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的模具钢为什么要2次回火,2次回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还是用第一次一样温度吗
Cr12MoV、、D2、DC53、SKD61及高速钢等一类模具钢材当模具要求较高硬度时,均具有回火二次硬化的现象,所以,回火是模具钢淬火后不可缺少的后续工序。模具钢材回火温度的选取完全依据模具零件要求和力学性能而定。
回火以温度高低不同分为一般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工艺方法可以选择:
1.模具钢低温回火。一般为250℃以下。其目的是在尽可能保留高硬度条件下,低温回火的组织转变是淬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消除和降低模具钢淬火应力,淬火的组织应力得到部分缓解,其特点是可以保持淬火的高硬度;优点:回火后模具的色泽好,能保持真空淬火的白色(180℃以下),或转变成淡黄色(200~250℃);缺点:.内应力消除不完全,模具的脆性较大,比较适用于压应力工作状态的模具(如冲头、模芯等),一般需线切割或火花加工的模具不适用低温回火;保留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模具的尺寸稳定性稍差;回火时间长,交货较慢;要求高耐磨的冷作模具零件采用。
2.模具钢中温回火。一般为300~500℃,使淬火钢既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又有足够的韧性和塑性,受冲击的模具零件采用。
3.模具钢高温回火。一般为500~650℃之间或更高些。高温回火的组织转变为残余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同时回火马氏体中析出细密碳化物,使材料发生二次硬化,达到高硬度的要求,此时模具的残余应力较小;目的是调整模具钢的强韧性(既综合力学性能)使达到最佳的配合。作为模具钢预先热处理时,也为后续工序的表面淬火,渗氮等作组织准备,改善可加工性。此外。对某些高合金钢可获得二次硬化效果,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消除残留奥氏体。热作和塑料模具零件采用,目的是提高在模具工作温度下的韧性和耐磨性。
优点:组织转变较充分,内应力较小,所以一般大型的模板和需要线切割或电加工的模具都采用高温回火;尺寸稳定性及耐磨性均优于低温回火;回火时间较短;
缺点:色泽较差,不能保持真空淬火的本色,高温回火后一般为暗棕色或深蓝色,某些合金含量较低的材料还会出现薄薄的氧化皮层,因此高温回火不适用于已精加工的镜面模;
模具钢回火保温时间,原则是保温时间要充分,保温不足往往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需要两次或多次回火,在保温时间上宁长勿短。尤其是所谓的快速回火,单纯为缩短时间而损害质量,是不可取的。
通常规定最短不得少于1h。像余热回火(自回火),局部回火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可取。高速钢或高合金模具钢有二次硬化效应,必须反复回火2~4次。缓慢冷却效果更好,因为细微的二次碳化物在此过程中析出。
② 为什么像20CrMnTi 和 18Cr2Ni4W 这些渗碳钢还要两次淬火啊!它们不是本质细晶粒钢吗
18Cr2Ni4W属于高强度中合金渗碳钢。要使C化物及奥氏体含量不超标可采用渗碳后高温回火900~920℃渗碳,600~650回火,深冷处理,油淬后的硬度也就是48左右,想要达到HRC58-63,必须要进行表面渗碳。
外文名 18Cr2Ni4W 材料名称 合金结构钢 牌 号 18Cr2Ni4W 标 准 GB/T 3077-1988
18Cr2Ni4W属于高强度中合金渗碳钢。要使C化物及奥氏体含量不超标可采用渗碳后高温回火900~920℃渗碳,600~650回火,深冷处理,油淬后的硬度也就是48左右,想要达到HRC58-63,必须要进行表面渗碳。
18Cr2Ni4W钢常用合金渗碳钢,强度,韧性高,淬透性良好,也可在不渗碳而调质的情况下使用,一般用做截面较大,载荷较高且韧性良好,缺口敏感性低的重要零件。 ●化学成份:
碳 C :0.13~0.19
硅 Si:0.17~0.37
锰 Mn:0.30~0.60
硫 S :允许残余含量≤0.025
磷 P :允许残余含量≤0.025
铬 Cr:1.35~1.65
镍 Ni:4.00~4.50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025
钨 W :0.80~1.20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1175(120)
屈服强度 σs (MPa):≥835(85)
伸长率 δ5 (%):≥10
断面收缩率 ψ (%):≥45
冲击功 Akv (J):≥78
冲击韧性值 αkv (J/cm2):≥98(10)
硬度 :≤269HB
试样尺寸:试样毛坯尺寸为15mm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淬火:第一次950℃,第二次850℃,空冷;回火200℃,水冷、空冷。
●交货状态:以热处理(正火、退火或高温回火)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
③ 为什么钢材(20CrMo)的硬度会随着二次淬火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淬火之后, 材料内部的空位会基本与淬火前高温状态保持一致, 这样空位的内存在会对容材料产生空位强化作用, 从而使硬度提高。 而某一温度下空位密度满足阿累尼乌斯方程, 即与温度的负倒数呈指数关系,这样温度越高,淬火前空位密度越大,淬火下来空位强化作用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