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板厚度偏差标准
以公称厚度1mm的钢板为例,标准要求厚度公差为±0.07mm,即实绩厚度范围为0.93-1.07均为合格,但实际钢厂按0.98±0.05的要求轧制,即一般情况下钢板厚度为0.98mm,满足标准公差要求,好处是,在相同总量下可以获得更多的钢板块数
Ⅱ 什么是钢板的r值,n值什么是钢板的r值,n值按什么方法进行试验
钢板的塑性应变比为n,应变强化指数为r
测定r值和n值的实验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电测版法和权手测法。电测法是用电子引伸计来控制试样变形的,其优点是灵敏度高,测值比较准确;缺点是所需辅助设备多,而且较昂贵,一般工厂实验室难以具备;加上引伸计的自重和不易卡紧等原因,应用于极薄板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手测法中试样的变形是由工人手持量具来监控的。手测法的优点是,除量具外,无需其它辅助设备,操作简便,无论厚板、薄板均可应用,但是由于一般量具精度不够,加上人为因素影响,手测法误差较大。
Ⅲ 深冲冷板的r值是什么意思
能具体点来吗?
深冲冷板的值一源般有
S.G表面级别
C SI MN P S A TI NB元素含量
Y,S屈服强度
T,S抗拉强度
还有 EL 断后延伸率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R90 N90值
一般是没有填写的 所以不作参考
一般影响深冲冷板的 最主要是两个 一个是退火方式
另一个就是延伸率
当然 C含量都是参考指标之一
全是自己手打的 不是复制粘贴 望采纳
Ⅳ if钢也称无间隙原子钢它有什么特点
“IF钢”是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材料,然而大家常挂在嘴边,能说清楚的人还真不多。什么是IF钢?请接着往下看:
IF钢,全称Interstitial Free Steel,官方学名“无 间隙原子 钢”,即“没有间隙原子的钢”,圈子里也有直接叫超低碳钢的。大家准备一下,接下来的内容有点费脑,我们尽量说重点。
在类似DC01这种普通低碳钢里,大量游离的间隙原子(主要是碳和氮)会使晶格排列不均匀,导致有些复杂零件不那么好冲。
1949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大牛——冶金学家Comstock。他发现冶炼时,加入和碳含量成一定比例的钛,可以与碳和氮一起生成化合物析出,从而得到的没有间隙原子的洁净铁素体钢。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铌(Nb)元素也有类似效果。(话说晶格排列其实和阅兵列队是一样一样的。)
尽管IF钢“很能打,而且活多久都一样能打”,但是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够硬”。那是否有一些改进型的产品呢?我们下回开个专题聊聊“高强IF钢”~~~
以上内容引用自:什么是IF钢?有哪些特性?(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文章)原文出处,欢迎留言评价讨论。
Ⅳ 钢板厚度的允许偏差是多少如何高精度测量钢板厚度
钢板厚度的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2.0mm为钢板厚度允许误差。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分为N、、B、C四类公差:
1、N类偏差:正偏差和负偏差相等;
2、A类偏差: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3、B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0.3mm;
4、C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零,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N类要求低,C类要求高,若无特殊要求执行N类,A、B、C类为根据需方要求定制的,并在合同中注明钢材的偏差类别。建筑行业一般执行N类,除非设计明确提出特殊要求。
钢板测厚仪采用激光三角法测量。测量时传感器发射的激光照射被测物的表面,传感器内的摄像系统拍摄被测物表面光斑的图像。通过分析光斑在摄像系统CCD或CMOS芯片上的位置即可得到传感器到被测物表面的距离。
钢板测厚仪整体采用C型架结构,C型架上安装上下两个对射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可测量一个点的厚度尺寸。C型架可固定式安装,随生产线上板材的移动测量板材上一条线的厚度尺寸。C型架下也可以设置导轨和滑块,并利用电机带动C型架往复运动形成单点的扫描式测量。测厚仪配置单片机计算系统,测量时可实时观察厚度数据变化。
该系列测厚仪不仅适用于常温物体的测量,也同样适用于高温的热轧金属板材等的测量。在测量高温轧制板材时,C型架和测量传感器应采取水冷、风冷和保温等防护措施,保证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Ⅵ 新规范的钢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是多少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取自现行国家标准的钢筋屈服点,具有不小于95%保证率的抗拉强度。R235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是235MPa,HRB335钢筋为335MPa,HRB400钢筋为400MPa。
对于钢筋(砼结构):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1.25
对于钢材(钢结构):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1.176
(6)钢板的r值与n值是多少扩展阅读
关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还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屈强比!屈强比就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范围是0~1之间。屈强比是衡量钢材脆性的指标之一。屈强比越大,表明钢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差值越小,钢材的塑性越差,脆性就越大!
材料的破坏是从屈服点开始的。屈强比越低,那么材料从开始破坏到断裂的时间越长,屈强比越高,材料从开始破坏到断裂的时间越短。能量在屈服点到断裂点之间被大量转化为热能。
Ⅶ 结构板厚规范有何规定.允许偏差是多少
公称厚度:2.0mm为钢板厚度允许误差。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分为N、A、B、C四类公差:
1、N类偏版差权:正偏差和负偏差相等;
2、A类偏差: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3、B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0.3mm;
4、C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零,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N类要求最低,C类要求最高,若无特殊要求执行N类,A、B、C类为根据需方要求定制的,并在合同中注明钢材的偏差类别。建筑行业一般执行N类,除非设计明确提出特殊要求。
(7)钢板的r值与n值是多少扩展阅读:
N、A、B、C类偏差值是单面轧制钢板的偏差值,单面轧制钢板通常是指中厚板,在轧制和精加工过程中总是平整的,通常厚度在6mm以上。
钢带(含扎板)偏差见gb709-2006表5。钢板有热连轧和冷连轧两种。钢板连续轧制是在轧制完成后进行的连续轧制,在开坯、调平后成为钢板连续轧制。由于轧制和调平工艺的存在,连续轧制的钢板通常有一定的残余应力,通常更薄(25mm以下),更窄(通常2100mm以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轧钢板和钢带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