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大小、电流种类与极性、焊件预热及预热温度、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和焊剂的成分与配合等,他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焊接质量:一方面,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以及由三者合成的焊接热输入影响焊缝的强度与韧性;另一方面,这些参数影响到焊缝成形,也就影响到焊缝的抗裂性和对气孔和夹渣的敏感性。
焊接电流过大,易使焊件产生咬边、焊穿,增加焊件变形和金属飞溅量,还会使焊接接头的组织由于过热而发生变化,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焊接电流过小,又会使电弧不稳,造成焊件未焊透、夹渣及焊缝成形不良等缺陷。
电弧电压影响焊缝成形。电弧电压增加,焊接宽度明显增加,电弧电压对熔深的影响很小,随着电弧电压的增大,熔宽增大,而熔深及余高略有减小.
焊接速度过快,熔化温度不够,会造成未焊透、未熔合、焊缝成形不良等缺陷。若焊接速度太慢,高温停留时间增长,热影响区宽度增加,不仅使焊接接头的晶粒变粗,力学性能降低,焊件变形量会增大,当焊接较薄焊件时,还易形成烧穿。
当其他焊接参数不变而焊丝直径增加时,弧柱直径随之增加,即电流密度减小,会造成焊缝宽度增加,熔深减小。反之,则熔深增加及焊缝宽度减小。为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型,当焊丝直径增大时,焊接电流必须随之增大。电能消耗、焊剂消耗量也会随之增加。
焊件的预热及预热温度的提高均会增加埋弧焊生产成本,合理的焊剂堆撒高度及提高焊材的利用率均有利降低埋弧焊生产成本。
⑵ 埋弧焊有什么优缺点
埋弧自动焊接时,引燃电弧、送丝、电弧沿焊接方向移动及焊接收尾等过程完全由机械来完成。焊接过程是通过操作控制盘上的按钮开关来实现自动控制的。焊接过程中,在工件被焊处覆盖着一层30-50mm厚的粒状焊剂,连续送进的焊丝在焊剂层下与焊件间产生电弧,电弧的热量使焊丝、工件和焊剂熔化,形成金属熔池,使它们与空气隔绝。随着焊机自动向前移动,电弧不断熔化前方的焊件金属、焊丝及焊剂,而熔池后方的边缘开始冷却凝固形成焊缝,液态熔渣随后也冷凝形成坚硬的渣壳。焊丝和焊剂在焊接时的作用与手工电弧焊的焊条芯、焊条药皮一样。焊接不同的材料应选择不同成分的焊丝和焊剂。如焊接低碳钢时常用H08A焊丝,配用高锰高硅型焊剂HJ431等。焊接电源通常采用容量较大的弧焊变压器。埋弧自动焊的主要优点是: (1)生产率高埋弧焊的焊丝伸出长度(从导电嘴末端到电弧端部的焊丝长度)远较手工电弧焊的焊条短,一般在50mm左右,而且是光焊丝,不会因提高电流而造成焊条药皮发红问题,即可使用较大的电流(比手工焊大5-10倍),因此,熔深大,生产率较高。对于20mm以下的对接焊可以不开坡口,不留间隙,这就减少了填充金属的数量。 (2)焊缝质量高 对焊接熔池保护较完善,焊缝金属中杂质较少,只要焊接工艺选择恰当,较易获得稳定高质量的焊缝。 (3)劳动条件好 除了减轻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外,电弧弧光埋在焊剂层下,没有弧光辐射,劳动条件较好。 埋弧自动焊至今仍然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焊接方法。适于批量较大,较厚较长的直线及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的焊接。广泛应用于化工容器、锅炉、造船、桥梁等金属结构的制造。 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如不及手工焊灵活,一般只适合于水平位置或倾斜度不大的焊缝;工件边缘准备和装配质量要求较高、费工时;由于是埋弧操作,看不到熔池和焊缝形成过程,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规范。
⑶ 焊接过后焊缝中出现夹渣该怎么避免
出现夹渣现象,首先要采用有良好工艺性能的焊条,正确选用焊接电流,选好运条的角度,焊件坡口角度不宜过小,做好敲渣工作即可避免焊渣的产生 。
⑷ 油气管道钢管表面缺陷多少为不合格,有规范没有
在国家标准《GB/T20801.4-2006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4部分 制作与安装》中,对此类内容有详细的规定。
⑸ 在用埋弧焊焊接时同样的电流电压为何里面没有缺陷而外面焊缝边缘有未融合的现象
1、主要还是你的电流和电压以及焊接速度没有调整好造成的。
2、按我的分析一个是电压低了,焊接速度快了。
⑹ 联新钢结构问您知如何检测钢结构工程质量
东莞联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教你怎样去用超声波探伤检测钢结构工程;作为一种常规的质量检验方法有直接用肉眼检查的宏观外观检验和用射线照相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多种仪器检测。肉眼宏观检测可不使用任何仪器和设备,但肉眼不能穿透工件来检查工件内部存在的缺陷,而射线照相等方法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检测,既可检查肉眼不能检查的工件内部缺陷,也可很大程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于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无损检测,这需要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和检测的目的来确定。
1那么什么是超声波呢?声波频率高于20 k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用于探伤的超声波,频率为0.4~25 MHz,其中日常用得最多的是1~5 MHz,利用声音来检测物体的好坏,这种方法很早就被人们采用。例如,用手拍拍西瓜听听是否熟了;医生敲敲病人的胸部,检验内脏是否正常;用手敲敲瓷碗,看看瓷碗是否坏了等。这些依靠人的听觉来判断声响的检测方法,比声响法要客观和准确,而且也较易作出定量的表示。由于超声波探伤具有探测距离大、探伤设备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到现场探伤、检测速度快,而且探伤中只消耗祸合剂和磨损探头、总的检测费用较低等特点,目前各行业都广泛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质量检测。
2超声波探伤检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进行探伤检测前,我们要了解图纸对焊接质量的技术要求。目前钢结构的验收标准是依据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来执行的。标准规定:对于图纸要求焊缝焊接质量等级为一级时、评定等级为I级时规范规定要求做10%的超声波探伤;对于图纸要求焊缝焊接质量等级为二级时、评定等级为II级时规范规定要求做20%超声波探伤;对于图纸要求焊缝焊接质量等级为三级时不做超声波内部缺陷检查。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波探伤用于全熔透焊缝,其探伤比例按每条焊缝长度的百分数计算,且不小于200 mm。对于局部探伤的焊缝如果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应不小于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应小于200 mm,当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对该焊缝进行10%的探伤检查,其次应清楚探伤时机。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后、低合金结构钢在焊接完成24 h后方可进行焊缝探伤检验。另外,还应知道待测工件的母材厚度、接头型式及坡口型式。下面就对焊缝探伤的操作进行具体说明。一般来讲,母材厚度在8~16 mm之间,坡口型式有I型、单V型、X型等形式。在清楚了上述这些具体型式之后,才可进行探伤前的准备工作。
2.1在每次探伤操作前都必须利用标准试块
(CSK-IA、CSK-IIIA)校准仪器的综合性能,校准面板的曲线,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准确性。
(1)探测面的修整:应清除焊接工作表面飞溅物、氧化皮、凹坑及锈蚀等,粗糙度一般高于Ra6.3。焊缝两侧探伤面的修整宽度一般为ZKT+50 mm(K:探头K值,T:工件厚度)。一般根据焊件母材选择K值为2.5的探头。例如:待测工件母材厚度为10 mm,那么就应在焊缝两侧各修磨100 mm。
(2)藕合剂的选择应考虑到粘度、流动性、附着力、对工件表面无腐蚀、易清洗,而且经济,综合以上因素选择浆糊作为捅合剂。
(3)由于普通母材厚度较薄,因此探测方向采用单面双侧进行。
(4)由于板厚小于20 mm,所以采用水平定位法来调节仪器的扫描速度。
(5)在探伤操作过程中采用粗探伤和精探伤两个步骤。为了大概了解缺陷的有无和分布状态、定量、定位就是精探伤。使用锯齿形扫查、左右扫查、前后扫查、转角扫查、环绕扫查等几种扫查方式,以便于发现各种不同的缺陷且判断缺陷性质。
(6)对探测结果进行记录,如发现内部缺陷对其进行评定分析。焊接对头内部缺陷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规定,来评判该焊缝是否合格。如果发现有超标的缺陷,应对焊缝进行返工,返工后进行复验直至合格。
一般的焊缝中常见的缺陷有: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对缺陷的性质进行准确的评判,只是根据荧光屏上得到的缺陷波的形状和反射波高度的变化结合缺陷的位置和焊接工艺对缺陷进行综合估判。
2.2内部缺陷性质的估判以及缺陷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气孔
单个气孔回波高度较低,波形为单峰,较稳定。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大体相同,但稍一动探头波形就消失,密集气孔会出现一簇反射波,波高随气孔大小而不同,当探头作定点转动时,会出现此起彼落的现象。
(1)产生这类缺陷的原因主要是焊材未按规定温度烘干,焊条药皮变质脱落、焊芯锈蚀,焊丝清理不彻底,手工焊时电流过大,电弧过长;埋弧焊时电压过高或网络电压波动太大;气体保护焊时保护气体纯度低等。如果焊缝中存在着气孔,既破坏了焊缝金属的致密性,又使得焊缝有效截面积减少,降低了机械性能,特别是存在链状气孔时,对弯曲和冲击韧性会明显降低。
(2)防止这类缺陷产生的具体措施:不使用药皮开裂、剥落、变质及焊芯锈蚀的焊条,生锈的焊丝必须除锈后方能使用。所用焊接材料应按规定温度烘干,坡口及其两侧清理干净,并要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等。
夹渣
点状夹渣回波信号与点状气孔相似,条状夹渣回波信号多呈锯齿状,波幅不高,波形多呈树枝状,主峰边上有小峰,探头平移波幅有变动,从各个方向探测时反射波幅不同。
(1)这类缺陷产生的原因:焊接电流过小,速度过快,熔渣来不及浮起,焊缝边缘和各层焊缝之间清理不干净,基本金属或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当,含硫、磷较多等原因。
(2)防止措施:正确选用焊接电流,焊接件的坡口角度不要太小,焊前必须把坡口清理干净,多层焊时必须层层清除焊渣;并合理选择运条角度、焊接速度等。
未焊透
反射率高,波幅也较高,探头平移时,波形较稳定,在焊缝两侧探伤时均能得到大致相同的反射波幅。这类缺陷不仅降低了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而且在未焊透处的缺口和端部形成应力集中点,承载后往往会引起裂纹,是一种危险性缺陷。
(1)其产生原因一般是:坡口纯边间隙太小,焊接电流太小或运条速度过快,坡口角度小,运条角度不对以及电弧偏吹等。
(2)防止措施:合理选用坡口型式、装配间隙和采用正确的焊接工艺等。
未熔合
探头平移时,波形较稳定;两侧探测时,反射波幅不同,有时只能从一侧探到。
(1)其产生的原因:坡口不干净,焊速太快,电流过小或过大,焊条角度不对,电弧偏吹等。
(2)防止措施:正确选用坡口和电流、坡口清理干净、正确操作防止焊偏等。
裂纹
回波高度较大,波幅宽,会出现多峰,探头平移时反射波连续出现波幅有变动,探头转动时,波峰有上下错动的现象。裂纹是一种危险性最大的缺陷,它除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外,还因裂纹的末端呈尖销的缺口,当焊件承载时,将引起应力集中,成为结构断裂的起源。裂纹分为热裂纹、冷裂纹和再热裂纹3种。
(1)热裂纹。热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焊接时熔池的冷却速度很快,造成偏析;焊缝受热不均匀产生拉应力。
防止措施:限制母材和焊接材料中易偏析元素和有害杂质的含量,主要限制硫含量,提高锰含量;提高焊条或焊剂的碱度,以降低杂质含量,改善偏析程度;改进焊接结构形式,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提高焊缝收缩时的自由度。
(2)冷裂纹。冷裂纹产生的原因:被焊材料淬透性较大,在冷却过程中受到人为的焊接拉力作用时易裂开;焊接时冷却速度很快氢来不及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以气体状态进入金属的细微孔隙中,并造成很大压力,使局部金属产生很大的压力而形成冷裂纹;焊接应力、拉应力并与氢的析集中和淬火脆化作用同时发生时易形成冷裂纹。
防止措施:焊前预热,焊后缓慢冷却,使热影响区的奥氏体分解能在足够的温度区间内进行,避免淬硬组织的产生,同时有减少焊接应力的作用;焊接后及时进行低温退火、去氢处理,消除焊接时产生的应力,并使氢及时扩散到外界去;选用低氢型焊条和碱性焊剂或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丝等,焊材按规定烘干,并严格清理坡口;加强焊接时的保护和被焊处表面的清理,避免氢的侵入;选用合理的焊接规范、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以改善焊件的应力状态超声波探伤无损检测在钢结构工程的应用。
⑺ 碳钢厚板埋弧自动焊接有裂纹,该怎么办
埋弧焊时可能产生的主要缺陷,除了由于所用焊接工艺参数不当造成的熔透不足、烧穿、成形不良以外,还有气孔、裂纹、夹渣等。本节主要叙述气孔、裂纹、夹渣这几种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气孔 埋弧焊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1)焊剂吸潮或不干净焊剂中的水分、污物和氧化铁屑等都会使焊缝产生气孔,在回收使用的焊剂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水分可通过烘干消除,烘干温度与肘间由焊剂生产厂家规定。防止焊剂吸收水分的最好方法是正确肋储存和保管 6 采用真空式焊剂回、收器可以较有效地分离焊剂与尘土,从而减少回收焊剂在使用中产生气孔的可能性。
2)焊接时焊剂覆盖不充分由于电弧外露并卷入空气而造成气孔。焊接环缝时,特别是小直径的环缝,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焊剂散落。
3)熔渣粘度过大 焊接时溶入高温液态金属中的气体在冷却过程中将以气泡形式溢出。如果熔渣粘度过大,气泡无法通过熔渣,被阻挡在焊缝金属表面附近而造成气孔。通过调整焊剂的化学成分,改变熔渣的粘度即可解决。
4)电弧磁偏吹焊接时经常发生电弧磁偏吹现象,特别是在用直流电焊接时更为严重。电弧磁偏吹会在焊缝中造成气孔。磁偏吹的方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件上焊接电缆的联接位置:电缆接线处接触不良、部分焊接电缆环绕接头造成的二次磁场等。在同一条焊缝的不同部位,磁偏吹的方向也不相同。在接近端部的一段焊缝上,磁偏吹更经常发生,因此这段焊缝气孔也较多。为了减少磁偏吹的影响,应尽可能采用交流电源;工件上焊接电缆的联接位置尽可能远离焊缝终端;避免部分焊接电缆在工件上产生二次磁场等。
5)工件焊接部位被污染 焊接坡口及其附近的铁锈、油污或其他污物在焊接时将产生大量气体,促使气孔生成,焊接之前应予清除。
裂纹 通常情况下,埋弧焊接头有可能产生两种类型裂纹,即结晶裂纹和氢致裂纹。前者只限于焊缝金属,后者则可能发生在焊缝金属或热影响区。
1)结晶裂纹 钢材焊接时,焊缝中的S 、P等杂质在结晶过程中形成低熔点共晶。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它们逐渐被排挤在晶界,形成了“液态薄膜”。焊缝凝固过程中,由于收缩作用,焊缝金属受拉应力,“液态薄膜”,不能承受拉应力而形成裂纹。可见产生“液态薄膜”和焊缝的拉应力是形成结晶裂纹的两方面原因。
钢材的化学成分对结晶裂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硫对形成结晶裂纹影响最大,但其影响程度又与钢中其他元素含量有关,如Mn与S 结合成MnS而除硫,从而对S的有害作用起抑制作用。Mn还能改善硫化物的性能、形态及其分布等。因此,为了防止产生结晶裂纹,对焊缝金属中的Mn/S值有一定要求。Mn/S值多大才有利于防止结晶裂纹,还与含碳量有关。图 1 表示C 、Mn 、S含量与焊缝裂纹倾向的关系。可见含C量愈高,要求Mn/S值也愈高。Si和Ni的存在也会增加S的有害作用 埋弧焊焊缝的熔合比通常都较大,因而母材金属的杂质含量对结晶裂纹倾向有很大关系。母材杂质较多,或因偏析使局部 C 、S含量偏高,Mn/S可能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工艺措施。(如采用直流正接、加粗焊丝以减小电流密度、改变坡口尺寸等) 减小熔合比;也可以通过焊接材料调整焊缝金属的成分,如增加含Mn量,降低含C 、Si量等。 焊缝形状对于结晶裂纹的形成也有明显影响。窄而深的焊缝会造成对生的结晶面,“液薄膜”将在焊缝中心形成,有利于结晶裂纹的形成。焊接接头形式不同不但刚性不同, 并且散热条件与结晶特点也不同,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也不同。 2)氢致裂纹这种裂纹较多的发生在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碳钢的焊接热影.响区中这可能在焊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在焊后几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这种焊后若干时间才出现的裂纹称为延迟裂纹。
氢致裂纹是焊接接头含氢量、接头显微组织、接头拘束情况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焊接厚度 10mm 以下的工件时,一般很少发现这种裂纹。工件较厚时,焊接接头冷却速度较大,对淬硬倾向大的母材金属,易在接头处产生硬脆的组织。另一方面,焊接时溶解于焊缝金属中的氢,由于冷却过程中溶解度下降, 向热影响区扩散。当热影响区的某些区域氢浓度很高而温度继续下降时,一些氢原子开始结合成氢分子,在金属内部造成很大的局部应力,在接头拘束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
焊接某些超高强度钢时,这种裂纹也会出现在焊缝金属中。
针对氢致裂纹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a.减少氢的来源及其在焊缝金属中的溶解,采用低氢焊剂;焊剂保管中注意防潮,使用前严格烘干;对焊丝、工件焊口附近的锈、油污、水分等焊前必须清理干净。
通过焊剂的冶金反应把氢结合成不溶于液态金属的化合物,如高 Mn 高 Si 焊剂可以把 H 结合成 HF 和 OH 两种稳定化合物进入熔渣中,减少氢对生成裂纹的影响。
b.正确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降低钢材的淬硬程度并有利于氢的逸出和改善应力状态,必要时可采用预热。
c.采用后热或焊后热处理 焊后后热有利于焊缝中的溶解氢顺利的逸出。有些工件焊后需要进行熟处理,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回火处理。这种热处理的效果一方面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另一方面使已产生的马氏体高温回火,改善组织。同时接头中的氢可进一步逸出,有利于消除氢致裂纹,改善热影响区的延性。
d.改善接头设计,降低焊接接,头的拘束应力在焊接接头设计上,应尽可能消除引起应力集中的因素,如避免缺口、防止焊缝的分布过分密集等。坡口形状尽量对称为宜,不对称的坡口裂纹敏感性较大。在满足焊缝强度的基本要求下,应尽量减少填充金属的用量。
埋弧焊时,焊接热影响区除了可能产生氢致裂纹外,还可能产生淬硬脆化裂纹、层状撕裂等。 夹渣 埋弧焊时,焊缝的夹渣除与焊剂的脱渣性能有关外,还与工件的装配情况和焊接工艺有关。对接焊缝装配不良时,易在焊缝底层产生夹渣。焊缝成形对脱渣情况也有明显影响。平而略凸的焊缝比深凹或咬边的焊缝更容易脱渣。双道焊的第一道焊缝,当它与坡口上缘熔合时,脱渣容易;而当焊缝不能与坡口边缘充分熔合时,脱渣困难。在焊接第二道焊缝时易造成夹渣。焊接深坡口时,有较多的小焊道组成的焊缝,夹渣的可能性小;而有较多的大焊道组成的焊缝,夹渣的可能性大。
⑻ 埋弧焊的操作
安全工程师考试技巧埋弧焊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特点
一、埋弧焊操作技术
(一)埋弧焊工艺参数
埋弧焊焊接规范主要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直径等。
工艺参数主要有:焊丝伸出长度、电源种类和极性、装配间隙和坡口形式等。
选择埋弧焊焊接规范的原则是保证电弧稳定燃烧,焊缝形状尺寸符合要求,表面成形光洁整齐,内部无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焊瘤等缺陷。常用的选择方法有查表法、试验法、经验法、计算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所确定的参数,都必须在施焊中加瞎郑祥以修正,达到最佳效果时方可连续焊接。
(二)操作技术
(1)对接直焊缝焊接技术 对接直焊缝的焊接方法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单面焊和双面焊。根据钢板厚度又可分为单层焊、多层焊,又有各种衬垫法和无衬垫法。
1)焊剂垫法埋弧自动焊。在焊接对接焊缝时,为了防止熔渣和熔池金属的泄漏,采用焊剂垫作为衬垫进行焊接。焊剂垫的焊剂与焊接用的焊剂相同。焊剂要与焊件背面贴紧,能够承受一定的均匀的托力。要选用较大的焊接规范,使工件熔透,以达到双面成形。
2)手工焊封底埋弧自动焊。对无法使用衬垫的焊缝,可先行用手工焊进行封底,然后再采用埋弧焊。
3)悬空焊。悬空焊一般用于无破口、无丛纳间隙的对接焊,它不用任何衬垫,装配间隙要求非常严格。为了保证焊透,正面焊时要焊透工件厚度的40%~50%,背面焊时必须保证焊透60%~70%。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很难测出熔深,经常是靠焊接时观察熔池背面颜色来判断估计,所以要有一定的经验。
4)多层埋弧焊。对于较厚钢板,一次不能焊完的,可采用多层焊。第一层焊时,规范不要太大,既要保证焊透,又要避免裂纹等缺陷。每层焊缝的接头要错开,不可重叠。
(2)对接环焊缝焊接技术
圆形简体的对接环缝的埋弧焊要采用带有调速装置的滚胎。如果需要双面焊,第一遍需将焊剂垫放在下面简体外壁焊缝处。将焊接小车固定在悬臂架上,伸到筒体内焊下平焊。焊丝应偏移中心线下坡焊位置上。第二遍正面焊接时,在筒体外,上平焊处进行施焊。
(3)角接焊缝焊接技术
埋弧自动焊的角接焊缝主要出现在T形接头和搭接接头中。一般可采取船形焊和斜角焊两种形式。
(4)埋弧半自动焊
埋弧半自动焊主要是软管自动焊,其特点是采用较细直径(2mm或2mm以下)的焊丝,焊丝通过弯曲的软管送入熔池。电弧的移动是靠手工来完成,而焊丝的送进是自动的。半自动焊可以代替自动焊焊接一些弯曲和较短的焊缝,主要应用于角焊缝,也可用于对接焊缝。
二、埋弧焊的安全操作技术
(1)埋弧自动焊机的小车轮子要有良好绝缘,导线应绝缘良好,工作过程中应理顺导线,防止扭转及被熔渣烧坏。
(2)控制箱和焊机外壳应可靠的接地(零)和防止漏电。接线板罩壳必须盖好。
(3)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焊剂突然停止供给而发生强烈弧光裸露灼伤眼睛。所以,焊工作业时应戴普通防护眼镜。
(4)半自动埋弧焊的焊把应有固定放置处磨搏,以防短路。
(5)埋弧自动焊熔剂的成分里含有氧化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焊接时虽不像手弧焊那样产生可见烟雾,但将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和蒸气。所以,在工作地点最好有局部的抽气通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