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些牌号
作为“工业牙齿”的硬质合金,以其高硬度、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性而著称。随着硬质合金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硬质合金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军工、电子通讯、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勘探、矿山挖掘等领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硬质合金的牌号鉴定知识吧。
硬质合金牌号主要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为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及地质、矿石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及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牌号。
一、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
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主要按使用领域分为P、M、K、N、S、H六大类。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鉴定主要检测其元素成分、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抗弯强度、金相组织(孔隙度、非化合碳、宏观孔洞)等指标,作业条件推荐的合金性能主要检测耐磨性、韧性、切削速度、进给量等指标。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表示规则主要是由类别代号、分组号、细分号组成,如下图所示
1、牌号P硬质合金分组牌号主要有P01、P10、P20、P30、P40,其主要成分是以TiC、WC为基,采用Co(Ni+Mo、Ni+Co)作粘结剂的硬质合金或者涂层合金,牌号P硬质合金的主要用来加工钢、铸钢、长切削可锻铸铁等长切屑材料。
2、牌号M硬质合金分组牌号主要有M01、M10、M20、M30、M40,其主要成分是以WC为基,采用Co作粘结剂,加入少量的TiC(TaC、NbC)的硬质合金或者涂层合金,牌号M硬质合金的主要用来加工不锈钢钢、铸钢、锰钢、可锻铸铁、合金钢、合金铸铁等通用合金材料。
3、牌号K硬质合金分组牌号主要有K01、K10、K20、K30、K40,其主要成分是以WC为基,采用Co作粘结剂,加入少量的TaC、NbC的硬质合金或者涂层合金,牌号K硬质合金的主要用来加工铸铁、冷硬铸铁、短切屑可锻铸铁、灰口铸铁等短切屑材料。
4、牌号N硬质合金分组牌号主要有N01、N10、N20、N30,其主要成分是以WC为基,采用Co作粘结剂,加入少量的TaC、NbC或CrC的硬质合金或者涂层合金,牌号N硬质合金的主要用来加工铝、镁、塑料、木材等有色金属材料。
5、牌号S硬质合金分组牌号主要有S01、S10、S20、S30,其主要成分是以WC为基,采用Co作粘结剂,加入少量的TaC、NbC或TiC的硬质合金或者涂层合金,牌号S硬质合金的主要用来加工耐热钢、含镍、钴钛的各类耐热和优质合金材料。
6、牌号H硬质合金分组牌号主要有H01、H10、H20、H30,其主要成分是以WC为基,采用Co作粘结剂,加入少量的TaC、NbC或TiC的硬质合金或者涂层合金,牌号H硬质合金的主要用来加工淬硬钢、冷硬铸铁等硬切屑材料。
Ⅱ 0.35厚H12硅钢的铁损值(标准值)是多少 H12是老型号,它的铁损值谁有啊
国内常用的H系列编号,是沿用70年代-90年代的日本新日铁的标号。而现在正规厂家都按照新的标号标示。
旧标号 新标号 性能相当材料 我知道的批发价格{退火片要贵1000-2000米/吨}
吨
H12 50H270 50WW270 B50A270 21000元
H14 50H310 50WW310 B50A310 15800元
H18 50H470 50WW470, B50A470 14000元
H23 50H600 50WW600, B50A600 12600元
H30 50H700 50WW700, B50A700 11000元
H40 50H800 50WW800, B50A800 9600元
H50 50H1000 50WW1000, B50A1000 8500元
H60 50H1300 50WW1300, B50A1300 8000元
从工艺上说,Z系列均为冷轧有取向高含硅量, H系列一般是冷轧无取向中高含硅量,
H型无取向性钢片也有0.35MM的薄片。但是产量很少,一般用于要求较高的场合。
无取向硅钢片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H50 H23 H18 H14 h12
比重 7.85 7.75 7.65 7.65 7.65
铁损P1.5/50HZ≤ 13 6.2 4.7 4.0 3.6
磁通密度B50≥ 1.69 1.66 1.64 1.61 1.6
按温升来说H18低于H23,H23低于H50
按空载电流则相反。
另外同一牌号有白片黑片之分,黑片{退火片}性能优于白片。另外同一牌号铁芯尺寸不同性能也不同。
有取向硅钢带常用的牌号有
Z11 Z10
比重 7.65 7.65
铁损P1.7/50 ≤ 1.66 1.51
磁通密度B10≥ 1.74 1.77
日本jfe(旧川崎):
35jn250 (0.35mm厚、铁损在2.18~2.26之间、磁感1.69以上)
50jn270 (0.50mm厚、铁损在2.38~2.42之间、磁感1.68以上)
50jn290 (0.50mm厚、铁损在2.46~2.51之间、磁感1.68以上)
50jn310 (0.50mm厚、铁损在2.50~2.54之间、磁感1.69以上)
日本新日铁:
50h270 (0.50mm厚、铁损在2.37~2.41之间、磁感1.68以上)
50h290 (0.50mm厚、铁损在2.46~2.50之间、磁感1.68以上)
50h310 (0.50mm厚、铁损在2.49~2.53之间、磁感1.69以上)
中国太钢:
50tw290 (0.50mm厚、铁损在2.54~2.60之间、磁感1.68以上)
50tw310 (0.50mm厚、铁损在2.64~2.69之间、磁感1.68以上)
50tw350 (0.50mm厚、铁损在2.70~2.76之间、磁感1.6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