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梁箍筋弯头怎么算拜托各位大神
直径小于8的,用2*(75+1.9*d)+(8*d),直径大于8的用2(11.9*d)+(8*d)
Ⅱ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肢宏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稿旅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键饥凳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Ⅲ 梁钢筋弯钩延伸长度怎么计算 有没有公式
梁钢筋弯钩延伸长度怎么计算??? 有没有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或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后,外边缘伸长,内边缘缩短,而中心线既不伸长也不缩短。但钢筋长度的度量方法一般系指外包尺寸,因此钢筋弯曲以后,存在一个量度差值,在计算下料长度时必须加以扣除。否则势必形成下料太长,造成浪费,或弯曲成型后钢筋尺寸大于要求造成保护层厚度不够,甚至钢筋尺寸大于模板尺寸而造成返工。
1.规定和附图:
弯钩形式带平直部分的半圆弯钩(或称180°弯钩)
HPB300级钢筋的表面光滑,与混凝土粘结条件不好,因此,它的末端需要做有弯钩。弯钩采用半圆形的,见附图,其圆孤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圆孤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3.5倍。
2.计算原理:
从钢筋弯曲后的中心线算,半圆圆孤所属圆的半径为D/2+d/2,根据L=πD,它的长度应为πR,即π/2(D+d),这样,见附图 1中(b),下料时所取的弯钩增加长度就是
Lι=π/2(D+d)+Lp-(D/2+d)
=π/2(D+d)-(D/2+d)+Lp
=1.571D+1.571d-D/2-d+Lp
=1.571D+1.571d-0.5D-d+Lp
=1.071D+0.571d+Lp
式中Lι—弯钩增加长度;
D—圆孤弯曲直径;
d—钢筋直径;
Lp—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
3.计算方法:
1.按取弯曲直径D,D等于2.5d、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等于3d,则弯钩增加长度应为
Lι=1.071D+0.571d+Lp=1.071×2.5d+0.571d+3d=6.2485d
即 Lι=6.25d
2. 用弯曲直径D等于2.5d、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等于3d,直接代入
Lι=π/2(D+d)+Lp-(D/2+d)
=π/2(2.5d+d)-(2.5d/2+d)+3d
=5.495d-2.25d+3d
=6.245d
=6.25d
答:这样平时说的钢筋弯钩增加长度6.25d就算出来了。
Ⅳ 各种箍筋的计算公式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箍筋形式
使用结构
箍筋弯钩
不直段长
度Lp
箍筋直径
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
6
8
10
12
8
10
12
5
6
7
8
90°/90°
一般结构
Lp≥5d
5d
6d
5.28d
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
135°/135°
抗震结构
Lp≥10
18d
20d
18.4d
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
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设某框架梁截面尺寸bXh,保护层厚度c,箍筋直径d,钢筋按外皮计算,弯钩为135°,那么
箍筋长度=(b-2c+2d)*2+(h-2c+2d)*2+(1.9d+max(10d,75mm))*2
(b-2c+2d)*2和(h-2c+2d)*2不难理解,读者只要画出草图就可以分析出来,箍筋计算的关键是弯钩及弯钩平直段应该取多长才合适的问题。
在本式中,1.9d*2为箍筋的两个弯钩因为弯曲135°而产生的弧度增加值,因为我这里没有图片,就不再赘述。
max(10d,75mm)的由来,砼结构验收规范规定,抗震结构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且最低不小于75mm。
读到这里,是不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呢?
如果箍筋按照中心线计算的话,公式为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max(10d,75mm))*2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分析下这两个公式的不同以及原因
更正:平直段应是两段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10d)*2
Ⅳ 梁箍筋怎么算
梁箍筋公式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23.8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外包宽度= b-2c+2d
外包长度=h-2c+2d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5)梁的箍筋弯头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Ⅵ 钢筋箍筋弯钩部分怎么计算长度
钢筋箍筋弯钩部分计算长度看箍筋的弯曲角度结构,如果是90°~180°非封闭箍取5d(无抗震要求的形式) 封闭箍一般是135°取10d或者75mm,这两者取大的(这种箍筋形式是有抗震要求或抗扭要求的)。
预算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135°弯钩11.9d,对转半圆180°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6)梁的箍筋弯头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
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