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管桩端头板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可以分别参考10G409管桩图集中的有关内容。同时也可以看 JC/T947 。
B. 预应力管桩图集中,端板厚度如何规定
预应力管桩图集中,端板厚度的规定:
不限的意思:PHC-A400(95)10G409上说,t0,就是端板厚度,是20MM,就是不得低于20MM,不限,是指如果你用30MM厚也是可以的。
或者说,如10米的管桩,你的端板厚度有10米,那就是钢桩,你把钢桩当管桩卖,除了管桩厂不愿意,其余的都愿意啊,大哥你说是这个理不。
另外,《10G409》是管桩国标设计图集,还有《GB13476-2009》,这个才是管桩的生产标准,设计图集是中国建筑设计标准研究院发布。
而《GB13476-2009》是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两者在端板厚度上有差异。
如PHC-A400(95),《10G409》要求是20MM,而《GB13476-2009》要求是18MM。通常设计院在设计图纸时选用的设计图集,而管桩生产企业参照的是生产标准。
通常业主和监理会认为18MM厚度不符合规范,其实是可以的,至少在两个图集的发布单位上来讲,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级别比建筑设计标准研究院要高。
这个矛盾暂时在国内还没有解决办法。所以你在和管桩厂家的合同上,一定是参照《GB13476-2009》的标准生产制作产品。当然,内在原因,你懂的。
C. 预制桩施工中管桩的施工方法
管桩应按“大锤打大桩、小锤打小桩、重锤轻击”的原则选择机具及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锤型选择合理,但由于施工方一来担心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二来结算时按管桩施工总长计算,故导致施工方将贯入度控制得很小,造成对管桩施打过度而造成损坏。
(2) 锤型选择不合理,采用小锤施打大直径桩或高承载力桩,当管桩进入土层一定深度后,小锤已无法再将管桩打进,而施工人员若经验不足就会认为已达到收锤标准而停止施打,使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只有在开工前制定详细全面的试桩计划,通过试桩选取合适的机具和施打参数,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控制,才能保证管桩施工质量,同时试桩中采用PDA进行监控对机具和施打参数的合理选取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合格的选材
选用的管桩应具有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进场时应严格检查其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等,对有裂缝、崩角等较大缺陷的管桩应严禁使用,进场后的堆放和施工时取桩都应注意方法以免损伤管桩。
桩顶标高的监控
当桩密度较大,桩周土压缩性较低,强风化埋深较浅且起伏较大时,先期施工的管桩容易被挤拔,致使桩承载力大为下降,甚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在挤土效应较明显的场地,应进行桩顶标高的控制,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衬垫和机具垂直度
无弹性衬垫或厚度不足,机具倾斜,桩锤、桩帽与管桩重心不在同一直线上,造成打桩时桩身横向抖动,是管桩施工中的常见现象,容易引起桩基质量问题,施工时应尽量避免。管桩施工时桩帽和桩头之间应设置弹性衬垫,且压缩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应经常检查机具的垂直度,桩锤、桩帽和管桩重心应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应密切注意贯入度的变化,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做好记录作为检测备选桩。
桩接头及桩头的焊接
焊接前端头板未清理干净、焊缝不饱满、冷却方式不对、冷却时间不足,会造成桩接头及桩头焊接不牢,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及桩的耐久性。焊接前上下端头板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宜由2—3名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层数在2层以上,焊缝应饱满,自然冷却后再施打,冷却时间不少于8—10min,严禁水冷或焊好即打。
配桩及送桩
因钻探孔之间有一定距离,故地堪报告反映的持力层位置往往精度受到限制。对桩长估计不准确容易导致以下情况:
(1)当桩尖进入持力层后需进行接桩,因桩周土具有歇后恢复性能,故接桩后再打时贯入度已达到收锤标准,但此时管桩实际并未进入理想持力层;
(2)原估计管桩再往下送1—2m即可收锤,结果用送桩器送完桩后却达不到收锤标准,但桩已无法再打。上述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桩承载力降低,为避免此类问题产生,施工中应用低应变检查每根桩的桩长,与地堪报告进行对比,找出持力层起伏分布规律,及时调整配桩长度。
土方开挖对管桩的影响
管桩施工完毕且检测合格后就进入土方开挖环节,某些施工单位未制定可靠的开挖方案,钩机上去就开始挖土,工地常可看到管桩上留有钩机划痕的情形。其实土方开挖是相当重要的施工环节,稍不注意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场地内若存在较厚淤泥层,则开挖不当易引起淤泥流动,对管桩产生侧向推力,造成桩倾斜甚至断裂等事故。
D. 桩基施工中,方桩与管桩的区别
桩基施工中,方桩与管桩的区别如下:
1、承载力不同
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两类桩都是建筑物的基础,都可以用来承受上部结构物的重量的。
2、抗剪力不同
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即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适合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同时,350的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设计人员在同样的预算下可优选方桩。
3、耐冲击性能不同
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其质量更优。
(4)全国管桩方端头板扩展阅读:
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PC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方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代号为PHS. PS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60砼,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空心方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