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都有哪些材质
车身材质复有钢板、碳纤维、铝、强化制塑料等,不同用途的汽车外壳、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一般是钢板、碳纤维、强化塑料的。
汽车车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驾驶员以及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好的车身不仅能带来更佳的性能,也能体现出车主的个性。汽车车身结构从形式上说, 主要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两种。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元件传到车身上,大部分振动被减弱或消除,发生碰撞时车架能吸收大部分冲击力,在坏路行驶时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车厢变形小,平稳性和安全性好,而且厢内噪音低。望采纳,谢谢!
⑵ 沃尔沃车门用的是什么材质
【太平洋汽车网】沃尔沃车门用的是铁材质,采用该材质的车门是因为该材质的车门质量轻,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良好的防撞性能,良好的密封性能及开合便利性,在汽车行驶时稳定可靠,安全性好。
沃尔沃s90的车门是铁材质,采用该材质的车门是因为该材质的车门质量轻,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良好的防撞性能,良好的密封性能及开合便利性,在汽车行驶时稳定耐带可靠,安全性好。
沃尔沃s90车身材质有铝也有钢,汽车车身用材料大致可分为二大类:
(1)金属材料:钢板、铸铁等重金属材料;铝、镁、钛等轻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泡沫金属等材料;
(2)非金属材料:工程塑料、纤维、树脂、玻璃、橡胶、非金属泡沫材料、非金属复合材料等。
轿车车身用钢板:钢板的主要性质有:可塑性、弹性、加工硬化等。热轧软钢板:含碳喊此量一般在0.15%以下,硬度低、抗拉强度不高。主要用于挡泥板、地板、行李箱铰链、保险杠等。冷轧软钢板:相比热轧软钢板加工性能好,且表面美观。如Q21
5、郑亩迅碳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钢板、10F、08F、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等,用于车身外板、零件的外壳、车顶板、行李箱盖、发动机罩、车门内外板、保险杠、挡泥板等。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相当高,具有很强的抗破坏能力。用于车身外板、翼子板等。表面处理钢:镀锌钢板、锌粉漆涂装钢板等,防腐蚀性能好。用于车门、车顶、内衬板、下护板、车身底部等。
汽车用的铝材主要为铝板材、挤压材、铸铝及锻铝。铝板开始用于车身发动机罩外板、前翼子板、顶盖,后来又用于车门、行李箱盖板。其他应用有车身结构、空间框架、外覆盖件和车轮等构件,如车身、冷气设备、发动机缸体、气缸盖、悬架支架、座椅等。此外,铝合金还广泛用于汽车电器和导线上,铝基复合材料也可用于制动刹车片和一些高性能结构件上。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⑶ 很多汽车车身都会生锈,那为何不采用不锈钢车身呢
一直以来车身生锈就困扰了不少的车主,毕竟车子在生锈之后不仅会变得不怎么美观,更是在整体的强度上会有所下降,这便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这时问题就来了,既然说车身生锈这一问题这么难以攻克,为什么车企不直接用不锈钢来造车呢?而这也是很多车主想不通的一件事情。
之所以很多车主会遇到车身生锈的问题也是因为很多车企为了减少制造成本而忽视了防锈处理,或者是没有把防锈处理给做好,这就导致了那些价格偏高的车子往往不会出现生锈,反倒是平价入门的车子容易出现生锈的问题,而这部分车子的车主也占据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目前保时捷打造的这台不锈钢911S也停放在了保时捷的博物馆里,如果您有着机会也可以去欣赏品鉴一下。不知道大家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⑷ 汽车钢板什么材料
汽车用钢板从生产工艺特点划分为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涂镀层钢板;从强度角度可划分为:普通钢板(软钢板)、低合金高强度钢板(HSLA)、普通高强度钢板(高强度IF钢、BH钢、含磷钢和IS钢等)和先进高强度钢板(AHSS)等。在以强度划分的钢板中,前两类钢种目前国内外应用均已趋于成熟;第三类钢种在国际上已批量商业化应用,国内也处于研制、试用(IS钢)和推广应用阶段;第四类钢种在国际上处于研制趋于成熟和推广应用阶段,国内处于研制起步阶段。由于高强度钢板是汽车钢板材料发展的主题之一,因此在高强度钢板中重点介绍第三和第四类钢种,同时对涂镀层钢板进行简要介绍。
高强度钢板
普通高强度钢板
高强度IF钢板:使钢材在保证良好塑性和冲压性能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强度,满足复杂形状轿车冲压件性能要求。
烘烤硬化钢板(BH钢):钢板冲压成形前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通过冲压成形后的涂漆烘烤工艺使钢板的屈服强度增加。
含磷钢板:利用磷在钢中的固溶强化作用进行强化,可以用来冲制一些形状比较复杂的汽车冲压件。
超低碳含磷钢板:该钢具有良好的深冲性、塑性和韧性。
各向同性钢板(IS钢):主要用于汽车外板。
先进高强度钢板(AHSS)
双相(Dual-Phase简称DP)钢:一般用于需高强度、高的抗碰撞吸收能且成形要求也较严格的汽车零件,如车轮、保险杠、悬挂系统及其加强件等,随着钢种性能和成型技术的进步,DP钢也被用在汽车的内外板等零件上。
贝氏体钢板:适合冲压汽车支撑类部件,这类部件较厚且要求翻边性能良好。
相变诱导塑性(TransformationIncedPlastic简称TRIP)钢:特别适合要求具有高的胀型情况。
复相(ComplexPhase简称CP)钢:具有高的吸收能和好的扩孔性能,特别适合于车门防撞杆、保险杠和B立柱等安全零件。
马氏体钢:是目前商业化高强度钢板中强度级别最高的钢种。主要用于成型要求不高的车门防撞杆等零件代替管状零件,减少制造成本。
涂镀层钢板
汽车工业对涂镀层钢板的性能要求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涂镀层钢板要经过冲压成型、焊接、表面处理、涂漆、烘烤工序,因此汽车工业对涂镀层钢板有如下性能要求:
1)、成型性:基板适合成型的要求,镀层附着力强、抗剥落、抗粉化;
2)、耐蚀性:抗冬季道路撒盐的腐蚀,抗海洋性气候大气腐蚀;
3)、涂漆性:磷化和电泳涂漆性能好;
4)、焊接性:对电极损伤小、焊接参数范围宽;
5)、表面质量:表面平整、镀层厚度均匀;
6)、公差尺寸:板形平整,公差小。
汽车用涂镀层钢板的主要品种
汽车车体使用的各类镀层板,主要包括热镀锌(热镀纯锌GI,合金化热镀锌GA等)钢板、电镀锌(电镀纯锌、电镀锌镍合金以及合金化电镀锌等)钢板和有机、无机涂镀层钢板等。
⑸ 汽车车身一般采用的钢板类型
(1)车身的所有材料并不是都强度越高越好,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如果乘客室的框架,为了使乘客室的空间尽量不变形(保证乘客安全),就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如车前和尾部的材料,为了能够吸收撞击力,可以使用强度相对较低的材料。
(2)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工程上将这种外力称之为载荷。外力的具体形式有拉伸、压缩、弯曲等。金属拆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评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抗拉强度、塑型、弹性、屈服强度和硬度等。
(3)
根据厚薄程度不同,钢板可分为薄板、中板和厚板三种。板厚小于3.2mm的称为薄板,板厚在3.2~5mm称为中板,板厚在5mm以上的称为厚板。
(4)金属材料的类型:
车身所用的钢板有热轧钢板、冷轧钢板、镀覆钢板、不锈钢板、高强度钢板和复合钢板等。汽车钣金用钢板大多是厚度为0.6~2.0mm的冷轧薄钢板和热轧薄钢板。近年来,随着耐腐蚀和车身轻量化要求的发展,镀膜薄钢板和高强度钢板用量也显著增加。
(5)「热轧薄钢板」
它是在高温状态下直接轧至所需尺寸而形成的板料。热轧薄钢板弹塑性和强度适中,但延伸性能较差,容易开裂,适用于制作外观要求不高的一般构件。
(6)「冷轧薄钢板」
这类钢板是将热轧钢板经过酸洗后常温下轧薄,并经退火处理形成的。薄钢板一般都是冷轧钢板。冷轧薄钢板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比热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压缩加工功能。许多需要平滑美观的部位,如整体式车身、车门等都用冷轧钢板制成。
(7)「镀膜薄钢板」
将冷轧、热轧薄钢板再镀一层金属(锌、锡、铅)膜的钢板。按镀层不同可分为镀锌、镀锡、镀铅薄钢板。这类薄钢板呈亮白色,具有表面美观、耐腐蚀性好等特点,但焊接、磨损等会造成镀层脱落,日久便会锈蚀。它可用于制造燃油箱、油底壳等。镀锌薄钢板分为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单张热镀锌薄钢板。
(8)「高强度钢板」
高强度钢板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加Si、Mn、P等固溶强化型,加Nb、Ti、V等的析出硬化性,复合组织型,双向型和回火、退火型等。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一般在600MPa以上,为低碳钢的2~3倍,故称为高强度钢板。这类钢板强度高、重量轻,但受到碰撞或变形时难以修复到原来的形状。近年来,随着车身轻量化的发展,刚强度钢板的用量将越来越大。
「复合钢板」
又称为双金属钢板。它是以一种金属材料为基体,再复合上另一种金属材料,以便于达到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满足特殊需要的目的。
「不锈钢板」
在碳钢中添加铬或是铬和镍,经热轧和冷轧所制成的钣金材料,该材料的耐腐蚀性极强、表面光亮。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锈。不锈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
钢板在车身材料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就轿车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的轿车中,钢板占车身自重比例的60%~67%。近年来,随着轻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普遍采用,钢板占车身自重比例已下降到55%~60%。但高强度钢板的使用却由20世纪80年代占车身自重的3%~5%,上升到10%以上。
「车用轻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使用的轻金属材料主要有铝、铝合金、钛合金等。20世纪90年代,镁合金和钛合金就已经在汽车上开始使用,但其用量所占比例很小。铝及铝合金在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轿车,其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铝及铝合金在轿车车身上的使用比例(占车身自重的比例)为3.6%~ 5%,90年代后使用比例上升到7.5%~10%,近年来铝和铝合金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有很多汽车使用铝制车身。
汽车用的铝材主要为铝板材、挤压材、铸铝及锻铝。铝板开始用于车身发动机罩外板、前翼子板、顶盖,后来又用于车门、行李箱盖板。其他应用有车身结构、空间框架、外覆盖件和车轮等构件,如车身、冷气设备、发动机缸体、气缸盖、悬架支架、座椅等。此外,铝合金还广泛用于汽车电器和导线上,铝基复合材料也可用于制动刹车片和一些高性能结构件上。
⑹ 汽车车身材料有哪几种
现在除了铁,有的地方也用塑料。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早期的轿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复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目前汽车上应用的材料有: 一 镀锌薄钢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 经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在近代,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德国奥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二 普通低碳钢版 在现代,汽车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车身上应用很广。为了满足汽车制造业追求轻量化的要求,钢铁企业推出高强度汽车钢材系列钢板。这种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板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得到的,抗拉强度得到大幅增强。利用高强度特性,可以在厚度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汽车车身的机械性能要求,从而减轻了汽车重量。例如BH钢板是在低强度的条件下,经过冲压成形之后,进行烤漆加工热处理,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对比之下,以往生产的强度在440MPa的钢板,在采用这种加工技术以后强度可增加到500MPa。原来用厚度1毫米钢板做侧面板,用高强度钢板只需厚度0.8毫米。采用高强度钢板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车身的抗冲击性能,防止在行驶中由于路面的砂石飞溅碰撞产生凹痕,延长了汽车
⑺ 汽车缸体是什么材质的
这个一般就是铸铁和铝合金的,也有陶瓷的。
⑻ 汽车常用的钢及优缺点 我是做汽车设计的!但对钢材不熟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中有。。。。
现代汽车制造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汽车制造材料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密度材料的比例下降,低密度材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汽车材料向轻量化、节省资源、高性能和高功能方向发展。 一、汽车制造的金属材料 长期以来,钢铁一直是构成汽车的主要材料,在汽车用钢中,合金钢比例较高。国外不少汽车采用含Cr、Ni、Mo等元素的结构钢和含Co量很高的永磁材料,而这些元素的资源都较稀缺,节约合金资源成为指导汽车材料开发和应用的方针之一。 构成汽车的零件约有两万多个,在这些零件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见图)。其中约86%是金属材料,而在金属材料中,钢铁材料占了80%。在90年代日本的消费量中冷轧薄板占37%,热轧薄板33%,特殊钢24%;另外铝铸材料的83%都是用于汽车制造上, 这对日本经济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钢铁材料的理论强度约为14000MPa,直径为1~2μm的铁单晶体试棒可接近这个理论强度,而实际使用材料的最大强度只有2000MPa。从宏观上看是由于材料的缺陷,在微观上看是由于结晶的缺陷,所以,为得到强度高而便宜的钢铁材料,应尽量减小这些缺陷,并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 汽车的车体钢板,以前使用的是容易成型的软质钢材。为适应轻量化的需求,以后开发了高张力钢板。这种钢板具有成型性好、强度高,并可使板厚减薄的优点。高张力钢板是在原有钢板基础上添加固溶强化型元素(硅、锰等)和析出强化型元素(铌、钛等),并在钢铁厂退火炉内连续退火而得到。它有着屈服点低的、复合成分多的特点。 车身外板用的钢板使用最多的是加磷的抗拉强度为350~400MPa的钢板,特别是轿车上使用的钢板,20%~50%都是高张力钢板。目前,正在进行研究将以前铸造的一体成型的发动机气缸体改用钢板冲压成型,可大幅度减轻重量而制成轻量化(约33%)的钢板制气缸体。另外,驱动系统齿轮由于高功率输出、轻量化、降低噪声等的需要,对驱动系统齿轮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强度好,热处理变形小。为达到这一要求,在钢铁材料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连续铸造法。这种方法跟以前的铸锭法相比,具有冷却速度快、成分偏析少的优点,它与制钢时的真空脱气技术组合,可以满足齿轮所要求的强度。进而,为缩小对热处理变形影响大的钢的淬透性的偏差,制造出高品质的连续铸造钢,现在铸造的钢可将日本工业标准规定的淬透性规格限制在1/3上。连续铸造法具有提高制钢时的材料利用率和降低制造所耗能源的优点,且由于制造工艺合理化也使成本有了降低。 降低成本是和提高质量同等重要的课题,降低成本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减少合金元素的添加量和降低替代材料的成本。可将价高而且价格不稳定的含Mo的Cr~Mo钢改用钼添加量只有其一半的半Mo钢和硼钢。二是降低零件制造成本。在这里为降低零件制造所消耗的能源而采用非调质钢,为提高加工能力,也有采用易切削钢。因非调质钢添加了钒,控制了热锻后的冷却速度,省去了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故确保了强度。它可在汽车的曲轴、连接件、FF车的车轮等部分使用,其用途可望得到进一步扩大。另外,对于易切削且强度降低少而用于齿轮的低铅、易切削钢是一种新的易切削钢材。它可用于小型车的变速器,并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新型弹簧钢 新型弹簧钢主要指汽车悬挂系统的弹簧用钢,目前用的最广的钢板弹簧是Si钢,其性能基本上能满足使用要求,近年来,变截面少片弹簧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使用这种弹簧可以节约l/3左右的材料,并使汽车的平顺性等性能得到改善,同时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但其生产工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含Si量较高的弹簧钢具有较高的脱碳倾向,故应发展低Si或无Si的弹簧钢,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微合金非调质钢 在钢中加入微量V、Ti、Nb等元索、经锻造或轧制冷却后在铁索体、珠光体中析出碳化物或碳氮化物而达到强化,不需要调质,可以减少热处理工序和设备,避免热处理变形和淬火裂纹造成的废品,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高强度钢板 采用高强度钢板,既可以减少汽车由身的质量,又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含磷深冲压高强度钢板主要应用在车身、驾驶室上的深冲压件,使用得当,可降低材料消耗10%,双相钢板其有较低的屈服强度和高的加工硬化能力,比较适宜于制造变形程度大的冲压或拉延深件,根据成形特点,可使零件质量减轻30%一60%。 镀覆钢板 镀层钢板和钢管的研制与应用,是为了改善耐腐蚀性等性能。国外在汽车上大量使用覆层钢板。镀铝或渗铝钢管主要用来制造消声器,排气净化装置的接触容器和反应器部件。镀锌钢板用来制造车身、车架、驾驶室、油箱等零件。含锌、铬的高分子化合物涂层钢板,主要用于防腐蚀要求高和不便于涂装的车身、驾驶室零件。 传动系材料 齿轮是汽车的重要基础零件,应按其模数和工况选用不同级别的齿轮钢。在我国目前变速器和后桥齿轮大都使用2OCrMnTi,需仿制国外成熟的先进钢种,形成汽车齿轮用钢系列化。 扩大应用有色轻金属 有色轻金属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铝的密度为钢的l/3,用铝代替钢可以减少质量50%左右,但铝的强度低,体积较大。镁合金的强度比铝合金高、而与高强使合金结构钢相近,所以,冲压铝、镁合金作汽车材料,是使汽车减轻质量和节能的一条有效途径。用铝合金板可制造发动机罩、行李箱盖、保险杠、车身内外板件、散热器,用镁合金制造操纵杆托架、大粱、离合器壳和变速器壳等。 粉末冶金合金 烧结金属,是以金属粉末为原料,作金属模具内压缩成形,后烧结而成的,无需加工,材料的成分配制能自由控制,它已应用于轴承、排气门座、凸轮、齿轮、支架上。这种材料也可以用来制造连杆、消声器、离合器、转向系及制动系部件。
随着粉末冶金工艺和技术新发展,高强度、高耐磨性、耐热、形状复杂的烧结结构零件和高性能减摩材料将大量应用于汽车制造中。所以,高强度烧结合金钢、烧结不锈钢等结构材料、低噪声轴承材料、高温高真空减摩材料、半金属减摩材料等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应用,这将对汽车制造产生巨大的影响。 铝合金材料 铝是轻量化首选材料。在高张力钢板、铝、塑料与一种称为FRP的轻量化材料中,铝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由于铝的比重只有铁的1/3,由铁向铝转换也比较容易,所以把活塞、进气支管、气缸盖、盘轮等都采用了重量轻的铝合金。 在美国和欧洲,保险杠、油箱也将钢板改用为铝合金。保险杠用的新铝合金也多次被开发。但在日本,主要使用的是钢板和塑料,这是因为欧美等国和日本的铝价格差异较大。因此,未来汽车的材料构成比例中,欧美地区的铝将成为主要比率。如在德国的试验车中,铝合金使用率已达到全体材料的30%。另外,由于不稳定的铝价格和强力塑料的推出,每辆汽车中铝使用量的增加势头比以前有所减弱,从精炼铝在价格来看,铝仍将是轻量化首选材料。 镁合金材料 镁比铝更轻,且资源丰富。对于易氧化的镁,由于已开发出效率高的锻造工艺,使镁的制造成本下降,但其精炼能源为电力,所以其成本比铝高。镁能否在汽车零部件上大量使用,镁和铝的价格差成为关键。镁的比重只有铝的0.64;因此价格差如能控制在1.7倍以下,才有可能使用镁。据此,从目前轻量化材料的现状出发,还不如把铝改换成塑料。但也存在制造设备的供给能力和再循环问题。而在环境问题上,也将会带来新的问题。 二、汽车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汽车板料成形的发展趋势 为满足较高的安全标准及乘坐的舒适性,就必须增加轿车的质量,但轿车的质量又极大地影响着轿车的油耗及尾气的排放量,因此,汽车工业正努力采用轻型结构来减轻汽车质量。这就涉及到对材料及生产工艺的战略决定。而占整车质量20%~25%的白车身无疑具有很大的减轻质量潜力。 不同的车身结构对减轻车身质量的潜在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方法一类为分开的生产方式(自支撑底盘及独立车身和承载构架及独立车身),另一类为集成式的加工方法。(金属板材整体式车身和无车架车身)。如今金属板材整体式车身在大批量生产中已广泛使用。 减轻车身质量的方法 大最使用轻质材料是车身减轻质量的主要手段。如今,中型车质量经50%~60%由钢组成,车身中铝的结构比仅限于3%~7%(质量)、集中于发动机及底盘生产中。塑料约占10%~15%(质量)。在当今大批量生产中,白车身的主要材料是钢,但其他材料如铝合金及塑料正显得愈加重要,过去白车身材料采用常规低碳钢,然而为了减轻质量及增加结构性能,高强度钢(HSS)已变得愈加有前景了。 在可靠的生产工艺下,采用高强度钢可减轻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构板件要求更大的拉深深度以及更加复杂的负载。大批量生产中,屈服强使高达42OMPa的微合金钢和含磷合金钢,在结构部件中(防撞击部件),如车体内侧板、内侧柱等,已广泛的应用。 对大批量和小批量生产的影响 在金属车身面板和结构面板的生产成形中,深冲压为主要的生产工艺。然而在材料成形方面仍然可以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必须根据生产规模划分。白车身内面板和外面板的大规模生产通常由冲压线和多工位压机生产,因为这些生产方式可以满足批量的要求。而材料(尤其是超高强度钢)对压力机最大许可压力和单位工件生产时间有很大影响。 泡沫金属在未来汽车中的应用 制造从泡沫塑料在建筑中广泛使用中得到启发,科学家们考虑在汽车业中使用“泡沫金属”。目前汽车工业是消耗金属最多的工业之一,金属制造业虽然能生产2500多种性能各异的钢材和千百种有色金属,但仍然满足不了汽车制造业的特殊需要。如果“泡沫金属”能研制出来,它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最佳材料,这种泡沫金属零件的结构是:外表用薄钢制成,中心则用泡沫金属填充。 报载欧洲目前已经研制出--种新型钢质结构材料,它比普通钢质材料轻10%。主要是靠粘结钢质零件和采用减震材料新结构而制成。同时还研制出“精确钢坯”组合新结构,能使所有部件相互巧妙配合。这样,在汽车制造中,就可以机动而广泛地选用应力强度恰好合适的组合部件,如在车门铰链部位,其零件除外形合理、美观外,还需具备结构稳定性。 目前德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研制出“泡沫铝”--将铝粉和钛氧化合物粉末相混成,填放到钢皮制成的模型中,然后再把这充满混合物的模型加热到铝的熔点,这时,氢气会从氢化合物中分解而逸出,从而使熔化的铝产生泡沫,当钢皮模型完全冷却后,便形成了固体“泡沫铝”。这种“泡沫铝”具有整体结构,其质量轻而均匀,强度比铝更高,其外覆的钢皮模型更增强了部件的强度和刚度。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从设计上、制造上,特别是材料方面考虑。例如,提高汽车结构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使之更坚固可靠,一旦发生撞车、翻车等交通事故时,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程度,保证人员的乘车安全。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各种汽车用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以提高汽车的自控能力,进一步改善汽车的性能。 汽车所用的材料,由于节省能源、节省资源、轻量化的需要而有所变化,新材料相继被推出、应用。在比较成熟的金属材料中,钢铁材料和轻金属材料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