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钢架,方管规格是25*25*1.2mm,可承重多少KG如何计算
201方钢25*25*1.2的理论重量是0.94kg/m
每根重量是5.7公斤,单价是12元每公斤,
合计每根价格在69元左右
可承重多少KG, 与壁厚,添加的微量元素,钢材配方等有关系,具体可以咨询生产厂商
不锈钢方管的规格:304、304L、TP304、TP316L、316、316L、316Ti、321、347H、310S。
不锈钢管方管重量计算公式:(管口周长/3.14-实际厚度)*实际厚度*0.02491*长度,其中0.02491是由不锈钢密度换算出来的一个常量。
不锈钢圆管重量计算公式:(管口直径-实际厚度)*实际厚度*0.02491*长度。
根据规格来计算制管钢带的宽度,要对承受流体压力的不锈钢方管都要进行液压试验来检验其耐压能力和质量,有些钢管还要根据标准或需方要求进行卷边试验、扩口试验、压扁试验等。
向左转|向右转
(1)方管钢梁承重计算案例扩展阅读:
不锈钢方管的应用
不锈钢方管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石油、天燃气、水、煤气、蒸气等,另外,在搞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也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
广泛应用的是圆形钢管,但也有一些半圆形、六角形、等边三角形、八角形等异形钢管。对于承受流体压力的不锈钢方管都要进行液压试验来检验其耐压能力和质量,在规定的压力下不发生泄漏、浸湿或膨胀为合格,有些钢管还要根据标准或需方要求进行卷边试验、扩口试验、压扁试验等。
B. 120*60*4钢方管1.8米跨梁承重量
大约在18公斤左右卜穗。
120*60方管每米承重量为4.5公斤,那么4个就是18公斤。
跨梁承重量算方法采用GB/T3094-2012公式。M=Pac/L(M:弯矩,P集中力,a集中力距支型雹卜座距离,c集中力距另一支座距离,L跨度,L=a+c)W=b*h*h*h/12(仅用于矩肆虚形截面)f=M/W≤材料的许用应力。
C. 方钢管的承重受力计算
我是做钢结构设计的,计算如下(软件PKPM-STS):
荷载:相当于线荷载(活荷载):40KN/2=20KM/m
计算书:
-------------------------------
| 简支梁设计 |
| |
| 构件:BEAM1 |
| 日期:2011/12/23 |
| 时间:14:05:09 |
-------------------------------
----- 设计信息 -----
钢梁钢材:Q235
梁跨度(m): 2.000
梁平面外计算长度(m): 2.000
钢梁截面:箱形截面:
B*H*T1*T2=100*150*4*4
容许挠度限值[υ]: l/240 = 8.333 (mm)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计算梁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
简支梁受荷方式: 竖向单向受荷
荷载组合分项系数按荷载规范自动取值
----- 设计依据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简支梁作用与验算 -----
1、截面特性计算
A =1.9360e-003; Xc =5.0000e-002; Yc =7.5000e-002;
Ix =6.1731e-006; Iy =3.2855e-006;
ix =5.6468e-002; iy =4.1195e-002;
W1x=8.2308e-005; W2x=8.2308e-005;
W1y=6.5711e-005; W2y=6.5711e-005;
2、简支梁自重作用计算
梁自重荷载作用计算:
简支梁自重 (KN): G =3.0395e-001;
自重作用折算梁上均布线荷(KN/m) p=1.5198e-001;
3、梁上活载作用
荷载编号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
1 1 20.00 0.00 0.00 0.00
4、单工况荷载标准值作用支座反力 (压为正,单位:KN)
△恒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d1=0.152, 右支座反力 Rd2=0.152
△活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l1=20.000, 右支座反力 Rl2=20.000
5、梁上各断面内力计算结果
△组合1:1.2恒+1.4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4.306 7.828 10.568 12.525 13.700 14.091
剪力(kN) : 28.182 23.485 18.788 14.091 9.394 4.697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13.700 12.525 10.568 7.828 4.306 0.000
剪力(kN) : -4.697 -9.394 -14.091 -18.788 -23.485 -28.182
△组合2:1.35恒+0.7*1.4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3.026 5.501 7.427 8.802 9.628 9.903
剪力(kN) : 19.805 16.504 13.203 9.903 6.602 3.301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9.628 8.802 7.427 5.501 3.026 0.000
剪力(kN) : -3.301 -6.602 -9.903 -13.203 -16.504 -19.805
6、局部稳定验算
翼缘宽厚比 B/T=23.00 < 容许宽厚比 [B/T] =40.0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35.50 < 容许高厚比[H0/Tw]=80.0
7、简支梁截面强度验算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14.091 (组合:1; 控制位置:1.000m)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163.048 < f=215.000
简支梁抗弯强度验算满足。
简支梁最大作用剪力(kN):28.182 (组合:1; 控制位置:0.000m)
简支梁抗剪计算应力(N/mm2):28.170 < fv=125.000
简支梁抗剪承载能力满足。
8、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
平面外长细比 λy:48.549
梁整体稳定系数φb:1.000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14.091 (组合:1; 控制位置:1.000m)
简支梁整体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71.200 < f=215.000
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满足。
9、简支梁挠度验算
△标准组合:1.0恒+1.0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3.079 5.598 7.557 8.956 9.796 10.076
剪力(kN) : 20.152 16.793 13.435 10.076 6.717 3.359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9.796 8.956 7.557 5.598 3.079 0.000
剪力(kN) : -3.359 -6.717 -10.076 -13.435 -16.793 -20.152
简支梁挠度计算结果: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挠度值(mm): 0.000 0.863 1.661 2.339 2.853 3.174 3.283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挠度值(mm): 3.174 2.853 2.339 1.661 0.863 0.000
最大挠度所在位置: 1.000m
计算最大挠度: 3.283(mm) < 容许挠度: 8.333(mm)
简支梁挠度验算满足。
****** 简支梁验算满足。******
====== 计算结束 ======
希望对你有用,也可以进行工程设计合作。
D. 钢方管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方钢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为:(kg/m) W=0.00785*a*a a=边宽mm例:边宽20mm的方钢,求每m的重量。每m的重量=0.00785×20×20=3.14kg若为空心方钢的计算,例如:边长150mm,宽100mm,壁厚2mm的方钢,每米的理论重量为:【15*10-(15-0.2)*(10-0.2)】*100*7.85g=3893.6g=3.8936kg (
方钢是指横截面为均匀正方形的长材,一般长不超过四米.方钢50×30×1.8中三个数值的意思分别为:方形钢管长边50mm,短边30mm,壁厚1.8mm.
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重量W=0.00785*a*a
其中:a=边宽mm
例如:边宽20mm的方钢,求每m的重量。
则有:方钢每m的重量=0.00785×20×20=3.14kg
20方钢比重:方钢每m的重量=0.00785×20×20=3.14kg。 ( 阿波罗三下)
20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方体体积的计算
公式① s20.866×H/m/k
即对边×对边×0.866×高或厚度
各种钢管(材)重量换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
其中:
π = 3.14 L=钢管长度 钢铁比重取7.8
所以, 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4)方管钢梁承重计算案例扩展阅读:
重量是物体受重力的大小的度量,重量和质量不同,单位是牛顿。它是一种物体的基本属性。在地球引力下,质量为1公斤的物质的重量为9.8牛顿。
由于地心吸引力作用,而使物体具有向下的力,叫做重力,也叫重量。因地心吸引力强弱,在地球上的纬度和高度大小各有不同,物体重量也微有差别,在两极比在赤道大,在高处比在低处小。同一地区,吸引力同,物体重量亦同。
重量是物体受万有引力作用后力的度量,重量和质量不同。单位是千克重。在地球引力下, 重量和质量是等值的,但是度量单位不同。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受到外力1牛顿时所产生的重量称为1千克重。
注释:重量只表示重力的大小,不表示重力的方向。
重量这一概念的多重意义,给教学、科研以及国际交往,带来不便,由于质量、万有引力、重力(物体作用在支持物上的力,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义和称呼。直接利用这些概念足以很好地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重量概念已无实际意义。因此,国际计量大会建议在科学用语中,取消重量概念。考虑到日常生活中,重量实质上是质量的事实,决定把日常生活中的重量看作是质量的同义词或惯用语。
重力是恒力,而重量是变力。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可近似地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G=mg是恒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还是作加速、减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重力之值是不变的,然而物体的重量是可以改变的,是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变力。
当物体向上或向下作加速运动时,物体的重量就会出现增大或减小,这种现象称为物体的“超重”或“失重”。当物体以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之值向下自由落下时,物体就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物体的重量为零。而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不会为零的。
总之,重量是弹性力,是物体所施的力的大小,是变力,可以为零,而重力是场力,是物体所受的力,是恒力(近似的),不能为零。重量和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性质完全不同的力,由此可见,不能认为“重量就是重力。”
E. 钢结构中钢梁能承重多少如何计算
参照基本值:
⑴.恒载值: 0.30KN/㎡
⑵.雪载值: 0.25 KN/㎡
⑶.风压值: 0.25 KN/㎡
⑷.屋面雨棚自重: 0.15 KN/㎡
⑸.原钢梁WZ值: WZ=274C㎡
⑹.调整后钢梁WZ值: WZ=265C㎡
⑺.梁弯曲许用应力值: 【ó】=6.2MPa
一、参照公式:
⑴.抗弯截面模量: WZ=d*(h平方)/6
⑵.钢梁弯曲应力强度: ómax=(Mmax)/ (WZ)≤【ó】
⑶.梁中最大弯矩: Mmax=(1/16)*p*L
⑷.钢梁受力力点: P
⑸.梁两端支点之间长度:L
二、 原钢梁弯曲应力强度校核:
⑴.钢梁承受总荷载值:面积*参数值=6*6.8*0.95=38.76kN
⑵.P=38.76/16=2.4225KN
⑶. Mmax=(1/16)*p*L Mmax= (1/16)*2.4225*6.8=1.02956kN.m
⑷.ómax=(Mmax)/ (WZ)≤【ó】 ómax=(1.02956*10的3次方)/(274*10的负6次方)=3.795mpa≤【ó】
三、调整后钢梁弯曲应力强度校核:
⑴.钢梁承受总荷载值:面积*参数值=6*6.8*0.95=38.76kN
⑵.P=38.76/16=2.4225KN
⑶. Mmax=(1/16)*p*L Mmax= (1/16)*2.4225*6.8=1.02956kN.m
⑷.ómax=(Mmax)/ (WZ)≤【ó】 ómax=(1.02956*10的3次方)/(265*10
的负6次方)=3.92438mpa≤【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