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硫、磷元素的含量为什么在碳钢中要严格控制,而在易切削钢中又要适当提高
硫磷在钢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其一,硫引起钢的“热脆”,磷引起钢的“冷脆”;其二,均降低钢的焊接性能;其三,可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综合评价这两种元素为有害元素,所以在碳钢中要严格控制。
易切削钢对切削性要求高,所以适当提高硫磷含量可明显提高切削性,至于硫磷的有害影响可通过加入其他元素来削弱。比如含硫的易切削钢,常规下都含有锰元素,原因就是锰能削弱硫的有害影响。
Ⅱ 改善材料切削的措施有哪些
改善材料切削的措施:
合理选择材料的供应状态
在满足工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切削交给那个性能较好的工件材料,同时还应注意合理选择材料的供应状态。例如,低碳钢经冷拔加工后,可降低塑性,提高其切削加工性;中碳钢以部分球化的珠光体组织的切削加工性最好;高碳钢完全球化退火状态易于切削加工;锻造毛胚余量不均匀,且表层有硬皮,不如冷拔或热轧毛坯切削加工性好。
改善化学成分
如果在钢中适当添加一些元素,如硫、磷、铅、钙等,可使钢的切削加工性得到显著改善,这种钢称为易切削钢。易切削钢加工时的切削力小,易断屑,刀具耐用度高,已加工表面质量好。
进行热处理
生产中改善金属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最常用的办法之一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改变材料的金属组织,使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得到改善。例如,高碳钢、工具的硬度偏高,且有较多的网状、片状的渗碳体组织,加工性差,经过球化退火即可降低硬度,并得到球状渗碳体;热轧中碳钢的组织不均匀,经正火可使得其组织与硬度均匀;低碳钢的塑性太高,可通过正火适当降低塑性,提高硬度;马氏体不锈钢常要进行调质处理降低塑性;铸铁一般在切削加工前均要进行退火处理,降低表层硬度,以上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此外,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确定合理的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安排适当的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Ⅲ 制造轴,齿轮为什么常选用中碳钢,而刀具,量具常选用高碳钢
因为刀具量事关被测量目标的质量,精密量具开发成本很高,维护和保养要求极高,普通的量具如此,精密量具,非标量具更是如此,自由使用高碳钢才有利于量具的寿命,像好域安科技的精密量具选材都是严格按照高碳钢的标准。
Ⅳ 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采用哪种热处理高碳钢采用哪种热
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采用正火处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要改善切削性能,低碳钢用正火,中碳钢用退火或正火,高碳钢用球化退火。
Ⅳ 试分析钢件为了获得最佳的切削加工性能,对于不同含碳量的钢如何选择热处理工艺
很好的问题。总原则:无论是锻件还是锻件(型材一般不需为改善加工性能再处理),细化组织、使组织更均匀、消除应力便于尺寸稳定等。
低碳钢好处理,一般的退火即可,铸件可选正火更好些。
低碳合金钢:退火或扩散退火。
中碳钢:退火。
中碳合金钢:完全退火。考究点,等温退火。
高碳钢和高碳合金钢:球化退火。
特殊情形:调质处理。
谨供参考。
Ⅵ 中碳钢改善切削性能为什么用完全退火
1、退火: 退火和正火是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的预备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对于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机器零件,也可以做为最终热处理。 等温退火将奥氏体化后的钢快冷至珠光体形成温度等温保温,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空冷至室温。 球化退火 将过共析碳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2~4h,使片状渗碳体发生不完全溶解断开成细小的链状或点状,弥散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在随后的缓冷过程中,或以原有的细小的渗碳体质点为核心,或在奥氏体中富碳区域产生新的核心,形成均匀的颗粒状渗碳体 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1100℃左右,保温10~15h,随炉缓冷到350℃,再出炉空冷。工件经均匀化退火后,奥氏体晶粒十分粗大,必须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来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 去应力退火 将工件随炉缓慢加热到500~650℃,保温,随炉缓慢冷却至200℃出炉空冷。主要用于消除加工应力。 再结晶退火 将材料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 完全退火用于亚共析碳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等温退火用于奥氏体比较稳定的合金钢;球化退火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均匀化退火用于高质量要求的优质高合金钢的铸锭和成分偏析严重的合金钢铸件;去应力退火用于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及机加工件;再结晶退火主要用于去除加工硬化。 2、正火: 将亚共析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过共析碳钢加热到Accm以上30~50℃,保温,空气中冷却的方法称为正火。适用于碳素钢及中、低合金钢,因为高合金钢的奥氏体非常稳定,即使在空气中冷却也会获得马氏体组织。对于低碳钢、低碳低合金钢,细化晶粒,提高硬度(140~190HBS),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对于过共析钢,消除二次网状渗碳体,有利于球化退火的进行。
Ⅶ 为提高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低碳钢应选冷拔状态,中,高碳钢应选热轧状态对吗
如果单单从钢板冷、热轧的的切削性能比较举岩烂的话:
切削性能是在硬度在200HB左右最佳,因为过高的硬度导致刀具磨损严重,且切削后的材料多有崩坏,而过低的硬度导致切削过程中“粘刀”过热,切削后的材料表面非常粗糙严重,所以如过材料性能越接近200HB越好,这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低碳钢本身硬度比较低,通过冷轧(冷拔)后硬度提高,有利于切削(未退火)。
高碳钢本枣册身硬度比较高,恐怕没有用来轧制的,它的退火状态降低硬度以后比较好切削。
中碳钢本身的正漏切削性能就比较好,不管任何的轧制,淬火,退火等都不利于切削,非要比较的话,热轧比冷轧相对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