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恐怖三联征是不是永远好不了
重点一:恐怖三联征究竟哪里恐怖?
自1966年,Aufranc等报告第一例恐怖三联征病例开始,因这类损伤治疗效果差,而被国内学者直译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除了包括经典的三联损伤外,往往还合并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前臂骨间膜撕裂等损伤。患者术后往往会残留肘关节僵硬、严重肘关节不稳和肘关节炎等不良并发症。在当今紧张的医患环境下,不够好的手术疗效往往会引起患者的不满,甚至诉讼等,这些都会引起医生心理上的“恐怖”。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关节僵硬等不良并发症给身心带来巨大的困扰,因此这种特殊类型的肘关节三联损伤也就当之无愧有了“恐怖”的“美名”。
重点二: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流程和推荐方案
面对如此恐怖的三联征,骨科医生们该如何做出有力的反击呢?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设计出了上述的诊疗“秘籍”。张堃 主任以此为蓝图,通过病例的形式,为我们生动的演示了如何灵活应用”秘籍“中的“一招一式”解决难题。首先针对入路的选择,常规推荐肘关节外侧Kocher入路,因其可以清楚显示除内侧副韧带外所有损伤结构。当合并肱骨远端骨折以及肘关节内侧副韧带等严重损伤时,肘关节后侧入路将会是很好的探查切口。至于肘关节内侧切口很少单独使用,多与外侧切口联合运用,可以清楚的显露内侧副韧带损伤。
尺骨冠状突骨折无论骨折块多小,都会对肘关节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术中需要被优先探查和处理。现有的几种治疗方式中,优先推荐袢钢板技术治疗冠状突骨折。而针对桡骨头骨折,简单的容易复位的骨折,可以采用微型接骨板固定,而针对粉碎性难以复位的桡骨头骨折,可以采用金属假体置换。当肘关节骨折同时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时,锚钉固定是很好的解决方案。最后当骨折和韧带修复后,以重力伸肘试验判断关节稳定性,如有肘关节不稳定或软组织修复固定强度不足,则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保护或行短期(<2周)石膏固定。安放外固定时需要注意克氏针临时固定肱尺关节,以防修复的结构遭到二次损伤,同时固定前一定要确认好肘关节旋转轴,然后以克氏针为参考安放外固定支架。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支架安放术后肘关节不稳或者再次脱位。
重点三:术后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1、尺神经损伤;2、关节不稳定;3、肘关节僵硬;4、关节骨化等。其中尺神经损伤多见于内侧入路,术中应该注意尺神经走行并加以保护;肘关节不稳多见于:1、前关节囊、冠状突、桡骨头、外侧副韧带及伸肌腱等重要的结构未予修补;2、肘关节早期活动导致外侧副韧带松弛等因素。因此所有患者均需要完整修复肘关节重要稳定结构,必要时加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Pugh等对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整修复肘关节重要稳定结构,必要时加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8%,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12°,前臂旋转范围平均136°。肘关节僵硬和骨化多与严重软组织损伤后的瘢痕挛缩、个人体质、合并脑外伤等有关,应注意术后早期开展功能训练,配合吲哚美辛等药物治疗,严重僵硬者可以二期行肘关节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