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建筑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
1.受拉破坏。2.受压破坏。3.受剪破坏。4.受扭破坏。5.受弯破坏。
材料的破坏分为承载力不足破坏和产生较大变形不足以继续使用两种破坏型式。以上所列均为承载力不足造成的破坏。
『贰』 钢材有哪几种主要的破坏形式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构造有何关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书籍上有
碳: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成为高碳钢。
磷是钢中有害杂质之一。含磷较多的钢,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使用时,容易脆裂,称为“冷脆”。钢中含碳越高,磷引起的脆性越严重。一般普通钢中规定含磷量不超过 0.045%,优质钢要求含磷更少。
硫在钢中偏析严重,恶化钢的质量。在高温下,降低钢的塑性,是一种有害元素,它以熔点较低的FeS的形式存在。
铬: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
锰:重要的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
钼: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
镍: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
硅:有助于增强强度。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增强抗磨损性。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
钒: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一种钒的碳化物用于制造条纹钢。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
『叁』 钢材受力有哪两种破坏形式它们对结构安全有何影响
钢材受力的五个阶段:
1.先是弹性阶段,然后到达屈服点,
2.进入屈服阶段,这个阶段特点专是钢材的应属力不增加,但是应变增大。
3.强度不变然后应变增大到一定地步时,进入强化阶段,这个阶段钢材强度显著提升,但是应变也增大。
4.最后到达强化的顶点时,进入颈缩阶段,这个阶段强度下降,应变增加。
5.弹性快到头了的时间点就是屈服点进入屈服阶段。
一般分为这两种:
1. 塑性破坏(也称为延性破坏)
破坏前有很大的塑性变形和“缩颈”现象,破坏的断口常为杯形(有与受力方向成45°和垂直的两部分组成),45°断面呈纤维状,破坏前有明显预兆。
2. 脆性破坏
没有塑性变形或只有很小塑性变形即发生的破坏,断口平直,断面呈晶粒状。由于变形极小易造成突然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