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方管的承载力计算
^竖向承载力简单计算:P=(4*n*Pi^2*E*I)/[(L/2)^2]。
计算压应力,就是竖向压力作用在方管的横截面上所产内生的压应力。容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压力(单位N)除以方管横截面面积(单位m平方)。只要压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可。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基础,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其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下设置方法相同的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并不常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群桩效应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群桩的侧阻力、群桩的端阻力、承台土反力、桩顶荷载分布、群桩的破坏模式、群桩的沉降及其随荷载的变化。
(1)方管抗弯扩展阅读
方管工艺分类
方管按生产工艺分:热轧无缝方管、冷拔无缝方管、挤压无缝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为:
1、按工艺分——电弧焊方管、电阻焊方管(高频、低频)、气焊方管、炉焊方管
2、按焊缝分——直缝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断面形状分类
方管按断面形状分类:
1、简单断面方管——方形方管、矩形方管
2、复杂断面方管——花形方管、开口形方管、波纹形方管、异型方管
② 20号槽钢抗弯强度和多少号方管抗弯强度相当
槽钢抗弯曲相对较强。在材质等同的情况下,厚度越厚抗弯强度越强 Q235#槽钢屈服强度为235兆帕以版上。一权般国标的货能达到300兆帕。 而工艺而言,槽钢比方管屈服强度更高。 方管是板材加热后弯曲成型的。而槽钢是钢胚热轧直接成型。
③ 8号槽钢和40*60的方钢管那个抗弯强度好
槽钢惯性矩Ix=101,Iy=16.6
矩形管和壁厚有关系,最大壁厚4mm(3mm)情况下惯性矩Ix=31(25),Iy=16(13)
因此,内如果槽钢容横着使用的抗弯要好的多(腿朝下),立着使用就不如矩形管了(腿朝侧面)
建议查阅机械设计手册
④ 材料与厚度相同的方管与圆管哪一个抗弯折能力强
我通过INVENTOR2010进行了应力分析,假定方管为100*100*10,工字钢为100*100*10*10,内不圆角均为R10,在悬臂梁相同载荷回的状况下分析,答结果显示方管的最大应力(固定点处)要比工字钢大些,也就是工字钢的抗弯性更好,和楼上说的有所不同。供参考。
⑤ 方钢管抗弯强度
槽钢惯性矩Ix=101,Iy=16.6
矩形管和壁厚有关系,最大壁厚4mm(3mm)情况下惯性矩Ix=31(25),Iy=16(13)
因此,版如果槽钢横着使权用的抗弯要好的多(腿朝下),立着使用就不如矩形管了(腿朝侧面)
建议查阅机械设计手册
满意请采纳。
⑥ 方钢管抗弯等强度方面的计算公式,麻烦告诉指点。
最大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是:σ=M/(γx*Wnx)。 其中:M是钢管承受的最大弯矩; γx——版截面的塑性权发展系数;对于钢管截面,取为1.15, Wnx——钢管净截面模量,也称为净截面抵抗矩。如果截面没有削弱,可以通过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型钢表格查到,如果截面有削弱,可以根据材料力学的公式根据截面尺寸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⑦ 矩管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1、先计算截面模量
WX=(a四次方-b四次方)/6a
2、再根据所选材料的强度,计算所能承专受的弯矩
3、与梁上载荷所形属成的弯矩比对,看看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一卷第1-59页
⑧ 角钢与方通的抗弯强度谁强
24平米钢结构吊顶,个人推荐方管,因为主管的扭力与可塑力都比较强。200×8的方管绝对没问题中建钢铁,为您解答。
⑨ 一米长两个厚的60方管和圆管的 抗弯强度差多少
方管的惯性矩是86.67cm4,圆管的惯性矩是51.05cm4,抗弯强度差35.62cm4。
抵抗矩=惯性矩/截面高度,这两个截面高度相同,就直接比较惯性矩,带入长宽60,厚度10可以得到,所以方管的抗弯强度比圆管还是要好不少,大概是1.7倍。
从受力面的角度来说,大致方管的受力面只有四面中的一面,也就是四分之一,可圆管的受力面只有两面,也就是二分之一,由此可见,方管的抗弯强度只是圆管一半。
(9)方管抗弯扩展阅读:
方管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方管不宜与水泥、水泥沙浆、混凝土直接接触,应采用覆塑薄壁焊管或在管外壁缠绕防腐胶带。
2、埋地宜选用塑覆薄壁方管(316型),能避免对尖硬杂物或管外壁的酸碱腐蚀对管道的损伤;也可以用另外包扎材料做防腐措施,如包扎两层沥青漆(或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塑胶布防腐,外缠两层聚乙烯带或两层氯乙烯带。
3、采用水泥砂浆填补在暗敷的管道中时,应利用保温材料确保水泥砂浆与管子间留有空隙,以便暗敷的管子可自由的伸缩。
4、管道应合理配置伸缩补偿装置与支架(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以控制管道的伸缩方向或补偿,明敷或非埋设隐敷的热水薄壁方管的直线段长度超过10-15m时,宜采取管道轴向的补偿措施,当公称直径大于50mm时,宜设置方管波形膨胀节或方管线性温度补偿器。
5、方管与丝口阀门、水咀、水表等附件连接时,不得在方管上套丝,而应通过转换接头等丝接配件过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方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圆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弯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惯性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抵抗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截面有效高度
⑩ 方钢管对角抗弯如何计算
方钢管45度对角抗弯模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Wx0=0.118*(a^4-a1^4)/a
a--方管外边长
a1--方管内边长=a-2*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