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的区别
1. 热轧钢板的生产工艺是在1100~1250℃的高温下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连铸坯的粗轧和精轧来形成,能够生产出厚度在1~20mm的钢板。
2. 热轧钢板由于其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尺寸精度不高,常被用于钢结构件、桥梁、车辆、集装箱、建筑结构物等大型工程中。
3. 冷轧钢板则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生产,无需高温加热,其生产过程更为复杂且较长。这种钢板主要被应用于需要高尺寸精度和良好表面质量的行业,如汽车、家电制造、精密仪表、食品工业等。
4. 在外观和表面质量方面,冷轧钢板由于在冷轧后还会进行精整处理,因此其表面光洁度远胜于热轧钢板,非常适合那些对表面质量有较高要求的产品。
5. 在性能上,冷轧钢板在冷轧过程中会产生加工硬化,因此其屈服强度和表面硬度通常会比热轧钢板稍高。冷轧钢板的机械性能会受到其退火程度的影响。
6. 冷轧钢板的强度通常会高于热轧钢板,但是具体的强度差异需要根据冷轧钢板的退火程度来判断。
7. 在成形性能方面,由于冷轧钢板表面质量更好,因此在成形过程中,同材质的冷轧钢板能够比热轧钢板获得更好的外观效果。
8. 尽管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在机械性能上有差异,但在工程中的使用效果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区别的。
『贰』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如下:
轧制温度:
应用领域:
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工艺特点:
综上所述,热轧和冷轧在轧制温度、应用领域、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工艺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叁』 什么事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
热轧过程中,由于轧件温度高,变形抗力较小,能够实现大变形量。以钢板为例,从连铸坯到成品钢板,厚度从230mm减少到1~20mm。由于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控制凸度。对于组织有特殊要求的钢板,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以控制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则不经过加热工序,带钢厚度小,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为了控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复杂的工艺。冷轧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于热轧更多。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重要控制指标。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难以变形,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因此,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冷轧就是在常温下进行轧制,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简单来说,冷轧板表面光洁,手摸起来比较光滑,类似于常见的钢水杯。而热轧板如未经酸洗处理,则表面为红色或紫黑色。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点在于:精度更高,冷轧带钢厚度差不超过0.01~0.03mm;尺寸更薄,冷轧最薄可轧制0.001mm的钢带;表面质量更优越,冷轧钢板甚至可以生产出镜面表面;而热轧板的表面则有氧化铁皮、麻点等缺陷。冷轧板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其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工艺性能如冲压性能等。
热轧和冷轧是两种不同的轧钢技术。热轧用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成为直发卷。直发卷的头、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厚度、宽度精度较差,边部常存在浪形、折边、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较重、钢卷内径为760mm。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成热轧酸洗板卷。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可轧薄至0.18mm左右,深受广大用户青睐。以冷轧钢卷为基板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成为高附加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