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割如何判断火焰为中性焰,碳化焰,氧化焰
氧化焰:
是在氧气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其焰芯呈圆锥形,长度明显地缩短,轮廓也不清楚,亮度是暗淡的;同样,还原区和外焰也缩短了,火焰呈紫蓝色,燃烧时伴有响声,响声大小与氧气的压力有关,氧化焰的温度高于正常焰。如果使用氧化焰进行切割,将会使切割质量明显地恶化。
碳化焰:
是在乙炔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其焰芯没有明显的轮廓,其焰芯的末端有绿色的边缘,按照这绿色的边缘来判断有过剩的乙炔;还原区异常的明亮,几乎和焰芯混为一体;外焰呈黄色。当乙炔过剩太多时,开始冒黑烟,这是因为在火焰中乙炔燃烧缺乏必须的氧气造成的。
中性焰:
焰芯有鲜明的轮廓(接近于圆柱形)。焰芯的成分是乙炔和氧气,其末端呈均匀的圆形和光亮的外壳。外壳由赤热的碳质点组成。焰芯的温度达1000℃。还原区处于焰芯之外,与焰芯的明显区别是它的亮度较暗。
还原区由乙炔未完全燃烧的产物——氧化碳和氢组成,还原区的温度可达 3000℃左右。
(1)气割低碳钢用什么火焰扩展阅读
焰切割精度是指被切割完的工作几何尺寸与其图纸尺寸对比的误差关系,切割质量是指工件切割断面的表面粗糙度、切口上边缘的熔化塌边程度、切口下边缘是否有挂渣和割缝宽度的均匀性等,而火焰切割精度依靠其工艺参数来保证。
影响火焰切割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可燃气体种类;2、割炬型号;3、切割氧纯度、压力、流量、氧流形状; 4、切割速度、倾角;5、火焰调整;6、预热火焰能率;7、割嘴与工件间的倾斜角、割嘴离工件表面的距离等。
其中切割氧流起着主导作用。切割氧流既要使金属燃烧,又要把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从切口中吹掉。因此,切割氧的纯度、流量、流速和氧流形状对火焰切割质量和切割速度有重要的影响。
2. 请问搞风割,气割的温度有多高……
气割时有三种火焰,火焰不同,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也不一样。分碳化焰、中性焰、氧化焰三种。中性焰和氧化焰火焰温度较高,气割时一般用这两种火焰。 另外不同燃料所能达到的温度也不一样:乙炔-氧气火焰最高温度3000-3300度、丙烷-氧气火焰温度在2000-2850度、液化气-氧气在2000-2750度。现在有一种新型的汽油切割 汽油气-氧气 火焰温度在2950-3200度左右。 温度的高低主要由调火和燃料决定。
3. 乙炔氧气和煤气氧气割枪的火焰温度各是多少
乙炔氧气割枪的火焰温度是大于3000℃。
煤气氧气割枪的火焰温度大于1840℃。
在金属的切版割和焊接中。是用纯度93.5%~权99.2%的氧气与可燃气(如乙炔)混合,产生极高温度的火焰,从而使金属熔融。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煤气火焰,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于炊事的一种化学火焰。发火温度560℃,燃烧速度55cm/s,火焰温度1840℃。是一种低温火焰,使用方便、安全;火焰透明、稳定、背景低。
(3)气割低碳钢用什么火焰扩展阅读: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
4. 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时,氧气和乙炔的比例各是多少
仅供参考: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化学反应式:2C2H2+5O2=4CO2+2H2O
从化学反应式看:乙炔和氧的体积比为2:5:质量比为:(2×26):(5×32)=13:40
这是从理论上讲的焊接时中性焰。实际焊接时调节氧气、乙炔气体的不同混合比例可得到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三种性质不同的火焰。
1)中性焰氧与乙炔充分燃烧,没有氧与乙炔过剩,内焰具有一定还原性。最高温度3050~3150℃。主要用于焊接低碳钢、低合金钢、高铬钢、不锈钢、紫铜、锡青铜、铝及其合金等。
2)氧化焰氧过剩火焰,有氧化性,焊钢件时焊缝易产生气孔和变脆。最高温度3100~3300℃。主要用于焊接黄铜、锰黄铜、镀锌铁皮等。
3)碳化焰乙炔过剩,火焰中有游离状态碳及过多的氢,焊接时会增加焊缝含氢量,焊低碳钢有渗碳现象。最高温度2700~3000℃。主要用于高碳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铝、青铜及铸铁等的焊接或焊补。
点火时,先微开氧气阀门,再打开乙炔阀门,随后点燃火焰。这时的火焰是碳化焰。然后,逐渐开大氧气阀门,将碳化焰调整成中性焰。同时,按需要把火焰大小也调整合适。灭火时,应先关乙炔阀门,后关氧气阀门。
切割时:氧气消耗更多,因为一部分氧用于预热工件,一部分要用于切割。氧和乙炔消耗体积比约7:2。质量比约56:13。
请点击插图放大,从插图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压力(压力大并不代表流量大)。氧气消耗实际上比在空气燃烧时要大,因为有氧的消耗有二,一是切割氧的压力为7~8Kg/cm2,二是预热氧压力约为3~4Kg/cm2,而乙炔压力仅仅是大于0.3Kg/cm2就可以。
切割时一般先预热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切割。
实际使用时我们通常这样进行调整:
火焰的调整通过调整氧气和乙炔的比例可以得到三种切割火焰:中性焰(即正常焰),氧化焰,还原焰,正常火焰的特征是在其还原区没有自由氧和活性碳,有三个明显的区域,焰芯有鲜明的轮廓(接近于圆柱形)。焰芯的成分是乙炔和氧气,其末端呈均匀的圆形和光亮的外壳。外壳由赤热的碳质点组成。焰芯的温度达1000℃。还原区处于焰芯之外,与焰芯的明显区别是它的亮度较暗。还原区由乙炔未完全燃烧的产物——氧化碳和氢组成,还原区的温度可达3000℃左右。外焰即完全燃烧区,位于还原区之外,它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气组成,其温度在1200~2500℃之间变化。
氧化焰是在氧气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其焰芯呈圆锥形,长度明显地缩短,轮廓也不清楚,亮度是暗淡的;同样,还原区和外焰也缩短了,火焰呈紫蓝色,燃烧时伴有响声,响声大小与氧气的压力有关,氧化焰的温度高于正常焰。如果使用氧化焰进行切割,将会使切割质量明显地恶化。
还原焰是在乙炔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其焰芯没有明显的轮廓,其焰芯的末端有绿色的边缘,按照这绿色的边缘来判断有过剩的乙炔;还原区异常的明亮,几乎和焰芯混为一体;外焰呈黄色。当乙炔过剩太多时,开始冒黑烟,这是因为在火焰中乙炔燃烧缺乏必须的氧气造成的。
预热火焰的能量大小与切割速度、切口质量关系相当密切。随着被切工件板厚的增大和切割速度的加快,火焰的能量也应随之增强,但又不能太强,尤其在割厚板时,金属燃烧产生的反应热增大,加强了对切割点前沿的预热能力,这时,过强的预热火焰将使切口上边缘严重熔化塌边。太弱的预热火焰,又会使钢板得不到足够的能量,逼使减低切割速度,甚至造成切割过程中断。所以说预热火焰的强弱与切割速度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一般来说,切割200mm以下的钢板使用中性焰可以获得较好的切割质量。在切割大厚度钢板时应使用还原焰预热切割,因为还原焰的火焰比较长,火焰的长度应至少是板厚的1.2倍以上。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你不要给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