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的退火方法
(1)完全退火来
应用:碳钢和合金钢源的铸件、锻件、焊接件及热轧型材。
(2)球化退火(不完全退火)
应用:高碳合金钢的刃具、量具、模具等的预备热处理。
(3)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
应用:主要用于质量要求高的合金钢铸锭、铸件、锻件。
(4)去应力退火
工艺:一般地,钢件在 500~650℃;铸铁件在 500~550℃;焊接件为 500~600℃。
目的、应用: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防止开裂。如机床床身(铸件),内燃机汽缸体,冷卷弹簧。
(5)再结晶退火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恢复钢材的塑韧性。
应用:在钢丝拉拔过程中,中间进行的退火。
Ⅱ 钢板q345b焊后退火温度时间是多少
Q345B,热轧钢,条件允许的话整体去应力退火,升温速度5min/mm,650℃保温2h,缓冷到300℃空冷。不过太浪费,建议振动时效
Ⅲ 急求:钢材SCM435的用途、热处理的温度、硬度、、、
SCM435属于日标铬钼型合金结构钢,执行标准:JIS G4053-2008
SCM435化学成分如下图:
Ⅳ 要使不锈钢钢丝变软退火温度应该是多少
球化退火,需要将钢丝奥氏体化,并保温数小时,钢丝温度920——950度,视钢丝直径大小及成分确定温度,仅供参考。
钢丝用途广泛,可以捆扎物品使用,也可以制造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或不锈钢丝绳钢绞线等等
Ⅳ 球化退火一般用多少温度
普通球化退火,即将钢加热到730~740℃保温足够时间,然后以小于20℃/h的速度缓冷到650℃出炉。这种退火工艺适用于共析成分附近的碳素工具钢。
等温球化退火,一般加热到800±10℃,保温后快冷到700±10℃(A1附近)再进行较长时间保温,之后,以30~50℃/h的速度冷却到600℃出炉,一般轴承钢多采用此工艺。
Ⅵ 退火温度是多少呢
不同金属材料的退火温度不同,例如铂900-1000℃;铜650℃;黄铜600-650℃;镍银650-680℃;铝283-350℃等。
退火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
退火的主要目的:
(1)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便于切削加工和冷变形加工。
(2)改善或消除金属材料在铸造、轧制、锻造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防止变形或开裂。
(3)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4) 为后续热处理(淬火)作好组织上的准备。根据钢的成分、原始状态及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分为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Ⅶ 请教:Q345B热处理要求
q345b为碳钢复,碳钢一般知采用退制火处理。目的是降低硬度,增加塑性,方便机械加工。
退火热处理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和去应力退火,扩散退火,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退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检测,也可以用硬度试验来检测。
许多钢材都是以退火热处理状态供货的,钢材硬度检测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硬度,对于较薄的钢板、钢带以及薄壁钢管,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检测HRT硬度.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后在炉中或埋入炉中或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使其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稳定的组织。
(7)钢材线材435球化退火温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影响
分别采用LiF和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咯啉(BCP)作为聚3-己基噻吩(P3HT)/[6,6]-苯基-C61-丁酸甲脂(PCBM)体系聚合物光伏电池阴极界面层,研究了高温后退火处理对不同界面层器件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LiF界面层的引入,在活性层和阴极界面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偶极作用,从而改善了电池的性能,进一步高温热退火处理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界面作用,使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