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开一家废铁熔炼加工厂。可是我不懂这行。如要什么机器。销往那里。资金多少利润怎样
废钢铁熔炼加工厂:当前炼钢用的叫中频炉(小电炉),大约投资万元左右,如果赶上行情好,每年利润翻番,尽管各地政府部门三令五申阻止取缔小电炉,小炼钢生产“地条钢”,在利润的驱动小,仍有生产。目前有些干的时间长久的由地下转为合法生产连铸钢坯(也叫立角锭),大部分建立了化验室,与我国国有钢企争夺份额,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获利颇丰。(以下引用官方新闻对小“地条钢”的有关文章,仅供参考)“地条钢”及其制品是指所有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熔化后轧制的钢材,熔化温度不够造成产品材质不均匀,以地槽浇注也不能保证规格统一。从那些小钢铁厂内生产出的地条钢,已被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是“豆腐渣”工程的根源。国家有关部门对地条钢的打击态度坚决。2004年6月中旬,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地条钢建材行为。然而,2005年2月16日(正月初八)记者暗访到河津市一家“地条钢”生产厂家非法生产地条钢的情况后向当地主管产品质量监督的执法部门举报却碰了一鼻子灰直到次日该市另外两家执法单位将该地条钢厂家查获后也不见主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一个执法人员。当地百姓惊呼:谁在为“地条钢”非法企业提供生产便利? 2005年2月16日,根据群众反映,记者赶到位于河津市108国道旁东黄村汾河大坝下的一个“地条钢”厂家旁,站在汾河大坝上记者向厂内俯看下去只见厂内几名工人正在忙着,车间里已经炼好的“地条钢”坯子整齐的堆放在地上。记者随即前往该市主管产品质量监督的执法单位,在该单位办公室一位女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在听完记者对地条钢生产厂家暗访的情况后立即向该局的张龙海局长汇报,电话放下之后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我们局长下午在市政府开会了现在已经回农村老家了离这里有几十里地过不来,他在电话里也没说清楚可能是中午喝了酒了。”记者要求和分管稽查的詹副局长联系被告之联系不上不过可以联系上办公室主任,在电话里记者向办公室主任又一次说明了河津市存在地条钢生产企业希望引起重视。该主任告诉记者他正在开会会开完之后和记者联系,然而记者一直在该单位等到下班后也没见到这位主任。当天晚上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地条钢”厂家,只见厂内灯火通明炼好的地条钢还在车间内摆放着。2月17日中午记者又一次来到该厂只见厂内炼钢炉已大火熊熊,浓烟腾腾,机器轰鸣,在这里记者发现院子里横七竖八堆满了整摞整摞已炼好的成品“地条钢”,几名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地条钢”。“炼钢炉”旁堆满了易拉罐、破油箱、旧链锁……这些都是“炼钢”的原料,工人们把这些收购来的废钢烂铁一股脑儿地塞进炉子里。半个多小时后,废钢炼成了“钢水”。然后,工人们将钢水盛出,浇倒在自制的模具内,冷却后便成了长长的钢坯,整个“炼钢”过程就此完成。生产出来的“地条钢”肉眼都能看出遍布“砂眼”粗孔和混掺的杂质。 直到此时记者仍然联系不到质监执法人员,无奈之下记者拨通了当地工商部门的电话,半小时后由工商局经检队和辖区工商所执人员赶到现场,一小时后当地公安局经侦队和辖区派出所的数名干警来到现场。在“地条钢”厂家门口联合执法人员几经敲门无果后强行进入该厂,此时厂内炼钢炉内的熊熊大火已经熄灭只有炼钢炉和刚炼好的“地条钢”还留有阵阵烫手的余热,执法人员随即勘察了生产现场并对涉嫌非法生产的工具予以封存,对生产出的“地条钢”予以没收。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地条钢属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非法产品,它有三大突出危害。首先,地条钢是用中频炉把废钢铁熔化、再倒入简单铸铁模具内冷却而成。其间,既不进行任何分析化验,也无温度等质量控制,用这种方法炼出的钢,90%以上质量都不合格。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钢材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控制有严格要求,加多少硅、去多少硫都有严格标准,百分之零点几的误差都不是件小事。其次,地条钢生产严重浪费能源。将废钢铁运进电炉里冶炼,由非专业人员司炉操作时往往会耗费大量电能。用巨大的能源为代价,换来的却是不合格产品,得不偿失。浪费能源的同时,还造成环境污染和巨大的安全隐患。第三,地条钢是“豆腐渣工程”的祸根。成品地条钢看上去跟普通钢没啥两样,但质量却差得很远,有的甚至用手一掰就会变形,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掉下去能断成几截。这样的钢放进预制板内,建筑物的安全可想而知。“地条钢进入市场,无异于谋财害命!”这位人士说。地条钢有何本领,总能“打而不死”?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部分执法单位领导的思想严重“错位”,看不到地条钢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性,盯着的只是本地小团体的眼前利益,办起案件受到人情左右,他们认为都是本乡本土的不愿过多的得罪人,能过且过其结果导致行政不作为。其次,巨大的利润促使非法生产商铤而走险。正规钢铁厂生产钢材,有着严格的产品控制标准,成本偏高,而地条钢生产厂用废旧钢铁为原料,没有任何产品控制设备与措施,用的是农村廉价劳动力,成本可以低到1000元/吨以下。目前此案已由当地工商部门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本报将对此事继续予以关注。(来自:互联网)
2. 一吨的电炉废钢加多少
生产铸件时,都要微调C、Si含量,经验丰富的炉工师傅,大多都是根据经验来添加增碳剂或者硅铁,来调整成分,对经验不足的炉工师傅来说,就只能不断的试错,总结规律,为了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给大家分享一个元素成分的计算公式。以调整C含量为例:1增碳剂加入量=(目标碳含量-原铁水碳含量)*铁水熔炼量÷增碳剂碳含量÷增碳剂吸收率,使用1吨电炉,熔炼600kg废钢+200kg回炉料+200kg生铁,熔炼的废钢碳含量是0.02%,回炉料的碳含量是2.8%,生铁的碳含量是34%
3. 废钢炼钢成本公式
煤气+氧气+煤粉进行废钢预热的成本公式为:
转炉煤气耗量:50Nm3/吨废钢×0.2元/Nm3+=约10元或(高炉煤气:85Nm3/吨废钢)
煤粉能耗:10Kg/t废钢(热值5500大卡/千克)×0.6元/kg=10.8元
氧气:27Nm³×0.4元/Nm³=10.8元
氮气及循环冷却水:约1元/t废钢
精炼提温电极消耗:0.26kg×20000元/t=5.2元
精炼提温耗电量:26×0.7元/度=18.2元
差补铁合金:20kg×6000/t=120元
废钢预热人工费用:约1元/t废钢
4. 废钢材直接送炼钢厂是多少钱一吨,量过几千万吨
不同地区的价格不一样,一般是每吨废钢价格一般在700到1300之间。下图是部分地区近期废钢价格表。
看图。
5. 钢铁企业的大概成本构成是怎样的
钢铁企业的税前大概成本构成是:矿石及废钢等含铁原料50%;煤炭以及天然气等版燃料15%;制造成本10%;折旧权以及财务费及摊销13%;石灰石萤石白云石耐火砖等冶金辅料4%;人工成本及其他8%。只提问不确认佛祖不饶!
6. 废旧钢材炼成地条钢的加工费用大概是多少请问
废钢铁冶炼钢坯:用中频炉根据电价大约每需要550元左右
7. 钢铁的成本构成是怎样的电力成本在其中呢
.成本构成分析
炼铁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原材料(球团、铁矿石等)、辅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动力(焦炭、煤粉、煤气、氧气、水、电等)、直接工资和福利、制造费用、成本扣除(煤气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筛下物回收等)。根据高炉冶炼原理,生产1吨生铁,需要1.5-2.0吨铁矿石、0.4-0.6吨焦炭以及0.2-0.4吨熔剂。
炼钢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生铁、废钢、合金、电极、耐火材料、辅助材料、电能、维检和其他等费用。中国目前主要的炼钢设备为转炉和电炉,基于冶炼原理的不同,转炉和电炉在主要的原料(生铁、废钢)配比有一定的差异,转炉工艺一般需配置10%的废钢,而电炉工艺废钢的使用量则占到80%。
结合国内钢铁企业的平均情况,炼铁工艺中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原料(铁矿石、焦炭)成本,而包括辅料、燃料、人工费用在内的其他费用与副产品回收进行冲抵后仅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炼钢工艺中因为耗电量的增加、合金的加入以及维检费用的上升使得除主要原料外的其他费用占到炼钢总成本的18%左右。炼铁、炼钢工艺中的其他费用波动不大。
本文以1吨钢生铁需要1.6吨铁矿石、0.45吨焦炭为计算依据,并参照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铁钢比(0.96)和废钢单耗(0.15吨)作为测算依据,形成以下模型:
生铁吨制造成本=(1.6×铁矿石+0.45×焦炭)/0.9
粗钢吨制造成本=(0.96×生铁+0.15×废钢)/0.82
钢铁企业的粗钢成本因受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炉况、冶炼不同的产品均会使成本发生很大变化。上述模型仅是从行业研究角度,对整个钢铁行业所测算的一个平均水平。
在实际研究时,考虑到炼铁、炼钢工艺中其他费用波动不大,一般仅对价格波动大且对成本有较大影响的铁矿石、焦炭、废钢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粗钢成本的变动值进行测算。
本文以2008年铁矿石长协矿价格变动而引发粗钢成本的增加值为例,做简单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