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年钢筋价格
早些年开始买钢筋只要2800,后来涨到3200,3800,现在不少地方没有3800了,不少地方都卖到4800~5200一吨了。
2018年钢筋价格行情预测
钢筋价格突破5000元创六年新高
2017年11月以来,钢价淡季不淡,一路上扬,截至12月5日,钢价每吨5230元,创下6年半以来的新高,钢材的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已经上涨超过了50%。去年同期钢材的价格大概在每吨2800元,最低时候甚至跌破2000元一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年10月全国钢材日产量为296.1万吨,首次低于300万吨的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左右。但需求一直平稳上升。钢材价格此番上涨是市场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的结果。
从目前来讲,钢铁的价格没有泡沫,它是真实的供需缺口的反映。国家计划用3-5年时间去除1-1.5亿吨钢铁产能,截至十月底,今年钢铁去产能任务也已经超额完成,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出清,供应能不紧张吗?市场供不应求,并且,供应紧张不是暂时的,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出清的产能不可能卷土重来马上恢复,而需求即使没有大幅增加,只要保持平稳,钢材价格就有支撑。全国钢铁行业进入一个新的盈利周期。以螺纹钢为例,今年年初的时候,吨钢的利润是150块左右 ,那么经过一年时间震荡上行,目前的利润达到了1800左右。
2018年钢筋涨价应该是的。因为这一年也是我国基础建设比效多的,就象铁路,公路,遂道,桥梁,房地产等,都是钢筋用的最多的地方。
再一个,国家对一些环保不过关的小企业是要求关停并转。所以市场需求大了,供给不足,那价格就会上涨了。
『贰』 钢铁价格大规模上涨,结果还出现了缺货的现象,这是怎么了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全国流通领域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27种产品价格上涨,其中,钢材涨幅最为明显。春节之后,钢材平均每吨价格比去年低点上涨超过1000元,钢材价格的一路狂飙。
重庆风神金属材料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现在一天能销售热卷估计大概在500多吨,比春节前可能增长了一倍以上,涨得最多的可能是热卷,热卷从去年疫情以后,大概最低的时候每吨3500元,现在是每吨5300元左右。
据钢铁协会监测的数据,3月末,钢材长材价格指数为142.76点,环比上升5.78%,钢材板材价格指数为141.83点,环比上升8.13%,伴随着钢价上涨,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截至4月8日,五大钢材品种全国社会库存达1884万吨,已经连续下降5周。
钢材产品的量价齐升,带动了钢贸市场的交易火热,为了能早点儿提到货,市场仓库门前拉货的卡车甚至排起了长龙。由于钢材交易量大增,他们市场的吞吐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导致排队很久却没提到货的情况时有发生。
(2)钢材价格比去年上涨多少扩展阅读
本轮钢价上涨持续时间:
短期来看,国内货币仍然维持“不急转弯”基调,但中期来看货币政策转弯、回归中性是趋势,市场对此也多有预期。值得关注的是,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连续4次高层会议都提到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问题,政策调整节奏是否加快值得关注。
从国外来看,美国3月份非农数据大超预期,同时疫苗接种速度快速提升,美国经济复苏节奏加快,美联储官员开始讨论缩减QE问题。整体来看,美国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已进入下半场,退出时间或许已在路上。整体来看,钢材价格上涨势头短期可能还会持续,但不会太久,6月份或将迎来拐点。
『叁』 钢材涨价了吗
涨了的,钢材价格比4月末低点上涨了9.7%,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39.8%;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产能不断创新高。钢铁价格上涨,那么支出的费用也是十分高。螺纹钢全国现货报价在每吨4145元左右,与上个月比较每吨已经上涨260元了,螺纹钢储存库最大的库存在河北唐山。
1,粗钢产量方面,2018年1-10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8197.6万吨,同比增长6.4%。10月份粗钢产量是2018年以来最高的月份,增长幅度仅次于5月的8.9%。
『肆』 钢材价格一路上涨,每吨上涨多少
据央视财经报道,受需求强劲叠加减产预期等因素影响,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平均每吨上涨超过1000元。比春节前,上涨了一倍多。
钢材产品的量价齐升,也带动了钢贸市场的火热,部分钢贸公司订单出现了翻倍增长,有钢贸市场的交易吞吐量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据了解,钢材价格一路飙涨,也给下游相关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
深圳市某建筑项目负责人介绍到,马上要开工的项目主体采用钢结构方式,整个项目钢筋总需求量大概在16000吨左右,因此钢筋价格的上涨对项目成本影响非常大。
(4)钢材价格比去年上涨多少扩展阅读:
吨钢利润破千元
4月14日,螺纹钢全国均价为5100元/吨,盘螺全国均价5345元/吨,冷轧板卷全国均价6024元/吨,中厚板全国均价5582元/吨,无缝管全国均价6051元/吨。
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来看,唐山地区的钢坯价格是近13年来的“新高”。自2021年春节后,钢坯的价格涨幅累计达到1100元。为此,各钢厂纷纷公布了价格上调的消息。
“我的钢铁”的调研数据显示,上周(4月5日-4月9日)唐山地区10家样本钢厂平均铁水不含税成本为3060元/吨,平均钢坯含税成本3893元/吨,周比下调43元/吨,与4月7日普方坯价格5060元/吨出厂相比,钢厂平均毛利润1167元/吨,周比上调303元/吨。
钢铁价格的飙升,让钢企赚得盆满钵满。在A股市场上,钢铁板块大幅上涨。从3月25日最低点作为起始点,钢铁板块在最近14个交易日的涨幅高达12.67%,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的1.47%,以及创业板指的6.44%。在个股方面,重庆钢铁(601005)更是一马当先累计涨幅高达70.32%。
『伍』 钢板从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涨幅大概多少
一、 行情回顾篇
2021年6月份国内钢材价格震荡下行,截止6月25日,钢材指数收在5090,较上月末下跌180。
回顾6月份,国内钢材价格行情进入震荡模式,价格冲高后回落。具体来看,上旬,在需求释放以及资本市场炒作的提振下,国内建筑钢价迎来修复性上涨;中旬,价格推高到月内高点,随后需求端快速转弱,与此同时,粗钢产量再创新高,国内建材库存拐点正式出现,现货价格迅速回调;下旬,随着投机资金的撤离,黑色系商品期货出现调整,加之临近半年度资金紧缺,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
二、供给分析篇
1、国内钢材库存现状分析
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468.71万吨,较5月末上升31.1吨,增幅2.2%,较去年同期增加23.36万吨,增幅1.6%。其中螺纹、线材、热轧、冷轧、中板库存分别为780.23万吨、164.14万吨、276.34万吨、120.64万吨和127.36万吨。本月国内五大钢材品种,除线材库存下降、冷轧库存变化不大外,其他品种库存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螺纹钢、热卷增幅较为明显。
据数据分析,6月份,国内终端需求表现低迷,各地成交量环比5月大幅下降。同时,限产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供给压力不降反增。在供强需弱影响下,自本月中旬开始,国内钢材市场重新进入累库周期。进入七月后,终端需求暂难放大,而供给端不确定因素较多,产量会有波动,根据历史情况,预计库存还会有所增加。
2、国内钢材供给现状分析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6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95.38万吨、生铁2066.11万吨、钢材2284.76万吨。本旬平均日产,粗钢239.54万吨,环比增长2.57%、同比增长15.99%;生铁206.61万吨,环比增长2.16%、同比增长12.60%;钢材228.48万吨,环比增长3.80%、同比增长18.05%。
3、国内钢材进出口现状分析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增速放缓。具体来看,2021年5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27万吨,同比增长19.8%,环比下降33.9%。1-5月累计出口钢材3092万吨,同比增长23.7%。5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21万吨,同比下降5.8%,环比增长2.7%。1-5月累计进口钢材610万吨,同比增长11.6%。
5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979.0万吨,同比增长3.2%;1-5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47176.5万吨,同比增长6.0%。
5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2104.0万吨,同比下降4.6%;1-5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1116.6万吨,同比下降25.2%。
4、下月钢材供给预期
6月份国内钢厂生产积极性高涨,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再度上升;进入下旬后,随着钢价回调,钢厂主动限产情况增多,供给压力出现减轻。进入七月后,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控产能、减产量等工作将继续全面展开,预计钢厂减产、检修等现象增多,进而缓解市场供给压力。我们预计七月份国内建材供给压力或有减轻。
三、需求形势篇
1、钢材销量走势分析
6月份,国内终端需求整体回落,具体来看:上半月,前期积压的需求集中释放,整体成交表现尚可;下半月,随着高温多雨天气来临,加上终端用户资金偏紧,成交表现清淡。进入7月后,预计需求偏弱的状况暂难改变,一旦整体销量继续下滑,将会对建材价格走势带来拖累。
四、成本分析篇
1、原材料成本分析
6月份,原料价格高位震荡,上涨为主。根据监测数据,截止6月25日,唐山地区普碳方坯出厂价格4840元/吨,较上月末价格下跌160元/吨;江苏地区废钢价格为364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50元/吨;山西地区二级焦炭价格为2560元/吨,较上月末价格下跌120元/吨;唐山地区65-66品味干基铁精粉价格为154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10元/吨;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214.9美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6.15美元/吨。
相对现货的震荡回调,本月原料价格走势坚挺,成本重心上移,对成材价格有较强支撑作用。
2、下月钢材成本预期
铁矿石顶部形态显现,后期震荡回调是大概率事件;焦炭受供应端收紧预期,价格易涨难跌;废钢需求受电炉钢影响,价格或有调整。综合来看,预计7月份国内钢材成本将小幅走低,但空间不会太大。
『陆』 钢铁究竟有多重要全球陷入“钢铁荒”,澳洲铁矿石成“元凶”
目前,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世界钢铁需求不断扩大,全球钢材供应出现紧缺的状况,加之钢价的暴涨,诸如德国、美国、韩国,以及印度等国家陷入了“钢铁荒”的境地。
而作为铁矿石最重要的出口国,以及美国“马前卒”的澳大利亚,却是趁机“打劫”,凭一己之力坑惨美国。
简单来说,钢铁是由铁矿石提炼而来,钢铁产量能有多少,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铁矿石。
当今世界,铁矿石开采主要由澳洲必和必拓公司、澳洲力拓矿业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三大铁矿石巨头所把持,这三家公司一共占据了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70%。
而澳洲凭借着自身铁矿石资源产量高、品质好、竞争力突出等优势,更是成为世界铁矿石出口的第一大国。
在2020年初,铁矿石国际售价772元/吨,随后一路飙升,达到1042元/吨。这相对于铁矿石20多美元/吨的开采价格来说,简直是一本暴利。
作为铁矿石出口的“一哥”,澳大利亚趁机涨价,可谓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自此,国际钢铁开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钢铁越是紧缺,铁矿石的价格越是疯涨;而铁矿石越是疯涨,钢铁则会越来越紧缺,且变得越来越贵。
这里有世界钢铁协会的一组数据,今年5月份德国热轧卷板的价格是1226美元/吨,美国热轧卷板价格是1644美元/吨。
此外,诸如中国的钢材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比上涨23.95%,越南的钢材价格也较去年同比上涨40%左右。
而韩国的钢筋售价更是达到了97万韩元每吨,大概就是5500多人民币,较去年同比上涨高达50%。
就是在这种全球钢价普涨的情况下,大洋彼岸的美国说是为了保护其国内的钢铁行业 健康 发展,不仅对国外进口的钢铁加收25%的关税,而且以此逼迫其国内有钢铁需求的企业购买自家钢铁。
然而,这一行为却坑惨了这些企业。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美国作为疫情爆发的重灾区,其国内的制造业,尤其是钢铁产业受影响甚大,大量的钢厂濒临破产。
虽然这种情况在美国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得到了大幅的好转,但是产能的恢复却并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
这对于美国已经开始复苏的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因为诸如 汽车 制造、家电制造以及其它很多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钢铁, 在大量的需求下,钢铁产能跟不上步子直接致使美国钢铁的价格比国外的钢铁还要高个68%的样子,较去年钢铁价格更是上涨160%左右!
事事爱争第一的美国,这下如愿以偿的再次包揽了一个第一名。
但这个第一,对于美国的钢铁消费企业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你说你不仅比国外进口来的钢铁贵就算了,而且居然还不能够及时交付。
本来用八周就可以拿到的东西,你硬是给我拖到个十五、十六周,这中间的时间差、人力和物力成本怎么算?
其实,这些企业抱怨也没啥办法,干着急没用。
于是随着企业成本的增长,美国企业或者说有关的制造商只能通过加价的方式来进行成本的消化,这却大大减弱了美国相关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在经济大复苏的背景下,钢铁这类大宗商品的涨价成为必然的选择。不涨价,就得亏钱,精明的美国人会这样赔本赚吆喝吗?
这一时期的美国政府又在做什么呢?
面对国内的经济状况,美国的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疯狂印钱,也许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印的钱不够多。
去年疫情以来,美国大概印了有十万亿美元,神奇的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却一直保持在极为温和的水平上。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与美元的霸权地位相关。
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大量印制美元的风险被转移到了国外,也难怪美国可以如此任性了。
这不,今年三月初的时候,在投票商量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项经济救助计划,此次通过的救助计划比去年十二月的9000亿美元的那一项救助计划还要多了一万亿美元。
但这些都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罢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钢铁所需。
相比于美国的尴尬处境,作为世界上一年就要生产出十亿吨钢铁的第一产量大国,中国的铁矿石原料虽然也受到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价的影响。
但是,中国高昂的铁矿石进口成本却可以通过提高出口钢材的价格而得到解决。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世界上因为铁矿石涨价而备受摧残的只有美国等国内产能低,但是对钢铁的需求量却很大的国家。
这里,美国似乎要好好“感谢”一下将铁矿石价格抬高的澳洲小老弟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话说回来,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0年前九个月,全球粗钢产量是13.474亿吨,中国以7.816亿吨的粗钢产量占据全球总粗钢产量的58.6%。
不仅如此,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国的钢铁蓄积量即将达到120亿吨。
要知道,美国的钢铁蓄积量也不过是40亿吨左右,而中国完完全全是其三倍左右。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钢铁的蓄积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钢铁的主要原料来源会由铁矿石转变为废钢。
而在中国钢铁总的原材料来源中,废钢所占的比例确实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自2015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的时间,中国的废钢占比就由15%上升到了24%。
在我国钢铁蓄积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废钢的占比必然会随之不断升高。
这意味着, 在未来我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会大幅度下降。
而澳大利亚企图用铁矿石长久卡住中国脖子,大赚特赚的目的终将会落空。
不仅如此,中国还从其它源头寻找到了澳洲铁矿石的可替代物,也就是 西芒杜铁矿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矿山,其矿内铁矿石不仅含铁量极高,而且储量非常丰富。最为关键的是,在这里中国说了算。
但不管怎样,当下中国钢铁产业的价格确实随着国际铁矿石原料的价格而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在某些国际资本的有意、无意的带动下,中国相关钢材行业的吨钢均价同比涨幅达到了75%的程度,最高的时候吨钢均价超过了6600元人民币。
而为了维护国内钢材市场,稳定价格, 中国有意调整钢材的出口,使得钢价逐步回归到相对合理区间
2021年5月1日,中国对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及出口退税率做调整,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
5月11日,为杜绝炒作铁矿石的行为,大连商品交易所对铁矿石交易所提交的保证金加以提高。
5月14日,上海以及唐山的监管部门各自与本市钢铁企业进行约谈,大意是共同维持国内钢铁行情的平稳运行。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企业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表示大力的支持。
就目前来看,在中国一系列的举措下,随着国内钢铁需求不断被满足,与之对应的钢铁的价格趋于平稳状态。
但这对于美国来说,倘若中国再降低钢材的出口,在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国际钢铁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美国制造业无疑会再次迎来一波暴击。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就要提到 美国的强基计划 了。
此前,峨眉提出了总额高达三万亿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初始预计投入2.3万亿美元,其投资数额之高,说是“空前绝后”也不为过。
在这份计划里,拜登政府预计会将6210亿美元投入到交通建设里,包括一些基础的公路、桥梁、铁路等,当然还包括一些新型电动车的匹配。
除此之外,还会拿出6500亿美元投入到水电设施和一些建筑的维护上面。可以说美国3万亿的基建项目,不仅数额庞大,而且工程量浩大。
而有能力助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这一目标的国家,在全球来看,似乎也只有有着 “基建狂魔” 之称的中国。
换句话说,美国的3万亿基建项目,根本就离不开中国。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当下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部分。
就拿钢筋和水泥来说,美国此次的3万亿基建项目必然离不开这两样号称交通基建“血肉”的东西。
前面有说到,仅仅在2020年前九个月, 中国就以7.816亿吨的粗钢产量占据全球总粗钢产量的58.6%,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由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可知,早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钢铁总量累计达到81.3万吨。
并且,美国在2018年的时候自中国进口的水泥熟料总量累计达到198.22万吨,是所有从中国进口水泥熟料第二多的国家。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要从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来讲起。
制造业的衰退最明显的表现在 社会 阶层当中,曾经的美国中产阶级是美国 社会 中的一股主导力量,但现在他们逐渐发现,最富有的400个人拥有的财富甚至超过了 社会 剩余50%的人的财富,也就是美国剩余的1.5亿人的财富。
社会 开始向两极化发展,顶层的人越来越富有,底层的人越来越贫穷,而曾经坚厚的中产阶级要么成为顶层的精英人士,要么沦落为底层的贫困群众,当然还有两边都不沾的,只能整日忙活于被不断压榨的工作之中,不见天日。
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来自曼哈顿公园大道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一条道顺畅地从精英学校,再到常春藤名校,最后直接成为 社会 精英;
而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在周遭环境种种的影响下,却因为毒品、犯罪等原因而辍学,只能领取最低生活津贴度日。
渐渐地, 社会 阶级开始固化。
中产阶级的萎缩和两头人群恶性循环的加深,间接导致了美国 社会 从意识形态到客观条件的极端分化。
于是,似乎是代表上帝来拯救曾经辉煌的中产阶级的川普也就得以名正言顺的登台表演。
如果现在你对美国的中产阶级说,加油伙计,天道酬勤,你一定会成为美利坚最靓的那个仔,大多数人会嗤之以鼻。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完全是有非常大的可能的,当时的美国梦让多少世界男女为之神往。
就比如说下面这一位,他是曾经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也就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厂的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更是美国梦的杰出代表。
施瓦布的家境并不好,在他15岁的时候就出去做马夫谋生,18岁的时候来到钢铁厂上班,凭借个人的努力,底层出生的他成功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不仅成为了“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副手,而且在之后更是成为新的“钢铁大王”,并在1904年创立了伯利恒钢铁厂。
但是好景不长,以技术发家的伯利恒钢铁厂,却在发展壮大后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因为忽略技术以及臃肿的管理,加之1973年的时候,美国开始出现钢铁产能过剩,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新技术、低成本工业迅速崛起,利恒钢铁厂很快显露颓势。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彼时强大的美国工会,联合工人罢工、游行,逼迫钢铁企业不断提高薪资,当时来说,再也没有那个传统制造业的薪资能够比钢铁工人的薪资更高的了。
在工业化完成后,美国开始重点转向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其国内钢铁市场需求开始下降。
加之美国钢铁的成本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落后,国家扶持力度不断下降等等,美国钢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
八十年代,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为保护国内钢铁行业免受外国冲击,进行了贸易保护,这无疑大大延缓了美国企业去产能化的进程。
2003年,积重难返的伯利恒钢铁厂宣布解散,长达一个世纪的钢铁帝国黯然退场。
时间的齿轮正在不断拨转。
现在的美国靠着硅谷的一大批顶层精英依旧保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却在不断丢弃国家强盛的根本——制造业,其泡沫经济得以建立的根本不过是以美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但倘有一日,这体系崩溃了美国该怎么办?
伯利恒钢铁厂的崩塌似乎依旧在眼前映现,川普在位期间曾为美国制造业的重塑所进行过努力,但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曾经拥有不曾珍惜,如今再要如何能够?时间在大步迈前,当以美国制造业为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