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淬火用什么液体最好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自来水和洁净的雨水作淬火介质时,其温度不得超过40℃,且水中不得混有泥土等悬浊物或肥皂水等乳浊物,以及不断上升的气泡。
用质量分数为5%~10%NaCl或5%~10%NaOH及3%~5%NaCO₃的水溶液作淬火介质时,经彻底溶解后才能提高冷却速度和消除淬火软点。水和水溶液使用一定时间后,应根据冷却能力的减退情况适当更换,或过滤去污,或按配方比例补加新介质。
特性
水性淬火介质的寿命长短,最主要的影响是介质的种类。比如,聚乙烯醇类的淬火介质,一般寿命不超过几个月;而PAG类的介质,一般多可以使用几年。
外来污染对水性介质的寿命长短影响也很大。因此,水性介质的维护管理比油性介质更应受到重视,也更费事。PAG淬火液可以通过去污处理而延长其整槽更换时间。
不管是水性还是油性介质,使用中都会逐渐变质,同时也都会受到污染。变质产物和外来污染物逐渐积累,都会影响到介质的使用性能。使用到一定时间后,都应当做整槽更换。据知,除只用于大型工件淬火的油外,大量处理一般中小型基础件的场合,国内外淬火油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三、五年。
如果不做去污处理,就是PAG淬火介质的整槽更换时间一般都比三、五年要短。到了应当整槽更换的时候就做整槽更换,往往能保证热处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管理并减少介质消耗量,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
Ⅱ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钢件及较小的碳钢件放在油中淬火
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在水中,温度快速下降,各个部位收缩变形速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裂纹缺陷,而合金钢件放在水中淬火,温度快速下降,各个部位收缩变形速度不均匀,特别是横截面积突变或拐角处,巨大的内应力引起裂纹,而它们在油中淬火,油的传热速度比水慢,温度下降相对于水中慢一些,钢件中变形比较均匀,不会引起裂纹。较小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性能特脆,容易碎掉。放在油中淬火,性能较有保握。
Ⅲ 碳钢与合金钢一般采用何种淬火介质为什么
低碳钢一般使用水,原因价格便宜
高碳钢和合金钢一般采用油,原因防止变形开裂
Ⅳ 合金钢用油淬,碳钢用水淬,为什么
合金钢是低碳钢,用水淬冷却速度太快,会马上裂开,低碳钢的硬度好但是它是翠的,在高温的情况下只有用油来减慢它的冷却速度达到不碎裂反儿硬的效果,油里面含有碳油淬它会产生反应会让它变得绵:而碳钢是高碳钢本来就要软和绵如果在用油淬会反应得更软达不到它以前的硬度~~~用水会加快冷却,让它反应成低碳从而达到硬的效果~~~~
Ⅳ 为什么非合金钢用水淬火,合金钢用油淬火
水淬特点:冷却能力强,马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冷速极快。
油淬特点:冷却能力差,马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冷速慢。
对于非合金钢,淬透性略差,奥氏体稳定化差,使用水淬火可得到较快的淬火冷却速度,有利于提高淬透性及淬硬性。而对于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存在,淬透性好,奥氏体稳定化程度高,较快的淬火冷却速度极易造成变形开裂等问题,故应放缓冷却速度,一般采用油淬火。
Ⅵ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看你用什么材料,常用的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淬火介质 - 水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却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冷却。
淬火介质 - 盐水和碱水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冷却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这样可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冷却能力。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一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淬火介质 - 油
冷却介质一般采用矿物质油(矿物油)。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机油一般采用10号、20号、30号机油,油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冷却能力越低,使用温度相应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温区冷却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冷却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在矿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冷却速度的光亮淬火油。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冷却介质。真空淬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冷却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盐浴和碱浴淬火介质一般用在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中。 淬火温度均匀。
淬火介质 - 新型淬火剂
有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硝水溶液等。聚乙烯醇常用质量分数为0.1%~0.3%之间的水溶液,共冷却能力介于水和油之间。当工件淬入该溶液时,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蒸汽膜和一层凝胶薄膜,两层膜使加热工件冷却。进入沸腾阶段后,薄膜破裂,工件冷却加快,当达到低温时,聚乙烯醇凝胶膜复又形成,工件冷却速度又下降,所以这种溶液在高、低温区冷却能力低,在中温区冷却能力高,有良好的冷却特性。
三硝水溶液由25%硝酸钠+20%亚硝酸钠+20%硝酸钾+35%水组成。在高温(650~500℃)时由于盐晶体析出,破还蒸汽膜形成,冷却能力接近于水。在低温(300~200℃)时由于浓度极高,流动性差,冷却能力接近于油,故其可代替水-油双介质淬火
Ⅶ 淬火时 油淬和水淬有什么区别
水淬冷却快、但应力大,变形、开裂倾向大,一般用于淬透性差的碳钢。
油淬冷却效温和,一般用于淬透性较好的合金钢。
拓展资料:
一、水淬
以水作为淬火剂进行淬火,称为水淬。优点是在高温区(550℃~650℃)冷却较快,缺点是低温区(200℃~300℃)也冷却较快,易造成较大的组织应力。水淬是把高温物体放入水中,再烧红热,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复,可提高刚性。
水淬的原理就是使1400℃左右的熔融物在从炉体流出时,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喷射,使共骤然冶却而凝固并碎裂成细小的粒子,使熔融物的玻璃结构被固定下来,阻止氟磷酸钙结晶的复原。
熔融物中氟和磷的含量较高以及碱度较高时,氟磷酸钙结晶复原要快一些,
因而水淬压力就要高一些;反之,合氟和磷较低以及碱度较低时,氟磷酸钙结晶复原要慢一些,因而水淬压力也就可以低一些。熔融物被水淬得愈细,冷却得就愈快,产品的枸溶率也就愈高;反之,粒子大,共表面虽然先冷,但内部冷得慢,产品枸溶率也就不高。
二、火淬
火焰淬火是一种用乙炔一氧火焰(最高温度达3100℃)或煤气一氧火焰(最高温度达2000℃)将工件表面快速加热,随后喷液(水或有机冷却液)冷却的一种表面淬火方法。一般常用乙炔-氧火焰表面淬火。
火焰淬火始于19世纪初期。起初是依靠操作者的经验保证处理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设计和制造出用以淬硬曲轴、齿轮等零件曲面的专用淬火机床,从而扩大了火焰淬火的应用范围。后来,又出现配备有透焰测温装置、能自动控制温度的淬火机床,使火焰淬火有了新的发展。
火焰淬火是为了奥氏体化,用可燃气体火掐作为加热热源的局部硬化工艺。适合通过火焰淬火置艺进行局部硬化的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含碳量(一般为0.4%)才能进行可硬化处理。由于这种工艺通常用于径具有低淬硬性的低合金钢或普通碳钢,因此加热到相变温度后的淬火一般是通过快速水淬完成的。淬火几乎是瞬时的。
加热介质可以是氧一乙炔、氧一制造煤气、丙烷或其他任伺接有适当加热速率的燃气的混合。淬火温度与炉子淬火所要求的相同。火焰淬火区的深度从离表面1/32in(0.8mm)到整个截面的范围内变化。
通常用于火焰淬火的钢是含碳量0.40~0.95%的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高合金钢例如马氏体不锈钢和工具钢有时也采用局部硬化方法,但中碳钢用得更多些。
火焰淬火时,高淬硬性钢有较大的开裂倾向。通过在淬火前预热零件(大约300°F;149℃)和用油或水溶性有机液淬火可降低低合金钢和工具钢的开裂倾向。然而,油淬火具有易燃的危险,使这种工艺不能广泛采用。
参考链接:网络-水淬网络-火焰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