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材在单向拉伸时如何确定其屈服点
钢材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随着拉伸载荷的不断增加,试样的弹性变形量也不断加大。当拉仲载荷不再增加或有所降低,而试样变形量突然增加时,好象屈服于载荷而自行伸长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屈服现象。引起屈服现象的应力称为屈服点,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σs=Ps/S0
式中 σs——屈服点,MPa;
Ps——屈服载荷,N;
S0——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屈服点的出现,象征着试样由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因为当施加的外力达到或超过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时,如果将外力消除,试样的长度虽有部分恢复,但再也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了,亦即有一部分变形(伸长)被地保留下来。
含碳量较高、合金含量较多和淬火回火钢的屈服现象不明显,其屈服载荷难以在试验机上读出。这时就把引起试样标距部分发生一定残余伸长量的载荷,规定为试样的屈服载荷,试样此时所承受的应力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一般把标距内的残余伸长量定为拉伸试样原标距长度的0.2%,故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常用σr0.2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σr0.2=P0.2/S0
式中 σr0.2——规定残余伸长应力,MPa;
P0.2——残余伸长量为0.2%时的载荷,N;
S0——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对要求较严格的产品,也有的把残余变形量为0.05%和0.1%的应力规定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以σr0.05、σr0.1表示。
在GB228—87标准中,把原来使用的“屈服强度”改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用σr表示。如σr0.2表示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2%时的应力,用此代替原σr0.2 。
B. 钢材的屈服强度是怎么
用一根钢棒受到两端作用的拉伸力来举例:
首先,钢棒会经历弹性变版形阶段,即钢权棒的伸长量随拉力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加。
当拉力超过一个临界点后,钢棒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增大量开始不成比例。出现拉力只提高很少,钢棒却伸长了很多,好像钢棒的材质忽然变软了一样,这就表明钢材开始进入了屈服阶段。
后面再增大拉力,还有硬化阶段,缩颈阶段,最后到断裂。
具体可以参考屈服强度的网络,http://ke..com/view/72126.htm,或者查《材料力学》。
C. 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屈服强度fy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标准值的依据是:
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春高服后,塑性变开很贺粗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
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大(Q235的fu/fy≈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y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
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p=(0.7~0.8)fy),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时应变小(εy≈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
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禅森镇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D. 螺纹钢的屈服强度是怎么确定的比如HRB335,HRB500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可以认为是钢筋的强度等级。跟钢筋直径没有关系。hrb235是错误的写法,应当是hpb235,表示热轧钢筋回,屈服强答度为235mpa,hrb335和hrb400是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分别为335mpa和400mpa.现在对hpb235钢筋建筑上通常至供应直径12mm以下的,而后两种多为直径12mm以上的钢筋。
E. 钢的屈服度指的是什么
屈服度又称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原始标距)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eL或Rp0.2)。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建筑钢材以 屈服强度 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
所谓屈服,是指达到一定的变形应力之后,金属开始从弹性状态非均匀的向弹-塑性状态过渡,它标志着宏观塑性变形的开始。
参考资料:
http://ke..com/link?url=Y2bow3-3t3wIKTpq
http://wenku..com/link?url=mrS3CPK7ExRIoI_RugPidHQ6tgrvL8roVOZczo-BoskHmvtzCWGr6wXz-_SMnDE_tIV6C5my0eMNIOviv-hd0cufo_2BSHv4BdV9oLQlx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