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材市场 > 钢材的退火形成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钢材的退火形成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28 09:23:28

『壹』 钢材先淬火后再退火,钢材的组织是什么马氏体再退火后会分解成其他东西吗请根据问题回答,别乱扯!

淬火后退抄火,钢材恢复常态平衡组织(这样处理等于浪费了)

以45#为例讲:
淬火后为“板条马氏体”,再进行退火后为“铁素体+珠光体”
马氏体经过普通退火后只能出现这两种组织

如果想让马氏体分解成其它组织的话,需要淬火后进行回火
低温回火为“回火马氏体”
中温回火为“回火托氏体”
高温回火为“回火索氏体”

『贰』 45钢淬火后的组织

45钢退火:铁素体+珠光体;

45钢正火:铁素体+珠光体;

45钢淬火:马氏体内;

45钢回容火:回火马氏体(低温回火),回火屈氏体(中温回火),回火索氏体(高温回火)。

45钢正火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淬火后组织为马氏体组织,淬火+400℃回火为回火屈氏体组织。正火性能硬度小于HB200,但材料容易机械加工,仍是主要的工艺方案。淬火+400℃回火硬度很好,HB300以上。

(2)钢材的退火形成的组织分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45号钢的热加工要求

45钢回火硬度在HRC20~HRC30之间。

45钢的淬火硬度在HRC55~58之间,极限值可达HRC62。

45钢只能在15-20天后使用,因为需要时效处理来稳定钢材的性能。

实际使用的最大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45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常用作模板、销、导柱等,但必须进行热处理。

『叁』 模具钢材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的区别以及合理选择

模具钢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是两种不同的退火方法,不仅工艺过程有差别,而且组织的转变和应用范围也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区别表现为:
    (1)加热温度的差异
    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加热时要完全奥氏体化(即单相奥氏体区),发生完全再结晶;而不完全退火则是将钢加热到Ac1~Ac3或Ac1~Acm之间,不完全退火的温度低,加热时仅部分奥氏体化,因此钢的组织发生部分再结晶。
    (2)获得的组织不同
    完全退火一般获得片状珠光体为主的组织,而不完全退火后的组织则是为球状珠光体。
    (3)适用的钢种和目的不同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和共析钢的铸件、锻件等热处理(不良组织的热处理),得到了低硬度和稳定的珠光体组织,利于机械加工,为淬火作好准备;而不完全退火(又叫不完全重结晶退火)则是用于已经经过正确热加工后的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消除工件热加工过程中的内应力,使部分组织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从而提高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等。
    从上述二者的区别可知,在热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钢种和目的的不同进行选择,不完全退火可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退火,其特点为退火后的珠光体中的渗碳体成球状,故又将不完全退火称为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不完全退火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它常作为工具钢、模具钢、轴承钢等材质的预备热处理。对于亚共析钢的不完全退火适用以下两种情况: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的退火,用于锻后的结构件,尤其是含碳量较高的结构钢,采用不完全退火后可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冷变形性能的球化退火,退火后则使碳化物球化,有利于钢件的拉伸、挤压、冷轧、冷镦等冷变形。完全退火则仅适用于亚共析钢和共析钢的铸件、锻件和焊接件的退火,不能用于对过共析钢的处理。

『肆』 分析45钢正火、淬火、淬火+400℃回火的组织与性能的差别。

区别如下:

一,金相不同:

1、45钢的退火后的金相,奥氏体,退火后太软,一般45钢都不做退火处理。

2、45钢的正火后的金相,奥氏体+珠光体,这是材料供应状态的金相。

3、45钢的淬火后的金相,马氏体,45钢可以淬火,但这样做得不多,一般都是用调质处理45钢,若非要淬火,其硬度不是很高。

二,产品硬度不同。

钢材高温淬火是提高产品表面硬度,回火是提高钢的内部组织。淬火+400℃回火是细化晶粒,提高韧性。

三,总体区别不同:

45钢正火后的组织为索氏体组织,淬火后组织为马氏体组织,淬火+400℃回火为回火屈氏体组织。相比之下,索氏体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马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而回火屈氏体则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适合于处理要求弹性较高的零件。

(4)钢材的退火形成的组织分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45号钢广泛应用于机械,未热处理时:HB≤229,热处理:正火,冲击功:Aku≥39J。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好,45#钢板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经过热处理,再回火可以达到HRC42-46,这样既能保证它良好的机械性能,又能得到表面的硬度要求,用于制作承受负荷较大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以及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如梢子,导柱,表针等部件。

『伍』 钢的热处理有那几种分类

钢材的热处理有以下几个方法

※均质退火处理
简称均质化处理(Homogenization),系利用在高温进行长时间加热,使内部的化学成分充分扩散,因此又称为『扩散退火』。加热温度会因钢材种类有所差异,大钢锭通常在1200℃至1300℃之间进行均质化处理,高碳钢在1100℃至1200℃之间,而一般锻造或轧延之钢材则在1000℃至1200℃间进行此项热处理。

※完全退火处理
完全退火处理系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温度以上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1温度以上50℃左右的温度范围,在该温度保持足够时间,使成为沃斯田体单相组织(亚共析钢)或沃斯田体加上雪明碳体混合组织后,在进行炉冷使钢材软化,以得到钢材最佳之延展性及微细晶粒组织。

※球化退火处理
球化退火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热处理使钢铁材料内部的层状或网状碳化物凝聚成为球状,使改善钢材之切削性能及加工塑性,特别是高碳的工具钢更是需要此种退火处理。常见的球化退火处理包括:(1)在钢材A1温度的上方、下方反复加热、冷却数次,使A1变态所析出的雪明碳铁,继续附着成长在上述球化的碳化物上;(2)加热至钢材A3或Acm温度上方,始碳化物完全固溶于沃斯田体后急冷,再依上述方法进行球化处理。使碳化物球化,尚可增加钢材的淬火后韧性、防止淬裂,亦可改善钢材的淬火回火后机械性质、提高钢材的使用寿命。

※软化退火处理
软化退火热处理的热处理程序是将工件加热到600℃至650℃范围内(A1温度下方),维持一段时间之后空冷,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以加工硬化的工件再度软化、回复原先之韧性,以便能再进一步加工。此种热处理方法常在冷加工过程反复实施,故又称之为制程退火。大部分金属在冷加工后,材料强度、硬度会随着加工量渐增而变大,也因此导致材料延性降低、材质变脆,若需要再进一步加工时,须先经软化退火热处理才能继续加工。

※弛力退火处理
弛力退火热处理主要的目的,在于清除因锻造、铸造、机械加工或焊接所产生的残留应力,这种残存应力常导致工件强度降低、经久变形,并对材料韧性、延展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弛力退火热处理对于尺寸经度要求严格的工件、有安全顾虑的机械构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热处理程序系将工件加热到A1点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不需像软化退火热处理那么久)后,徐缓冷却至室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时的速度要缓慢,尤其是大型对象或形状复杂的工件更要特别注意,否则弛力退火的成效会大打折扣。

※正常化处理
正常化热处理有两个重要的功用,一是使工件结晶粒微细化而改善材料机械性质;另一个目的是调节轧延或铸造组织中碳化物的大小或分布状态,以利后续热处理时碳化物容易固溶于材质,以便提升材料切削性,并使材质均匀化。正常化热处理的热处理程序,系将工件加热至A3(亚共析钢)或Acm(过共析钢)点温度以上30℃至60℃的高温(此即为正常化温度)保持一段时间,材质成为均匀沃斯田体后,静置于空气中使之冷却。正常化时间的估算,可以每25mm厚度持温30分钟来估算需持温时间。正常化热处理又可分为二段正常化、恒温正常化及二次正常化等多种改良式正常化热处理。

※淬火处理
淬火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钢材急速冷却以便获得硬度极大的麻田散体组织。钢的淬火处理有三个要件,缺一不可,分别是:(1)在沃斯田体区域内加热一段时间(即沃斯田体化);(2)冷却时要能避开Ar’(波来体)变态;及(3)使钢材产生麻田散体或变韧体而硬化。

淬火处理可分为两个程序来实施,一是加热;一是冷却。通常加热温度又称为淬火温度或沃斯田体化温度,依热处理钢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在Ac3温度以上30℃至60℃范围内,共析钢及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则是加热至Ac1温度以上30℃至60℃温度范围内。冷却时要分两个阶段来冷却,钢从加热炉取出的钢件,一直冷却到Ar’’变态前的临界区域,要尽量迅速冷却;在Ar’’以下的温度区域则需采缓慢冷却的方式,否则易造成钢材的淬裂或淬火变形,此温度区域又称为危险区域。

※回火处理
一般回火处理常继在淬火处理之后实施,以便消除淬火处理之不良影响而保留并发挥淬火之功效,其主要目的是使淬火生成的组织变态或析出更加安定(使形成回火麻田散体),减少残留应力并改善相关机械性质(提升材料延展性)。回火温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机械强度与延展性组合,一般回火温度大多在600℃以下,因为更高的回火温度,任何钢材都会呈现急速软化的趋势,此时碳化物逐渐凝聚而球化、肥粒体会再结晶而成长为连续基地,是软化的主要原因。

※回火脆性
回火处理要避开几个会产生回火脆性的温度范围,这些脆化温度范围视钢材种类而有所不同,包括:(1)270℃至350℃脆化(又称低温回火脆性或A脆性),大多数的碳钢及低合金钢,都在此温度范围内发生脆化现象;(2)400℃至550℃脆化,通常构造用合金钢在此温度范围内会产生脆化现象;(3)475℃脆化(特别指Cr含量超过13%的肥粒体系不锈钢);(4)500℃至570℃脆化,针对工具钢或高速钢在此温度范围加热,会析出分布均匀的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效果,但也易导致脆性。

※麻淬火处理
麻淬火处理的主要目的,在降低淬火时工件内外温度的巨大差异,并使于较低温度时工件内外一起产生麻田散体变态,可避免淬火破裂,并使淬火变形量降至最低而无损任何淬火硬度。其主要操作程序系将钢材淬入至温度在Ms点微上之热浴中,短暂持温使工件内外温度相同后,再提出空冷,使工件形成麻田散体变态的热处理方法。

※麻回火处理
麻回火处理是将钢材淬入Ms与Mf温度范围之间的热浴,经过长时间持温后,使过冷合金沃斯田体一部分变态成麻田散体,一部分变态成下变韧体。此种热处理后,可不必再行回火处理,且可降低一般淬火回火之急剧程度;其最终组织为回火麻田散体及变韧体之混合,因此拥有高硬度和高韧性的组合。主要的缺点是需要保持恒温的时间甚久,在工业应用上较不经济。

※沃斯回火处理
沃斯回火处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热处理方法,主要程序是将钢材淬入温度介于S曲线鼻部与Ar’’(Ms点)温度之间的热浴,直到过冷沃斯田体完全变态成变韧体才取出空冷的一种热处理方法,亦称为变韧淬火,它不需要再行回火处理。沃斯回火的最大特色是可得高硬度、高韧性兼具的材质,一般而言,变态温度愈高,强硬度愈低,但可增进低温韧性;变态温度愈接近Ms温度,所得之强度、硬度皆大增,且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亦大增,颇适合小型工件之大量生产。

1.退火能够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我们所要求的性能.(1).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其转变过程是在铁素体与渗碳体分界面处优先形成奥氏体晶核,并不断长大,直到珠光体全部消失,奥氏体也就转变完毕.(2).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由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很缓慢,奥氏体转变产物与Fe-Fe3C的组织相同,因而共析钢为珠光体;亚共析钢为珠光体加铁素体;过共析钢为珠光体加渗碳体.
2.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下来,进行淬硬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加热使钢组织结构中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充分转变为成分均匀的奥氏体,然后急冷下来得到硬度很高的马氏体.
3.回火是紧接于淬火之后的热处理工序,淬火钢在不同的温度下回火,所得的组织不同,因而其机械性能差别很大,总的趋势是: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其强度、硬度降低,而塑性、韧性提高。淬火钢中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都是不稳定的组织,加热就会发生转变。随着温度升高,碳原子逐渐以渗碳体的形式析出,引起组织转变。最后渗碳体聚合而分散在铁素体基体上,形成各种回火组织。

『陆』 钢的普通热处理包括哪几种

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一 退火:把工件加热到Ac1以下或以上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冷却获得平衡组织的过程。分类: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二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细片状的珠光体的过程。与退火的区别:1,冷却速度较退火快 2,正火与退火的组织都是P类组织,正火态为伪P,退火态为平衡组织 3.正火的粒状珠光体组织比退火的细。

三 淬火:将钢加热到Ac1或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通常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必要条件:1,必须将钢件加热到Ac1或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A组织 2,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以免A高温分解3,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这是淬火的本质。

四 回火:将淬火零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某一温度加热保温,是淬火雅文组织发生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并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

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6)钢材的退火形成的组织分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柒』 钢退火后得到什么组织

钢退火后得到珠光体。

钢的重结晶退火工艺是:缓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下来。

通过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转变为奥氏体(第一回相变重结晶)以及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与此相反的第二回相变重结晶,形成晶粒较细、片层较厚、组织均匀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

(7)钢材的退火形成的组织分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它的目的有三:

1、细化奥氏体晶粒,消除魏氏组织。魏氏组织的形成原因之一是奥氏体晶粒太大(停轧、停锻温度过高或热处理时加热温度过高),而完全退火时,加热温度较低,经重结晶后的奥氏体晶必然细化,球光体转变成奥氏体时晶粒显著细化,以后纵然是很慢地冷却,新形成的球光体晶粒也是很细的。

因此,经过完全退火以后,奥氏体晶粒较得到细化,还可以消除铁素体魏氏组织。

2、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这是因为热加工以后都采用空冷,由于冷却速度较快,造成组织分散度大或得到马氏体的组织,因而硬度亦较高,尤其是合金钢更为严重。经退火后,可以降低硬度,有利于切加工。

3、消除内应力,使组织均匀化。

『捌』 碳钢的正火和退火组织之间差异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一).退火的种类

1. 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一般简称为退火,这种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一般常作为一些不重要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或作为某些工件的预先热处理。

2. 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的碳钢及合金工具钢(如制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钢种)。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作好准备。

3. 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这种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如果这些应力不予消除,将会引起钢件在一定时间以后,或在随后的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裂纹。

(二) 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玖』 各种热处理方法,获得什么样的组织

※均质退火处理 简称均质化处理(Homogenization),系利用在高温进行长时间加热,使内部的化学成分充分扩散,因此又称为『扩散退火』。加热温度会因钢材种类有所差异,大钢锭通常在1200℃至1300℃之间进行均质化处理,高碳钢在1100℃至1200℃之间,而一般锻造或轧延之钢材则在1000℃至1200℃间进行此项热处理。 ※完全退火处理 完全退火处理系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温度以上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1温度以上50℃左右的温度范围,在该温度保持足够时间,使成为沃斯田体单相组织(亚共析钢)或沃斯田体加上雪明碳体混合组织后,在进行炉冷使钢材软化,以得到钢材最佳之延展性及微细晶粒组织。 ※球化退火处理 球化退火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热处理使钢铁材料内部的层状或网状碳化物凝聚成为球状,使改善钢材之切削性能及加工塑性,特别是高碳的工具钢更是需要此种退火处理。常见的球化退火处理包括:(1)在钢材A1温度的上方、下方反复加热、冷却数次,使A1变态所析出的雪明碳铁,继续附着成长在上述球化的碳化物上;(2)加热至钢材A3或Acm温度上方,始碳化物完全固溶于沃斯田体后急冷,再依上述方法进行球化处理。使碳化物球化,尚可增加钢材的淬火后韧性、防止淬裂,亦可改善钢材的淬火回火后机械性质、提高钢材的使用寿命。 ※软化退火处理 软化退火热处理的热处理程序是将工件加热到600℃至650℃范围内(A1温度下方),维持一段时间之后空冷,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以加工硬化的工件再度软化、回复原先之韧性,以便能再进一步加工。此种热处理方法常在冷加工过程反复实施,故又称之为制程退火。大部分金属在冷加工后,材料强度、硬度会随着加工量渐增而变大,也因此导致材料延性降低、材质变脆,若需要再进一步加工时,须先经软化退火热处理才能继续加工。 ※弛力退火处理 弛力退火热处理主要的目的,在于清除因锻造、铸造、机械加工或焊接所产生的残留应力,这种残存应力常导致工件强度降低、经久变形,并对材料韧性、延展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弛力退火热处理对于尺寸经度要求严格的工件、有安全顾虑的机械构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热处理程序系将工件加热到A1点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不需像软化退火热处理那么久)后,徐缓冷却至室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时的速度要缓慢,尤其是大型对象或形状复杂的工件更要特别注意,否则弛力退火的成效会大打折扣。 ※正常化处理 正常化热处理有两个重要的功用,一是使工件结晶粒微细化而改善材料机械性质;另一个目的是调节轧延或铸造组织中碳化物的大小或分布状态,以利后续热处理时碳化物容易固溶于材质,以便提升材料切削性,并使材质均匀化。正常化热处理的热处理程序,系将工件加热至A3(亚共析钢)或Acm(过共析钢)点温度以上30℃至60℃的高温(此即为正常化温度)保持一段时间,材质成为均匀沃斯田体后,静置于空气中使之冷却。正常化时间的估算,可以每25mm厚度持温30分钟来估算需持温时间。正常化热处理又可分为二段正常化、恒温正常化及二次正常化等多种改良式正常化热处理。 等等.....

『拾』 鐑浣滄ā鍏烽挗3cr2w8v鍥炵伀鍚庣殑缁勭粐

3Cr2W8V鐑浣滄ā鍏烽挗锛屾槸甯哥敤鐨勫帇閾告ā鍏烽挗锛屾湁杈冮珮鐨勫己搴﹀拰纭搴︺佽愬喎鐑鐤插姵鎬ц壇濂斤紝涓旀湁杈冨ソ鐨勬番閫忔э紝浣嗗叾闊фу拰濉戞ц緝宸銆傞傜敤鍒朵綔楂樻俯銆侀珮搴斿姏涓嬶紝涓嶅彈鍐插嚮璐熻嵎鐨勫嚫妯°佸嚬妯★紝濡傚帇閾告ā銆佺儹鎸ゅ帇妯°佺簿閿绘ā銆佹湁鑹查噾灞炴垚鍨嬫ā绛夈

3Cr2W8V灞炰簬鍥芥爣宸ユā鍏烽挗锛屾墽琛屾爣鍑嗭細GB/T 1299-2014



3Cr2W8V鍖栧︽垚鍒
C0.30~0.40
Si鈮0.40
Mn鈮0.40
Cr2.20~2.70
W7.50~9.00
V0.20~0.50
p鈮0.030
S鈮0.030
3Cr2W8V纭搴 锛氶鐏,255锝207HB,鍘嬬棔鐩村緞3.8锝4.2mm

鐢ㄩ旓細甯哥敤鐨勫帇閾告ā鍏烽挗銆傜⒊鍚閲忚緝浣庯紝鏈夎緝楂橀煣鎬у拰鑹濂界殑瀵肩儹鎬э紱鍚屾椂锛屽惈鏈夎緝澶氱殑纰冲寲鐗╁舰鎴愬厓绱犻摤銆侀挩銆侀拻锛岀浉鍙樻俯搴︽彁楂橈紝浣块挗鏈夐珮鐨勯珮娓╁己搴︺佺‖搴﹀拰鑹濂界殑鑰愮儹鐤插姵鎬э紱娣閫忋傞備簬鍒堕犻珮娓┿侀珮搴斿姏锛屼絾涓嶅彈鍐插嚮璐熻嵎鐨勫帇閾搁摐銆侀摑銆侀晛鍚堥噾鐢ㄩ檮妯°佸瀷鑺銆佹祰鍙e椼佸垎娴侀拤銆侀珮搴斿姏鍘嬭厞銆佺儹鍓鍒囧垁銆佺儹椤堕敾妯°佸钩閿绘満鍑稿嚬妯°侀暥鍧楃瓑銆

阅读全文

与钢材的退火形成的组织分别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产918钢材怎么样 浏览:719
室内夹心石绵彩钢板围挡是什么 浏览:632
菜刀采用什么钢材 浏览:825
钛合金螺纹拧在一起会怎么样 浏览:143
钢铁军团拉克丝什么时候出 浏览:336
锅炉钢管什么钢材 浏览:344
环保砖怎么烧制护栏 浏览:340
铝合金方管和铁方管重量 浏览:90
钢筋抽样如何画杯型基础 浏览:271
江苏精密铁芯冲压模具多少钱 浏览:290
脚裸上钢板后多久可以走路 浏览:126
中山锌合金压铸厂有哪些 浏览:169
安徽铁马交通护栏一米多少钱 浏览:713
模具百分之五的缩水率是多少 浏览:111
单位购进的钢材记什么科目 浏览:403
如何把钢筋算量文件损坏 浏览:575
怎么自制疏菜钢管大篷 浏览:594
现在废钢筋的回收价格是多少 浏览:606
德国双立人不锈钢锅具怎么用 浏览:831
做6寸模具面包放多少克 浏览:964