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OFT装修中间隔层用什么型号的钢材
钢梁直接与砼柱连接,3m多的跨度,120到150的工字钢
复式楼中间隔层用槽钢和现版浇各有优劣势权,下面详细说明:
1、现浇
优点:牢固、相对隔音
缺点:自重大
方法:在承重墙上植筋,绑上钢筋,支模,浇注10~12cm,等待28天左右成型(夏天时间稍短)
2、钢木结构
优点:自重轻、做工简单、工程期短
缺点:相对不稳、隔音效果差,如果钢材买的不好,走在上面会觉得“攘”
方法:
a、每个房间四面开槽(在圈梁上)
b、将槽钢插入槽子,用膨化螺栓(或者膨胀螺丝)固定
c、按一定距离将H型钢(或者工字钢)焊在槽钢上
d、每根H型钢直接用角钢跨接
e、刷防锈漆
f、铺设木板
❷ 各位.一般用什么材料做隔层
一般用(12#、14#、16#...)工字钢、8#螺纹钢、6#盘条、楼承板、TGI-M12膨胀栓、钢结构专用防锈涂料回、轻体陶答粒、水泥等材料制做隔层。
钢结构主梁采用(12#、14#、16#、、、、)工字钢。主梁与预埋件进行360度满焊,采用锚栓与墙体连接加固。钢结构主体完工后,刷防锈漆两遍。主梁上浮压型钢板,上部采用8#螺纹钢和6#盘条结成高强度网型拉筋。内部填充陶粒混凝土上浮5厘米。
(2)公寓隔层用什么钢材扩展阅读:
隔层的注意事项:
1、边角固定宜采用植筋法,不要轻易地破坏主梁。
2、钢筋一定要采用国标罗纹钢并且两层或四层捆扎成网,间隔在150-200mm
3、选择合格的水泥产品和河沙。(水泥425# 600标号, 河沙,山石, 比例为1:2:3 搅拌均匀,并用专用震动仪震动。采用植筋 )
4、楼板后期养护要做足。(建议不低于半个月)
5、跨度过大时,须请专业的土木工程师进行计算,避免过重造成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隔层
❸ 家里打算弄个阁楼4m宽10.5长用什么钢材
用20#工字钢4米一根两头焊上钢板一边8个膨胀螺栓固定间隔3.5米
如果单纯放置东西,上回面放置两层细木工就答行,要是按住宅结构来建议焊接10-12的螺纹钢扎成20厘米见方的钢筋网,下面有竹胶板支好C20混凝土浇灌,水泥亚光地面或铺地砖地板,地面厚度10-15厘米就可以再度你房间高度就矮了。
❹ 复式4.4米房子隔层用什么材料好
复式房的隔层通常有两种做法:
1)一种是现浇板;复式房子基本都是按照钢结构设计的,现浇板自重很大,会造成基础不均匀下沉,使房子开裂,是不允许的。
2)一种是钢木结构。一般情况下,用槽钢就行了,但用工字钢的抗弯强度会更高,当然造价也会更高,钢木结构搭建的优点是速度快,即搭即用,不需要等待。缺点是槽钢做的阁楼当人在上面走动时,会有一定的晃动声,槽钢规格越小,晃动声越大。采用槽钢的做法属于推荐做法。
工艺:
1)挑高房高度2300MM左右的位置一般都会有一道圈梁,这是专为做钢结构预留的,做钢结构时,主钢一定插入此梁体中。
2)现在做隔层一般使用10号工字钢,10号的钢一般称之为主钢,主钢与主钢之间(靠墙体部分)需用8号槽钢联接加固。
3)隔层的上部建议使用2.5厚的杉木板铺设.这样无论在强度还是环保上都远远超过木工板,
杉木板与钢结构之间要使用专用的钢螺丝连接。不可使用自攻螺丝(切记),用自攻螺丝时间长了,地板会松动, 走在上面会发出声音
❺ 家里打算弄个阁楼4m宽10.5长用什么钢材
主要30#工字钢作为主横柆杆。10.5米位。另可用10#或12#槽钢和5#角钢作为主体结构拉杆。槽钢和角钢之间。间隔主要看你用什么东西封面。如果用夹心板。他们的间隔不应超过64CM。
❻ 楼房隔层用钢材来做
我是北京的,做钢结构隔层。包工包料价格在300元。还是工字钢吧。
❼ 钢结构用什么材料好越厚的越好吗
钢结构用什么材料好?越厚的越好吗?
钢结构虽然不是大多数业主家都需要做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户型,比如公寓和loft,钢结构还是必须要做的。好多业主私下问我,钢结构选用什么材料好?正好今天我们有个工地也在做钢结构,就给大家说一下钢结构的选材。钢结构所用的材料还是比较多的,像常规的工字钢,槽钢,方管,角钢等等。这几种材料的规格是差的很大的,一个是宽度不一样,二是壁厚不一样。
这种需求二楼的承重就是比较重的,这种钢结构在选材上工字钢至少要用14厘米的。可能有业主说为啥不用30厘米的,这样不是承重更好一些,咱先把价格放到一边,用30厘米的做完了以后中间的隔层要达到40厘米,为了结实,没有空间了又有什么意义?做钢结构的目的,既要保证承重,还要不能太影响空间。像楼房之间楼板的厚度仅仅只有10公分,开发商有没有能力浇筑的更厚一些?显然他们有这个能力,只是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既能承重还不影响层高。
家庭里边做的钢结构,一般用的材料10-14厘米之间的就足够了,再小的可能就承重不好,再大的就太影响空间了。在做好这一点之外,钢结构其实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间距。正常钢结构做好之后都是一个小格,而每个小格的间距一般在60厘米左右。间距再小材料就用的多了,费用就会高,间距再大,在楼上就会有颤的感觉。在钢结构选材上,我们遵循的原则是比够用再稍微高一个档次就可以了,这样既能保证每位业主的使用安全,还能让每位业主不多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