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首钢搬迁到哪里
首钢搬迁到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北京因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环境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的首钢集团将用5年时间把钢铁产业从北京搬迁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这一耗资677亿元人民币的工程将造就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临海而建的大型现代化钢铁基地。
2005年6月30日,首钢的功勋高炉——五号高炉停产拆迁,标志着具有八十多年辉煌历史的首钢这一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涉钢系统搬迁的正式启动。成群结队的首钢人自发地潮水般拥到五号高炉前,怀着悲壮的心情,作最后的告别。
首钢涉钢系统搬迁,开世界特大型企业搬迁的先河。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了还首都一片蓝天,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多万首钢人背井离乡。
陆续在冀东地区迁安沙河河滩、抚宁汤河河汉、京唐港岸边和渤海湾深处的曹妃甸荒凉的处女地上,开始了一业多地的创新、创优、创业的崭新生活,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现代化的钢城。
首钢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建设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示范工厂,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首钢愿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明天!
❷ 首钢在哪里
首钢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区,建厂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策层认为北京应该承载更多的生产功能,要建设成全国的“经济中心”,首钢成为体现这一决策思想的重要棋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首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结构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钢铁工业社区。
人们对首钢的感情,首先来源于企业的巨大贡献。截至2003年末,首钢资产总额为477亿元(其中钢铁业资产371亿元),净资产241亿元。从1979年到2003年,首钢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358亿元。首钢对北京市的社会贡献平均每年均在60亿元左右。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首钢是否要搬迁的争论就开始出现。当时引发争论的由头是首钢已成为北京的重大污染源。住在石景山区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记忆,每天早上起来后,家里的灰尘都有厚厚的一层。随着北京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首钢已从“北京西郊”变至北京城区。
首钢搬迁调整的大幕在2005年拉开,尽管当时的钢铁市场一路飘红,6月30日,首钢历史上第一座大型高炉仍准时停产了,它每年可产生铁90余万吨。2006年5月9日,世界上炉龄寿命最长的首钢二号焦炉停产,它42年来生产焦炭648万多吨,产出焦炉煤气26亿立方米,曾为北京市民生活提供了优质能源。
人们对首钢的复杂情愫,并没有因为首钢要搬迁的决定而改变。几十米高的厂房、纵横的铁路、巍峨的高炉……首钢搬迁后,北京的这些“工业记忆”是否也会从人们的视野里永远消失?人们将如何对待一个城市的工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