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开瑞k50的后悬架是扭力梁的,和同级别当中的钢板弹簧比有什么优势
看你怎么用家用还是带货,家用的话扭力梁乘坐舒适性要好些,钢板适合拉货
⑵ 前途K50这款车怎么样
那么前途K50究竟如何呢,我们先来说说他的一些基本参数
首先,380公里的续航里程、1.9吨重的车身、4.6秒的加速
加速成绩在电动车里面不算出色,甚至还不如比亚迪唐
其次是车身尺寸,4634*2069*1253(mm)
车身是挺低的,但是宽度甚至超过了大牛的2030mm,这意味着转弯半径可能很大。
厂商在7月份邀请一些知名汽车媒体进行了试驾,从试驾中流出的消息来看,有这么几个点是要再提高的
1、作为跑车,方向盘行程比较大,单边打死需要两圈半以上,而且是采用的真空泵助力系统,并没有采用电子助力,加上超宽的车身,车辆灵活性上是要打折扣的。
软内饰在用料方面还是非常良心的
座椅面料也非常用心
拨杆略差
电子档杆就有点掉档次了
2、内饰做工方面,中控台和座椅都采用了高档面料,确实比较良心,也对得起这个定位;然而,一些简单的开关和拨杆却采用了看起来比较廉价的塑料件,做工看起来也并不理想,所以厂商选择的部分供应商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作为跑车,能否让客户不掉价,这点很重要。
3、作为超跑,在车身重量分配上厂家做的还是不错的,前后比例为47:53,这点对将来的优化也非常重要,大大减轻了车辆转向的压力。
帅气的车头
尾部造型比较凶悍
稍显不协调的侧面
4、车身造型方面,采用了比较经典的超跑造型,无论是从前面还是后面观看,颜值都很高,但网络菌个人认为从侧面看,挡风玻璃到车头的过度有点突兀,显得车头非常短,给人一种很笨重的感觉,也许我更喜欢的是马自达的“魂动”风格。
前途K50车标
总结:
厂家之前从事了10年以上的汽车结构和底盘设计,因此在车辆结构和底盘方面的功力还是有足够的功力。
董事长陆群也是工程师出身,在试驾会上接待媒体时将车辆各个技术环节都介绍的非常详细;
从陆群先生的表现来看,前途这家厂商确实是立足于技术,从技术出发,真心想做好一台车的,这里还是要为他点赞,希望有条件的潜在用户能够多考虑一下。
从目前车辆的信息来看,我认为前途K50的定位应该还是有钱人的“玩具”,前途K50适合那些家里不止有1辆车的人,毕竟只有4.6秒的加速成绩和380公里的续航,如果作为刚需车辆,那么他的竞争对手不仅多,而且都非常强悍。
经得起考验的中国制造
设计并制造一款价格亲民量产车型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雄厚的资本支持的,目前厂家这种战略在我看来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我也愿意相信立足于技术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是可以对得起消费者,也是能够走长远的。
⑶ 前途K50报价是多少目前值得入手么
好吧,居然有人问这个车。前途K50,指导价75.43万,补贴完售价68.68万,这个数字还是很吉利的,不过要买这个车勇气确实要很大。前途是个国产品牌,工厂在苏州,是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根据前途自己的定位,K50定位是城市电动跑车,应该是主要卖给一线城市有钱人的,要花70万买一个国产电动跑车,还是很考验人的。比如这个价钱可以买到很好的世界豪华品牌混动车,也能买到特斯拉,可以买2辆比亚迪唐纯电。
我觉得对于这个车的评价,我是这样想的。对于一个没有技术储备、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甚至没有对市场的研究的所谓新兴车企,我是不太敢相信的,汽车这个行业的门槛其实是很高的,毕竟是重资产的非快消行业,不要看现在很多新的电动车品牌进入这个行业,出一个产品就想弯道超车,我觉得做出一个产品不难,甚至做到量产也不难,问题是你的渠道布局、市场底蕴、供应链把控、生产制造把控,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做到让消费者满意。车子做出来不难,卖1辆2辆不难,卖1000辆不难,要卖10000辆就很难,而且卖完能活多久,卖完就倒了怎么办?资金有问题怎么办?供应商不合作了怎么办?我觉得这个车现在不适合买,不论是产品、价格、品牌、未来考虑,都不适合。
⑷ 汽车底盘加钢板多少钱
我不知道你的是什么车!钢板都是一块块卖的,加装之后悬挂会比原来的硬!一般一块在70块左右
⑸ 开瑞k50和宏光哪个好
开瑞和五菱两个车都是商用车,因此你说的五菱宏光和开瑞K50也都属于商用的面包车。好在他们都是承载式的车身,因此对比那些非承载式的车来说,他们的优点也会比较明显。
(五菱宏光)
商用面包车的话,五菱有1.2L车型选择,但是并不建议选择。相反1.5L车型选择的优点都比较多,比如更大的马力对于驱动车辆来说,远比1.2L车型要好很多。就实地的用车环境来说,1.5L车型也要好很多。对于这两台车的话,我还是更愿意推荐你买口碑更好的五菱宏光会更合适。
⑹ 开瑞汽车k50后面是刚板还是弹簧
你所说的后面应该是指后悬挂吧。K50的后悬挂是扭力梁的,也就是你所说“弹簧”的,大多数15万以下轿车的后悬挂也是这种结构。
这也是不同于大多数国内面包车厂生产的MPV的地方,大多数车厂还是沿用小面包的底盘,使用钢板减震,只是外壳和内饰有了些变化。这种钢板的悬挂载货能力很高,但是乘坐的舒适性很差,不适于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