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日本车的钢板到底比德国车的钢板薄多少,有人对比过吗(同级别的车)
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 安不安全是取决于人的驾驶而不是取决于车的铁皮厚度 坦克铁皮后 好象没有人买来开吧?
⑵ 为什么说日系车 钢板薄
说那些车钢板薄是没有依据的。可以验证的。一般进口车整车重量重说明钢板厚。地盘也结实。如果整车轻说明太薄。钢板说的是钢板弹簧还是说车身的外部钢板?
⑶ 日本的车钢板一定薄吗
不是啊,看什么级别的车
雷克萨斯、英菲尼提这个级别的车钢板也是用很厚的
因为回日本以答小型车为主,给人钢板薄的印象
可以说同级车相比日本车会比德系、美系车薄,主要是设计方向问题
日系车靠车身溃缩来吸收碰撞能量,德系车靠钢材和结构来吸收
⑷ 日系车和美系,德系车的钢板强度区别
目前较普遍的一个观点认为,日系车钢板较薄而德系美系车钢板相对较厚。多数消费者并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据,往往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因此这里抽取了近百款市场上在售的热销车型,通过实际测试来得到各款车型的钢板厚度数据,希望能为大家购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检测流程介绍
车身覆盖件厚度检测(即钢板厚度检测)过程中把被测车型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引擎盖、车顶、前后车门、左右车侧围以及后备箱盖板。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每一部分又随机选取三个测试点,通过计算三个被测点的平均值得出该部分钢板厚度的数据。最后取五个部分钢板厚度的平均数据,作为该款车型钢板厚度的平均参考值。
●检测仪器:DR87超声波测厚仪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0.65~400mm(示探头而定)
薄涂层模式穿越范围:小于1mm
厚涂层模式穿越范围:大于1mm
显示精度:0.01mm、0.1mm
误差:0.5+0.03mm
材料声速:508~18699m/s
扫描速度:2次/秒~20次/秒
频率带宽:1~10MHz
外形尺寸:136(L)×72(W)×20(H)mm
工作温度:-10℃~50℃
●检测结果
此次调查涉及自主、欧系(包括英、法、德等)、日系、美系车共26个品牌、95款车型。根据有关《汽车工程手册》记载,车身外部件用于顶盖、车门、翼子板、行李箱盖、发动机盖等地方的钢板,一般厚度允许从0.8mm-2.0mm。所有车型的测试结果如下。
一、欧系车钢板厚度
参考知识链接: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364-34548364-1.html
⑸ 汽车的钢板一般多厚,各国汽车有区别吧
看什么板。内板和外板就不一样,日本和欧洲的也不一样。现在汽车制造用特殊性能板内比较多,容比如IF钢,DP钢,TRIP钢,CP钢,BH钢等等,厚度因使用位置和生产厂家的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日本车追求节能,整车重量轻,板子薄一些。欧洲车追求舒适和安全,使用的板子要厚一些。
所以如果看到相同排量的欧洲车和日本车相撞,一般日本车会体无完肤!!
⑹ 日系车和韩系车哪个跟安全钢板更厚
不要怀疑,日系。韩系车还有很长的要走,毕竟汽车工业讲的是工业根基。别的不说,单看同年份同售价日系与韩系车,三年後二手价差一大节截。国外碰撞测试也都是日系列碰撞分数高,甚至比德系高。
⑺ 钢板厚的车有哪些
呵呵 如果只是想要钢板厚的而不是要买的话那就只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坐骑凯迪拉克的DTS了,它是用30公分厚的钢板制造的
⑻ 日本车为什么不选厚点的钢板
说到日本车,大致有两种观点,一些人认为,日本就是经济实用的代表,他们的车子一般都很省油,而另外一些人就会反驳,他们认为日本车之所以省油,是因为日本车在造车的时候偷工减料,尤其是在车身用料这个方面极尽节省,更有人直接用卡尺测量日本车的钢材厚度,的确是略薄于美德产品,即便日本车的钢板很薄,但仍不妨碍全世界喜欢它的车友选购它,那么,日本车较薄的钢板对行车安全有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听听专家的说法。
很多人会说,车身钢板薄了,在平时的用车过程中,一些小刮小擦就会使车身上呈现出一个个小坑,十分影响美观,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粗浅的,因为造成坑洼的原因其实与钢材的厚度没有关系,只与钢材本身的坚硬强度有关。
⑼ 日系车的钢板到底有多薄
以铁皮论英雄,这种说法不对。德日系的安全性差不多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版大众也没有防撞梁,波罗、权新桑、新捷达、宝来……,还有别克系列,从凯越到君威。还有几个雪佛兰品牌,都没有的。主要还是中国的安全政策法规不健全,让车企钻了空子。
日本车跟德国车的钣金厚度差不多。。。开门时候的手感主要是铰链的松紧,跟钣金厚薄无关。
看多了网上黑日系的事故图片,其实德国车也有很多碰不过自行车电动车拖拉机的(我这就有图片,想要可留邮箱,网络知道发图片容易被屏蔽)
最近的北美的IIHS碰撞测试优秀车型,日系占7成,德系都垫底了。有人说中美标准不一样,难道德国人把最烂的车卖给了美国,把最好的车卖给了中国?哈哈~
关于汽车的安全性评级,目前唯一的可信标准是碰撞测试。除了欧洲的沃尔沃安全口碑好,其他的都差不多,日系的安全性跟德系美系半斤八两。丰田卡罗拉更是5星满分。
至于网络上所说的日系车的车轻皮薄,现在的汽车都往轻量化发展,奔驰都以减重为目标。车皮厚薄对安全性的影响极小,关键是车身结构,学车辆工程的都懂。发生事故时A柱和驾驶舱的形变才是最重要的!
不懂继续问,望采纳。。。
⑽ 德系车美系车和日系车的车身钢板厚度分别是多少、请举例子
车顶版的:
北京奔驰JSC 车顶 0.7 冷板 软钢
长安福特 车顶 0.65 冷板 软钢
长安福特J64K 车顶 0.65 冷板 软钢
东风本田思域 车顶 0.65 冷板 软钢
东风本田 07CRV 车顶 0.7 冷板 软钢
东风日产 L42 F车顶 0.75 冷板 软钢
东南 LIONCEL车顶 0.8 冷板 软钢
东南 菱绅 车顶 0.9 冷板 软钢
上海大众 POLO 车顶 0.75 镀锌 软钢
上海大众桑3000 车顶 0.8 冷板 软钢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 车顶 0.7 冷板 软钢
上海通用景程 车顶 0.75 冷板 软钢
NISSANMOTORP32L门外板0.7 镀锌 高强钢
NISSANMOTORP32E门外板0.85 镀锌 软钢
门板的:
北京奔驰 JSC 门外板0.7 镀锌 高强钢
北京奔驰-戴克300C门外板0.75 镀锌 高强钢
北京奔驰-戴克JSC 门外板 0.7 镀锌 高强钢
长安福特P11 门外板0.68 镀锌 软钢
成都一汽丰田考斯特门外板 0.7 镀锌 软钢
东风本田思域 门外板0.75 镀锌 高强钢
东风日产P32L 门外板 0.65 镀锌 软钢
东风日产U13 门外板 0.8 镀锌 软钢
东风日产JA 门外板0.8 镀锌 软钢
广州本田08雅阁 门外板0.8 镀锌高强钢
广州本田Fit 门外板0.7 镀锌软钢
南京汽车MG75 门外板0.8 镀锌高强钢
南京汽车MG75 门外板0.8 镀锌高强钢
上海大众Model Y门外板0.7 镀锌高强钢
上海大众桑3000 门外板0.7 冷板软钢
上海通用T250 门外板0.65 镀锌软钢
天津丰田107L 门外板0.65镀锌软钢
一汽大众新捷达 门外板0.7镀锌软钢
一汽大众A2 门外板0.7冷板软钢
一汽大众新捷达门外板0.7冷板软钢
一汽海马普里马门外板0.7镀锌高强钢
一汽海马普里马门外板0.75镀锌高强钢
郑州日产帕拉丁门外板0.8镀锌软钢
郑州日产D22皮卡门外板0.8镀锌软钢
这些数字的单位是cm。所以从这些数据看,日系车跟欧美系的车身钢板厚度是差不多的,不存在网上说的什么日系车钢板薄的现象,像雅阁和日产的门板甚至比奔驰还要厚一点,像本田新车歌诗图整车1.7吨,比大众的SUV途观还重。其实关于日本车质量不好的传说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而且这些传说中或多或少是有参假的。安全性来说,欧美系和日韩系车除了一些共同的措施外还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像本田的ACE车身理念就是让车祸发生时车身可以分散吸收掉冲击力来保护人,很多人说日系车一撞就烂,其实日系车这样是故意的,就是为了靠变形来吸收能量,如果那些钢板太坚硬那遭殃的就是乘客了。而且日系车这几年也开始把行人安全考虑进来,尽量保证被撞的行人的幸存几率,这些都是很好的东西,日系车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