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低碳钢的热处理方式有哪些
钢材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以下几种:1.淬火 对于亚共析钢,即低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称为淬火在焊接中碳钢和有些合金钢时,近缝区可能发生淬火现象而变硬,易形成冷裂纹,这是在焊接过程中要设法防止的。2.回火回火是把已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至A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置于空气中或水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回火的目的,是降低淬火钢的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并减少内应力,调整显微组织,以便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按回火温度可分为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450℃),高温回火(500-650℃)3.调质 某些合金钢在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这种淬火并高温回火的操作称为调质处理。4.正火 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正火。许多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火后,各项机械性能均较好,可以细化晶粒。对于焊接结构,经正火后能改善焊缝质量,能消除焊缝区粗大晶粒、淬硬组织及组织不均匀等5.退火 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而均匀的冷却称为退火。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使材料便于切削加工,并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应力。将钢加热到Ac1以下(一般为600-6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或炉中冷却即为消除应力退火,也称低温退火。消除应力退火主要用于去掉焊接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
㈡ 退火分为几种
七种。
常用的退火工艺有:
①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
②球化退火。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
③等温退火。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
④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
⑤石墨化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 ,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 ,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
⑥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 ,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⑦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㈢ 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采用哪种热处理高碳钢采用哪种热处
题主是否想询问“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采用哪种热处理高碳钢采用哪种热处理”?低碳钢采用渗碳、渗氮、碳氮共渗,高碳钢采用正火、淬火、回火、退火。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采用渗碳、渗氮、碳氮共渗,高碳钢采用正火、淬火、回火、退火。
㈣ 为细化组织,提高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对低碳钢零件进行什么热处理
调质处理来。
调质处理:淬自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在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㈤ 对一般低碳钢去应力退火的温度是多少度
温度为500~650℃。
去应力退火的原理
多数情况下,金属或合金在工艺过程结束后,内部将保留一部分残余应力。残余应力除导致工件外形及尺寸发生变化外,其内部组织也随着变化,也导致金属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逐渐失去了继续承受冷塑性变形的能力。
进行去应力退火时,金属在一定温度作用下通过内部局部塑性变形,使残余应力松弛而达到消除的目的。
(5)低碳钢为便于切削加工常进行什么退火扩展阅读
常用的退火工艺
(1)完全退火
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缺陷,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冷塑性变形能力。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
(2)球化退火
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
(3)扩散退火
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4)不完全退火
加热温度在Ac1~Accm之间,冷却速度:在500~600℃以上时,碳钢是100~200℃/h,合金钢是50~100℃/h,高合金钢是20~60℃/h,主要用于过共析钢。
(5)焊后退火
选用纯Fe作填充金属对YG30硬质合金与45钢进行TIG焊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对退火前后的YG30/焊缝界面区的组织形貌进行分析。
㈥ 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采用哪种热处理高碳钢采用哪种热
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采用正火处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要改善切削性能,低碳钢用正火,中碳钢用退火或正火,高碳钢用球化退火。
㈦ “退火”分为几种
7种。常用的退火工艺有:
①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银闭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
②球化退火。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
③等温退火。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
④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
⑤石墨化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 ,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 ,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
⑥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 ,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⑦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退火解释:
退火是宽搏余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慎滚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也与传统金属退火存在异同。
主要特点:
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1、金属工具使用时因受热而失去原有的硬度。
2、把金属材料或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定时间后,使缓慢冷却。退火可以减低金属硬度和脆性,增加可塑性。也叫焖火。
㈧ 低碳钢为了改善组织结构和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对还是错
低碳钢为了改善来组织结构和切削源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对的。
低碳钢塑性大容易粘刀:
1、刀子容易产生积削瘤,不利于精度尺寸的保证。
2、容易粘刀增大切削力。
3、排屑困难。
用正火相对提高材料硬度,这些情况都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