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材料利用率 我想咨询一下,有关钢材的材料利用率,有计算公式吗
钢材利用率材料
第一部分: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一、工艺利用率的计算
工艺利用率反映了各车型设计、规划以及工艺、设备的能力情况。
1.工艺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1.1工艺利用率=净重/工艺消耗×100%;
1.2单车工艺利用率=∑零件净重/∑零件工艺消耗×100%。
注:净重为实际称量,工艺消耗通过理论计算。
2.工艺消耗的计算方法
2.1包料
工艺消耗=单件毛坯质量=长×宽×厚×密度(7.85)
注:工艺消耗单位为kg,则长单位为m,宽单位为m,厚单位为mm。
2.2卷料
步骤一:制定标准——一般以15t/卷计算,头尾各去掉1.5m的头尾料;
步骤二:计算单件毛坯质量M1=长×宽×厚×密度(7.85);
步骤三:计算出头尾料的质量M2=厚×卷宽×头尾料长度(3)×密度(7.85);
步骤四:计算实际可利用部分质量M3=卷重(15000kg)-M2;
步骤五:计算可制件数A=INT(M3/M1);
步骤六:计算工艺消耗=卷重(15000kg)/A。
例:一个零件毛坯规格为0.8×120×1250/8,用15吨卷料,单件消耗为多少?
步骤一:以15t/卷计算,头尾各去掉1.5m的头尾料;
步骤二:M1=0.8×0.12×1.25/8×7.85=0.1178kg;
步骤三:M2=0.8×1.2×3×7.85=22.608kg;
步骤四:M3=15000-M2=14977.392kg;
步骤五:A=INT(M3/M1)=127142;
步骤六:工艺消耗=15000/A=0.1180kg。
二、实际利用率
实际利用率反映了工艺执行以及基础管理情况。
1.实际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1.1实际利用率=∑(零件净重×产量)/实际消耗×100%;
1.2实际消耗=冲压领料总重+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Ⅱ 土建材料中钢筋的使用率有多大
钢筋利用率=成品质量/未加工前质量×100%
木结构、钢结构、铝合金结构,这些都不需要钢筋。只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才需要钢筋作为结构材料。
钢筋的数量多并不代表就一定坚固。通俗点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钢筋很多,但没用对地方,一样白搭;钢筋不是很多,但全用在了刀刃上,一样很好。好的结构设计,用钢量经济合理,安全度比较好;比较差的结构设计,用钢量不低,但是关键部位不足,不关键部位浪费,安全度不高。
在钢筋混凝土之中,用于支撑结构的骨架。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利用以降低损耗率,
已经成为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点,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Ⅲ 钢结构材料利用率一般是多少
钢结构材料利用率,视构件加工情况而定,一般情况都按照97%,损耗按3%;如果是异形构件居多,自然利用率就低了,可能远低于这个数值,比如,圆柱上的环形板,弧形连接板等.
Ⅳ 资产评估计算题
CM1(主材费)=(某主材净消耗量÷该主材利用率)*不含税市场价格=15*2.8/(1+0.17)=35.897
我是这样想的,题中“制造过程中”该钢材的利用率约为95%,就是在实际制造中钢材实际用了14.25吨,而不是“该主材的利用率”。这是因为,主要材料的确定是根据设备的具体构孙丛游造、物理组成以及在设备重量郑模或价值中的比重所确定的一种或几种主材。所以公式中所指的“主材利用率”是在制造则销之前整个设备中钢材所占的比重。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用到95%。
80%,非标设备的价格=(主材费÷不含主要外购件费的成本主材费+主要外购件费)×(1+成本利润率)×(1+销售税金率)×(1+非标设备设计费率÷非标准设备产量)
主材费率(80%)即是不含主要外购件费的成本主材费率,它不包含在题中主材费用里。
Ⅳ 定额中钢材的利用率
定额中钢材的利用率就是:有用的材料和投入材料的百分比。例如投入一吨材回料(钢材或板材),经过答加工成型(机械加工或冲压加工)后,成品的重量只有0.6吨了。那么这个零件的材料利用率为0.6/1*100%=60%。材料的利用率的大小根据产品的形状有关。一般情况材料的利用率在30-8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