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铁碳平衡图,请叙述碳的质量分数为0.2%的低碳钢从室温加热过程中钢的组织变化(叙述到奥氏体状态)
原始组织为淬火组织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产生回火现象,较高温度时转变内为珠光体型的组容织。接近A1温度时,无论原始组织如何,都将产生回复再结晶现象。组织形态为铁素体+珠光体(大量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渗碳体,其中渗碳体密集区与铁素体构成珠光体)。
到AC1时出现渗碳体的分解并溶入铁素体变形奥氏体(共析反应的逆反应),温度继续升高时,剩余的铁素体逐步溶入奥氏体,AC1与AC3之间的组织状态为奥氏体+未溶铁素体,到AC3时变成单一的奥氏体。
2. 在低碳平衡状态图中,低碳钢室温下的组织是
原始组织为淬来火组织时会随着温度自的升高而产生回火现象,较高温度时转变为珠光体型的组织。接近A1温度时,无论原始组织如何,都将产生回复再结晶现象。组织形态为铁素体+珠光体(大量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渗碳体,其中渗碳体密集区与铁素体构成珠光体)。
到AC1时出现渗碳体的分解并溶入铁素体变形奥氏体(共析反应的逆反应),温度继续升高时,剩余的铁素体逐步溶入奥氏体,AC1与AC3之间的组织状态为奥氏体+未溶铁素体,到AC3时变成单一的奥氏体。
3. 低碳钢的室温组织是什么
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4. 给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的例子,并计算其室温下相组成,组织组成物,说明其用途和常用的热处理方案。
低碳20号---室温组织:铁素体+珠光体---用途要求不高的结构钢---无需热处理或正火
中碳45号---室温组织:铁素体+珠光体---用做机械结构钢---通常为调质处理
高碳T10---室温组织:碳化物+珠光体---用作工具、刃具---通常为淬火+低温回火
5. 在室温下可否对低碳钢和紫铜连续进行塑性加工
在室温下不能对低碳钢和紫铜连续进行塑性(变形)加工。
室温不行;而且,在低于低碳钢的再结晶温度条件下也不能对其连续塑变加工;同理,紫铜在低于其再结晶温度情况下也都不能够连续塑变加工。这是因为材料的再结晶温度是材料冷加工与热加工工艺的分水岭;低于此温度,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冷加工;高于此温度,材料的塑性变形称为热加工。
冷加工过程中,低碳钢塑变模式为多晶体的塑变,机制为交替滑移模式;位错会迅速产生自晶界向晶粒内部的堆积;材料的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即加工硬化效应。随着材料的强度增加,其脆性也相应增大,韧性降低。当塑变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晶粒变形严重;位错线构成的位错墙也将原来的晶粒分割成为许多亚结构;内能大量积累和增加;微裂纹就会产生和扩展;材料就会开裂。紫铜的冷加工过程中在晶粒位错滑移塑变的同时,还会有孪生塑变伴随其过程中。最终也会产生加工硬化效应。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同样会如同低碳钢一样出现强度增大,脆性增大,人性降低;以至于最终产生裂纹开裂。
热加工过程中,温度高于各自的再结晶温度。热能会激活材料的构成原子;扩散迁移率大大提高,动态恢复与再结晶会把塑变产生的加工硬化随时消除。不会出现加工硬化,当然就不会出现由此导致的形变强度增高、韧性降低和开裂的现象。从而,热加工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既省工,又省力。
大塑性变形,复杂形状的深度锻造,等往往都毫无例外的选择热加工。
冷加工过程中,当加工硬化达到某一个控制量后就必须进行再结晶退火热处理。消除加工硬化效应,然后再继续冷塑性变形。冷塑变量太大时,中途要进行多次再结晶退火处理。
6. 低碳钢焊缝金属自高温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如果冷却速度越快,则室温下焊缝金属的硬度怎样,珠光体的
冷却速度越快,硬度越高,珠光体组织越细小
7. 给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例子,计算其在室温下的相组成,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
8. 低碳钢在室温下反复弯折,硬度增加,停止一段时间后,硬度不变的原因。跪求。哪位大神告诉我一下啊啊啊啊
低碳钢板在室温下反复弯折,会造成钢板塑性变形,使钢板晶粒组织拉长变形,产生加工强化,硬度值会提高。停止后变形的晶粒组织不会自动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所以硬度值不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