化物镀锌和锌酸盐镀锌两种。 氰化物镀锌是个很古老的镀种。镀液中主要有三种成分:主盐氧化锌,络合剂氰化钠和导电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早期的氰化镀溶液中是没有光亮剂的。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又在氰化液镀锌溶液中加入了起光亮作用的光亮剂。氰化镀锌工艺稳定,镀层细致。镀液分散能力好。根据氰化钠含量的多少不同,又分为高氰,中氰和低氰镀锌三种。氰化镀锌的最大缺点是毒性太大,对环境危害严重。
锌酸盐镀锌是近30年来发展较快的镀锌工艺。它的主要成分是主盐氧化锌,络合剂兼导电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为了获得细致的分散能力好的光亮镀层,还要加入光亮剂。国内锌酸盐镀锌的主要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的大搞无氰镀锌年代,著名的DPE镀锌工艺和DE镀锌工艺一直使用到现在。这种工艺虽然比不上氰化镀锌工艺的稳定、细致。但它的最大优点是无氰。对环境的危害要小的多。现在锌酸盐镀锌有了新的发展,起泡和脆性等缺陷得到了克服,分散能力大为改进,可以和氰化镀锌比美。
(2)酸性镀锌镀液的PH值在4-6。20世纪70年代大搞无氰镀锌的第二个成果便是无氰氯化铵镀锌。与锌酸盐碱性镀锌并驾齐驱。它以氯化锌为主盐,氯化铵为络合剂及导电盐。柠檬酸,氨三乙酸为辅助络合剂。聚乙二醇和硫脲作镀层细化剂。从这种镀液中获得的镀层细致,分散能力好。镀液毒性小。但缺点主要是镀液不稳定,散发出来的氯化铵气体对电镀设备腐蚀性很大。电流效率也较低。对杂质敏感性强。工作温度范围窄。现已基本上被氯化钾镀锌工艺所淘汰。
氯化钾(或氯化钠)镀锌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无氰镀锌工艺。它主要成分为:氯化锌主盐,一般使用含量为70-90g/L。氯化钾作导电盐,使用含量从140-280g/L不等,根据不同需求可任意调整。硼酸作PH值缓冲剂,以稳定PH值在4.6-5.6之间。由于这种镀液是在室温条件下工作,硼酸的溶解度不高,一般含量控制在25-30g/L。
单独靠这三种成分是镀不出合格锌镀层来的。还要加入一些添加剂才能获得光亮、细致的镀锌层来。氯化钾镀锌的优点是镀液稳定、镀层光亮细致且成本低、电流效率高、无毒。缺点是镀液的分散能力比碱性镀锌稍差,镀层的脆性也较大。尽管如此,氯化钾镀锌一面世,立刻普遍受到欢迎。发展十分迅速,已占据镀锌的半壁江山。从市场上看,目前镀锌工艺主要是两个镀种:碱性锌酸盐和酸性氯化钾镀锌。其他镀锌工艺均已相形见绌,缓慢退出历史舞台。
酸性镀锌工艺中还有一种硫酸盐镀锌工艺。它的主要成分是主盐硫酸锌。含量在250-500g/L之间。明矾或硫酸铝作导电盐。含量在30-50g/L之间。导电盐也有加入硫酸钠或氯化钠的。除了上述几种外,还要加入一些添加剂,作用是使镀层细致。最早是采用糊精或树胶,后来发明了一些专用光亮剂使镀层更加光亮细致。硫酸盐镀锌的最大优点是可使用较大电流密度(1-5A/dm2),镀速快。但缺点是镀液的分散能力很差,不宜用来镀较复杂工件。
由于它的特殊性,硫酸盐镀锌主要用在镀铁丝、钢带、钢板等形状简单,连续化生产性强的行业。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镀锌工艺外,还有焦磷酸盐镀锌、氟硼酸盐镀锌、羟酸盐镀锌等工艺,但应用不多,不再介绍。

㈢ 钾盐镀锌的镀液的配制

1、称取计量氯化钾、氯化锌倒入槽内,用60。C热水加入槽内至槽容积1/2,搅拌至完全溶解。
2、将所需量工业级硼酸,用80。C热水溶解完全后,加入(1)液中。
3、加入2g/L锌粉,充分搅拌2小时后立即过滤,加入至规定容积的4/5。
4、将计量FZ-91A,经3~5倍水稀释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均匀地先后分别加入镀液中,加水至规定刻度值,调PH值至工艺范围,小电流处理4小时,试镀合格后正式投产。
注意事项:掉入槽内铁件应及时取出,若配合FK-411钾盐镀锌抗铁剂,防止铁离子污染效果更佳;每添加5~6次B型,插加一次A型效果更好。若镀深孔复杂零件及钕铁硼件滚镀,应每添加5~6次A型,插加一次B型。消耗量(25。C时)<175ml/KA.H 。
钾盐镀锌也就是各位所说的酸锌。在目前国内使用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误区:
1、光亮剂耐温性越高越好
2、pH范围越广越好
3、使用中主要成份分开补加
其实不然。无论是何镀种,都有一个最佳使用温度范围,笔者认为镀锌的最佳温度范围就是15~30摄氏度。
镀锌中使用的添加剂、光亮剂在温度高时都不稳定,基本上温度每提高10度,添加剂的消耗会提高1倍,主要是夹杂在镀层中,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镀层性能的角度,都不利。
再说pH范围。在酸性镀锌中,锌以简单离子存在于镀液中,pH的变化会改变其存在形式。在钾盐镀锌中,pH高于5.5时,锌离子会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析出,夹杂于镀层中或沉积于镀槽底部,影响槽液的使用和镀层的性能。
镀液中主要成份的缺失主要是工件的带出,在主要成份补加时,最好是按配槽比例同时补加,既可保持槽液的稳定,又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处理。

㈣ 电镀锌的镀液是硫酸盐的好还是氯化钾的好硫酸锌镀液的成分及其配比

各有各的好处和用途,硫酸锌的上镀速度快,成本低,所以多用于要求速度的管路电镀,氯化钾回酸性镀锌的表面光泽答度好,多用于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零件滚镀或是挂镀。

至于配方的话,最好是LZ询问添加剂供应商,让他们提供,因为每种添加剂不同的话,主盐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除非LZ考虑连添加剂也自己配,可以参考电镀手册,但是根据你镀的零件不同,配方也是不一样的,就拿管路来说,硫酸锌500 g/L,硫酸铝30 g/L,明矾50 g/L,硫酸钠50 g/L;铸铁件的话硫酸锌300 g/L,硫酸铝2 g/L,硫酸钠250 g/L,2.6萘二磺酸钠3 g/L,硼酸250 g/L,葡萄糖3 g/L。

希望回答对LZ有帮助

㈤ 镀锌是什么材料呢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锌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76V,对钢铁基体来说,锌镀层属于阳极性镀层,它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其防护性能的优劣与镀层厚度关系甚大。锌镀层经钝化处理、染色或涂覆护光剂后,能显著提高其防护性和装饰性。

镀锌的工艺:

碱性镀锌工艺是指镀液的PH值是碱性。但因络合剂不同,又分为氰化物镀锌和锌酸盐镀锌两种。 氰化物镀锌是个很古老的镀种。镀液中主要有三种成分:主盐氧化锌,络合剂氰化钠和导电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早期的氰化镀溶液中是没有光亮剂的。

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又在氰化液镀锌溶液中加入了起光亮作用的光亮剂。氰化镀锌工艺稳定,镀层细致。镀液分散能力好。根据氰化钠含量的多少不同,又分为高氰,中氰和低氰镀锌三种。氰化镀锌的最大缺点是毒性太大,对环境危害严重。

㈥ 什么是镀液

电镀溶液是一种含有金属盐及其他化学物之导电溶液, 用来电沈积金属, 主要类别可分酸性, 中性及咸性电镀液, 强酸镀液是pH值低於2的溶液, 通常是金属盐加酸之溶液, 例如硫酸铜溶液. 弱酸镀浴是pH值在2~5.5之间镀液, 如镍镀液. 咸性镀液pH值超过7之溶液, 例如氰化物镀液, 锡酸盐之锡镀液及各种焦磷酸盐镀液. 不同底材选用其适用之镀液方可达良好之镀层.
镀液的主成分主要有:
金属盐: 提供金属离子之来源如硫酸铜, 可分单盐及错盐, 例如, 单盐CuSO4, NiSO4; 错盐: CuCN
导电盐: 提供导电度, 如硫酸盐, 氯盐; 可降低能量花费, 镀液热蒸发损失, 尤其是滚桶电镀更需优良导电溶液.
阳极溶解助剂: 阳极有时会形成钝态膜, 不易溶出金属离子, 则需加阳极溶解助剂. 例如镀镍时加氯盐.
缓冲剂: 电镀条件通常有一定pH值范围, 加缓冲剂可防止pH值变动过剧.
错合剂: 很多情况, 错盐的镀层比单盐的镀层优良, 防止置换沈积, 如铁上镀铜, 则需用错合剂, 合金电镀用错合剂使不同之合金属还原电位拉近才能同时沈积得到合金镀层.
安定剂: 镀浴有些会因某些作用会产生金属盐沈淀, 造成镀液寿命减短, 为使镀液安定所加之药品称之为安定剂.
镀层性质改良添加剂: 例如孔针孔防止剂, 硬度调节剂, 光泽剂等改变镀层的物理化学特性之添加剂。

㈦ 请问酸性电镀主要用到那种酸

酸性电镀有好多种,酸性镀铜用硫酸,弱酸性镀锌调pH用盐酸,酸性镀锡用硫酸,镀铁用硫酸或盐酸,镀镍(弱酸性)调pH用硫酸或盐酸,镀铬用铬酸(即铬酐),等等。

㈧ 酸性镀锌药液升温快是怎么回事啊

酸性镀锌
一、氯化铵镀锌
氯化铵镀锌镀层结晶细致,镀层光泽美观,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好,适合于复杂零件的电镀。电流效率高,氢脆性较小,可直接镀在高强度钢、铸件、锻件、粉末冶金等特种材料上。该工艺曾在我国普遍应用。但早期的添加剂是海鸥洗涤剂型的,生产中发现该类镀液存在钝化膜易变色;镀液腐蚀性大;废水中重金属难处理,氨对鱼类有毒等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被碱性无氰镀锌所取代。为发挥弱酸镀锌的优点,80年代初期,无铵氯化物镀锌在我国崛起,铵盐镀锌面临着两个体系的挑战,应用量不断下降。但由于酸性光亮剂在80年代末在中国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末,不含苄叉丙酮的酸性镀锌光亮剂在氯化铵镀锌体系的使用表现出了杰出性能,使铵盐镀锌深受一部分用户的青睐,特别是自动线上尤受欢迎。该体系的主要特点为①不使用络合剂如氨三乙酸、柠檬酸减少污水处理压力、;②不必使用硼酸等缓蚀剂,且pH值很稳定,因为氯化铵本身就是一种缓冲剂;③镀液抗杂能力更强,特别是铁离子,即使镀液变成红色,不处理,仍能镀出光亮的产品;④镀层抗变色能力大大提高,比钾盐镀锌更好,不像使用海鸥洗涤剂体系那么容易变色;⑤深镀能力超过氰化镀锌;⑥耐高温,镀液试验浊点超l00℃;⑦添加剂稳定,镀液为澄清透明,淡如水,分解产物少;⑧光亮剂消耗量省,所以特别是自动线生产的还是被广泛使用。例如Ekem-921。
氯化铵镀锌的工艺规范(见表3~1—6)。
表3—1—6 氯化铵镀锌的工艺规范

(一)镀液配制方法和维护要点
1.Ekem-921镀液配制方法
(1)将计算量的氯化铵倒入槽中,先用总体积2/3的热水溶解;
(2)氯化锌用少量水溶解后,在搅拌中加入槽中;
(3)加入0.5mL/L~1mL/L双氧水,搅拌30min;
(4)在强烈搅拌下逐渐加入1g/L~2g/L锌粉,再搅拌30min;
(5)静置1h~2h,过滤;
(6)加入Ekem-921A柔软剂及Ekem-9218光亮剂并搅拌均匀;
(7)加水至规定体积,在0.1A/dm2~0.2A/dm2电流下,用瓦楞板电解4h~12h后,试镀。
2.海鸥添加剂镀液配制
(1)将计算量的氯化铵倒入槽中,先用总体积2/3的热水溶解;
(2)氯化锌用少量水溶解后,在搅拌中加入槽中;
(3)将计算量的柠檬酸加入槽内,充分搅拌溶解后,用5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直到pH值等于5.8,这时溶液清澈透明;
(4)用50℃热水将硫脲溶解(1份硫脲15份热水)后倒入槽内搅匀;
(5)聚乙二醇和海鸥洗涤剂在同容器中混合,加入5倍水,加热到60℃充分搅拌溶解,加入槽中;
(6)加水至规定体积,在0.1A/dm2~0.2A/dm2电流下,用瓦楞板电解4h~12h后,试镀。
在生产中锌离子含量一般控制在18g/L~23g/L,形状复杂的滚镀件锌浓度要低一些,宜控制在15g/L~18g/L;氯化铵大于300g/L易结晶析出,低于200g/L镀层粗糙,以250g/L左右为好。柠檬酸是主要的络合剂,影响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应保持在规范含量内;硫脲和聚乙二醇相配合,发挥协同效应,增加极化,结晶细致,并起光亮作用。当含量过多时镀层脆性增加,钝化膜易变色,含量不得超过2g/L。为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和平整性,有些用苄叉酮和平平加配合作光亮剂,代替硫脲和聚乙二醇。镀液中铜、铅、铁严重影响镀层结晶、光亮度下降和钝化膜变色,必须使用高纯阳极,防止零件掉落,不得用镀液擦极杆。这些金属杂质宜用锌粉处理清除;生产中pH值会逐渐升高,可用盐酸或硫酸调节。pH值低易出现条纹;过高镀层发黑、粗糙、疏松,宜控制pH值在5.8~6.0之间。
(二)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见表3—1—7)
表3—1—7铵盐镀锌故障及纠正方法

二、氯化钾镀锌
氯化物镀锌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光亮镀锌工艺。我国近几年来添加剂开发有了显著进展,温度范围大为扩大、电流密度范围宽、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已与碱性无氰镀锌相当,故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氯化物镀液的特点:①是不含络合剂的单盐镀液,废水极易处理;②镀层的光亮性和整平性优于其他镀液体系;③电流效率高,沉积快;④氢过电位低的钢材如高碳钢、铸件、锻件等容易施镀。
这类含氯离子的弱酸性镀液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正因为如此,这类镀液不适应需加辅助阳极的深孔或管状零件。
(一)氯化物镀锌工艺规范(见表3—1—8)
表3—1—8 氯化物镀锌工艺规范

(二)镀液的配制方法
(1)先将计算量的氯化钾、硼酸分别用热水溶解后加人槽内;
(2)将计算量的氯化锌用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槽内;
(3)在强烈搅拌下,加入1g/L~2g/L锌粉,搅拌30min;
(4)静置2h~3h,过滤;
(5)加入选定的组合添加剂,然后加水至总体积,搅拌均匀,测定pH值并调整到工艺规范内,过滤,低电流0.1A/dm2~0.3A/dm2电解数小时后试镀。
(三)各成分的作用
1.氯化锌
是镀液主盐。其浓度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当锌偏低时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好,但允许电流密度上限值下降;锌偏高则相反。一般挂镀氯化锌在60g/L~100g/L,滚镀40g/L~60g/L。
2.氯化钾(钠)
镀液的导电盐即支持电解质,又是锌离子的弱配位体,当氯离子偏高而锌偏低时,则形成如K4(ZnCl6)等这样的高配位络合物,起到增加阴极极化和提高分散能力的作用。挂镀氯化钾在180g/L~250g/L,滚镀200g/L~280g/L,夏季取上限,冬季取下限,防止温度太低结晶析出。氯化钾(钠)太低时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下降,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变窄。
生产中大都使用钾盐,因为钾盐比钠盐在下列方面优越:导电性强;阴极极化大;浊点高;镀层脆性亦比钠盐小。尽管钾盐比钠盐价格高2/3,考虑到镀液的综合技术性能仍乐意用钾盐。钠盐在一些零件形状简单和滚镀的场合还是可用的。
3.硼酸
是缓冲剂。因为阳极电流效率比阴极高,故镀液pH值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在双电层中pH值比溶液本体高约一个单位,当阴极区pH值高时,容易导致氢氧化锌在镀层中夹杂而质劣。镀液中的硼酸可保持pH在5—6之间。在使用中镀液的pH值朝上升趋势,经常要用稀盐酸调低。
以上三种基本成分对镀液性能的影响见表3—1—9。
表3—1—9基本成分对镀液性能的影响

4.添加剂
起提高阴极极化、细化结晶、提高光亮和整平作用等。镀液和镀层性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添加剂的综合技术性能,近几年开发了一批技术性能优良,温度范围宽的添加剂,所以氯化物镀锌有较大发展。目前市售的氯化物镀锌光亮剂种类很多,性能亦有差别。其组成保密,但都包含有主光剂、载体光亮剂和辅助光亮剂等三个基本成分。
(1)主光剂。是一种能产生显著的光亮和整平作用的有机物,其分子结构中应含一个羰基,如芳香醛或芳香酮,某些杂环醛也可用,例如香豆素、香草醛、苄叉丙酮等,国内市售的添加剂大都以苄叉丙酮作主光亮剂(近年来选用邻氯苯甲醛)。苄叉丙酮含量以0.2g/L~0.3g/L为宜,过高产生亮而脆的镀层;过低光亮和整平性不足。苄叉丙酮难溶于水,必须靠载体光亮剂增溶,使其均匀分散在镀液中。
(2)载体光亮剂。一般采用聚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类、高分子聚醚或聚醇类等是主要的选择对象。载体光亮剂起着细化结晶和增加主光亮剂的溶解度等双重作用。其增溶作用是将主光亮剂分散在载体光亮剂的胶束之中,一起分散于水中。载体光亮剂溶于水是依靠众多的醚键和水分子的氢键作用所致。由于氢键能较小,当温度高时即氢键断开,水溶性降低,聚醚化合物即游离出来,此时溶液发生混浊。溶液由清透到开始变混浊的温度叫浊点温度。选择添加剂一定要注意其浊点温度,一旦出现混浊现象,载体光亮剂游离出来,主光亮剂也随之失效,尤其滚镀槽温升高,必须选用浊点高的添加剂。浊点温度高低除与载体光亮剂性能有关外,还与镀液主盐、导电盐、主光亮剂的浓度有关。浊点温度随上述成分浓度升高而降低。为了提高添加剂的浊点温度,有的还加有高温匀染剂、乳化剂、增溶剂等助剂。
(3)辅助光亮剂。主要是提高低电流密度区的光亮度,与主光亮剂相配合,发挥协同效应,能明显地扩大光亮电流密度范围,以便获得全光亮的镀层。辅助光亮剂一般选用不饱和芳香族羧酸或其磺酸盐,例如苯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NNO),等等。
因各厂家使用的配方不同,性能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四类:
(1)苄叉丙酮+平平加+苯甲酸钠。这是早期的产品,配制方法简便,表面成本低,早期较多电镀厂自己配制,但是它消耗量大,角缸多,造成浪费,目前使用的厂家逐渐减少。
(2)苄叉丙酮+高温载体+其他辅助剂。这类光剂的耐温性能好,镀层光亮,但不清亮,同样角缸也比较多。配方举例,如下:
苄叉丙酮 20g/L
扩散剂NN0 30g/L~40g/L
HW高温匀染剂(或HTA 220g/L~300g/L
宽温载体光亮剂或TSA
宽温载体光亮剂)
邻磺酰苯甲酰胺钠盐 10g/L~l5g/L
吡啶-3-甲酸 5g/L~8g/L
对氨基磺酰胺 2g/L~3g/L
苯甲酸钠 60g/L~809/L
后三种物质可酌情加入,不一定全加,混合搅溶后,加20mL/L,效果与市售宽温添加剂相似。
添加剂是由多种成分复配的,它们的消耗速度不会同步,故每种市售添加剂都有开槽用和补充用两种。
(3)OP+醛类。这类光剂的光亮度好,出光速度快,角缸少,但耐温性差,温度达38℃时,镀液就会发浑,无法正常生产。
(4)高温载体+醛类。这类光剂耐温性好,槽液温度65℃,仍能正常生产,镀层清亮,出光速度快,但是低电流区光亮度差,需加入大量的光亮剂才能提高低区亮度,造成镀层脆性明显提高,因此如何提高低区光亮,同时又不影响镀层的脆性成为此类光剂需要攻克的关键难关。宏正(Ekem)率先合成了适合于高温载体的低电流区光亮剂,使低电流区光亮度大大提高,添加剂十分稳定,分解产物少,镀液澄清如水,可以用空气搅拌,不但适合于氯化钾镀锌,也适合于氯化铵镀锌。如Ekem-921。
(四)镀液维护要点
(1)氯化物镀锌前处理定要像镀镍那样洁净,以防结合力不良。
(2)镀液使用的原材料一定要注重质量,镀层发黑多为氯化钾或硼酸不纯造成的。
(3)镀层发雾主要是铅、铜杂质引起的,可用小电流电解或锌粉处理后过滤;铁是最容易积累的杂质,定期用双氧水处理,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清除。
(4)pH值每班均要检查,pH值<4光亮剂析出、pH值<4.5深镀能力差、pH值>6.5镀层产生条纹。
(5)镀层光亮性差,主要是光亮剂不足或过量,也可能是锌和硼酸低造成的,需要酌情处理。氯化物镀锌后要浸2%Na2C03溶液除去表面的有机物,否则与钝化膜结合力不好,易脱膜。
(五)可能产生的故障和纠正方法(见表3—1—10)
表3—1—10 氯化物镀锌可能发生的故障和纠正方法

品级

牌号

化学成分(%)

Zn(min)

Pb(max)

Fe(max)

Cd(max)

Cu(max)

Total

0#

Zn-0

99.995

0.003

0.001

0.001

0.001

0.005

1#

Zn-1

99.99

0.005

0.003

0.002

0.001

0.01

2#

Zn-2

99.95

0.020

0.010

0.020

0.001

0.050

㈨ 铜适合酸性镀锌还是碱性镀锌,镀锌液的成分是什么

现将二者电镀工艺的优缺点粗略总结如下:氯化钾镀锌(即酸性镀锌): 优点:1、镀层鲜艳。2、镀覆速度快,效率高,成本较低。 缺点:1、镀锌层为片状,结合力差,易脱落。2、防腐能力差,镀层的耐盐雾性能实验无法保证。3、镀层脆性大,时间长钝化膜易变色。锌酸盐镀锌(即碱性镀锌): 优点: 1、 镀层结合力较好,镀锌层为柱状结构;2、防腐蚀能力强,镀层的耐盐雾性能试验较好,可达到72小时以上;3、彩色钝化膜附着能力好,不易变色。 缺点:1、镀前处理要求较高;2、电阻率大,生产效率低;3、电镀时碱味重,刺鼻。4、色彩相对较暗,不如酸锌鲜艳。 根据两种不同镀锌的优缺点,酸性镀锌无法保证产品符合ROHS标准和要求,质量无法保证,应采用碱性镀锌工艺。
镀液配方及操作条件:氢氧化钠100-120g/L,氧化锌8-12g/L,三乙醇胺20-30mL/L,光亮剂适量(按光亮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温度10-40度,电流密度1-2.5A/平方分米。配制:将各成分加水溶解,加锌粉1-2/L,搅拌1-2小时除铅等杂质,加光亮剂即可试镀。碱性镀锌要注意锌和氢氧化钠含量在工艺范围内,锌含量偏低,镀速慢,分散能力低,含量高,镀层粗糙;氢氧化钠含量低,镀层粗糙,镀速慢,含量太高,电流效率低。还有光亮剂要控制好,含量低,镀层不光亮,含量高 镀层发脆。

㈩ 电镀液的一般成分是什么 什么化学药品会瞬间严重烧伤人,并可以在溢出时候产生大量白烟谢谢

三氯化磷溢出和空气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白烟也有腐蚀性
电镀液很多的,以下每个镀种只列举常用电镀工艺类型
1.镀锌溶液成份:
a 酸性镀锌 硫酸锌 硫酸铝 硫酸铝钾 硫酸钠. 添加剂:葡萄糖,糊精 2.6或2.7萘二磺酸钠
b 碱性镀锌 氧化锌 氢氧化钠。添加剂:DE与DEP添加剂 光亮剂:香草醛 茴香醛
2.氢化镀镉溶液成分:氧化镉 氰化钠 氢氧化钠 硫酸镍 添加剂:磺化蓖麻油
3.氢化镀铜溶液成份:氢化亚铜 氰化钠 酒石酸钾纳 碳酸钠
4.镀镍溶液成份:硫酸镍 氯化钠 硼酸 硫酸钠 氟化钠 硫酸镁
5.镀铬溶液成份:铬酐 硫酸 三价铬
6.氢化镀银镀液成份:氯化银 硝酸银 氰化钾 碳酸钾 硝酸钾 混合光亮剂
7.镀锡溶液成份:
a碱性镀锡钠镀液成份:锡酸钠 氢氧化钠 醋酸钠
b碱性镀锡钾镀液成份:锡酸钾 氢氧化钠 醋酸钾
c酸性镀锡溶液成份:硫酸亚锡 硫酸 光亮剂ss-820 ss-821 稳定剂NSR-845
8.塑料化学镀铜:硫酸铜 酒石酸加纳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氯化镍
塑料化学镀镍:氯化镍 硫酸镍 次亚磷酸钠 柠檬酸钠 氯化铵 乳酸
强酸和强碱都能烧伤人,能冒烟的浓硫酸(烟为水汽),浓盐酸(挥发)

阅读全文

与酸性镀锌液主要成分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碳钢退火为什么设置在620 浏览:743
钢钢铁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544
为什么精车钢材内球粘刀 浏览:428
采暖用无缝钢管是什么管 浏览:845
ysl方管13和50 浏览:704
高达无缝用什么补土 浏览:139
深圳旭东钢构技术怎么样 浏览:918
五寸圆形模具直径多少 浏览:535
游戏币开一个模具多少钱 浏览:357
钢铁男人什么意思 浏览:619
配方是四寸模具是六寸怎么换算啊 浏览:575
什么叫无缝山羊绒毛衣 浏览:274
怎么看自己能不能跳钢管舞 浏览:168
2021年5月31日螺纹钢价格多少 浏览:425
打火机能焊接什么工具 浏览:6
亚索什么皮肤无缝e 浏览:63
铝合金模具多少钱一套 浏览:444
小批生产适合什么模具 浏览:112
引脚焊接为什么不上锡 浏览:481
读模具怎么样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