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把碳钢和白口铸铁都加热到高温(1000~1200摄氏度)能否进行锻造,为啥
碳钢可以锻造,而白口铸铁不可以。
因为根据铁碳状态图,碳钢在此温度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其塑性好适合于锻造;而白口铸铁此温度为多项混合组织(莱氏体+渗碳体+奥氏体),局部还可能有液体,塑性很差,因此不可以锻造。
45钢锻造是没有问题,具体温度差书可得。。。温度貌似在1200~800温度,有个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之分。。。温度高了,材质质地膨胀,温度低了锻不动。。
不过哥们。。。白口铸铁经过可锻化后 又叫可锻铸铁,实际上,可锻铸铁是不能锻造的
在这种情况下是钢和铸铁的问题,
钢加热到1100时是奥氏体组织,具有可锻性。铸铁的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断口呈灰色,简称灰铁。熔点低。一锻就碎了。。。
望采纳
始锻温度是锻造行业,对锻件开始锻造时的初始温度,即锻造时允许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针对热段行业。始锻温度的高低与所锻造材质的临界温度有关,一般锻件在达到始锻温度时要有一定的始锻温度保温时间,为的是使金属温度均匀和缺好消给予组织转变充分时间,借以提高塑性,降低高温变形抗力,它对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锻件内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这个问题就要从原理上来解释了,但既然你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的金属学基础应该不太好,建议你恶补一下金属学原理这门课程吧。
最简单和最快的方法是通过硬度法,由于低碳钢硬度很低,而白口铸铁硬度很高,可以用小刀、玻璃茬之类的划刻,容易划出印的是低碳钢,不容易的是白口铸铁,当然手头有锉的时候用锉来锉一下也很好鉴别,容易锉出粉末的是低碳钢,不容易的是白口铸铁,用砂轮磨也可以,手感软的是低碳钢,硬的是白口铸铁,此外,白口铸铁很脆,很容易砸成碎块,而低碳钢却很容易砸扁,等等,当然其他的比如金相法、硬度计打硬度法等等,方法很多,都可以做到区分,关键是看你手头有什么样的工具了.
1、含碳量不一样。
2、金相不一样,低碳钢是铁素体加珠光体。白口铸铁多为渗碳体。
设材料加热过程中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知它经过点(0,30),(5,100)可得30=b,100=5k+b解得k=14,b=30,所以材料加热过程中的解析式为y=14x+b,加热停止后y=500/x当y=40时x=12.5,所以从第一次加热至可以操作到第二次再续加热,一共可操作多长时间12.5-5=7.5分钟
把钢坯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轧制的过程叫做热轧。
热轧的优点是: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袜闷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伏知力也越大。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3.热轧的钢材产品,对于厚度和边宽这方面不好控制。我们熟知热胀冷缩,由于开始的时候热轧出来即使是长度、厚度都达标,最后冷却后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负差,这种负差边宽越宽,厚度越厚表现的越明显。所以对于大号的钢材,对于钢材的边宽、厚度、长度,角度,以及边线都没法要求太精确。
提高温度可减少锻轧的动力消耗,提高钢材的锻轧质量,但不能无限制的提高,例如,当温度接近钢坯的熔点(金属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时,就无法输送了(从加热炉到轧机之间的运输),轧制时也有危险,冲击和高压之下钢水会飞溅出去!
白口铸铁按组织分为三类:亚共晶白口铸铁,碳含量大于2.11%小于4.3%,常温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二次渗碳体;共晶白口铸铁,碳含量为4.3%,常温组织为低温莱氏体;过共晶白口铸铁碳含量大于4.3%,常温组织为低温莱氏体+一次渗碳体。白口铸铁性能特点为硬、脆、耐磨。应用方面因脆性太大,很少直接应用,主要用作生产钢或可锻铸铁的原料,也可制作小型、简单的对耐磨性要求高的冷作模具,如拉丝模、搓丝板等。
碳钢按组织分为三类:亚共析钢,碳含量大于0.0218%小于0.77%,常温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共析钢,碳含量等于0.77%,常温组织为珠光体;过共析钢,碳含量大于0.77%小于2.11%,常温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碳素钢的综合性能由于白口铸铁,所以碳素钢在实际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制作机械零件、工程结构件、工具等。
⑵ 钢是怎么练成的
炼钢的过程一般是生铁脑碳的过程,基本上是高温铁水放入转炉吹氧,加入适量合金,再用真空等精练炉进行精炼,得到所需钢种。还有一个是电炉炼钢,后面的程序是一样的。
钢或称钢铁、钢材,是一种由铁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合金,当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约占钢材重量的0.02%至2.0%,视乎钢材的等级。其他有时会用到的合金元素还包括锰、铬、钒和钨。
碳与其他元素有硬化剂的作用,能够防止铁原子的晶格因原子滑移过其他原子而出现位错。调整合金元素的量,及其存在与钢中的形式(溶质元素及参与相),就能够控制钢成品的特性,例如硬度、延展性及强度。加了碳的钢会比纯铁更硬更强,但是这种钢的延展性会比铁差。
含碳量高于2.0%的合金叫铸铁,因为这种合金的熔点较低,可铸性强。钢又跟熟铁不同,熟铁可以含有少量的碳,但这些碳杂质都是夹杂在钢中的残留熔渣。钢有两种跟铸铁和熟铁不同的特性,就是钢的耐锈度较高,以及可焊度更佳。
尽管在文艺复兴之前很久,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各种低效的方法来生产钢,但是钢的普及化要等到十七世纪,也就是有了更高效的生产法之后。自从在十九世纪发明了贝塞麦炼钢法之后,钢就成了一种可大量生产的廉价材料。
后来炼钢法经过更多的改进,例如碱性氧气炼钢法,使得钢的生产价格更低,但同时品质更好。时至今日,钢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的材质,年生产量达十三亿吨。在各种建筑、基础设施、工具、船只、汽车、机械、电器及武器中,钢都是一种主要的成分。现代钢铁一般用各种标准化团体所制定的不同品质标准来区分。
(2)钢材怎么锻轧扩展阅读
地球地壳上所有的天然铁都是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一般为氧化铁,例如磁铁矿及赤铁矿等。要提取铁,就要把铁矿中的氧移除,让氧与其他的化学元素结合,例如碳。
这个过程叫熔炼,最早应用于熔点较低的金属,例如熔点约为250 °C的锡及熔点约为1,100 ℃的铜。而铸铁的熔点则为1,375 ℃。这种温度用青铜时代已经有的古老方法就可以达到。
由于氧化率在800 ℃以上时会急剧增加,所以保持冶炼环境低氧是很重要的。跟铜与锡不同的是,液态铁能够很容易地溶解碳。熔炼所生成的合金(生铁)含碳量过高,因此还不能叫作钢。后续的步骤会把多余的碳和氧除掉。
很多时候会向铁/碳化合物加入其他材料,来达至所需的特性。在钢里加入镍和锰会增加钢的强度,并使奥氏体的化学性质更加稳定,加入铬会使硬度及熔点上升,加入钒也可以使硬度上升,但同时更会减轻金属疲劳所带来的效应。
为了防止腐蚀,最少会要加入11%的铬,这样表面就会生成一层硬的氧化物;这种合金叫不锈钢。钨能干预渗碳体的生成,使马氏体得以在较低的淬火率下生成,这样的成品叫高速钢。另一方面,硫、氮与磷会使钢变得更脆弱,因此必须从矿石中除掉这些普遍存在的元素。
⑶ 铁是怎么炼成钢的
把炼钢用生铁放入炼钢炉内熔炼,再把钢液浇铸成型,冷却后即得到钢锭或连铸或直接铸成各种铸钢件等。
从铁矿石(就是赤铁矿、菱铁矿、磁铁矿等)提炼出来的是含碳2%~4.3%的生铁,尔后要在高温下用氧化剂将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一般是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吹氧法),使其转变为含碳0.03%~2%的钢。
且在炼钢过程中添加硅、锰、铝等合金作为脱氧剂,以调整钢水的成分制成符合规格的钢材。同时可添加一些必要的元素使其成为各种优良性能的合金。
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
炼钢过程成分控制:
保证成品钢成分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的操作。成分控制贯穿于从配料到出钢的各个环节,但重点是合金化时对合金元素成分的控制。对优质钢往往要求把成分精确地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一般在不影响钢性能的前提下,按中、下限控制。
吹炼终点时,钢液中含硅量极低。为达到各钢号对硅含量的要求,必须以合金料形式加入一定量的硅。它除了用作脱氧剂消耗部分外,还使钢液中的硅增加。增硅量要经过准确计算,不可超过吹炼钢种所允许的范围。
⑷ 45钢加工工艺路线及热处理工艺
45钢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钢铁,那么45钢的加工工艺是怎么样的?同时45钢的热处理工艺又是如何?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推荐45钢加工工艺路线及热处理工艺,希望你喜欢。
45钢加工工艺路线
1、45号钢的调质
45号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号钢淬火温度在A3(自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体,即r-Fe→a-Fe的开始线910°C-700°)C+(30~50)℃,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号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静止的冷却介质加上静止的工件,导致硬度不均匀,应力不均匀而使工件变形大,甚至开裂。
45号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于HRC48,不然,就说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组织中可能出现索氏体甚至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回火,仍然保留在基体中,达不到调质的目的。
45号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硬度要求为HRC22~34。因为调质的目的是得到综合机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围比较宽。但图纸有硬度要求的,就要按图纸要求调整回火温度,以保证硬度。如有些轴类零件要求强度高,硬度要求就高;而有些齿轮、带键槽的轴类零件,因调质后还要进行铣、插加工,硬度要求就低些。关于回火保温时间,视硬度要求和工件大小而定,我们认为,回火后的硬度取决于回火温度,与回火时间关系不大,但必须回透,一般工件回火保温时间总在一小时以上。
2、40Cr钢的调质处理
Cr能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回火稳定性,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截面尺寸大或重要的调质工件,应采用Cr钢。但Cr钢有第二类回火脆性。
40Cr工件调质的淬回火,各种参数工艺卡片都有规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是:
(一)40Cr工件淬火后应采用油冷,40Cr钢的淬透性较好,在油中冷却能淬硬,而且工件的变形、开裂倾向小。但是小型企业在供油紧张的情况下,对形状不复杂的工件,可以在水中淬火,并未发现开裂,只是操作者要凭经验严格掌握入水、出水的温度。
(二)40Cr工件调质后硬度仍然偏高,第二次回火温度就要增加20~50℃,不然,硬度降低困难。
(三)40Cr工件高温回火后,形状复杂的在油中冷却,简单的在水中冷却,目的是避免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影响。回火快冷后的工件,必要时再施以消除应力处理。
影响调质工件的质量,操作工的水平是个重要因素,同时,还有设备、材料和调质前加工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
(一)工件从加热炉转移到冷却槽速度缓慢,工件入水的温度已降到低于Ar3临界点,产生部分分解,工件得到不完全淬火组织,达不到硬度要求。所以小零件冷却液要讲究速度,大工件予冷要掌握时间。
(二)工件装炉量要合理,以1~2层为宜,工件相互重叠造成加热不均匀,导致硬度不匀。
(三)工件入水排列应保持一定距离,过密使工件近处蒸气膜破裂受阻,造成工件接近面硬度偏低。
(四)开炉淬火,不能一口气淬完,应视炉温下降程度,中途闭炉重新升温,以便前后工件淬后硬度一致。
(五)要注意冷却液的温度,10%盐水的温度如高于60℃,不能使用。冷却液不能有油污、泥浆等杂质,不然,会出现硬度不足或不均匀现象。
(六)未经加工毛坯调质,硬度不会均匀,如要得到好的调质质量,毛坯应粗车,棒料要锻打。
(七)严把质量关,淬火后硬度偏低1~3个单位,可以调整回火温度来达到硬度要求。但淬火后工件硬度过低,有的甚至只有HRC25~35,必须重新淬火,绝不能只施以中温或低温回火以达到图纸要求完事,不然,失去了调质的意义,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45钢传统热处理工艺
1.1 预备热处理
45号钢锻轧件通常情况下不进行退火处理,其原因有二:
一是,退火时间如果过长,很容易产生铁素体集聚,导致组织不均匀现象;.
二是,因为45号钢锻轧件作退火处理周期较长,导致生产效率较低。45号钢预备热处理一般采用高温回火与正火。45号钢锻轧件通常控制在724℃以内,这样不但不产生结晶过程,同时能够降低其内应力,硬度大大降低,易于下一步的切削加工工艺
1.2 低温球化退火
低温球化退火是把工件加热到共析转变温度Acl以下进行保温,然后缓冷冷却,从而获得球化组织的热处理方法,5号钢锻轧件的温度在接近724℃时,要进行长时间保温阶段,这样片状球光体就会发生转变,成为球状珠光体,其硬度在145HB之内,其强韧性较好,为冷挤压奠定了基础。
1.3.淬火
45号钢的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经过保温后置人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V冷应大于V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由于45号钢的奥氏体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为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需要对其加热后快速进行淬火冷却。45号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在淬火时,可以直接人炉,不需要预热,根据工件的相关技术要求来选择温度的高低,一般加热温度控制在860℃一820℃之间。
1.4临界温度淬火
大量实验表明,45号钢处于780℃临界温度进行淬火时,能够获取极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使其韧性
大大提高,同时也显著降低了裂纹敏感性。一些截面尺寸相差悬殊的工件,在淬火时容易产生裂纹,而对其进行临界温度淬火处理时,可以大大降低产生裂纹的概率。
1.5高频淬火
高频淬火是通过感应加热设备,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
属热处理方法。高频加热速度控制范围在200—1 000℃,s之间时,其临界温度也对应升高,因此,故45号钢锻件的淬火加热温度在880。920℃之间,一般较其他类型的钢高大约80~1000℃有时更高一些。这样45号钢在高频淬火被加热的速度很快,其组织细小,应力增加,能够使锻件达到62-66 HRC的硬度,具有了高耐磨性,强疲劳抗力以及较小的缺口敏感性的特点。
45钢热处理常见问题
1 硬度偏低
45号钢锻件经过调质件淬火后,其硬度一般要达到HRC56—59的要求,对于截面大的锻件也应该
大于HRC48,造成原因主要是有四种原因:
一是,钢材含碳量偏低;
二是,在淬火加热阶段,没能做到要求的技术规范,加热温度偏低或保温时间不够,使锻件组织中奥氏体的碳与合金元素含量不足,甚至还残存着未转变的珠光体或未溶铁素体,造成锻件淬火后硬度指标达不到要求;
三是,锻件加热温度过高或者保温时间长,导致其表面脱碳而达不到硬度;
四是,淬火冷却不到位,冷却是热处理的最终工序,更是热处理最重要的工序。45号钢淬火硬度在不同冷却速度下可以转变为不同的组织,淬火冷却不到位,其硬度会变低。
2 纵向裂纹
纵向裂纹就是产生的裂纹呈轴向趋势,形状细而长,如图l所示。
直径为8 mm左右的45号钢锻件最容易出现,一般含碳量愈高的锻件,其产生的切向拉应力越大,
拉应力冲破锻件强度极限时,纵向裂纹就会形成。45号钢锻件纵向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装设的加热炉的方式不合理,导致锻件的受热不均现象;
二是,锻件在淬火时,受到的温度较高,内外应力差距大。同时加剧45号钢锻件裂纹产生的原因主
要有:锻件中钢中含有较多的低熔点有害杂质,譬如S、P、Bi等等;锻件尺寸在钢的淬裂敏感尺寸范围内所选择的淬火冷却介质远远大于锻件的临界冷却速度。
3 横向裂纹
横向裂纹就是产生的裂纹垂直于轴向。由内往外断裂。如图2所示。
横纹一般出现在其未淬透时,有热应力引发。锻件淬火如果不能淬透,其表面会呈压应力。而其心部则呈拉应力,这样在锻件的淬硬层与非淬硬层的过渡区,就会产生最大拉应力,当所产生的拉应力冲破锻件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横向裂纹就会产生。45号钢锻件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一是,工件的拉拔工艺及操作不合理,譬如模角太大,没有经过酸洗以及金属内外变形不均匀等;
二是,工件心部出现增碳,使工件的内外层塑性变形能力出现较大的差别;
三是,工件内有夹杂物存在。
4硬度不均匀
45号钢经过热处理后,如果硬度不均匀将使其耐磨性降低,减少使用寿命。导致45号钢硬度不均
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使用的工件本身淬透性低;
二是,工件表面残留有退火脱碳层或淬火加热时产生脱碳层;
三是,工件淬火加热后冷却速度慢,分级、等温过高、时间过长或者冷却介质选择不当;
四是,工件淬火介质中含杂质过多或老化;
五是,工件淬火冷却后出淬火介质时温度过高、冷却不足;
六是,工件回火不充分及回火温度过高。
5 表面形成大块碳(氯)化合物网
导致45号钢锻件表面形成大块碳(氮)化合物网的原因有:
一是,炉气碳势过高;
二是,工件强渗时间过长;
三是,冷却速度太慢,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网状碳化物;
四是,锻造始锻温度太高,而锻后冷却太慢。
6 畸变
导致45号钢锻件畸变的原因有三:
一是,工件在淬火阶段温度偏高;
二是,工件冷却方法不合理;
三是,夹具设计不合理或者使用不当。
猜你还感兴趣的:
1. 钢的热处理实习报告
2. 特种加工实习心得
3.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4. 316不锈钢加工工艺
⑸ 为什么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1000-1250度高温下进行段轧加工
把钢坯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轧制的过程叫做热轧。
热轧的优点是: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3.热轧的钢材产品,对于厚度和边宽这方面不好控制。我们熟知热胀冷缩,由于开始的时候热轧出来即使是长度、厚度都达标,最后冷却后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负差,这种负差边宽越宽,厚度越厚表现的越明显。所以对于大号的钢材,对于钢材的边宽、厚度、长度,角度,以及边线都没法要求太精确。
提高温度可减少锻轧的动力消耗,提高钢材的锻轧质量,但不能无限制的提高,例如,当温度接近钢坯的熔点(金属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时,就无法输送了(从加热炉到轧机之间的运输),轧制时也有危险,冲击和高压之下钢水会飞溅出去!
(高压下钢坯的温度在原基础会再度升高,你只要拿根铁丝用锤子打扁之后,用手摸摸就知道了。不过,事先你得准备好“京万红”烫伤药)
⑹ 不锈钢棒是怎么制作的
不锈钢棒和其他材料成型方法类似,主要分为连铸,热轧,锻造和冷拉几种,现在回连铸答连轧的多,单单连铸一般用于制管,用于机械加工的多是热轧、锻造和冷拉的。通常情况下,小规格的可以拉,一般规格多为轧,规格大的多为锻,中间有区分,界限不明显,与设备、技术和要求不同有关。不过连铸的大圆坯也越来越多,大的可以达到1000mm 直径。至于黑皮,一般情况全都是黑皮态,光良棒有酸洗、剥皮、研磨等方式实现。直径30mm 的不锈钢棒,可以是连铸的,可以是连铸热轧的,可以是钢坯锻造的,也可以是冷拉的。
⑺ 螺纹钢是怎么制造的
钢铁网
螺纹钢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含6大步骤:
1、铁矿石开采和加工:
有较好冶炼性能和利用价值的,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两种。
2、采煤炼焦炭:
现在世界上95%以上的钢铁生产,还在使用300年前英国人达比发明的焦炭炼铁方法,所以炼铁要有焦炭,主要是当燃料用,同时焦炭也是还原剂,没有它就不能从氧化铁里置换出铁。
焦炭不是矿物,而是要用特定的几种煤混合“炼制”出来,一般的配比是肥煤25—30%,焦煤30—35%,然后装入炼焦炉里炭化12—24小时后,形成坚硬多孔的焦炭。
3、高炉炼铁:
高炉炼铁是将铁矿石与燃料(焦炭有双重作用,一当燃料,二作还原剂)、配料石灰石等,在高炉中熔化,使它在高温状态下发生还原反应,从氧化铁里还原出基本是以铁元素为主的、含部分碳的“生铁”,也就是铁水。
4、炼铁成钢:
铁与钢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就是含碳量,含碳量低于2%才是真正的“钢”。通常所说的“炼钢”就是在高温冶炼过程中使生铁脱碳,把铁变成钢。常用的炼钢设备是转炉或电炉。
5、铸造钢坯:
目前除了生产特殊钢、大型铸钢件还需要少量铸造钢锭,用于锻造加工以外,国内外大批量生产普通钢铁基本废弃了铸造钢锭——开坯——轧材的旧工艺,绝大多数采用把钢水铸造成钢坯、再去轧材的办法,称为“连铸”。
如果不等钢坯降温、中途不落地、直接送进轧钢机,可以“一火成材”制造出需要的钢材产品。如果中途冷却钢坯,落地保存,钢坯就可以成为市场销售的商品。
6、钢坯轧制成材:
在轧机的碾压下,钢坯由粗变细,越来越接近产品最终直径,送入棒材冷床进行降温。棒材多数用于加工机械结构件等。
如果在最后一架棒材成品轧钢机上使用花纹轧辊,就可以生产出螺纹钢,也就是名为“钢筋”的建筑结构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