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材实际成本4000+50利润+200垫资款,怎样会计处理,全部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资金运用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不能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内应该运用财务费用进行核容算。所以只能记:
借 银行存款 425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4050
贷 财务费用 200
贷财务费用的实际效果是减少了财务费用,增加了收入。但是在统计分类上不同。体现了收入是主营业务还是资金运用得好的收入。主营业务是销售部门的业绩,财务费用的多少体现的是资金运用部门的业绩。这样不仅投资者可以准确分析公司各部门的管理能力,也可以给公司考核各部门的业绩提供可靠的数据。
题目有一个没有准确表达的术语是垫资款。如果200是垫资款的利息,就按上面的规则处理。如果仅仅是借给买方的钱,而不是利息,就要根据利息的多少来计入财务费用。
B. 钢材业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你司这种缴税法叫核定征收 就是税务局给你司定好的 无论亏盈都要交 是按你收入的总额*10%*25% 就是说你只要有收入要按收入的10%的利润来征收所得税 (税务局给核定的你司的利润无论多少都按收入的10%计算利润)其实是可以和税务局协商的 这种缴税法很多企业都不用 按这种法纳税如果企业亏损也的要缴所得税 对企业不利 当然如果你司的利润率高于10%这种核定征收对你司是很有利的 如果是查账征收 就是按(收入-费用=利润)*25% 如果利润为零或负数都不用缴所得税
C. 想请问下钢材销售的小公司,所涉及的各种税种国税,地税,以及税率,,还有就是如何合理避税
你的问题太大,属于财务管理及税收策划的问题。
首先明确,由于你的经营性质所限,你必须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税率17%。当然了,不要害怕,17%的税率所交的税不一定比3%税率交的多。
为什么要申请一般纳税人呢?客户的需要、扩大经营的需要。
一般纳税人要交的税:
1、增值税:销售收入(不含税)的17%-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购进原材料不含税金额的17%或3%,公路水运运费发票的7%),交给国税
2、城建税及附加:按照增值税12%-13%(各地不一),交地税
3、印花税:按照销售收入、合同额的比例,年寥寥无几。交地税
4、企业所得税:虽说是小企业,一般按利润25%。如果从业人员不足100人,报表资产总额不足1000万,则按照20%。交国税
5、其他代收项目: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地税代收,工会经费按照工资总额,残保金按照从业人数,比例各地不一。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目前是2000元/月为起征点,9月开始3500元/月。
关于税多税少问题:
1、 仔细看一下上述内容,增值税和收入、购入货物有关,收入就不多说了,只要客户要发票,就得开...主要说购货发票:税务只承认正规发票作为购入项目的证明。不管价格多低,必须要发票——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就不要普通发票;能取得发票就必须要发票,对提供不出发票的货物,价格再低,宁肯不买,也不能不要发票(当然了,如果此货物出手也不要发票,另当别论)。
2、关于费用:所有费用,都影响利润,税务承认的费用,必须合理合法——所谓合理,就是说要和经营有关;所谓合法,就是说要有发票,因此,一切开支要取得发票,然后才能进费用,最终账面减少利润,合理少交税。
3、关于销项税和进项税:虽然增值税缴纳的是差额,也就是说当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时可以不交,但是也不能老不交,毕竟企业正常经营要盈利的。因此,要掌握好比例,每月都要实现点增值税,否则税务会预警,那时如果检查你,就不合算了,对此,要找一个好会计,他会给你运筹。
4、不要想着歪门邪道发票,2011年2月开始风险巨大,伤不起。
5、工资作为唯一不要发票的费用,可适当运筹,特别是人数,毕竟还涉及残保金的缴纳。
D. 钢材公司成本收入计算问题
1,单价上赚是正常的,要不收入成本没差额就没利润了。
2.如果从进货环节做版成权21吨(就是按照估计实际销售量)不合适。因为首先数据不好获取不具规律性,其次税款对不上,就算是供货方给的数量折扣也是要交税的,这样要不你的税对不上要不供货方多交。。
3.我觉得可以不管这个就按照实际成本做账,年底多出来的钢材调成盘盈,如果进一批卖的干干净净在最后一次销售的时候调单价也可以啊,毕竟没人规定你单价不让动。只要最后你实际账上资金和销售对上就可以了,当然这个并不规范。建议你年底调盘盈。
E. 2008年下半年的钢铁市场价格走向分析以及报告!
四、国际钢材市场价格上升原因分析 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钢材价格高位上行的主要动力是全球钢材资源偏紧,亚洲市场新兴国家钢材需求旺盛;钢铁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等都是构成国际钢材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速,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强劲,拉动钢材需求增长。今年以来,受美国经济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中东地区、东南亚、独联体和南美洲以及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仍呈较快发展态势,拉动钢铁需求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率为4.1%,比前期预测提高0.4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上调至1.3%,提高0.5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从1.4%上调至1.7%;日本增长率也上调0.1个百分点至1.5%。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今明两年增速分别为6.9%和6.7%。此外,石油价格暴涨推动了石油输出国、特别是中东地区国家的经济增长,预计今年经济增长6.2%,是全球唯一高于上年经济增长率的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上调,说明全球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拉动钢材需求增长。 2、全球钢材需求旺盛,资源供应偏紧。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8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2.79亿吨,比2007年增长6.8%,扣除中国后表观消费增长4.4%。1-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增长5.7%,扣除中国后产量仅增长3.5%。从供需增长速率看,全球粗钢生产增速低于需求(表观消费量)增长约1个百分点,国际市场钢材资源相对偏紧。 全球钢铁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强劲需求的拉动,而发达国家钢铁消费基本保持在上年水平。独联体、亚洲、非洲预计钢材消费增长在8.7-9.5%之间,分别高于全球粗钢表观消费增速1.9-2.7个百分点。预计2008年全球粗钢产量超过14亿吨,增长5%左右。 3、国际市场高成本推动全球钢材价格持续走高。今年上半年美元大幅度贬值,对全球通货膨胀带来巨大压力。美元汇率由年初5.25%下调到目前2%,从而影响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升值,使美元计价的出口产品换汇成本大幅度升高,推动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如石油、煤炭、铁矿石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世界原油价格从年初上涨,到7月11日最高达到147美元/桶;国际铁矿石在2007年价格基础上,巴西矿上涨65-71%,澳大利亚矿涨幅高达79.88%和96.5%;煤炭价格也大幅上涨,焦煤价格由每吨98美元涨至300美元,涨幅近两倍;国际废钢价格暴涨,废钢价格指数6月末比年初上涨106.2%,同比上涨115.5%。美元贬值、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国际钢铁生产成本高涨,带动全球钢材价格高位攀升。
F. 钢材销售税率是多少
【正规的发票 + ﹤√信﹥ k283】验不过分文不取哦!!!
含税价和不含税的关系。增值税税率也下调了1%,现在为16%了。
由于消费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寓禁于征”的目的,所以对消费税原则上不存在需要减免的问题。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低污染排放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推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值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计算公式为
减征税额=按法定税率计算的消费税税额×30%
应征税额=按法定税率计算的消费税税额减征税额
国家对于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与已纳增值税出口货物一样,也给予退免税优惠。1995年7月1日以后报关离境的应税消费品的退免消费税与其退免增值税一样都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规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颁布的《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规定》中仍有效的部分。本节仅介绍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消费税的特殊规定。
1.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政策
(1)出口免税并退税。本政策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或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注意:外贸企业只有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才可办理退税,外贸企业受其他企业(主要是非生产性的商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不予退免税。
(2)出口免税但不退税。本政策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或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的应税消费品,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免征消费税,不予办理退还消费税。这里所说的“免征消费税”是指对生产性企业按其实际出口数量免征生产环节的消费税;“不予办理退还消费税”是指因已免征生产环节消费税,该应税消费品出口时不含消费税,所以也无须再办理退还消费税了。
G. 钢材一票制和两票制,谁能详细讲解下。
一、一票制、两票制结算的概念 在企业购销活动中,结算方式有“一票制”结算和“两票制”结算两种,这里的一票和两票都是站在购货方角度说的。所谓“一票制结算”就是所购货物实行到厂价格一票制,让销货方统一开增值票,将运输费用包括在其中。“两票制结算”就是销货方为购货方开具的增值票额为其出厂价,运费则单独由运输方开货运发票给购货方。“两票制结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购货方自提货物,即购货方自己负责找车运输,购货方与运输方单独结算运费,运输方为购货方开具货运发费。另一种是销货方替购货方找车运输,销货方先代垫运费,运到后与购货方结算;或先代收购货方运费,运到后再将开具的货运发票交给购货方。后一种方式的运费实际由购货方负担,运输方将运费发票开给购货方。 企业购销实行两票制结算,收入费用的核算清楚,关系明朗,购货方支付运费,取得正式发票,营业税自然没漏。但一票制结算情况就相对复杂,我们的疑问是:销货方把运费已经加在增值税票上了,由购货方负担,相当于购货方支付了运费却没有得到运费发票,这部分营业税哪去了?下面我们透过一票制结算情况下的财务核算,剖析营业税漏缴的环节及原因。 二、一票制结算下的财务核算及增值税、营业税业务 按照《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销售方的“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在一票制结算的情况下,对于发生的运费,销货方在增值税发票上可以反映也可以不反映(但其均作为价外费用应缴纳增值税),这要看双方购销合同是如何签定的。对于销货方来说,如果在票面上不反映运费,则运费已全部记入产品销售收入;如果在票面上单独列出运费金额(这种情况存在但却少见),则在记账时将运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相应地,对于购货方来说,无论在票面上反映还是不反映运费金额,对发生的进项税额都予以抵扣。举例如下: (一)票面不反映运费,即货物价格中包括运费: A企业销售一批铁精粉给B企业,合同规定一票制结算,铁精粉售价(不含税价)201000元(含运费1000元),铁精粉增值税税率13%。A企业记账如下: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227130 贷:产品销售收入 20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6130 (二)票面反映运费,即货物价格中不包括运费: A 企业销售一批铁精粉给B企业,合同规定一票制结算,铁精粉售价(不含税价)200000元,运费1000元,A企业记账如下: 铁精粉收入会计分录: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226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6000 运费收入会计分录: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113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30 显而易见,销货方收取的运费已计入企业收入。根据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原则,企业实际发生运费同时应计入企业销售费用科目。如果企业用自有车辆运输,其自有车辆的折旧、燃油费、车辆保险、过桥费、人员工资等直接分摊到销售费用,这种情况就不用换取货运发票,也不用缴纳营业税;如果企业从外面找车队或者散户(个体运输户)运输,向运输方支付的运费则记入营业费用科目。这种情况下需向运输方索取运费票,以便做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 1000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1000 三、目前企业购销结算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购销结算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大部分企业购进时采用一票制结算。据企业反映,购货方愿意实行一票制结算,原因是一票制方便,便于抵扣。两票制中的货运发票到国税不好抵扣,国税部门对货运发票抵扣要求非常严格,须提供车主营运证、行车证、驾驶证、身份证、车队执照等证件,各类证件信息必须与货运发票反映的信息完全一制,否则不予抵扣。而销货方往往不愿意一票制结算,原因是怕运输途中因各种原因造成损耗,给自身造成经营损失。 (二)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在购销活动中基本采用一票制结算,而且不签订购销合同。 (三)钢铁企业在销售时基本采用两票制结算,主要是因为钢铁企业规模较大,财务管理都比较规范,与其对应的购货方也都是规模较大的钢材深加工企业,这两者之间购销活动,几乎不存在漏缴营业税的可能。 (四)钢铁企业从外地购进煤、焦炭等大宗物资均实行两票制,购进本地铁精粉要根据市场行情确定,如果铁精粉供不应求,则大多实行两票制;如果铁精粉供大于求,则实行一票制的居多。从外地购进或者从经销商处购进铁精粉全部实行一票制结算。购进辅料(如石灰石、膨润土)和小宗货物如备品备件等,基本实行一票制。 四、一票制结算过程中营业税漏缴环节及原因分析 分析以上案例,一票制结算过程中营业税在运输环节漏缴,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策原因 销货方用自有车辆运输,不属于营业税范畴,不必缴纳营业税。企业发生的相关车辆的折旧费、燃油费、人员工资、过桥费、养路费等费用仍然可以做费用处理。而如果其雇用外部车辆运输,支付运费要索取发票下账,正常情况下营业税自然漏不了(除非企业核定征收所得税,主观上不索取发票)。 (二)征管原因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所得税征收方式多样化为企业提供了偷逃营业税的机会。根据总局规定,对企业账目不健全、或者收入成本核算不准确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对其实行核定办法征收其所得税。如果企业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税务机关对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所得税,企业就有机会偷逃营业税。 由于核定征收所得税不以企业账面反映的情况为依据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出于利益考虑,企业就没有必要取得正式发票记入费用账。企业无论是找散车还是找车队运输,对支付出去的运费均不索取正式发票,甚至还能通过讨价还价少支付一部分运费。此举导致运费部分营业税流失,如本文第一条中列举的例子, 1000元运费应缴纳的营业税30元就漏掉了。但对税务部门来说,对企业总的税收征收额并没减少,因为税务机关在核定时已将这部分充分考虑进去了。 (三)零散运输户的存在,是营业税有漏洞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货物运输市场中,由于大部分货运车辆经营者是实行承包、承租或挂靠经营性质的个体户,甚至是无牌无照车辆进行营运,这就给货物运输业税收征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一票制结算情况下,销货方为了减少运费支出,也为了方便,就地找一些散户运输。销货方与散户讨价还价,销货方不要发票,少出价钱,散的运输户少收入一些,也省去换发票的麻烦,双方互惠互利,于是,运费营业税悄然流失了。 (四)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地税部门管理货运发票并征收营业税,国税部门管理货物运输进项抵扣,营业税和增值税分别由两个税务部门管理,各自管理侧重点不同,造成难以避免的征管漏洞。 五、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情况,为切实加强企业购销活动中运费部分营业税的征收管理,增加地税收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运输业的综合管理。从全局考虑,改革治理目前运输业管理混乱、良莠不齐的现状,大力发展与支柱产业相配套的运输业。由于营业税关系到地方政府财力,所以地税机关一定要争得政府支持,建议由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运输机构,将全市运输车辆统一纳入管理,按照区域划分运输业务,一律不允许企业自己配备运输车辆。发生的运费营业税统一由运输机构向地税机关缴纳。虽然这样做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短时间内不易奏效,但是只要此举成行,必将收效明显,不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更能从根本上改变运输业管理现状,使其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运输业发展由此逐步走向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全市经济的稳定、协调、快速发展。 (二)提高应税所得率。从目前征管角度考虑,对核定征收所得税的铁精粉销售企业(包括铁矿、选矿、精粉发运企业),不能因为营业税原因而改为查账征收,因为相对来讲,企业所得税税负高于营业税,税务机关不能因小失大。那么在现有情况下,只有提高其应税所得率,促使其建立健全账簿核算,逐步过渡到查账征收方式。实行查账征收后,企业出于利益考虑,一定索取货运发票,自然在开票环节也就交纳了营业税。 (三)资源税营业税联合控管。对核定征收所得税的铁矿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的企业,在其销售环节征收资源税后,要求其到县级税务机关开具资源税管理乙种证明时,必须提供销售业务发生运费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经税务机关严格审核通过后方予开具。 (四)对货运业实行分类管理,倡导大企业成立独立核算的运输机构。目前货物运输发票的开具和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开票纳税人自开发票,纳税人凭税务机关核发的相关证件到税务机关领购货运发票,并按有关规定自行保管和开具;另一种是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由代开票纳税人持有关证件和缴税凭证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代开货运发票。 我局所辖一些钢铁企业自己成立独立核算的运输队,账簿健全,管理规范,对内对外都开展业务,对这类运输队,我局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这样既方便企业,又便于税务机关管理,增加营业税收入,如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成立博远运输车队,年纳营业税近200万元,首钢矿业公司、唐山荣茂钢铁有限公司都成立自己的运输车队或运输公司,年纳营业税都在百万元左右。 (五)加强与国税的沟通协作。运输发票由地税部门负责印制和管理,国税部门则负责审核运输发票的抵扣进项税,只有双方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才能确保税款的应收尽收。建议双方建立定期信息传递制度、稽查检查结果通报制度,国地税携手联合治税,最大限度地堵住税收漏洞。 (六)加强税法宣传和业务辅导,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尤其对私营企业主,应加强征管法及细则的宣传,增强其依法纳税意识,对企业财务科长和办税人员,辅导相关营业税政策,提高其办税能力,通俗地讲,就是耐心做好财务人员的工作,促其按政策办事,为地税把好关,促使购货方实行“两票制”结算,增加营业税收入。
H. 工业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外帐
倒推一下,按传统工业企业,传统工业企业附加值低,利润率在5%左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约占10%。
以此推算,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来说,传统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低,工人工资约占5%;辅助制造费用5%;燃料动力+原材料差不多达到85-5-5=75%左右。
(8)钢材零售成本收入率大概是多少钱扩展阅读:
原材料成本比例法指制造费用按照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作为标准分配到产品成本上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比较方便。特别是有些生产车间,使用同一种原材料生产各种产品,或者原材料成本占有较大比重,加工过程比较简单。
制造费用的发生主要用于原材料的加工处理,最适宜采用原材料成本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但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车间,各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差别较大,则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
一般将作为劳动对象的采掘与农牧业产品称为原料,把经过加工的原料(如钢材、水泥等)称为材料。两者合称“原材料”。有些原材料在这一企业是原材料,而在另一企业则是成品。工业原材料来源于部分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
前者主要包括直接由采掘工业生产的产品,如原煤、原油、原木、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由采掘工业生产又经过加工的产品,如生铁、钢材、水泥、煤和石油制品;合成材料,如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等。
这类原材料一般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影响,并越来越多的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后者主要包括由农业生产的植物或动物性产品,如谷类、原棉、甘蔗、牲畜、鱼类、乳类等;由农业生产又经过加工的产品,如面粉、皮革等。这两类原材料的比例可间接反映工业发展水平。
I. 商业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1、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进价法和售价核算法成本。
2、进价法核算又称“进价记账、盘存计销”,是以进价总金额控制实物负责人(或柜组)经营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点是:商品购进后,登记按实物负责人设置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只记进价金额,不记数量;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贷记“商品销售收入”账户,平时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定期进行实地盘点,查明实存数量,用最后进价法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没模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
3、超市、百货商场等通常采用“售价法”核算商品成本。售价核算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理论上是这样的,具体成本核算要求看企业的会计信息要求,如果要求不高,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完工一次结转,当然这样做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但确实存在
基本步骤: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确定其应否计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记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答察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灯具成本+电力成本+研发成本+人员成本+设备折损,结合返修率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3.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7.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二)月底1.计提折旧,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二)、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4、正如中国会计视野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5、电算化对成本核算的促进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跟据你的管理需要设置就行了首先看你要不要核算各个车间(或工序),要的话,那二给可以设车间名。三级再设:材料,人工,燃料及动力材料下可以设主材和辅材,人工肯定就是工资和福利燃料及动力就是水电。总之就是跟据你的管理需要来设置的。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一、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组成
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1.土地、土建及设备费用。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成本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费用。土地费用主要包括置换成本、批租费用、动迁费用等。房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前,必须将预计的土地费用通过土地面积和容积率的换算,计算出未来所开发的每平方米商品房所占的土地成本(俗称楼板价),以此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服务性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支出中有些虽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难以全部收回。这类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标准不一,许多项目由垄断性企事业单位执行,随意性很强,标准普遍偏高。配套及其他收费项目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受外界因素影响最大的一块费用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15%.
3.管理费用和筹资成本。房地产开发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开发企业必须通过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这样就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如何把这部分费用核算好,对正确计算开发成本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策略
1.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建设和组织落实。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制度,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和完善房屋成本核算的规章和制度建设,使成本核算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促进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考虑自身规模大小和开发项目的规模特点等因素,在保证成本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核算人员。每一房地产项目应由专人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大型项目应设立成本工作组专门负责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等主要工作,使成本核算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的有效机制。成本工作组的工作方式也应根据项目具体实际,确定分别采用集中和非集中工作方式。
2.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对于建设一个现代的多功能小区,其成本核算对象就显得复杂。这就需要成本核算人员深入实际,研究分析总体项目的特点、管理要求、经济用途、标准、建设交付期以及预决算的主体分项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设置必须坚持“便于核算,利于管理”的原则。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应结合开发工程的地点、用途、结构、装修、层高、施工队伍等因素,分别做如下处理:一般的开发项目,应以每一独立编制的设计概(预)算或每一独立的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同一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群体开发项目,如果开竣工时间相近,又由同一施工队伍施工,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对个别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的开发项目,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制的需要,按开发项目的一定区域或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比如,大型项目首先要分批分期,在分批开发的商品房中再按经济用途和建设标准适当分类,对区内公共建筑配套设施中属于营业性公建设施,应单设成本对象核算,这样就会形成多个成本核算对象。
3.设立合理的成本核算项目。
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如: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等。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属一级科目,在该科目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成本项目不宜开列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的成本费用,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土建费用如属于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随时了解工作量进度和付款情况,为工程的竣工决算提供资料。
4.准确的进行成本的归集、分配与转结。
对于单一的房地产项目由于成本对象简单,归集成本费用就容易得多,通过分配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内容就相对较少。然而一项大型综合性小区开发就显得十分复杂,成本核算对象比较细化,很多成本费用不可能直接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就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和程序进行分配,再间接地归集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的成本费用主要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其他成本费用则需要按期进行分配,而对于间接分配的费用需要在日常归集时按各自成本项目的细目分别归集核算,然后按各个成本对象和对应成本项目进行分配。例如:大型综合性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核算对象直接归集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日常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不按成本对象直接分配,而在此成本明细科目中分细目归集,每月末按各成本对象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期所发生的费用,在分配时无需按细目分摊,若成本管理需要可以再按细目结构还原。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用中的现场管理性费用则按各成本对象的建筑面积计算比例分摊。当月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其归集和分配程序同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对于利息支出则按各成本对象归集的上月末成本实际发生额计算比例分摊;对于预付款项中若属于预决算范围的按合同支付的款项,应直接进入成本项目归集,并及时取得发票;对于工程决算后欠付的款项应按标准预提,包括应付未付的商品房维修基金等。
5.重视项目竣工成本结转核算。
已完土地开发项目应根据其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成本结转。比如:(1)为销售或有偿转让而开发的商品性建设场地。开发完成后,应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开发产品——土地”账户。(2)开发完成后直接用于本企业商品房等建设的建设场地。应于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将其实际成本结转计入有关的房屋开发成本中。(3)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取得交付使用许可证后三个月内,应当取得经过审价后的工程决算书,这样成本核算人员即可按照各成本核算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核对各项合同和工程决算书确定的价款支付情况,按权责发生制要求计提相应的成本费用,从而结转完工实际总成本,并计算各独立核算对象的单位成本进行完工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若属于出租经营的项目,则转入出租开发产品的明细核算。商品房的预售业务在前,竣工交付在后,工程决算若不及时完成,成本核算则不可能真实和及时,进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正确性。商品房销售成本核算应按配比原则,以各个独立销售单元(独立核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为销售成本转账依据结转销售成本。
J. 钣金行业提成多少才合理,现在在一家激光切割钣金厂做业务,请问一下有同行前辈能介绍下拿多少提成是比
朋友,你刚参加工作不久吧。
我觉得首先你得了解钣金的技术,了解一下钣金工艺具体包含哪些东西。别人跟你谈生意可都是这个行业的老手哦,而你公司应该不会给你指派个专业人员做小蜜吧。把自己能力提高了,谈业务的成功率就高了。
再有就是了解市场行情。钢材价格每天都在变,你得掌握材料的价格信息及加工费用信息。这里就涉及客户是否包料,是否需要运输,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等等。。。这些就要求你们厂懂得成本控制。
然后涉及到做业务,有了前面的基础。你就要会“忽悠”你得客户,一般切割时按切割长度和切割的板材厚度综合算价格的,这块基本都是忽悠不了的。你就得另想他法。做业务的学问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的,就得看个人能力了。你接的活越多当然收入越高。
以上都是作为业务员个人要会的,还有个重要方面就是你们公司给你的业务提成是怎么算的。比如按厂里给你的零售价格是3mm厚不锈钢板10块钱一米。而你在谈生意时谈成12块钱。这多的两块钱是否给你奖励!!!
所以你的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而知,不过只要你业务做的好肯定收入不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